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达国家论文,社会科学论文,人文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文社会科学是体系庞大的科学门类,它在工程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为此作出如下的定义:“人文学是为工程师描述历代积累下来的人类经验在心灵上的展现,阐述人的理智、文化和情感的演进录;社会科学则是构筑人的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录。”人文社会科学是为树立未来工程师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塑造健全人格的必修课;它促进人们认识自己的文化与文明,并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是养成“接班人意识”的重要途径,它同时还是活化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正如美国学者J·H·施奥布在《人文、工程和教育》中所指出的那样,“人文学课程对工科学生的基本价值是,它们教给一种方法去探讨与工程诸学科不同的疑问、看法、问题,确切地说,这些课程促使学生思考,由此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和发展。”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1976年和1984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表明,有3/4的学生认为普通教育课程“使我所学过的其他课程更加丰富充实”,“有助于为我终身学习作好准备”;2/3的学生赞同普通教育课程对作好就业准备有帮助[1]。因此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社科教育,本文仅就美、日、英、德等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情况及特点作一些介绍,以期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一、高等教育目标中强调人文社科素质的要求
教育目标是对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是教育思想的核心,它体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对受教育者的总体要求。美国的大学由于受到古典教育和自由教育的影响,开创之初就比较重视人文社会科学。马萨诸塞理工学院(MIT)在创办时就以培养能够用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双重思考的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加利福尼亚大学创办时也十分重视在进行科学技术和知识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教育,把人文课程作为必修课。80年代美国本科生工程教育的三个目标就包括“提供终生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基础,以助于实现其所从事的职业目标,其中包括在工程和社会中成为学识广博、富有效益、有责任感的参与者。”并在上述框架内提出了本科生课程的具体任务,其中包括:了解社会和经济力量以及它们和工程系统之间的关系、专业责任感、思维的组织和表达能力等[2]。美国教育部长卡瓦佐斯在9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的六个目标中明确提出:“确保所有本科毕业生能够逻辑明晰、语法正确地撰写论文,并且掌握世界历史、地理和文化基础知识”,“确保所有高等学校学生对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现象具有分析批判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MIT工程学院关于本科教育的8个目标就包括:开始理解有不同性质和历史的人类社会,还有文化、哲学和艺术传统;要有自己继续学习的技能和动力;提高口头方面的交流技能;开始理解及考虑围绕技术发展中的经济、管理、政治、社会和环境问题[4]。可见,美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及其理工科课程目标中都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旨在使理工科学生了解历史和社会,开拓视野,提高适应能力。
日本《学校教育法》规定:“大学作为学术的中心,在广泛传授知识的同时,以深入教授及研究专门的学艺、发展智慧、培养道德和应用方面的能力为目的。”可以看出大学既要进行专业教育又要进行普通教育,以培养学生“智慧、道德和应用方面的能力”为目的。“普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不论面临人生的什么问题,都能作出适应情景的正确的认识判断,能够对民主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1986年4月,日本临教省《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咨询报告》中又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5],即①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②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③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据此目标,日本大学理工学部普遍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掌握人文、社会、自然科学领域的一般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具有科学思维方法、较强的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等。
英国1987年4月发布的高等教育白皮书《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中,提出了高等教育目标方面的改革要点[6],之一就是“进行基础科学研究与增进人文学科的学术成就”。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并能以此为基础适应新情况,对各种社会活动有较高理解力和认识能力、多种社会活动技能等。
德国1985年通过的《联邦德国高等学校总法》规定,高等学校要“通过研究、教学和学习传播和发展科学艺术,并为应用科学知识和方法或艺术创造能力的职业活动作准备。”“教与学应为学生今后职业活动做准备,……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社会法治的国家胜任科学或艺术工作,并具有负责的态度。”
原苏联的高等工程教育由于有专才教育的传统,专业面窄,因而不太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影响不断加深,人文社会科学在促进科技、工程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得到不断加强,原苏联高教界开展了讨论工程教育人文科学化的问题。工程教育人文科学化的目标是:“不只限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是要对学生施加综合影响,使他们具有未来工程师所必需的社会品质。”[7]加强和完善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原苏联1986年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1993年8月,俄罗斯国家高等学校委员会批准了“培养高等学校毕业生普通人文科学及社会经济学课程的最低限内容及水平的要求”,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内容要求作了详细的规定。
