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梁宵[1](2019)在《当代国家理论视域下的马克思国家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现阶段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实践无疑要以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作指导,要从作为这一理论基础的马克思国家观汲取营养,因而对马克思国家观的时代价值的发掘便十分必要。此外,在当今时代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在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逆全球化暗流涌动的国际环境中不可能独善其身。在全球化浪潮裹挟以及逆全球化潮流反噬下,国家的地位、主权、职能等成为了极富争议的问题,这都涉及到我们是否需要国家、国家的角色究竟是什么、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国家理论指导我们认识国家和建设国家等问题,特别是如何看待马克思国家观、马克思国家观是否还有生命力。这就要求结合当今时代背景把握马克思国家观、揭示马克思国家观的时代价值。在当今时代审视马克思国家观及其价值的一个视域是当代国家理论。当代国家理论是在当代时代背景下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行为主义冲击与后行为主义的修正与补充后发展起来的国家理论,包括多元主义国家理论、政治精英主义国家理论、新自由主义国家理论等代表性流派,并受到新制度主义、公共选择理论、女性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当代国家理论的主题包括国家的起源与本质、国家的职能与属性以及三对重要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与民族的关系、权力与权利的关系),这体现了它观察和研究国家的对象视域和问题视域。马克思国家观渊源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卢梭、黑格尔、空想社会主义者等的国家学说,形成、发展于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资产阶级兴起并取得主导地位的19世纪。从马克思的着作和马克思国家观的形成发展来看,马克思也对国家的起源与本质、国家的职能与属性等进行了探讨,有着丰富的对三对重要关系的思考。马克思认为: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社会生产与社会分工发展所导致的利益矛盾冲突的产物,是公共权利机构分化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压迫的工具;国家具有社会管理职能与政治统治职能,且这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家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管理职能异化以及必然消亡这三种属性。马克思对当代国家理论所关注的三对重要关系也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认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他发现了资产阶级窃取现代民族成果以稳固统治的虚伪行径,并提出实现民族统一的应然路径;围绕权力与权利关系问题,他发现了主导权力与权利关系的统治阶级意志,并通过论述真正的民主,对这一关系的应然走向给予了回答。可见,马克思国家观也探讨了当代国家理论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但是它的回答与当代国家理论的观点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马克思国家观具有批判性和科学性、人本性、实践驱动性与引导性等基本特性。这些特性使马克思国家观拥有了与时俱进的鲜明优势,从而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重大价值。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造成的威胁、新帝国主义对新兴国家独立性的影响、民粹民族主义对国家权力的反噬,都成为马克思生活年代尚未出现而现如今却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也是当代国家理论关注的问题。但当代国家理论并不能取代马克思国家观。马克思国家观精辟预见了当今时代的全球化并深刻认识了其根源,为维护当今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提供了理论支持,并能够指引当今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职能的调整及国家的未来走向。这彰显了马克思国家观在当今时代问题的价值。
徐怀志[2](2019)在《当代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当代中国新左派思潮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新左派学者围绕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无论对当时的社会还是现在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代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既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产物,又受到西方新左派运动的影响,更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时代产物。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层次逐渐加深,中国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西方经济全球化理论、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和当代主流经济思想的影响,中国新左派学者积极展开了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当代中国新左派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囊括了对于经济全球化本质的认识、危害的分析、立场的表明、影响的应对四个方面,主张以公平公正为核心价值,主张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主张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利益,认为新自由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要对民族国家主权、民族利益和民族产业进行解构,中国应当警惕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展开了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争论,包括了经济主权、金融自由化、贸易自由化、民族产业和民族主义等在内的各种经济全球化相关问题。新左派主张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坚持维护国家经济主权,新自由主义者主张可以让渡部分经济主权;新左派主张国家加强监管,甚至隔离美国式的金融全球化,新自由主义者主张金融自由化,国家应减少干预;新左派主张对贸易保护,新自由主义主张贸易自由;新左派主张保护民族产业,新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产业保护;新左派学者主张民族主义仍然有存在价值,新自由主义者主张民族主义已经过时。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国家经济主权、调整经济结构、重建世界经济秩序。其不足之处在于着重批判新自由弊端,忽略发展中国家成就;总体拒斥经济全球化,片面认识社会性问题;侧重不合理现象批判,缺乏全面系统化理论;局限于西方理论诊断,忽视东西方现实偏差。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对于中国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国清,何怡[3](2016)在《民族国家的观念——从中国学者的观点看》文中研究说明当我们沿着全球化的步伐进入21世纪,我们将面临重大的政治难题:民族国家是否趋于衰落?民族国家应当如何建设?国家主权应当如何维护?国家主权能否让渡?帝国、国家和民族及其关系将如何演进?诸如此类问题是国际学界讨论的热点。中国政治学界积极响应,深入探讨国家、民族国家、民族主义、分离主义、国家主义、全球化、战争与和平、国家主权的让渡与维护等问题。总结和评析中国的民族国家理论研究,将有利于推进当前国家和民族国家理论研究,为规范和约束作为最高权力主体的国家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为评估当今世界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政治实践提供理论框架。
