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V”及其相关疑问句句式的比较研究_疑问句论文

“阿V”及其相关疑问句式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句式论文,及其相关论文,疑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上海方言的疑问形式

1.1上海方言里,除了特指问句之外, 用得最普遍的问句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前加式:阿VP?

(二)后加式:VP

(三)正反式:V勿V?

“前加式”和“后加式”是上海方言固有的,“前加式”在上海方言的老派中还很有市场,这主要是受到苏州方言的影响。有人指出:“阿”的用法多见于老派,青少年很少用,中年用得较多的是“阿有、阿是、阿会得、阿好”。(许、汤1986)这一观察基本上是正确的。“后加式”新派上海人用得比较普遍,现在“后加式”则有取代“前加式”的趋势,“正反式”则明显是近若干年受普通话的影响引入的。“阿”相当于一个疑问副词,该问句在形式上接近于是非问句,而在功能上则接近于正反问句;“”相当于一个疑问语气词,该问句在形式上和功能上都显示是一个是非问句。

1.2本文主要讨论“前加式”, 同时也联系“后加式”以及“正反式”作一些比较。“阿”的作用就是显示询问人的疑问焦点所在,所以“阿”总是重读的。主要出现在动词、助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例如:

(1)侬明早阿到香港去?(2)伊阿是个上海人?

(3)侬阿会拍照片?(4)伊阿聪明?

2 “阿”的疑问功能

2.1“阿”的主要作用是显示“疑问焦点”, 但是如果句子里已经有了明确的疑问焦点,应该说“阿”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一般的特指疑问句(包括简略的特指疑问句)、正反问和选择问是不能再用“阿”的。例如:

(5)*阿啥人去?(6)*阿我格书呢?

(7)*侬阿去勿去?(8)*侬阿去北京还是去上海?

但是,我们发现有前加式和正反式的混合式,即如果是在一个间接问句中,正反问形式充当句中的宾语或主语,可以在它的前面再用“阿”,显然,这里的疑问形式并不承担疑问信息。例如:

(9)我勿晓得伊阿去勿去。(10)伊阿去勿去我勿晓得。

根据朱德熙(1985)的研究,这是一种不同历史层面的“沉积”,是吴方言受北方方言影响的结果,是一种“混合句式”。刘丹青(1991)认为在共时平面来看,它们的分布是有区别的。在苏州方言里,这一格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形式上多采用“V勒勿V”,这实际上是“正反选择问”,其中的“勒”相当于上海话里的“老”,是个连词。二是“阿V 勒勿V”除了可以直接询问之外,还可以用在“间接问句”中。例如:

(11)価到底阿去勒勿去?(12)山东地方阿冷勒勿冷?

(13)阿去勒勿去我作勿落主。(14)我勿管俚阿去勒勿去。

不过,上海方言跟苏州方言不同,一是没有“阿V勒勿V”的格式,二是“阿V勿V”不能直接询问。因此我们倾向于把这一种情况看作是一种旧的疑问表达形式(阿V)衰退,另外一种新的疑问形式(V勿V )引进过程中,不同方言疑问表达形式交融的结果,这种交融首先不是在疑问句中表现出来,而是在传达疑问信息的间接问句中表现出来。

此外,我们还发现有前加式和后加式的混合式,即后加式“V”在前面再添加一个“阿”,从而形成“双重询问”,当然,其中一个疑问信息是羡余的。例如:

(15)侬阿去?(16)伊阿会得走错脱路

在后加式逐步取代前加式的变化过程中,两种说法出现交叉情况是可以理解的。

2.2如果宾语部分有疑问代词,谓语动词前面用了“阿”, 这时的疑问代词实际上并不承担疑问信息,而是疑问代词的一种“虚指”用法。换言之,不必对疑问代词进行回答,而只要就“阿”所管辖的谓语动词做出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如果是肯定,还可以进一步作出具体的回答。例如:

(17)侬阿吃啥点心?回答:吃格,吃饺子。

(18)侬阿做啥生意?回答:做格,做木头生意。

(19)侬阿晓得伊姓啥?回答:晓得格,伊姓李。

(20)侬阿看见伊辣做啥?回答:看见格,伊辣揩地板。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问句不但针对谓语动词,而且也针对宾语里的疑问代词,其实“阿”询问的只是谓语动词,跟宾语里的疑问代词无关。这有两个方面的证明:

第一,可以只针对谓语动词作出回答,而不对疑问代词作出回答。例如:

(21)侬阿吃啥点心?回答:吃格,随便吃啥。

(22)侬阿做啥生意?回答:做格,目前还保密。

(23)侬阿晓得伊姓啥?回答:晓得格,侬问伊做啥?

(24)侬阿看见伊辣做啥?回答:看见格,不过我勿讲拨侬听。

第二,如果是否定性回答,也不可能继续就疑问代词作出回答。例如:

(25)侬阿吃啥点心?回答:勿吃啥点心。

(26)侬阿做啥生意?回答:唔没做啥生意。

(27)侬阿晓得伊姓啥?回答:勿晓得伊姓啥。

(28)侬阿看见伊辣做啥?回答:唔没看见伊辣做啥。

如果是肯定回答,还可以继续对疑问代词作出针对性回答,这是语用的问题,跟句法结构无关。

2.3由于“阿”能够显示疑问焦点, 所以能够区别某些歧义结构。例如“V得C”这个动补结构可能是歧义的,比如“写得好”、“跑得快”,如果是问句,既可以指一种可能性,意思是“写得好写勿好?”“跑得快跑勿快?”(上海方言里一般的问法是“写勿写得好?”“跑勿跑得快?”);也可以是指一种结果情态,意思是“写得好勿好?”“跑得快勿快?”。“阿”出现在这样的“动补结构”中不同的位置,就能有效地消除歧义,这主要就是由于“阿”限制了疑问焦点的辖域。

如果出现在动词前面,这等于问“写勿写得好?”例如:

(29)伊阿写得好? (30)侬阿跑得快?

如果“阿”出现在补语前面,这等于问“写得好勿好?”例如:

(31)伊写得阿好? (32)侬跑得阿快?

2.4当子句是个疑问形式时,母句也是疑问句, 在句法结构形式上也有可能发生混淆,即可能会有两种理解。例如:

(33)伊/侬晓得啥人来勒?(34)伊/侬记得迭条路走勿走得通?

(35)伊/侬讲今早为啥介冷? (36)伊/侬猜李先生今早去勿去?

第一种是把母句理解为“是非问句”,第二种是把母句理解为“特指问句”或者“正反问句”,在口头上,不同类型疑问句的重音是不同的,区别还是明显的:

如果句子重音在母句的谓语动词上,则为“是非问句”;

如果句子重音在疑问代词或疑问结构上,则为“特指问句”或“正反问句”。

另外一个分化的办法是在句尾添加疑问语气词:

如果加上“啊”或者加“”,这显示母句应该是“是非问句”;

如果加上“呢”,这是子句在询问,属于“特指问句”或“正反问句”。

如果当子句虽然是疑问形式,但是只是个是非问形式,即带疑问语调或疑问语气词,却没有疑问代词或疑问结构,这时到底是母句在询问还是子句在询问,就可能产生歧解了。例如:

(37)伊/侬晓得李先生已经来勒?(38)伊/侬记得今早是星期三

(39)伊/侬讲今早老冷格?(40)伊/侬猜李先生今早要走

句尾的语气词“”可能属于母句,这是在问“伊/侬晓得勿晓得”。即:

伊/侬晓得(李先生已经来勒)

句尾的语气词“”也可能属于子句,这是在问“李先生来没来”。即:

伊/侬晓得(李先生已经来勒)?