二、理工科大学实施人文社科教育的特点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各国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社科教育各有侧重,但又有一些共同点,主要有:
1.强调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占相当比重
美国大学历来有重视基础教育(博雅教育或普通教育)的传统。1989年,美国全国人文学科基金会通过调查,推出大学和学院课程设置的“50小时核心课程”,其中包括:18小时的文化与文明课程,12小时的外文课程,6小时的社会科学和现代世界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有关资本主义的著作甚至马列学说,了解当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人文社科课程时数几乎占核心课程总时数的一半。那么理工科大学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实施情况如何呢?1990—1992年《麻省理工学院课程与学位公报》规定MIT各本科专业学生必须从百余门人文社科、艺术课程中选8门,每门课程9学分,共72学分,占教学计划的20%。斯坦福大学规定,一年级的学生必须读柏拉图、荷马、但丁、伽利略、达尔文、马克思、弗洛伊德等人的著作。该校把课程分为8个组成部分,其中4组12门课程为人文、社科课程。理工科的学生必须具备生物、哲学、语言学等基础。科罗拉多矿业学院、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大学、内华达—里诺大学的理工科专业教学计划也表明,其人文社科课程学分分别约占毕业所需学分的15%、18%和18%[8]。
日本:日本教育立法非常完备,对各层次、各类型的教育均有相应详细的规定。根据《大学设置基准》规定,工科教育课程一般包括一般教育科目(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外国语科目、保健体育科目和专门教育科目。其中人文社会科学有24学分,约占毕业总学分数的16—17%[9]。
德国:由于大学前采取的小学4年和完全中学9年的强化基础教育以及长达26周生产实习,工科大学以往不设人文社科课程,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现在也增设了人文、社科、管理科学的课程[10]。今后将不断增加文科课程,力争使文科课程比重逐步增加到20%,而且还将重视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11]。
法国:除外语外,社会、经济、法律、文学等方面的课程在工科学校中受到重视,约占总课时的20%[12]。
2.人文社科教育内容广泛且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变化
美国等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广泛,涉及国内外文化与传授、东西方哲学、近现代化社会发展史与科技发展史、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逻辑学、法律学、统计学、人类学、伦理学、语言学、美学、文学与写作等,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环境和相当广阔的学习工程学科的文化背景。如MIT的公共基础必修的人文、社科、艺术课程共有18类百余门,包括美国研究、人类学、创作学、西方传统、哲学、考古学、外语、历史、艺术史、建筑史、语言学、政治科学、地区研究、观赏艺术等。斯坦福大学给每个学生规定,必须学习八个方面的必修课,即:西方文化,文学和艺术,哲学,社会和宗教思想,人类发展,行为和语言,社会过程和机构,数学科学,自然科学,技术和应用科学等。要求学生在八个学科领域各选一门课。日本关西大学工学部人文社科课程包括哲学、伦理学、逻辑、历史、人文地理、文学、心理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史、部落解放论等。
同时,这些内容广泛的人文社科课程往往贯穿大学本科教育全过程,内容深度随年级增加而不断加深,如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分别为一、四年级学生开设3个学分经济学原理Ⅰ和Ⅱ,人文社会科学开设中级、高级选修课、高级研讨课。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理工学部开设了哲学概论、逻辑学、科学概论、科学史、技术史、艺术、文学概论、外国文学、历史概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25门深度要求不同的课程,均分为Ⅰ和Ⅱ两种层次。
此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课程:①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特别是道德教育受到普遍关注,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生活指导教育普遍加强;②为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能力的课程,如英语写作等;③综合课程,如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综合课程等。
3.实施方式上注重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
美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课程实施主要采用三种方式:①分配方式,学生主修某专业,自然完成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②选修方式。③核心课程。即把一些科目组成若干核心课程领域,让学生公共必修。这些课程授课方式上多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如MIT上课不以讲授为主,而以讨论方法进行,以培养学生独立能力和创造性。此外美国高校还注重通过课外活动,如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咨询活动、社会服务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之成为教育过程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大学历来有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传统,学校营造出一种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学生受到熏陶。
4.注重科技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结合
当今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科学、技术和生产日益一体化,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反映在高校课程设置上则是强调文、理、工的相互渗透和跨学科课程的增加,人文社会科学则注重科技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在科技课程教育过程中渗透着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培养。