牛博文[4](2016)在《信息主权论》文中研究说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加速的全球化浪潮,推动着人类迈向崭新的历史阶段,即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是打破印刷媒介受国家地理边界的限制、实现全球信息高速便捷流通的时代,同时也是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无法忽视、割离的构成要素和资源形式。但信息泄露、信息窃取和信息战等威胁公民和国家信息安全的事件层出不穷,这一系列国内信息事故及国际社会中国家间信息冲突,表明维护信息安全和隐私成为世界各国紧迫且棘手的新问题。公民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加剧信息流动的任意、复杂和跨国趋势。国家如何保护公民实现自由地发布和接收信息的同时,维持本国内信息流动的有序,并在国际社会中维护自身信息利益,成为解决国内信息事故及国际社会中国家间信息冲突的关键。相较于解决如何完善基础信息网络、提升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等具体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解释国家为何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本国公民信息权利、维持本国信息空间秩序并维护国家信息利益,国家行使何种权力及权力行使的边界在何处等基础理论问题。具体而言,传统主权理论能否适用于不断涌现的信息问题、主权的覆盖范围可否从一国地理边界扩展至信息空间?(第一章);若存在信息主权,其权力结构如何建立、是否需要通过法律途径予以限制?(第二章);世界各国如何通过法律途径保护公民信息权利、维持本国信息空间秩序并维护国家信息利益?(第三、四章)。引论部分,从问题(现实需求)和意义(理论问题)两个方面,提出研究信息主权问题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无论在一国内抑或在国际上,信息的自由流动与信息控管之间均存在张力。国家和公民面对高新信息技术的崛起,双方的立场和主张不完全一致。公民主张信息是自由流动的,而国家倾向于对信息进行控制、管理和共享,公民和国家的不同主张在信息空间中被凸显。如何调和信息自由流动与信息控管之间的张力,成为提出信息主权问题的现实需求。信息成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因此,对信息的开发、控制和利用,成为衡量一国政治实力、经济实力、文化实力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指标,信息空间顺势化作各国竞争的新战场。信息技术进步冲击了国家控制信息流动的能力,是否造成传统主权理论的变化,成为研究信息主权问题的理论意义。正文部分以主权与国家分离为前提,共分四章,从应然和实然两方面阐释了信息主权的本质及其法律限制问题。第一章探究信息时代主权理论的新变化。作为一个既重要又相当模糊的法律概念,信息主权的历时性致使其陷入法律界定的理论困境中。通过梳理主权理论的历史流变,可见主权理论是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反映出主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在信息空间中,信息并非毫无规则地任意流动,而是在既有的政治结构中有序地跨国界传播。尽管信息技术进步对国家控管信息流动带来了挑战,但它同样充当了信息主权生成的技术基础。由此,主权覆盖的范围由陆地、海洋、领空和底土延伸至信息空间,信息主权顺势诞生并成为调和信息自由流动与信息控管之间张力的依据。信息主权是与信息相关的主权,其法律界定为维护信息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便于厘清国家、非国家行为体和公民在信息空间中的各自角色。第二章对信息主权权力的内部结构进行考察。这便于约束信息主权变异为信息霸权,实现对信息主权的有效制约。信息主权权力包含硬信息主权(信息控制权和管理权)与软信息主权(信息资源共享权)。三种权力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国家信息主权权力结构的特殊情形。通过对信息控制权、管理权和资源共享权进行平面化和层级化改造,提出信息主权权力的集权结构和制约结构两种典型模式。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对信息的控制、管理与共享均受到信息技术的挑战。在应然层面,信息的自由流动存在于一定范围内,且在一定的秩序中进行。如何解决信息的自由流动与信息控管之间的矛盾,要求信息主权存在的同时,对信息主权进行法律限制。信息主权权力的制约结构是法治中的权力结构,成为搭建信息主权政治现实和道德追求的桥梁。第三章考察了国内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立法现状,归纳以德国、韩国和中国为例的相对严格的限制模式和以美国、英国和法国为例的相对宽松的限制模式。无论是相对严格的限制模式还是相对宽松的限制模式,均融合了自由价值和秩序价值,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以自由与秩序的良性互动为指导,实现了信息的自由流动与信息控管之间的平衡。对内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是实现信息主权权力制约结构的必然要求、保护公民信息权利的行为规则及回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规则性诉求。由此,对内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路径包括区分有害信息和违法信息、运用技术手段弥补法律手段的不足,并坚守法律回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准则。第四章考察了在全球信息空间中,国家对外信息法律和政策,包括单边行动、双边和多边协议。单边行动在本质上是国家推行信息霸权的表现形式,而信息霸权是权力集权结构模式下信息主权的变异。对外信息主权法律限制是为了防止信息霸权的形成和推行,维护全球信息空间的秩序和安全。实现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国际路径包括保障对外信息主权的实现、依法构建全球信息空间秩序,并提出依法规范信息资源共享权的运行方向。结论部分集中回答了“信息主权是否存在”、“信息主权权力的内部结构”和“信息主权法律限制如何进行”三个问题。继而得出三方面判断,即主权从陆地、海洋、领空和底土扩展至信息空间;信息主权权力的内部结构是信息控制权、管理权和资源共享权的平等互动关系;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包括对内和对外两种面向。对内,以规制强弱为区分标准,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分为相对严格和相对宽松两种模式。对外,应尊重各国信息主权,依法行使信息资源共享权,抑制信息主权变异为信息霸权。信息主权作为信息时代应运而生的概念,是以主权理论为基石,开放而非封闭、发展而非停滞、相对而非绝对的概念。现代社会,对自由的追求、理性的崇拜和人的关切,要求人从对神超验力量的顶礼膜拜中解放出来,同时应预防国家代替神重新获得超验力量。为应对信息霸权的挑战,抑制信息主权膨胀为一体化、同一化的力量,对信息主权进行法律限制,并将其维系成法治中的公共权力。在理论上,这便于厘清信息主权的归属与行使、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在实践中,为保护公民信息权利、维持本国信息空间秩序、制定全球信息空间治理规则,并建构和平与发展的信息空间秩序等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黄萍[5](2010)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相比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基础的变动,个独立国家的国家主权战略也必然需要作出相应的适应调整。本文分两个部分,即引言和正文部分。引言部分,一方面对正文论述的要点和整体脉络进行概括性论述;另一方面对以本命题作为论文选题的理由说明,亦即为论文之意义。正文部分。一是基本理论部分。从国家主权原则的产生及沿革和国家主权面临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介绍入手,再主要围绕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主权两个基本概念,进行理论阐释,重点论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国家主权的认识上区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和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三个问题。二是命题引出和初步论述部分。根据上一部分对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的论述,归纳出经济全球化的变化趋势必然影响国家主权的行使的结论,从而进一步得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需要对国家主权作出适应性调整的命题。从而主要站在发展中国家和我国国情的角度,得出了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维护我国国家主权的最大利益这两个根本原则,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主权战略基本原则的结论。三是对诸多主权理论的整合与分析部分。通过系统论述和评价了诸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国家主权理论”,既否定了这些国家主权理论中否定、限制、削弱国家主权的主张,也否定了机械地、绝对地过分固执于主权的倾向,在这一部分中,论述的重点是: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区域经济组织、新技术的发展、全球性问题等国际因素和一些国内因素入手,全面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对国家主权,尤其是对中国国家主权的深刻影响。四是对策研究部分。先后提出了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积极应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在各个主权领域遭遇的严峻挑战、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形成我们自己的法律体系等对策,并且系统归纳了中国国家主权战略基本原则及保障其实现的建议。
于沄[6](2010)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理论自产生以来,汇集了许许多多的学者的观点和学说。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甚至是相反的方面阐述各自的理论,经过长期的国际关系和国际交往的实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国家主权理论。这些理论仍然成为现代国际法上的国家理论基础。国家主权是国家的属性,任何国家都视其为生命。但有些国家却总是把别的国家的主权视为障碍,这是国际社会上不争的现实。探究这一国际社会的现实,我们会发现,正是国家主权理论上的不足导致了国际关系和国际交往实践中的混乱。而完善国家主权理论,就必须确认国家主权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进而扩大主权权利这一概念的适用范围。主权权利是在国际社会现实中国家主权的具体体现。国家在国际关系和国际交往中所主张或行使的是国家的主权权利,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只要国家正确地主张并行使主权权利,包括限制、放弃或让渡主权权利,就能解决国家主权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国际法上国家主权理论中的主权权利概念,正是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国家主权所遇到的新问题和挑战的关键所在。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国际合作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法律领域和文化生活等领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国际合作,因此,也或多或少地显现出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国际反恐斗争中,全球性军事合作也开展起来。