但是,我们无法利用语气词来进行分化,因为无论在子句还是在母句里出现的都是语气词“”。在上海方言中可供分化的办法之一是添加疑问副词“阿”或“阿是”,如果加在母句的谓语动词前面,那么疑问焦点就在母句上。例如:

(41)伊/侬阿晓得李先生来勒?回答:晓得格/勿晓得。

(42)伊/侬阿记得今早去开会?回答:记得格/勿记得。

(43)伊/侬阿是讲今早老冷格?回答:是格/勿是格。

(44)伊/侬阿是猜李先生今早要走? 回答:是格/勿是格。

如果加在子句的谓语动词前面,那么疑问焦点就在子句上。例如:

(45)伊/侬晓得李先生阿来勒?回答:来勒/唔没来勒。

(46)伊/侬记得今早阿去开会?回答:去开会/勿去开会。

(47)伊/侬讲今早阿是老冷格?回答:是老冷格/勿是老冷格。

(48)伊/侬猜李先生阿是今早要走?回答:是今早走/勿是今早走。

3 “阿”与助动词、否定词的相对位置

3.1“阿”可以出现在助动词前面来询问, 上海话的助动词主要有:“要、肯、敢、好、会、会得、可以、能、能够、好意思”等,原则上,这些助动词都可以利用“阿”来询问,但是,“阿”不能出现在助动词的后面,只能出现在助动词的前面,因为助动词跟主要谓语动词结合紧密,而“阿”的疑问主要是针对助动词的,助动词不能脱离“阿”的语义辖域。例如:(例句后的数字,为用苏州方言写成的《海上花列传》的页码)

(49)勿许耐去,阿要气煞人?[30](50)阿肯搭倪要好嘎?[52]

(51)耐阿敢勿拨我吃?[64](52)迭本字典侬阿好借拨勒我?

(53)侬阿会划船? (54)侬阿会得游泳啊?

(55)阿好意思说倪教耐勿要去嘎?[59]

3.2“阿”不能直接出现在否定词语的后面, 即“阿”不能被直接否定。例如:

(56)*侬勿阿晓得迭桩事体?(57)*伊勿阿猜迭桩事体?

但是,如果“阿”出现在低一个层次,即在宾语位置上,就可以出现在否定词语的后面。例如:

(58)伊勿晓得侬阿会得来?(59)侬唔没问伊阿讲过迭句闲话?

3.3“阿”也不能直接出现在否定词语的前面,换言之, 不能就一个否定的命题来用“阿”提问,而只能对一个肯定命题用“阿”来提问。例如:

(60)*伊阿勿晓得迭桩事体?(61)*今早阿勿算过节?

但是,如果否定词语出现在低一个层次,即在宾语或补语中,则没有问题。例如:

(62)阿怕倪先生勿许耐嘎?[18] (63)侬阿猜勿着伊条谜语?

“否定”的标志“勿”、“唔没”和“疑惑”的标志“阿”,在句法位置上似乎是相互排斥的,即有了“勿”,就不再允许“阿”在同一个位置出现,反过来,有了“阿”,也不再允许“勿”在同一个位置出现。

3.4“阿”与“勿”为什么相互排斥? 这一个问题似乎还没有人研究过。

如果从句法角度来考虑,按当前生成语法对短语结构的分析,大概较多的人会主张把否定词引导的成分看成专门的一类短语,叫做NegP。至于“阿”字句引导的成分是否也可以看成专门的一类,譬如叫做QP,并没有人提起过。假设NegP和QP占据同一个结构位置,NegP的中心语“勿”和QP的中心语“阿”也占据同一个位置,似乎可以说因此不能相容,但是诸如此类解释的说服力其实并不大。

还可以从语义角度考虑。我们先考察一下几种疑问句在语义方面的某些区别。赵元任(Chao 1968 )早就指出过“是非问”与“正反问”的一大区别是用“是非问”表示发问者对某个命题持疑问,而用“正反问”则表示态度中立。后来李讷和汤普逊(Li & Thompson 1979)对此作了一些修正,他们认为问题不在于发问者对答语内容的期望属于肯定还是否定,而在于对问话内容的假设,即命题属真或假。他们继而提出:“正反问句”只能用于中立情况,而“是非问句”还可以用于非中立情况。汤庭池(1988)认为这一提法基本正确,他也作了一些补充,邵敬敏(1996)也有类似的说法。我们也从这一分界出发来解释,我们认为“阿”字句、选择问跟正反问一样,只能用于中立情况。试比较下列例句:

(64)侬到勿到上海去?(65)侬到上海去还是勿到上海去?

