江凌
(黄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安徽黄山 2450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行为相关危险因素对小儿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引起小儿医院感染的因素。结果:传统的护理工作程序是造成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护士操作的规范性、各种侵入性操作、消毒隔离等问题都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小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护理工作关系密切,增强感染控制的意识,严格感染管理,可使感染率控制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医院感染;儿科;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209-02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或院内感染,它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医院感染伴随着医院的存在而产生。护理行为与医院感染息息相关,护士是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也是治疗护理操作的具体执行者。而小儿科感染和护理行为的危险因素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着重探讨护理危险因素对小儿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预防医院感染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探讨基层医院儿科医院感染的原因和有效预防方法,采用以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共调查604例住院小儿,发生医院感染6例,医院感染率0.99%。
1.2 诊断标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3月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查阅病历资料,对符合标准的6例患儿资料进行统计并分析。
1.3 研究方法 根据医院制定的感染登记表,采用监测与回顾性调查。床边观察患儿、查看病历检验报告单、护理记录、住院时间、感染时间、感染部位、抗菌药物应用。
2.研究结果
2.1 医院感染部位及构成比 医院感染好发部位排在首位的是上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和眼,详见下表
由上文可以看出,住院7天以上院内感染发生率大幅增加,由于儿科多收住急性感染患者,住院时间长感染机会增加。医护人员应提高警惕,对住院超过7天以上的患儿加强预防感染措施。
小儿本身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生活不能自理,故对口腔、皮肤的日常护理要求较高,我院儿科病房陪员较多,探视人员、时间不限造成各种感染机会增加。
3.讨论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甲医院,病源多,流动快,加上医院医务人员和医院条件所致,医务人员在临床操作中普遍存在无菌观念欠强的现象:通过对各类人员无菌技术操作合格率为82.4%,医技人员组操作合格率为67.5%。医院感染工作已经列入各级医院重要指标之一。儿科医院内感染的特点是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易聚集、爆发流行,社会影响大。所以控制儿科病房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儿科临床护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分析小儿医院感染护理危险因素如下:
3.1 呼吸道侵入操作的感染 小儿肺部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呼吸道管理至关重要。使用污染的吸痰器、氧气湿化瓶及吸氧、吸痰导管是常见患儿医院感染原因之一。
3.1.1吸氧的污染与预防 小儿病室收治的患儿80%需要吸氧,氧气装置的消毒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对连续使用的吸氧管道做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5%,90%的氧气瓶中带菌,菌种多达10余种,培养表明,湿化瓶使用24h即有菌生长。因此,湿化瓶应每天更换蒸馏水,一用一消毒,连续吸氧的湿化瓶和吸氧管道每周一次清洁消毒,浸泡于0.2%过氧乙酸内15~30min[1];吸氧面罩用消毒剂擦洗。
3.1.2吸痰的污染及预防 需要吸痰的患儿较多时,吸引器由一个患儿转用另一患儿,而且贮液瓶内潮湿、污物较多,细菌易生长,增加了感染机会,所以不能轻视对吸引器的消毒管理。每次吸痰后应及时倾倒污物,对持续间断应用的吸痰负压瓶及连接外导管每日更换消毒一次,换他人用时必须随时消毒以防交叉感染。吸痰导管应做到一人一次一管。新生儿重度窒息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者,气管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呼吸机管道应用消毒液浸泡,每天更换。
3.2 病室空气
3.2.1床距大小对空气的影响 由于医院条件所限,病种不同的肺炎、腹泻等小儿不能分室居住,各种病原体高度集中,各种抵抗力弱的个体也高底集中,造成极大的医原性交叉感染的机会,如腹泻入院的小儿数天后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等,在临床上时有发生,甚至一个病室数人被感染。实践证明:床距大,感染者明显减少;床距小,感染者明显增加。为防止交叉感染,对不同病种患儿应尽量分室收治,同一种病急性期与恢复期也应尽量分开。
3.2.2人员流动对空气的影响 如传统的工作程序的影响由于小儿病室工作性质工作人员相对较少,来往流动量大,特别是早上8:00~11:00是护士集中进行护理和种项治疗及查房的时间,此时也是空气中细菌数量最多的时间之一[2]。因此,减少工作人员流动的问题,应积极开展患儿病室的整体护理。因此,实行对小儿的整体护理尤其重要。工作人员出入室要严格执行制度,如入室应戴帽、更换工作服等;建立科学护理工作程序。如一切晨间护理及清洁卫生等影响空气质量的工作应在8:00前完成。
3.2.3消毒隔离不及时 由于病房条件的限制,每天都有不同病种的新病人住院,就有不同病种老病人的集中、转床,如不及时进行病房终末消毒,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医院感染发生。
3.3 静脉输液引起头皮感染、静脉炎 患儿在住院期间,护士如果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不注意无菌原则,进行侵入性操作,易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
经临床观察,儿科在同期内静脉输液造成皮肤感染、静脉炎,其中患儿点93%[3],分析原因,除与病室空气污染和个体防御机能低下有关外,还与下列因素相关。
3.3.1穿刺局部消毒不彻底 由于小儿头皮薄嫩,经反复涂擦消毒刺激后易引起局部皮肤发红,影响血管选择。有的护士为了便于血管选择和节省穿刺时间,便减少消毒程序,而达不到消毒目的。
3.3.2头皮针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 对于静脉穿刺困难者,常见到护士用一个头皮针反复穿刺失败后(已经污染),将头皮针悬挂在滴管上,等数分钟换人后对原头皮针简单消毒仍继续使用,有潜在的引起局部感染的危险[4]。所以在输液过程中,对头皮针疑有污染或脱出需重新穿刺者,必须更换头皮针。
3.3.3头皮针、药液长时间对局部的刺激 根据病情需要持续输液且静脉穿刺困难者,护士为了减少麻烦,头皮针在一个部位长时间固定,由于静脉炎发生。因此,对长时间维持输液者每24小时更换输液部及输液用具1次,并尽可能使用静脉留置针[5]。
医院感染是危害患儿健康和影响疾病康复的一个解决的问题,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护理工作关系极为密切,因为护士是监控医院感染系统的具体实施和执行者,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健全防止院感的各项规章制度;我院应加大对这方面的投资;加强职业道德,特别是小儿科护士应增强感染控制意识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儿科医院感染率控制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牛秀成,张树德,周素琴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J]中华医学院感染学杂志,1998,8(2);88-89.
[2]史兰峰,常少敏.吸痰装置细菌污染调查[J]中华医学院感染杂志,1994.4(3):170.
[3]黎玲,井玉琦,王佩东等86例小儿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1):36.
[4]张素兰.青海医药杂志2009年第39卷5期.
[5]吕婷,马娜,张娅红.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第15卷7月下旬.
论文作者:江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医院论文; 小儿论文; 患儿论文; 病室论文; 儿科论文; 头皮论文; 护士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