尽管导致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原因多种多样,形式和层次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把全球一体化进程推进到全球化治理的阶段。事实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国家主权所遇到的新问题和挑战就是国家如何放弃、让渡国家主权权利和放弃、让渡那些或多少国家主权权利的问题。这一点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欧洲一体化进程正是为了实现持久的和平与发展,从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开始,通过不断放弃和让渡主权权利,使欧洲的共同治理演化为欧洲多领域的一体化,再到欧洲一体化的高级形式——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不但成功地演示了一体化进程的途径,而且揭示了一体化进程的规律。也充分证明了只有坚持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原则、主权平等等原则,才能够使国家自愿放弃、让渡国家主权权利,才能有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如果我们把全球一体化进程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相比,同样有其客观必然性。当然全球一体化进程远不如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状况,这正说明在全球范围内,贯彻和坚持国家主权原则仍是十分艰巨的任务。真正实现国家主权平等,消灭国际霸权,是推进全球一体化进程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有主权权利的放弃和让渡,才能建立持久、稳定的国际和平和发展,才能有正常的国际法律秩序。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尽管在这一进程中国家主权遇到了新问题和挑战,但对构建和完善国家主权理论提供了机遇。同样,构建和完善国家主权理论,能够为国家维护国家主权、主张并行使国家主权权利提供理论基础,对全球一体化进程也是极大的推动。中国是个世界大国,必须积极面对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也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但可以使中国把握住发展机遇,更可以使中国解决诸多国内和国际问题,特别是台湾等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
罗晋京[7](2009)在《论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对国家主权的影响》文中认为跨国银行是特殊类型的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在金融全球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金融稳定亦主要取决于银行的质量。探讨跨国银行的法律规制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国家主权更多表现为金融主权,在金融危机频发的背景下,金融主权的重要性凸现。法律是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武器,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金融主权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主要采用分析比较、历史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就跨国银行的法律规制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主要是金融主权)和金融稳定、金融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跨国银行的法律规制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国际反洗钱规则、巴塞尔协议、WTO金融服务协议、欧盟银行法、《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东盟金融合作协议等。当前跨国银行的法律规制使发达国家的主权得以扩张,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主权受到压制,这是旧的国际秩序的主要表现。本文因此提出,国际社会应重视对金融主权的维护,完善法律规制,以良好的法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应完善银行的国内法律制度,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事务管理,以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
刘凯[8](2007)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主权让渡问题是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一个现实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国家主权让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以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作为解决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主权问题的基本范式并对此问题进行了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论文共分九章(不包括导言和结语),导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原因,以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作为解决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主权问题基本范式的提出,对国内外研究国家主权让渡的现状进行综述,并就论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相关概念、全文的写作思路和内容作简要说明。第一章主要阐述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论文首先对国家主权的概念和演进做梳理,认为主权是一个历史和政治的范畴,是一个被人们不断认识和实践的过程。然后对全球化的概念和全球化趋势挑战国家主权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概括归纳,说明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动态和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它使民族国家的主权受到限制,侵蚀,分割,乃至让渡。第二章主要介绍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课题的提出、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概念和国家主权让渡的早期实践。论文首先分析了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主权衍生出的变化,作为变化之一,主权自主有限让渡这一课题被提出并浮现在国际关系研究的视野中。随后从主权本体的角度对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把主权分为身份主权和权能主权是比较科学的,主权让渡是主权权能的部分让渡而不是主权身份的让渡。最后论文对国家主权让渡的初步尝试和早期实践进行了研究,认为联合国的集体安全制度和欧洲一体化进程在不同范围和不同程度上对主权问题的处理,可以看作是主权让渡早期实践的主要代表。第三章重点对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成为必要与可能的原因进行分析。“无因不成果”,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国家利益的构成及国家利益获取方式的变化,使得国家对自我能力进行限制,做出部分主权让渡成为合理与必要;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发展下的国际环境中,国家利益、地区利益、国际利益的契合,主权所有权与主权行使权的分离,国家内政与外交一致性的趋强,国际关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则从内部或外部为国家主权让渡的现实可能提供了各种必要的条件。第四章着重结合国际关系的现实概括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内容表现和让渡形式。从实际运作的层面看,主权可被视作为一个主权要素的集合体,即可分成政治主权、经济主权、文化主权、环境主权、安全主权等要素。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国家做出的主权让渡的内容不仅包括政治、军事、安全等传统的高政治(high politics)领域,也涵盖了经济、文化、环境等所谓的低政治(low politics)领域。此外,主权让渡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机制+模式)才能进行。欧盟是目前主权让渡机制最为成熟的国际组织,主权让渡的模式可分为两国或多国通过双边条约互惠让渡主权和一国自主将主权让渡给国际组织两种。第五章主要研究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主体和客体。国家是主权让渡的主体,但国家作为主权让渡的主体不是整齐划一的,论文从完全主权国家与不完全主权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划分对三类主权让渡主体作了比较分析,认为主权让渡主体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主权让渡自身的发展。主权的受让者即主权的让渡客体,国际组织、对等国家、跨国公司是最主要的主权受让者,它们以各自不同的组织形式、性质和职能担当起了在全球化时代国家职能的缺失部分,保证国际体系的正常运转。第六章着重分析和总结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目的、性质、原则和限度等一般规律。