(66)侬阿到上海去?

这三个疑问句从语义倾向来讲,是完全一样的,即肯定和否定各占50%。然而“是非问句”就不是中立的了,北京话带疑问语气词“吗”以及上海话带疑问语气词“”这类“是非问句”就属于这一种情况。在非中立的情况下,两者所占的百分比不同,譬如三七开,在这个基础上加否定词,就会改变原来的比例,比如三七开变为倒三七。例如:

(67)侬到上海去?(68)侬勿到上海去

我们还认为:只能在非中立的情况下疑问句才可能出现否定式,因为在询问语义中立的情况下,肯定形式中两种可能各占50%,如果加上否定词,两者仍然各占50%,这个否定词显然是多余的,否定形式等于无效。因此在中立性疑问句中没有必要也不能使用否定形式。例如:

(69)侬到勿到上海去?(70)*侬勿(到勿到上海去)?

正因为如此,中立性的“阿”字句也没有必要使用否定形式。

要注意,这里说的是“阿”为什么不能跟“勿”同现。“阿是”和“阿”不同,“阿是”可以跟“勿”同现,下文6.1节讨论。

4 状语在“阿”字句中的分布

4.1“阿”是个疑问副词, 所以在句法结构中必定出现在谓语动词的前面充当它的修饰语,如果该谓语动词的前面已经有了别的一些状语,这就会产生一个“阿”和其他状语能否同现,以及如果同现位置谁先谁后的问题。

现在我们来考察一下,当句子的谓语动词前面带有一些其他状语时,“阿”所出现的位置情况。

(一)时间名词:

(71)阿今早去? (72)今早阿去?

(73)阿三点钟走? (74)三点钟阿走?

(二)介宾短语:

(75)阿辣屋里做功课?(76)辣屋里阿做功课?

(77)阿搭伊讲过闲话?(78)搭伊阿讲过闲话?

(三)程度副词:

(79)阿交关聪明? (80)*交关阿聪明?

(81)阿来得格结棍?(82)*来得格阿结棍?

(四)频率、时间副词:

(83)阿时常来此地?(84)*时常阿来此地?

(85)阿一直写下去?(86)*一直阿写下去?

(五)情态副词:

(87)阿一道来? (88)*一道阿来?

(89)阿呆板勒海? (90)*呆板阿勒海?

(六)单音节副词:(注:把单音节副词归成一类也许不太恰当,但是在语义方面找不出共同性的特点,只好暂且如此。)

(91)阿再写一本书?(92)*再阿写一本书?

(93)阿侪辣此地? (94)*侪阿辣此地?

(七)形容词做状语:

(95)伊阿老仔细格问过侬? (96)*伊老仔细格阿问过侬?

(97)侬阿清清爽爽格晓得伊是侬亲戚? (98)* 侬清清爽爽格阿晓得伊是侬亲戚?

(八)情绪语气副词:

(99)*阿到底去?(100)到底阿去?

(101)*阿大约摸会去?(102)大约摸阿会去?

(九)感叹语气副词:

(103)*阿居然来勒?(104)*居然阿来勒?

(105)*阿简直像只狗?(106)*简直阿像只狗?

(十)否定副词:

(107)*阿勿开心? (108)*勿阿开心?

(109)*阿唔没回来?(110)*唔没阿回来?

我们认为,以上分布各有其语义上的原因。第十类否定副词为什么不能跟“阿”同现,上文已经说明。第九类语义副词通常用于感叹句。例如:

(111)侬居然敢打人!(112)伊简直勿是人!

感叹语气与疑问语气很不一样,感叹的前提是承认事实,而不是怀疑事实。所以这些语气词在任何一种疑问句里都不能出现。例如:

(113)*伊居然来(114)*伊居然来勿来?

