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建构现代性社会制度的重要方略(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社会工作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马克思论文,现代性论文,手稿论文,方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手稿》提出的人化自然思想,为深化理解社会工作的本质、功能与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人化自然思想是《手稿》中另一个对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大而广泛影响的思想。在《手稿》中,自然界已不是费尔巴哈从“客体的或者直观形式”去理解的直接、冰冷、静止而僵死的自然,也不再是精神自我异化而展现的自然,而是一种立足于现代工业基础之上的人化自然。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化自然思想从三个角度做了阐述。
一是人化自然的基础。人是一个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也是一个类存在物①。也就是说,人是一个具有自由意志的对象性存在物。这种存在物,要“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自己并表现自身”,必须进行对象化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如果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能进行对象性活动。”②对象性的活动也就是对象化的活动。人的对象化活动是建构人与自然之间对象性关系的基础,从而也就是人化自然的基础。
二是人化自然的内容。马克思认为,人化自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人化自然指的是自然感官的人化。“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③。第二,人化自然指的是人的“对象世界”④。人的对象化活动,也就是人的劳动、人类的实践。“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⑤,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⑥。也就是说,人类通过劳动、实践这种对象性活动占有的“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以及从自然界取得的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构成一个对象世界即“人化的自然界”。这个对象世界成为人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的“作品”与“现实”,成为“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⑦。第三,人化自然指的是整个自然界。“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的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⑧。由于人类对象性活动层次的不断深化和范围的不断拓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张,全球市场逐步形成的情况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即自然界已经不再是原始的、素朴的、静止的、与人无关的自然界,整个自然界逐步被纳入了人类对象性活动范围,成为经过人类对象性活动改造的、通过工业形成的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即人化自然⑨。
三是人化自然的方式。人化自然的基础是人的对象性活动。人的对象性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随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的不断深入,对象性的现实“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和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这就是说,对象成为他自身。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⑩。对象的性质与相应的本质力量之间的关系构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正像眼睛对对象的感觉不同于耳朵,眼睛的对象是不同于耳朵的,就像激情的对象不同于热情的对象一样(11)。这种独特的肯定方式也就是一种独特的人的对象化活动实现方式。不同时期、不同人类种族,由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实现方式不同,决定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范围、层次与深浅不同,从而也就决定了人化自然的实现方式与实现广度和深度的差别。
社会工作是一种人类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对象化活动。马克思对人化自然的基础、内容与实现方式所做的多方面论述为加深对社会工作本质、功能与作用等方面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一是启示社会工作本质的秘密要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中寻找。所谓本质指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属性,是一个事物存在的根本依据。社会工作的本质也就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人类实践的根本特点。作为一种人类实践,社会工作在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层面的问题时同样展示的是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其他直接面对社会、改造自然的对象化活动不同的是,社会工作解决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问题是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问题为中介的。“一般地说,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12)因此,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人与对象的关系不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人与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也就是一种双边主体之间的互对象化的过程。在这个互对象化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逐步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家庭、社会状况,逐步积累对服务对象生存方式与行为模式等方面的把握,逐步增加对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潜力与需要的反思与认识;服务对象也在与社会工作者的互动中逐步了解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者的特点、功能与作用,逐步了解社会工作者可能给自身提供的帮助与服务,逐步明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配合对方需要的可能。双边主体之间的互对象化过程,也就是逐步积累对对方、对相互之间、对社会工作实践的目的性与规律性的深入认识与了解的过程,双边主体之间的互对象化活动也就是一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
简言之,社会工作就是一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人类实践。社会工作实践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的人类实践,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工作实践的合目的性大于合规律性,是一种直接满足人类需要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共产主义的博爱”的实践,而不是一味求知的认识活动。
二是启示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要从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社会工作实践中挖掘。一般教科书都将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归纳为“预防”、“补救”与“发展”三个方面。这是从外在、宏观角度对社会工作实践功能与作用所做的归纳与概括。随着社会工作实践与研究的推进,需要进一步深化对社会工作实践功能与作用的认识。作为一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人类实践,随着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互动的逐步深入,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日益显现。这些功能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工作深化了双边主体对人性与人生困境的认识。社会工作实践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对人性与人生的内容、特点以及人与人之间内在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积累规律性认知的过程。这种规律性认识的积累过程同时是对双边主体自身的目的性认识的积累过程。
第二,社会工作提升了双边主体的存在层次。社会工作实践过程,是社会工作双边主体本质力量逐步展开的过程。在双边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中,“别人的感觉和精神也为我自己所占有”,“同他人直接交往的活动等,成为我的生命表现的器官和对人的生命的一种占有方式”(13)。双边主体的本质力量客观展开的丰富性,使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14)。换句话说,随着对规律性与目的性认识的逐步积累,这些认识与感受逐步内化转型为双边主体的思维与感觉能力,形成一种新的层次的人的“本质力量”。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15),也就是说感觉之中积淀了理性,认识之中内化了实践。
第三,社会工作促进了双边主体的逐步“解放”。社会工作实践过程,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互动过程。随着社会工作双边主体认知的逐步加深与新的本质力量的逐步形成,社会工作实践过程逐步成为“人的感觉和特性”的逐步“解放”过程。正是在这个“解放”过程中,人的“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成为人的。眼睛成为人的眼睛,正像眼睛的对象成为社会的、人的由人并为了人创造出来的对象一样”。“感觉在自己的实践中直接成为理论家……需要和享受失去了自己的利己主义性质”(16)。正是在这个“解放”过程中,现实中的个体逐步摆脱异化状态的束缚,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顺化与和谐,“人的自然行为”逐步成为“合乎人性的行为”,“人的需要”逐步成为“合乎人性的需要”,人的“自然的本质”逐步成为“人的本质”,人的“最具有个体性的存在”逐步成为同时又是“社会的存在”(17)
三是启示社会工作的服务方式与策略要从人的本质力量的独特性中选择。人是特殊的个体。每个个体具有的本质力量也以各具特色的方式存在。这种独特个体所具有的独特本质力量决定了其独特的对象化方式(18)。“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19)也就是说,人的每一种本质力量都有其独特构成,独特构成决定本质力量形成与作用的独特路径与方式。这种独特路径与方式成为社会工作实践方式与策略的最深层决定因素。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只有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形成本质力量异形或者同形同构,才能形成良性互动。马克思说:“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够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你对人和对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与你的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如果你在恋爱,但没有引起对方的爱,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没有使对方产生相应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就是不幸。”(20)正如存在的健康才能造就健康的存在,存在的和谐才能孕育和谐的存在一样。社会工作者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有健全、和谐的人格存在。残缺不全的、具有精神症人格的存在带来的只能是病态的人格与存在。社会工作要有效开展,社会工作双边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要顺利进行,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必须主动深入对方的生命活动中去体察、去感受、去形成一种“心有戚戚”的内在同构效应。这是一种客观约束与遵循,也是一种主观要求与考量。
注释: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第211页。
②同上,第209页。
③(11)(14)(15)同上,第191页。
④⑥同上,第162页。
⑤同上,第157页。
⑦同上,第163页。
⑧同上,第158页。
⑨同上,第193页。
⑩同上,第190~191页。
(12)同上,第164页。
(13)(16)同上,第190页。
(17)同上,第185页。
(18)同上,第188、191页。
(19)同上,第189页。
(20)同上,第247~2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