国家让渡主权的目的在于获取最大化的国家利益;主权让渡虽出于国家自身的意愿,但由于各民族国家本身状况以及所遇境况的不同,国家做出主权让渡的性质并非相同;为达目的,也要讲究原则,国家做出主权让渡时必须遵循基本的主权让渡原则;“过犹不及”,主权让渡限度的关键是国家在让渡主权时必须保持国家的独立自主与国家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对等。第七章分析影响和制约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主要因素。尽管国家主权让渡已经为绝大多数民族国家所接受,而且正在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但在主权让渡的背后隐伏着诸多阻碍主权让渡实现的因素:古典“国家理性”说对国家利己主义倾向的助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下的不同处境和在主权问题上的矛盾和对立;主权在国际体系层次和国家单元层次的不一致性;民族国家在国际合作中对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的不同预期程度;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共同利益)的悖论等。这些因素从不同层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对主权让渡的做出。第八章考察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现实特征并分析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发展趋势。从现实特征看,国家主权让渡无论在国际层面还是在国家层面,都是非均衡发展的,主要表现为越是在全球化中处于中心位置的国际组织或国家,主权让渡的程度越高;而越是被全球化边缘化的组织或国家,对主权让渡越是消极和警惕。从发展趋势看,主权让渡不会使国家回到传统的“主权封闭”,更不会使“主权消亡”,在目前这样一个没有世界性权威却存在有限秩序的时代,主权让渡是世界体系处于一种过渡阶段的合理存在,主权让渡的要义之一就是在碎片化和统一性的世界中恰当地对国家行动的自由进行限制,寻找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的最佳平衡点。第九章就认识和处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作专门研究。论文首先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是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在主权让渡的实践中中国所做出的主权让渡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其次,论文对中国当前面临的诸多主权让渡难题,如“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与领土和资源之争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国家利益维护问题、人权的国际化与西方的人道主义干预问题、反腐败国际合作与国家主权让渡问题等,结合我国的国情现实进行了分析。再次,对中国人来说,主权让渡是个敏感问题,如何科学认识和对待它?论文从树立新主权观、构建“积极主权”、主权让渡所必须坚持的原则、科学认识和对待西方的主权让渡理论、掌握外交艺术、以辩证思维认识和对待主权让渡等角度对此做了阐述。结语部分作为对全文研究的总结,认为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是对传统主权的辩证否定而不是颠覆,它的产生和发展反映出国际政治的现实状况与发展特征,是对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主权理论和实践困境的重大突破,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全球化和主权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我们应该积极构建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理论和机制,推动国家主权让渡进程的发展。
韩伟[9](2007)在《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家主权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它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它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论述,本文从其含义和主要内容、兴起与发展进程及特征等多方面论述。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的要融入经济全球化这一大环境之下。不可否认,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为我们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跨国界自由流动,造成了对国家主权的强烈冲击。国家主权作为国际关系的基础和国际法的核心,它是指对内的最高权力,体现为最高权威性;对外独立自主的权利,是不受任何其他国家控制的,具有排他性。文章从国家主权的发展进程、内涵、特征等方面阐释了国家主权的基本理论,并同时探究了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辩证关系,这就是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强化了国家主权,但从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弱化国家主权的作用。面对新形势下国家主权面临的诸多挑战,中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与立场阐述了其不同的新的国家主权观。其中有极其片面的,但也不乏成功的例证。由于经济全球化首先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他们是主导者,主动方。我们只能是被动的接受方。这样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决定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会受到比发达国家更大的挑战与冲击。这种挑战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及环境主权。在政治主权方面,经济全球化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国家的传统职能、政府的管理能力;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稳定。在经济主权方面,我国的民族产业受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冲击;金融全球化造成我国金融安全的巨大的风险性。在文化主权方面,经济全球化挑战着我国传统的文化产业(影视文化产业的挑战尤为突出);同时,文化主权中所包含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受到来自经济全球化的深层的挑战。在环境主权方面,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加速对我国资源的掠夺性开采,极力转嫁其对本国环境污染的风险,将其密集型产业、污染型产业移往我国境内,给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面对经济全球化给我国主权带来的多方面的挑战,我们要继续保持并努力做到坚持国家主权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继续深化改革,努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努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坚持与时俱进,树立新的国家主权观。在做到这些方面的同时,努力需求解决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主权所带来的挑战的具体应对策略,从而逐步形成一套我国自己的解决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挑战的应对策略。
邢晓红[10](2006)在《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挑战》文中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家主权遇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传统的国家主权理论愈来愈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质疑乃至否定。这促使人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主权终结了吗?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主权是否仍然是国际关系不可超越的基本准则?在此背景下,重新正确理解国家主权,加强对国家主权理论的研究,无论是对主权进行学理研究、还是为在实践中更加有效的维护和实现国家主权,都有重大意义。对于在世界经济中处于弱势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下,面对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冲击和挑战,如何维护和保障国家主权、如何拓展和开创主权原则新的运行途径、如何构建和完善具有本国特色的国家主权战略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紧迫性的问题。本文在对现有的大量研究成果进行了认真细致地分类、归纳和综合的基础上,力求对“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挑战”做出全面深入的分析,运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独到的见解,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经济全球化、维护中国国家主权的具体对策。本文分序言、正文两大部分。序言包括选题的原由或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等三个方面。正文分为五章,主要结构如下: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概述;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互动相关性;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挑战;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挑战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辩证解读;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理性思考。结语是对全文的梳理。