(115)*伊居然到北京还是到上海? (116)*啥人居然来勒?

应该注意的是这种限制纯属语义限制,与疑问句的结构和语调无关,所以这些副词有可能在反诘句中出现。例如:

(117)伊居然来勒?

说这句话时,发问者心中实际上不存在疑问,虽然借用了疑问句的语调,书写时也可以加上问号,其实是问句形式的感叹句。

第八类语气在疑问句中的位置早就有人研究过。 殷天兴(Ernst1984,1994)都提到“到底” 这类副词主要表达说话者强烈不耐烦的情绪。JackendoFF(1972)也早就指出以说话者为中心的副词( speaker-oriented adverBS)不同于以主语为中心的副词(subject- orientedadverBS)。最近Cinque(1997)更进一步研究了前者在句中位置, 他还列举了一些汉语现象。以说话者为中心的副词一般只能位于句首或者主语后助动词之前。如有否定词,这些助动词应该位于否定词之前。例如:

(118)幸亏他没有看见。(119)他幸亏没有看见。

(120)*他没有幸亏看见。

“幸亏”跟疑问语气不相容,我们可以换一个副词来测试一下:

(121)大约摸伊阿来?(122)伊大约摸阿来?

(123)*伊阿大约摸来?

“阿”不能放在“大约摸”这类副词之前。

4.2我们把谓语动词标为V,把“阿”之外的其他状语标为A, 无非有四种可能:

阿AV?A阿V?

(一)+ +

(二)+ -

(三)- +

(四)- -显然,4.1节中的第一类到第二类状语属于(一), 第三类到第七类属于(二),第八类属于(三),第九类和第十类属于(四)。其中(二)最多,(三)最少。这可能有三个原因。

4.2.1状语实际上应该有两种,一种是修饰、 限制动词中心语(包括形容词)的,另一种是修饰、说明整个句子的。前者跟中心语的结合比较紧密,很难由别的词语把他们隔开,可以出现A阿V形式;而后者则位置比较自由,换言之,跟中心语的结合程度不那么紧密,不可以出现A阿V形式。

4.2.2一般地说,在一个句法结构中, 左边的词语总是先出现的,它的语义辖域往往是右指的,即可以涵盖右面的词语;而右边的词语则往往是晚出现的,它的语义辖域一般不可以反方向逆指,涵盖在它左面的词语。在“状语—中心语”结构中,语义重心往往在修饰语上,“阿”要显示这个疑问焦点,然而如果这个疑问焦点跑到“阿”的辖域之外(左边)去了,句子当然不能成立。(注:用先后左右来说明不太精确,后加式问句中疑问词“”的辖域就在它的前面。形式语言学中有更加好的办法来表达辖域大小。)

4.2.3至于4.1节中的第八类和第九类都是语气副词,应该是属于全句的,有的可以在“阿”的前面使用,有的却不能,这和状语的类型没有关系,主要是因为这些语气副词所表示的语气是否符合疑问句的需要。

“阿”虽然可以出现在第一类状语,即时间名词前或后两个位置,但是语义有所不同。“阿AV?”询问的是整个VP,所以语义的重点显然是在状语的时间。比如(71)例,问的不是“去不去”,而是问“是不是今早”去;而“A阿V?”询问的只是V动作本身, 时间则在询问的内容之外,比如(72)例,问的是“去不去”,而“今早”则是确定无疑的了。第八类介宾短语也可以出现在“阿”的前面或后面,语义也有所不同,在“阿”之后,询问的重点是“介宾短语”,比如(75)例,问的重点是“做功课辣勿辣屋里”;在“阿”之前,询问的重点是动词短语,比如(76)例,问的重点是“做勿做功课”,至于“辣屋里”并非询问的内容。

5 “阿V”句与“V勿V”句比较

5.1现在,我们再来比较一下这些状语在“V勿V ”正反问格式中出现的情况。

(一)时间名词:

(124)今早去勿去?(125)三点钟走勿走?

(二)介宾短语:

(126)辣屋里做勿做功课?(127)搭伊讲唔没讲过闲话?

