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土地整治;生态;方法与策略;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其本质是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土地是极其有限的稀缺资源,在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对于土地进行掠夺式开发和利用,使得土地的破坏呈不断递增的趋势。土地环境的破坏,导致土地质量不断下降。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既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稳定性,兼顾土地开发与经济社会效益,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放到重要的位置,遵循可持续发展方法和原则,将可持续发展列为土地整治的必要原则之一,坚持保护土地生态系统,在保证不破坏土地生态性基础上,进行生态性土地整治开发。
1生态化整治研究
生态化土地整治要求以土地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作为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将人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当做人活动来看待,以整体性观念囊括土地开发与整治,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建立完善的土地生态开发与设计,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强调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降低人对生态环境的开发和破坏,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保障开发可持续发展。
2生态化土地整治原则探讨
2.1因地制宜原则
生态化土地整治需要根据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制定相应的生态化土地整治策略,根据区域生态景观布局和生态环境特征,制定符合当地生态化土地整治目标的土地整治方案,依据区域的经济技术条件和本土化技术方法,结合就地取材便利性,发挥区域的材料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从而解决区域土地整治问题维护生态布局,达到土地整治的改善目标。
2.2顺应自然原则
生态化土地整治应尊重自然,保证生态系统符合自然发展规律,依据区域的地貌地理水文特征和区域土地特点,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社会技术发展条件,进行土地整治及改良,优化土地生产布局,改善生态景观格局。
2.3整体性原则
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应将具有一定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与周边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综合考虑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功能,保障具有生产功能的土地使用价值,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义和土地使用效率。将林地、耕地、水体均纳入土地整治工程实施范围内。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修复与保护技术,做到整体规划,局部整治,形成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农业生态系统,协调经济、生态和社会的三方效益同步发展。
2.4减少干扰和破坏原则
土地整治时,依据区域的自然生态条件和相应的经济技术条件,在土地上进行的人类农业提高生产活动,因此土地整治必然会对周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在区域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土地整治活动导致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水平和自然生态稳定性均发生变化,如土地平整工程对耕地土壤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甚至阻隔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流动,因此在实施生态化土地整治工程中,应坚持减弱土地工程影响的原则,最大程度减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以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发展为主要目标,建立符合自然生态环境的土地整治工程方法措施。
3生态化土地整治策略
生态化土地整治不仅要求增加耕地面积,也需要提升耕地质量,提高耕地生产力,同时尊重区域的自然布局,尊重自然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自然空间布局基础上,减弱人类生产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维持生态服务功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格局,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将自然生态景观优势与生态化土地整治融为一体,实现生态化土地整治发展策略。
3.1改善区域生态格局
改善区域的生态格局需要维护生态环境的差异性,提高周边自然景观的辨识度,对农村林地、耕地和水面等自然景观,应提高其连接度,增强生态内部物质循环通畅性和物质流动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3.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环境
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塑造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环境,保证农业生产的生态化可持续进行,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同时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抵抗洪涝,水土流失,干旱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提高农业生产率,保证农业生产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4生态化土地整治工程措施
生态化土地整治工程在土地功能分区和生态环境景观格局下,对于总体协调布局所制定的景观方案,完成生态化土地整治的关键技术措施,完成生态化土地整治目标,遵循自然生态土地整治原则,完成生态化土地整治工作。
4.1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是指针对耕地表面存在不整齐的情况下,通过挖高填低,使土地表面在满足坡度的前提下,能够达到满足农业生产活动的平整状态,土地平整工程在土地整治工程中处于重要的作用,是土地整治工程的前提和基础,其主要的方法措施是对水田采用填空的方法,对旱地可修筑坡式梯田,水平梯田或缓坡等方式来增加耕地面积,修整土地形状,满足机械化生产的需求。
4.2排水灌溉
排水灌溉工程是对土地进行洪涝,盐碱等灾害采取的各种工程措施总称,主要分为水源工程和灌溉排水工程,灌溉工程以保证输水安全、节省工程费用、便捷为主要的目标,在工程过程中,应加强对生态系统考虑,减弱对生物生存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干扰,避免对土地的碎块化处理,避免土地过度硬化,加强护岸垂直绿化设计,避免阻碍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的循环,避免对生物的栖息与繁衍产生影响。同时也应注意循环污染水质对生态的影响。
4.3田间道路整治
田间道路整治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需要,进行物质运输,农业工作和其他活动所采用的工程整治措施的总称,主要包括田间路和生产路,田间道路工程与灌溉排水工程相似,在规划设计上考虑工程施工便捷性,经济效益性和工程耐用性,在道路设计时应保证交通便捷,方便农业生产,保障道路联通度和路网密度,同时应注意道路路面避免过度硬化,避免占地过多,避免对周边植被资源进行破坏,保证土地整体性,采用最小的工程整治措施达到工程目的,提高农业生产环境,避免对生物栖息环境带来破坏。
4.4生态景观工程
生态景观工程是指从物质环境美化的角度,对生态景观进行景观提升,工程主要内容是修筑坡面和挡土墙,种植防护林,建设景观隔离带,栽种观赏景观植物,设置垃圾回收箱,放置休闲基础设施等。
5结论与展望
在具体的土地整治工程过程中,针对自然生态景观,和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充分研究,保障农业生态系统环境稳定性,维持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从而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实现村容整洁,保护生态环境,尊重自然规律,维持协调人际关系,从而达到生态化土地整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国歌.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重建设计[J].自然科学(全文版):00147-00148.
[2]王超敏.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重建设计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09):178,180.
[3]钱旭.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5).
论文作者:池 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土地论文; 生态论文; 工程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区域论文; 自然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