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国家理论视域下的马克思国家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当代国家理论概述 |
2.1 对国家研究的转型与当代国家理论 |
2.2 当代国家理论的代表流派 |
2.2.1 多元主义国家理论 |
2.2.2 政治精英主义国家理论 |
2.2.3 新自由主义主义国家理论 |
2.2.4 新保守主义国家理论 |
2.2.5 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
2.3 影响当代国家理论的时代背景和主要思潮 |
2.3.1 影响当代国家理论的时代背景 |
2.3.2 影响当代国家理论的主要思潮 |
2.4 当代国家理论的主题与视域 |
2.4.1 关于国家的基础性问题 |
2.4.2 三对重要关系 |
3 马克思国家观的形成与发展 |
3.1 马克思国家观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
3.2 马克思国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
3.2.1 霍布斯与洛克的国家思想 |
3.2.2 卢梭的国家思想 |
3.2.3 黑格尔的国家思想 |
3.2.4 空想社会主义的国家思想 |
3.3 马克思国家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4 马克思国家观的主要内容 |
4.1 国家的起源与本质 |
4.1.1 国家的起源 |
4.1.2 国家的本质 |
4.2 国家的职能与属性 |
4.2.1 国家的职能 |
4.2.2 国家的属性 |
4.3 三对重要关系 |
4.3.1 国家与市民社会 |
4.3.2 国家与民族 |
4.3.3 权力与权利 |
5 马克思国家观的基本特性及在当今时代的价值 |
5.1 马克思国家观的基本特性 |
5.1.1 批判性与科学性 |
5.1.2 人本性 |
5.1.3 实践性 |
5.2 国家在当今时代的处境 |
5.2.1 国家主权受到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
5.2.2 国家独立自主性受到新帝国主义的影响 |
5.2.3 国家权力遭到民粹民族主义的反噬 |
5.3 马克思国家观在当今时代的价值 |
5.3.1 揭示了全球化产生的根源与实质 |
5.3.2 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提供了理论支持 |
5.3.3 能够指引当今时代国家职能的调整 |
5.3.4 指明了当今时代国家的未来走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2)当代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主要内涵及背景 |
一、全球化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涵 |
二、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现实背景 |
三、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的思想基础 |
第二章 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新左派对经济全球化本质的认识 |
二、新左派对经济全球化危害的分析 |
三、新左派对经济全球化立场的表明 |
四、新左派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应对 |
第三章 中国新左派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交锋 |
一、关于经济主权问题的交锋 |
二、关于金融自由问题的交锋 |
三、关于贸易自由问题的交锋 |
四、关于保护民族产业的交锋 |
五、关于民族主义去留的交锋 |
第四章 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价值 |
二、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民族国家的观念——从中国学者的观点看(论文提纲范文)
主持人语 |
一、国家和民族国家观念概述 |
二、影响民族国家的三股力量 |
1. 民族主义。 |
(1)民族主义之积极说。 |
(2)民族主义之消极说。 |
(3)民族主义之双重性说。 |
2. 分离主义。 |
3. 国家主义。 |
4. 三股力量的相互联系。 |
(1)分离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关系。 |
(2)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
(3)国家主义与分离主义的关系。 |
三、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挑战 |
1. 解构-建构说。 |
2. 对立统一说。 |
3. 相互作用说。 |
四、民族国家主权的建设、维护和让渡 |
1. 民族国家内部建设的“多元一体论”。 |
2. 民族主义对民族国家建构的作用。 |
3. 民族国家主权的维护和让渡。 |
(1)反对主权让渡具有普适性。 |
(2)支持有限的主权让渡。 |
(3)主权让渡存在的现实困难。 |
五、民族国家体系的局限性及其克服 |
1. 战争与和平。 |
(1)法理层面。 |
(2)政治伦理层面。 |
2. 文化软实力。 |
(1)少数民族文化与国家软实力的关系。 |
(2)文化软实力与民族文化复兴的关系。 |
六、几点结论 |
(4)信息主权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信息时代的主权问题 |
第一节 主权理论的历史流变 |
一、前现代主权理论的起源 |
二、现代主权理论的发展 |
三、后现代主权理论的反思 |
第二节 信息技术对主权的挑战 |
一、信息技术影响一国忠诚度市场 |
二、信息技术提供干涉他国政治进程的技术条件 |
第三节 信息主权存在的可行性 |
一、信息主权生成的技术支撑 |
二、信息主权:调和信息的自由流动与信息控管的张力 |
三、信息主权的概念及特征 |
小结 |
第二章 信息主权权力结构考察 |
第一节 制约信息主权的理论尝试 |
一、自然法理论:将主权置于应然规范的权威下 |
二、市民社会理论:以社会权威制约主权的肆意膨胀 |
三、主权与治权的分离理论:假设的更高权力主体 |
四、权力结构及其合理性:对权力的有效限制途径 |
第二节 信息主权权力及其相互关系 |
一、信息成为一种权力来源 |
二、信息主权权力:信息控制权、管理权与资源共享权 |
三、信息控制权、管理权与资源共享权的平等互动关系 |
第三节 信息主权权力的两种结构模式 |
一、信息主权权力的集权结构模式 |
二、信息主权权力的制约结构模式 |
第四节 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必要性 |
一、信息主权的政治现实 |
二、信息主权的道德理想 |
三、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 |
小结 |
第三章 对内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 |
第一节 对内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现状 |
一、“强信息规制、弱信息自由”模式——以德国、韩国和中国为例 |
二、“规制与自由并重”模式——以美国、英国和法国为例 |
三、自由与秩序:两种法律限制模式的价值博弈 |
第二节 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国内依据 |
一、实现信息主权权力制约结构的必然要求 |
二、国家保障公民信息权利的行为规则 |
三、法律回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规则性诉求 |
第三节 实现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国内路径 |
一、法律介入信息空间的边界:区分有害信息和违法信息 |
二、法律手段与技术手段并举 |
三、法律回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准则 |
小结 |
第四章 对外信息主权的法律限制 |
第一节 对外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现状 |
一、国家推行单边对外信息政策和行动 |
二、与信息相关的双边、多边协议和国际决议 |
第二节 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国际依据 |
一、抑制信息主权在国际信息空间中的变异 |
二、推行信息霸权的本质及根源 |
三、维护全球信息安全的需求 |
第三节 实现信息主权法律限制的国际路径 |
一、保障权力制约结构模式下信息主权的自然延伸 |
二、依法构建全球信息空间的良好秩序 |
三、依法规范信息资源共享权的运行方向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国家主权原则的沿革和时代背景 |
1.1 国家主权原则的产生及沿革 |
1.2 国家主权原则面临的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 |
第2章 经济全球化观念和国家主权理论 |
2.1 经济全球化观念 |
2.1.1 经济全球化概念 |
2.1.2 国外经济全球化理论的不同观点 |
2.1.3 中国关于经济全球化概念的观点 |
2.1.4 经济全球化内涵的界定 |
2.1.5 两种相反的前景:经济全球化与反经济全球化 |
2.2 国家主权理论 |
2.2.1 国家主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2.2.2 国家主权的涵义 |
2.2.3 国家主权的基本特征 |
2.2.4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主权理论观念的转变 |
2.2.5 中国国家主权理论观念上的发展 |
2.2.6 国家的不同发展程度反映出其主权观念上的差异性 |
2.3 辩证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 |
2.3.1 国家主权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
2.3.2 辩证理解人权与主权的关系 |
2.3.3 辩证审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
2.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国家主权理论 |