(三)程度副词

(128)*交关聪勿聪明?(129)*来得格结勿结棍?

(四)频率、时间副词:

(130)*时常来勿来此地?(131)*一直写勿写下去?

(五)情态副词:

(132)*一道来勿来?(133)*呆板勒勿勒海?

(六)单音节副词:

(134)*再写勿写一本书?(135)*侪辣勿辣此地?

(七)形容词做状语:

(136)*伊老仔细格问唔没问过侬? (137)*侬清清爽爽格晓勿晓得伊是侬亲戚?

(八)情绪语气副词:

(138)到底去勿去?(139)大约摸会勿会去?

(九)感叹语气副词:

(140)*居然来勿来?(141)*简直像勿像只狗?

(十)否定副词:

(142)*唔没开勿开心?(143)*唔没回唔没回来?

用“V勿(唔没)V”正反问,情况跟用“阿”来询问不太一样。第三、四、五和七这四类是肯定不能说的,六类比较特殊,基本上不能说,个别可以说,可能是副词的语义不同所引起的,(注:把单音节副词归成一类也许不太恰当,但是在语义方面找不出共同性的特点,只好暂且如此。)第八类倒是能说,一、二类也可以说,只是它在语义上只等于“A阿V?”,不等于“阿AV?”第九、第十类也都不能说, 理由跟“阿”字句相同。

5.2下面我们把这十类状语在“阿”字疑问句和“V勿V ”正反问句中的情况做一个比较:

阿AV?A阿V?AV勿V?

(一)时间名词+++

(二)介宾短语+++

(三)程度副词+--

(四)频率副词+--

(五)情态副词+--

(六)单音节副词+--/+

(七)形容词状语+--

(八)情绪语气副词-++

(九)感叹语气副词---

(十)否定副词---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由“阿”构成的问句和正反问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在上海方言中“阿”字问句不等于正反问,但是也不宜把“阿V”问句看成跟“V”问句一样的属于是非问句,上文3.3节已经讨论过这两种问句的区别, 所以上海话“阿”字句有其特性。

5.3关于副词和其他状语在“V不V ”正反疑问句式中的分布限制,殷天兴(Ernst 1994)有详尽的研究。他的做法是:第一,把状语分成两大类;第二,提出一条“同构原则”(Isomorphic Principle)来排除某些副词在“V不V”句中出现的可能性。他所区分的两类状语中,一类比较接近于论元(argument),这包括表示时间、地点、受益、目标、工具等意义的状语,这类状语可以出现在“V不V”句式中,另一类是更加纯粹的状语,他称为“核心状语”(core adverbial),包括表示方式、程度、认知、情状、原因等意义的状语,这类状语不可以出现在“V不V”句中。后一类状语要受同构原则的限制,而前一类状语不需要受此限制。所谓“同构原则”大体上是说:如果成分甲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高于成分乙,那么在作语义解释时,甲的域大于乙。所谓结构位置高低用统制(c-commard)来定义,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作详细解释。 所谓域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的例子说明:

(144)小兰不可以睡楼上。(145)小兰可以不睡楼上。

这两句话的意思不同,第一句中否定成分的域大于情态成分,第二句中的情态成分的域大于否定成分。(注:只会说汉语的人往往不会觉得这是个问题,但是有些语言中句法位置与语义域不一定都一致。例如:“ALL that glistens is not gold.”这句话既可以按字面意思解释为“发光的都不是金子”,也可以解释为“发光的不都是金子”。)

殷天兴的分析基本上适用于上海话的“阿”字句。为什么以上一至五类副词不可用于“V勿V”句,而可以用于“阿”字句,因为两者句法结构不同。以下是两种句法结构简化的树形图:

(a)中副词“乱”句法结构位置高于动词“跑”,也高于疑问成分“V勿V”,为了简便起见,图中没有给“V勿V”独立的位置。 根据殷天兴的同构原则,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乱跑还是乱勿跑?”由于“乱勿跑”不成话,所以“乱跑勿跑”也不能成立。 而(b)的情况则不同,这句话的意思应该大致相当于:“是否乱跑?”这样疑问成分就可以管到副词。用语义学的话说,疑问成分的域大于副词的域;用功能主义的话说,副词在疑问焦点之内。不论用什么术语,其实说的是一回事。