MIT规定,主修理工科的学生必须学习8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的课程,占学士学位课程总量的20%;主修文科的学生必须学习占学位课程的16.5%的自然科学课程。学校还开展了79个跨系学习与研究,其中包括如人文主义研究、人文学/社会科学与科学/工程双重才能课程、科学技术与社会、技术与政治等。新近又制定一项扩大理工科学生学习的计划,规定学生必须系统地学习艺术、文学和社会科学。“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要在艺术、文学和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这两大领域中架起一座桥梁”,使工程师“了解文化传统,懂得人的价值”,以纠正那种工程师只是为他人解决技术难题的偏见,并造就更多的毕业生,使其能担当政府、企业和其他领域的高级决策人员的工作。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也建立了20多个跨学科中心和课程计划,其中人文学科的Townsend中心把英语、历史、哲学、经典著作、比较文学、修辞学、外国语和文学、艺术史、音乐、戏剧艺术、亚洲研究、少数民族研究以及文化人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者和学生联系在一起,促进他们进行跨学科研究工作。马萨诸塞的伍斯特工学院已全面修订了本科生的工程教学方案,设计了新的“伍斯特工学院WPI”计划,以实施“工程人文学”教育。日本越来越多的大学改革教学课程,引进“综合科目”,如筑波大学的“区域研究”、“都市科学研究”,广岛大学的“社会文化”、“环境科学”等,旨在使学生开拓视野,拓宽思维,增加适应能力;同时又可使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多侧面地探讨同一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英国工程技术专业十分强调科学技术教育不应当同人文社会科学相割裂,打破狭窄的专业化或学科之间的人为界限,实行学科间的联系、文理科相互渗透和跨学科研究等。不少大学正在实行“大文科”或“大理科”制度,沟通文理科课程,打破学术上的隔阂。
在增强文理工科结合的同时,还注重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渗透于学科专业之中。MIT的课程体系中除包括本系课程、外系课程外还包括隐蔽课程,隐蔽课程包括所有学生要求达到的工程的专题和技能,但又不明显要求列到MIT一览课程的清单中。教师必须认识“隐蔽课程”的专题,并且明确编入本学科学术计划,它们包括自学技能、群体和交流技能、专业责任感和道德以及工程综合、建立模型和设计的技能四个方面。
三、借鉴与启示
建国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沿袭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实施“对口式”的狭窄的专业教育,非文科专业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占有的位置十分可怜,长期以来仅停留在三门马列主义政治课上,约210课时,不足总课时的10%。近10年来,部分高校特别是重点工科大学开始考虑向学科综合化方向努力,增设了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专业,对理工科大学生也相应地开设了一些有关的选修课。但是总体上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处于薄弱地位,人文社会科学没有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占据它应有的一席之地,其差距不仅表现在课时比重和教育内容上,而且也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缺乏系统的设计和综合的考虑。因此很有必要借鉴外国经验,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1.提高认识,调整工程教育目标
现代工程教育不仅仅在于塑造一个工程师,而且应该塑造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经过现代文明熏陶的在社会生活各方面起积极作用的人。正如J·H·施奥布所说:“工程师首先是人和公民,假如他们成为充实生活的合法的参与者,其教育务必不能只限于某种技术工作细节的训练。”[13]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文理工分割,工程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实质上的分离,使科技教育中人文精神失落,人文教育缺乏现代科技的必要补充,从而使高等工程教育目标产生了不利于提高人才全面素质的倾斜。因此,应该全面考虑工程发展和人的发展要求,特别是把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对人的教养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所必不可少的。
2.增加比重,充实内容
与前面几国的情况相比,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课时比重少且内容单薄,虽然近几年一些高校不断在进行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教育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差距仍很大,急需深化。
3.改革教育途径,促进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的有机结合
首先必须落实到教学计划,落实到课程中。打破原有课程的界限,注重文理工相互渗透,互相协作,实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创立新型的综合课程;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双方的不断对话,揭示这两类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工程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结合不只是教学计划拼凑,而是相得益彰。最后,要提高教师素质,正如欧内斯特·博耶所说:“人文教育与应用学科的综合,在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上,不仅仅依赖于计划本身,还取决于实施计划的人。课程本身并不能相互协调,教师必须为本科生教育的成功提供必要的启发和综合。他们不仅要献身于自己的学科,还要在教学中体现人文教育的精神并为此作出示范。”[14]
注释:
[1]参见[美]欧内斯特·博耶著,复旦大学高教所译:《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与对策》,复旦大学出版社,P100。这里的“普通教育”是指人文学类的课程。
[2]参见上海交大译:《美国工程教育与实践》,上海交大出版社,1990年版,P134。
[3]参见李济英编译:《美国90年代高等教育目标》,《中国教育报》1990年2月17日。
[4]江丕权:《MIT航空航天系1991~2010年发展规划》,载大连理工大学《国外高等教育》1994年第4期。
[5]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二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P476。
[6]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二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P676。
[7]《苏联讨论工程教育人文科学化的问题》,[苏]《高校通报》,1986(8)。
[8]参见《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2年第3期增刊,P128、143、98。
[9]国防科大:《外国工程技术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P160。
[10]国防科大:《外国工程技术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P216。
[11]国防科大:《外国工程技术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P237。
[12]国防科大:《外国工程技术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P312。
[13]薛继良主审、王沛民编校,顾建民等译:《工程师的形成》,浙江大学出版社,P98。
[14][美]欧内斯特·博耶著,复旦大学高教所译:《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与对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P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