2.4.1 各种新国家主权理论 |
2.4.2 "新国家主权理论"评析 |
第3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
3.1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
3.1.1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同质性 |
3.1.2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异质性 |
3.2 分析国家主权与经济全球化的互动性 |
3.3 有关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关系的两种观点 |
3.3.1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相辅相成"论 |
3.3.2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相互矛盾"论 |
3.3.3 对两种观点的评价 |
3.4 正确认识国家主权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
3.4.1 主权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 |
3.4.2 经济全球化为国家主权理论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可能 |
第4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主权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
4.1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
4.1.1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硬碰撞"和"软侵蚀" |
4.1.2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本质的影响 |
4.1.3 经济全球化减弱了国家通过行使主权干预经济的力量 |
4.1.4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内外事务方式方法 |
4.2 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冲击与挑战 |
4.3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
4.3.1 生产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
4.3.2 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
4.3.3 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
4.3.4 非政府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
4.3.5 区域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
4.3.6 新技术发展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
4.3.7 全球性问题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
4.4 发展中国家主权弱势表现及原因 |
4.4.1 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弱势表现 |
4.4.2 在国际体系结构方面发展中国家主权弱势的原因 |
4.4.3 当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国际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成因 |
4.4.4 发展中国家主权处于弱势地位的内在因素分析 |
第5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理性思考与选择 |
5.1 发展中国家主权的维护和适应性选择 |
5.1.1 适应主权观念,趋利避害,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
5.1.2 维护国家主权独立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逻辑重构 |
5.1.3 调整内部体制,增强能力,从内部化解主权困境 |
5.2 强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 |
5.2.1 对国家主权予以强化的理论依据 |
5.2.2 对国家主权予以强化的现实依据 |
5.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主权 |
5.3.1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5.3.2 中国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 |
5.3.3 中国应对挑战的对策 |
5.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理性思考 |
5.4.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 |
5.4.2 应对经济全球化,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理性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 |
1.1 国家主权概念和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
1.1.1 国家主权概念和理论在古代和近代的产生及发展 |
1.1.2 主权概念和理论在现代的发展 |
1.1.3 国家发展状况对主权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
1.2 国际法的基本范畴——国家主权 |
1.2.1 国家主权的含义 |
1.2.2 国家主权概念的理论意义 |
1.2.3 国家主权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 |
1.3 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原则 |
1.3.1 国家主权原则的含义 |
1.3.2 国家主权原则是公认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
1.3.3 国家主权原则的内容 |
1.4 国家主权的价值取向 |
1.4.1 国家主权理论中的国家利益 |
1.4.2 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全球共同利益的关系 |
1.4.3 国家主权价值取向的实现 |
1.5 国家主权及其理论的评析 |
1.5.1 国家主权理论的历史分析 |
1.5.2 现代国家主权理论的国际法律基础 |
1.5.3 产生弱化、否定国家主权学说原因 |
第2章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理论及其发展 |
2.1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是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的结果 |
2.1.1 国际合作的范围和深度的新发展 |
2.1.2 未来国际合作的趋势 |
2.1.3 国际合作必然导致全球化、一体化 |
2.2 全球一体化进程概述 |
2.2.1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涵义 |
2.2.2 全球化、一体化及全球一体化的异同 |
2.2.3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基本特征 |
2.3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表现形式 |
2.3.1 经济领域的全球一体化进程 |
2.3.2 世界政治领域一体化趋势征兆 |
2.3.3 法律制度趋向一体化的实践 |
2.3.4 文化生活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认同 |
2.4 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原因 |
2.4.1 国家对国家利益的重视和追求 |
2.4.2 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 |
2.4.3 国际关系和国际交往发展的结果 |
2.4.4 国际经济贸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
2.5 全球一体化进程与全球化治理 |
2.5.1 全球化进程与全球化治理的关系 |
2.5.2 全球化治理的涵义 |
2.5.3 全球化治理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 |
第3章 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问题 |
3.1 当代国家主权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
3.1.1 国家主权理论上的新观点 |
3.1.2 国家主权在国际现实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
3.1.3 国家主权遇到新问题和新挑战的原由 |
3.1.4 国家主权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的历史视角 |
3.2 国家主权在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背景下遇到的新挑战和新问题的特点 |
3.2.1 历史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 |
3.2.2 以战争的形式挑战国家主权日趋减少 |
3.2.3 维护世界和平也会给国家主权带来压力 |
3.2.4 推行价值观外交是新动向 |
3.3 国家主权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的实质 |
3.3.1 国家主权并非直接面临问题和挑战 |
3.3.2 "主权权利"是国际法上主权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
3.3.3 主权权利是国家主权的具体体现 |
第4章 欧洲一体化进程在国家主权方面的实践和启示 |
4.1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历史回顾 |