殷天兴并没有提到“居然”等第九类语气副词,我们上文已经说过这些副词在意义上与任何形式的疑问语气不相容,可见,副词在疑问句中的分布不能都看作句法上的限制。

5.3“V勿V”在疑问句里是疑问焦点,不允许其他成分插入, 上述任何一种状语都不可能插入其间。例如:

(146)*今早去勿今早去? (147)*辣屋里做勿辣屋里做功课?

(148)*时常勿时常来此地?(149)*一道勿一道来?

(150)*先吃勿先吃点心? (151)*到底去勿到底去?

(152)*居然来勿居然来?

6 “V”句和“阿V”、“V勿V”句式的比较

6.1以上十类状语,如果用来构成“V?”句式,则除了第九类,其他都可以成立。例如:(为节省篇幅,每一类仅举一例)

(153)昨日去过?(第一类) (154)搭伊讲过闲话?(第二类)

(155)交关聪明?(第三类) (156)时常来?(第四类)

(157)一道来?(第五类) (158)先吃点心?(第六类)

(159)伊老仔细格问过侬?(第七类) (160)到底去?(第八类)

(161)*简直像只狗?(第九类) (162)勿开心? (第十类)

6.2比较“阿V”、“V勿V”和“V ”三种疑问句式跟其他状语的配合问题,就会促使我们思考,这三种疑问句式的作用和差异究竟有什么不同。

我们发现,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疑问辖域的区别:

”是处于句子的末尾的疑问语气词,它可以对整个句子以及句子的某个部分表示疑惑,因此语义的辖域最大。状语不论出现在动词之前还是出现在动词之后,都在疑问辖域之内。

“阿”不可能对位于它前面的主语询问,它的疑问辖域只限于谓语部分,如果谓语动词的修饰语在“阿”的后面,则疑问焦点可以在这个修饰语上,如果修饰语出现在“阿”的前面,则已经脱离了“阿”的疑问辖域范围,疑问焦点在谓语动词上。例如:

(163)侬阿今早去?(164)侬今早阿去?

“V勿V”的疑问辖域只限于谓语动词本身,因此,从语义辖域这一角度来说,“V”是最宽的,“阿V”其次,“V勿V”最小。

7 “阿是”、“阿有”和“阿曾”

7.1关于“阿是”。

汉语中“是”有两个,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副词。区别就在于“是”后面的词语是名词还是动词或形容词。因此,“阿是”也有两个:一个是疑问副词“阿”在修饰判断动词“是”。例如:

(165)伊阿是侬格小囡? (166)老伯阿是善卿先生?[5]

另一个“阿是”本身即为疑问副词,是疑问副词“阿”和语气副词“是”的结合体,已经融合成一个词了。(注:如果理解为“是”是一个语气副词,“阿”是一个疑问副词,即由“伊是走勿动勒”,变为“伊阿是走勿动勒?”这也不失为一个思路。)例如:

(167)伊阿是走勿动勒? (168)耐阿是做仔包打听哉?[25]

(169)伊阿是老聪明格? (170)阿是热闹点?[8]

当“阿”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时,有时可以跟“阿是”替换。例如:

(171)侬阿想去北京?(172)侬阿是想去北京?

(173)侬阿相信伊考勒个第一?(174)侬阿是相信伊考勒个第一?

但是,用“阿”跟用“阿是”所表示的疑惑程度有所区别,用“阿”的疑惑程度要大一点,而用“阿是”的疑惑程度要小一点,言下之意问话人并不是一点也不知道,而是多少已经知道一些,说出来希望对方予以证实。

“阿是”跟其他副词在句法结构中的同现问题,也和“阿”基本一样,凡是“阿”不能出现的位置,“阿是”也不行,凡是“阿”可以出现的位置,“阿是”也可以,而且在口语里更加自然和顺口。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第一,单个动词一般用“阿”比较好,用“阿是”反而不大说,如果一定要说,必须在句尾添加语气词“格”或“勒”。例如:

(175)侬阿来?(176)?侬阿是来?

