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摘要:保健意识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日常行为,进而影响到身体健康。近年来,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良生活习惯正在侵蚀大学生的身体,进而腐化意识,造成整体的怠惰。因此,高校针对学生保健意识不足的现状,需要尽快调整健康教育模式,制定相应的医学保健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保健意识;医学保健对策
根据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肥胖、亚健康等问题正在侵蚀年轻一代的身体,给高校学生增添了另一重负担。因此,各高校需要认识并重视这一问题,着力宣传,提高学生保健意识,并开展相应的医学保健活动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一、高校学生保健意识现状
(一)高校学生缺乏对保健意识的正确认识
当前,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对保健意识的正确认识,对自身健康状况不敏感、不关注、不重视。长时间熬夜、久坐,摄入过多高热量低营养的食品,不参与体育活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身体素质下滑,身体形态向负面发展。肥胖、驼背、含胸等形体异常状态比例上升。同时心肺功能、运动能力持续下滑。究其原因,在于高校学生对待高校教育的片面认知。在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将文化课、专业实践课当作唯一需要关注的重点,而将体育锻炼当作浪费时间的行为,或认为年轻身体素质好,不存在保健的需要,因此对于健康教育不重视甚至排斥。同时,高校医疗保健机构重视治疗而不重视预防的倾向[1],也使得保健意识的宣传工作达不到理想效果。
(二)高校学生自身惰性影响保健意识的效果
当前,大多数高校学生具有较好的健康意识,能够认同健康的身体对于自身学生、生活乃至日后工作的支撑作用。但是,健康意识强并不意味着保健意识也强。科技与社会的进步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使得生活方式变得越发不健康。饮食不规律,沉迷网络,吸烟喝酒等行为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身体,同时也侵蚀他们的意志。这种行为和思维上的惰性,使得高校学生拒绝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也难以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使得保健意识难以发挥效果。
(三)缺乏有效的形成保健意识的方法
当前,部分有意选择健康生活的高校学生可以说具备了保健意愿,但却并不了解正确的保健方法。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当前大环境上的不利因素使得学生不重视,教师也失去了耐心。对于保健知识也仅仅从课本上进行讲解,无法联系学生实际[2],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烦并放弃。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也缺乏专业的指导,仅仅依靠个人进行摸索,因而难以得到满意的结果。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保健意识难以真正的形成。
二、高校医学保健对策
(一)加强保健意识宣传工作
在信息网络时代,高校开展宣传工作更加多元,宣传效果更加有力。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利用多种校内传播渠道,如广播、网络、自媒体等进行保健宣传工作,或者利用团委、学生会等团组织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于保健重要性的认识,获得更多保健方法。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造成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的主要元凶,因此在宣传不良习惯带来的后果时,也需要宣传良好的生活方式,如膳食搭配、运动技巧等。提高学生选择健康生活的意愿,掌握健康生活的方法,认识正确排解各种压力的方法,继而焕活身心,以更充沛的精力和体力迎接学习和生活的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高校还可以举办辩论赛、演讲比赛、中医知识讲座等活动,加深学生的了解程度,提高参与兴趣,逐渐形成并深化保健意识。
(二)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
体育课程是高校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体育运动的好处在于可以强健学生的体魄,锻炼学生的意志,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因此,将体育运动作为培养保健意识的对策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的。为此,高校需要适当增加体育课时,教授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锻炼,如长跑、篮球等;给予各种体育社团更多的支持,聘用专业的老师或顾问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投入更多类型的锻炼器材,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长此以往,逐渐将体育锻炼转变成日常性的行为习惯。
(三)开展长效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针对当前学生对体检认识和重视的不足,需要高校通过更多更有效的途径进行宣传。在体检项目设计安排时,要结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科学、有效地进行安排,以此保证所获得数据的参考价值。因此,需要校领导带头,各部门职责明确,互相协助,确保人力、财力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建立连续的健康服务档案[3],形成对学生健康情况的长效监测,使高校学生更加准确的明了自身健康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充实运动场地、器材和设施,以此针对性的满足学生的需要。
(四)开展食堂卫生安全监测
食堂卫生安全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高校在食堂卫生安全方面需要不吝投入,引入相关检测设备,定期专人检测。同时,需要加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等食品质量监督部门的联系,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加强管理力度。此外,为保障合理膳食,需要加强食堂餐饮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4],以及营养平衡、膳食搭配方面的知识。在避免不卫生食品和餐具出现的同时,尽可能提高饮食的营养健康程度,以此最大程度保障高校学生的健康。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
心理健康教育保健的重要性早已被无数血的事实所证明。因此,高校在进行学生心理保健时,要利用课堂作为主要渠道,向学生传授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同时结合黑板报、读书角、校报、广播等舆论阵地展开讲座与宣传。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心理咨询活动,可以针对集体,也可以针对个人。帮助高校学生掌握呵护心灵的方法,提高自我感知的能力,培养学生抗挫能力,使其能够保护自我,学会理解与协作,能够正确的调试自我,摆脱困境,重拾信心。
三、结语
具备保健意识对高校学生生理及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同时培养保健意识的任务也是艰巨的。高校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保健意识形成基础和条件的同时,也需要高校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保健。
参考文献
[1]程国海,王艳.健康中国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开展体育保健课现状分析[J].武术研究,2018,3(11):124-127.
[2]袁空军,吴加弘.高校体育保健课程建设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2(03):124-128.
[3]范春燕.新时期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改革思路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7):85+87.
[4]郭丹丹,苏宇,管文博,张晗,熊巨洋.武汉市高校教师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03):212-214+226.
论文作者:尚婧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意识论文; 高校学生论文; 学生论文; 高校论文; 健康论文; 重视论文; 方法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