4.1.1 欧洲早期的一体化构想 |
4.1.2 一战后的欧洲一体化的尝试 |
4.1.3 二战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
4.1.4 欧洲一体化进程在现代的发展 |
4.2 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的关键环节 |
4.2.1 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正确处理国家主权与一体化的关系 |
4.2.2 完备的法律体系,确保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和可持续发展 |
4.2.3 经济一体化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起点 |
4.2.4 构建欧洲共有的文化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4.3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规律的探讨 |
4.3.1 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的前提 |
4.3.2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逻辑起点和途径 |
4.3.3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动力 |
4.3.4 欧盟机构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环节 |
4.4 欧洲一体化进程给予我们关于主权的启示 |
4.4.1 国家主权是第一位的 |
4.4.2 欧洲联盟以"超国家"的模式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 |
4.4.3 妥协和让步的经济一体化极大地拉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
4.4.4 法制建设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保证 |
4.4.5 不断创新,是欧洲一体化进程成功而有效发展动力源泉 |
4.4.6 欧洲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融和增强了对欧洲一体化的认同感 |
第5章 全球一体化进程是构建和完善的主权理论的最佳机遇 |
5.1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 |
5.1.1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
5.1.2 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基础 |
5.1.3 全球一体化进程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 |
5.2 全球一体化进程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共同基点 |
5.2.1 世界和平是人类的永恒理想 |
5.2.2 经济一体化进程强劲地引领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发展 |
5.2.3 国际法律制度已成为各国自愿遵守的法律 |
5.3 国家主权和主权国家是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核心问题 |
5.3.1 尊重国家主权是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秩序的基础 |
5.3.2 主权国家是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发展的主要力量 |
5.3.3 全球一体化进程与构建和完善国家主权理论之间的相互作用 |
5.4 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 |
5.4.1 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必须尊重国家主权,消除国际霸权,实现主权平等 |
5.4.2 大力推动世界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
5.4.3 确立完善的国际法律体系 |
5.4.4 确立新的安全观念,建设新的国家安全防范体系 |
5.4.5 加强人权的国际保护,使全人类享有充分的人权 |
5.4.6 积极推动和促进区域一体化是迈向全球一体化的重要步骤 |
5.5 主权权利的放弃和让渡是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决定因素 |
5.5.1 国家放弃和让渡主权权利是国家的主权行为 |
5.5.2 国家主权权利的放弃和让渡,必须坚持国际法基本原则 |
5.5.3 国家放弃和让渡追求主权权利的范围和程度,决定了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程度 |
第6章 中国有关主权问题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
6.1 全球一体化进程对中国的影响 |
6.1.1 中国对国家主权的维护 |
6.1.2 中国也在吸收普世性价值观 |
6.1.3 中国也要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 |
6.2 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中国面临的挑战以及遇到的问题 |
6.2.1 中国的国家主权问题 |
6.2.2 民族分裂的问题 |
6.2.3 中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问题 |
6.2.4 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应发挥世界大国的作用 |
6.2.5 中国的安全问题 |
6.2.6 全方位地促进国际合作,依靠国际组织解决全球性问题 |
6.2.7 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与全球其他文化、传统的融合和交流的问题 |
6.3 中国需要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 |
6.3.1 中国只能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实现和平崛起 |
6.3.2 中国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也是对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动 |
6.3.3 全球一体化进程与中国的对外关系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 |
6.3.4 全球一体化进程影响并改变着中国经济 |
6.4 中国应当积极面对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
6.4.1 坚持国家主权原则,积极参与国际立法,消除国际霸权 |
6.4.2 建立主权平等的公正、合理的新秩序,促进国际合作 |
6.4.3 全球一体化进程也给中国解决自身的主权问题提供了机遇 |
6.5 中国应当如何应对全球一体化进程 |
6.5.1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中国应当承担起大国的责任 |
6.5.2 避免对抗,维护世界和平 |
6.5.3 促进世贸组织下的国际合作 |
6.5.4 促进国际交流和沟通,增强国际认同 |
6.5.5 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使其符合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需要 |
6.5.6 中国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也应发挥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论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对国家主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和国家主权的初步分析 |
第一节 法律规制和国家主权的界定 |
第二节 法律规制的主要框架 |
第三节 法律规制对国家主权的可能影响 |
第二章 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对发达国家主权的影响 |
第一节 法律规制对发达国家主权的扩张和维护 |
第二节 法律规制对发达国家主权的制约 |
第三节 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和发达国家主权的互动 |
第三章 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影响 |
第一节 法律规制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保障和特殊保护 |
第二节 法律规制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抑制 |
第三节 法律规制和发展中国家主权的相互作用 |
第四章 如何应对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对主权的挑战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应对策略 |
第三节 国际社会的应对之计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主要缩略语索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后记 |
(8)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外学者对国家主权问题的研究 |
三、以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作为解决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主权问题基本范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四、国内外学者对国家主权让渡问题的研究 |
五、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六、本文的基本内容和逻辑结构 |
七、本文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
八、本文的研究方法 |
九、本文的创新 |
第一章: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国家主权的概念和演进 |