(177)侬阿是来格/勒?(178)侬阿了解?

(179)?侬阿是了解?(180)侬阿是了解格/勒?

第二,“阿”不能跟否定副词同现,而“阿是”可以出现在否定词语的前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两者分布的不同:

(一) 上文3.4节已经说过什么样的疑问句中可以出现否定成分,“阿”是中立情况下的提问,而“阿是”却不表示中立提问。在这一点上,“阿是”与带“”的是非问句相似。既然非中立,就可以允许从反面提问,就不排斥否定成分。

(二)用了“阿是”,主要不是要求对方作正反选择,而是说话者对某个判断表示疑惑,要求对方证实, 接近于英语中的“is it thecase that”。例如:

(181)伊阿是勿晓得迭桩事体? (172)伊阿是猜勿着迭桩事体?

(183)今早阿是勿算过节?(184)侬阿是勿大开心?

中国方言学界对上海方言里的“阿”字疑问句到底应该归属于哪一类疑问句,历来颇有争议。一种意见认为应该属于“正反问”,一种意见则认为应该属于“是非问”。一个主要依据的是语义功能,一个主要依据的是结构形式。其实在我们看来,“阿”字句既不是是非问,在某些方面也不同于“V不V”形式的正反问,它是吴方言里的一种特殊的疑问句,在结构形式上并不具备正反问的特点,同时在语义功能方面又跟是非问明显有区别。语法研究中分类固然需要,但是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对种种语法现象作出精细而准确的描写和中肯而深入的解释。而且我们更不必用固有的分类模式束缚住自己的手脚。

7.2关于“阿有”。

“阿”还经常用在动词“有”的前面来询问。例如:

(185)侬阿有迭本书啊?(186)侬香港阿有去过啊?

“阿有”用得相当普遍,但是跟普通话的“有没有”有所不同,它的后面不但可以跟名词短语,而且还可以跟动词短语,只是很少做附加问,却常常用在反问句里。例如:

(187)伊阿有30岁勒?(188)伊阿有去过新疆?

但是,在回答动词性宾语时,如果是肯定的,不能用“有”,或者“有V”,而只能直接用该动词;如果是否定的, 则可以用“唔没”,比如(188)例句的肯定性回答是:“去过新疆格”, 不能回答“有”或者“有去过新疆”;否定性回答是:“唔没去过”。然而广州话则可以用“有”或者“有”加上动词来回答。从而在这一疑问句式上,北京方言、上海方言和广州方言形成非常有趣的渐变对应规律:

提问方式:有没有V?肯定性回答:有/有V

北京方言- -

上海方言+ -

广州方言+ +

7.3关于“阿曾”。

“阿曾”只用于动作的过去时,相当于“阿V过”, 也可以再在动词后面带上时态助词“过”或者其他表示动作完成的“好”、“脱”等。例如:

(189)侬阿曾去过新疆?(190)伊阿曾吃过苦头?

(191)阿曾写好?(192)阿曾吃脱?

现在的上海人中间,老年人还常常使用“阿”来帮助提问,而中年人则已经大体上放弃了这一种用法,但是,第一,还保留了部分的用法,这主要是使用熟语性的“阿是”、“阿有”、“阿肯”、“阿要”、“阿会得”,第二是能判断这个“阿”用得对不对。至于年轻人原则上已经不用“阿”来询问了,即使熟语性的“阿X”也很少使用了。 但是,要注意的是,语言的使用有一个层层叠加、互为消长的过程,某一种用法可能用的频率大大降低,但也不会立刻绝迹,这必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同一个方言中,几种用法同时并存,甚至于混用,都是可能的。

标签:;  ;  ;  ;  ;  ;  ;  

“A V”及其相关疑问句句式的比较研究_疑问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