第二节:全球化趋势对国家主权提出的挑战 |
第二章: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课题的提出和主权让渡的早期实践 |
第一节: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课题的提出及主权让渡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国家主权让渡的初步尝试和早期实践 |
第三章: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成为必要与可能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让渡的必要性 |
第二节:国家主权让渡的可能性 |
第四章: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内容表现和让渡形式 |
第一节:国家主权部分让渡的内容表现 |
第二节:国家主权让渡的形式 |
第五章: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主体和客体 |
第一节:国家主权让渡的主体 |
第二节:国家主权让渡的客体 |
第六章: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目的、性质、原则和限度 |
第一节:国家主权让渡的目的 |
第二节:国家主权让渡的性质 |
第三节:国家主权让渡的原则 |
第四节:国家主权让渡的限度 |
第七章:影响和制约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古典“国家理性”说助长国家利己主义倾向从而束缚国家主权的让渡 |
第二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处境和主权观制约国家主权的让渡 |
第三节:主权在国际体系层次和国家单元层次的不一致性影响国家主权的让渡 |
第四节:民族国家对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的不同预期程度阻碍国家主权的让渡 |
第五节:国家利益与共同利益(国际利益)的悖论限制国家主权的让渡 |
第八章: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现实特征和发展趋势 |
第一节:国家主权让渡的非均衡发展现实特征 |
第二节: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的发展趋势 |
第九章: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 |
第一节:中国国家主权让渡的实践 |
第二节:当代中国面临的主权让渡的课题 |
第三节:科学认识和对待国家主权让渡 |
结束语: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家主权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经济全球化、国家主权及相互关系 |
(一) 经济全球化概述 |
(二) 国家主权概述 |
(三) 中西学者关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的论争 |
(四)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相互关系 |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家主权的挑战 |
(一)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主权的挑战 |
(二)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主权的挑战 |
(三)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文化主权的挑战 |
(四)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主权的挑战 |
三、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策略 |
(一) 我国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及历史进程 |
(二) 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挑战的基本经验 |
(三) 我国进一步应对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挑战的策略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概述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概述 |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特点 |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
第二节 国家主权概述 |
一、国家主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二、国家主权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
三、全球化条件下主权理念的演变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互动相关性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同质性 |
一、主权并不妨碍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 |
二、经济全球化不仅不排斥国家主权,而且有强化国家主权的一面 |
三、国家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增强了自身的经济实力,也同时增强了维护主权的能力 |
四、经济全球化只有奠立在国家主权原则基础上才能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支持,有序地进行 |
五、主权国家承担了经济全球化的运作成本,有权利制定相应规则对非国家主体的行为加以规范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异质性 |
一、开放性和封闭性 |
二、相对性与绝对性 |
三、主动性与被动性 |
四、动态性与静态性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互动性分析 |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挑战 |
第一节 生产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冲击 |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冲击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侵蚀 |
第四节 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制约 |
第五节 信息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挑战 |
第六节 全球公共问题对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挑战 |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挑战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辩证解读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并不能否定国家主权 |
第二节 当代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遭受挑战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构建经济全球化时代新的国家主权观 |
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理性思考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 |
一、要始终坚持把国家的主权安全放在第一位 |
二、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三、坚持国家利益是主权让渡与限制的准则 |
四、坚持国家主权的相对观,全方位维护国家主权 |
第二节 应对经济全球化,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理性思考 |
一、更新主权观念,采取现实、灵活的主权战略 |
二、抓住机遇,增强综合国力,提高维护国家主权的能力 |
三、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为维护我国主权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
四、坚持体制创新,为扞卫国家主权创造内在的制度环境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国家理论视域下的马克思国家观[D]. 梁宵.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2]当代中国新左派经济全球化思想研究[D]. 徐怀志. 扬州大学, 2019(02)
- [3]民族国家的观念——从中国学者的观点看[J]. 张国清,何怡. 浙江社会科学, 2016(07)
- [4]信息主权论[D]. 牛博文. 西南政法大学, 2016(02)
-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 黄萍. 大连海事大学, 2010(01)
- [6]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问题研究[D]. 于沄. 大连海事大学, 2010(08)
- [7]论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对国家主权的影响[D]. 罗晋京. 暨南大学, 2009(09)
- [8]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家主权自主有限让渡问题研究[D]. 刘凯. 中共中央党校, 2007(03)
- [9]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家主权的挑战及应对策略[D]. 韩伟.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2007(05)
- [10]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挑战[D]. 邢晓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