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满意度。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例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护理情况,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手术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同时随机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手术患者41例作为试验组,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比较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88%)显著较对照组(19.51%)低,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5.12%)显著较对照组(78.05%)高,P<0.05。结论:针对妇幼保健院手术患者,风险管理可预防手术风险,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关键词: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满意度
妇科疾病种类复杂多样,妇幼自身机体状态存在特殊性,手术治疗风险较大,且手术会对机体造成应激性刺激,且患者多出现恐惧、担忧和不安情绪,加重了心理负担,不利于预后恢复,因此给予科学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服务尤为关键 [1]。同时考虑到手术室护理中风险因素较多,临床工作开展应强化风险管理,有效预防风险事件发生,在保证手术顺利开展的同时,促进患者更好地恢复,提高患者预后质量[2]。本文探究了妇幼保健院不同手术室护理方式风险预防效果,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服务,提高护理满意度,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例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护理情况,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手术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同时随机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手术患者41例作为试验组,全部患者符合手术指征,排除肝肾重要功能障碍、凝血障碍、神志不清患者。对照组年龄29-63岁,平均(46.13±2.77)岁,手术时间36-121min,平均(75.53±2.93)min;试验组年龄28-63岁,平均(45.78±2.98)岁,手术时间36-119min,平均(74.73±2.79)min。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可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案,护理人员综合评估患者机体状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强化保暖措施,术后观察病情恢复情况,严格遵医嘱给药,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消除患者心理顾虑;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强化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组建专业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均为年资超过5年护理人员,入组前进行妇幼手术风险管理培训工作,入组后对医院近3年来手术室风险事件进行汇总分析,发现潜在风险,通过数据库查阅相关资料,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定,并制定管理方案;②强化风险评估,结合既往工作经验,制定风险防范条目,具体包括脂肪过多影响切口愈合、留置引流管导致感染、手术切口长期暴露风险等,按照风险事件严重程度实施分等级管理,制作提示标语,张贴于病房或走廊;③强化针对性处理,在妇科疾病检查中,存在侵入性操作,必须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控制生殖道黏膜损伤情况,对于手术时间较长患者,需做好切口防护工作,避免长期暴露外界导致的感染情况,对于出血过多患者术后需加强营养补充,提高患者抵抗能力,有效预防感染情况发生。
1.3 观察指标
①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比较,具体统计住院期间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记录失误、操作不当;②护理满意度评估比较,于患者出院前进行评估,使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服务态度、环境、应急处理能力、业务素养等满意情况,以分值代表满意程度,满分100分,分三个等级:不满意:70分及以下,满意:71-90分,非常满意91-100分,满意度为前两个等级占比之和[3]。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SPSS24.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形式为[n/(%)],通过分析2值进行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
2 结果
2.1不良事件发生率
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88%)显著较对照组(19.51%)低,P<0.05,详见表1。
2.2满意度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5.12%)显著较对照组(78.05%)高,P<0.05,详见表2。
表1 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妇科疾病复杂多样,手术治疗方式应用广泛,但手术会对患者造成应激性刺激,增加了患者身心压力,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因此护理风险防御至关重要,常规手术室护理意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但是具体操作针对性不强,仅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为主,干预效果不理想,因此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及患者真实需求,创新风险防范方式尤为关键[4]。
风险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管理方法,以护理风险为主要管理对象,通过采取科学有效措施规避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救治环境,利于其病情恢复,在妇幼保健院手术治疗过程中,风险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医院创建了专业的管理小组,由自身护理人员组间,进行系统培训,对既往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研究资料确定潜在风险,并针对性制定护理方案,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同时重视风险评估,按照风险危险程度进行分级管理,提高了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并在具体工作中进行针对性处理,结合患者状况予以特殊处理,主要宗旨在于提高患者抵抗能力,消除环境中危险因素,降低感染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88%)显著较对照组(19.51%)低,提示风险管理更利于预防潜在风险,保证患者安全,同时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5.12%)显著较对照组(78.05%)高,说明患者得到了有效服务,满足了其真实需求,进而对护理工作更为满意,较常规手术室护理服务应用价值更高,可结合临床情况大力推广。
综上,针对妇幼保健院手术患者,风险管理可预防手术风险,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晓静,姜黎黎,孙红敏,等.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中医药,2017,12(A02):261-261.
[2]姚利,左爱芳.风险管理在手术室医疗器械质量管控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9):40-42.
[3]钟伟华.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z2):117-119.
[4]李晓静,姜黎黎,孙红敏,等.前馈控制与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32):232.
[5]丛中笑.基于循环质控理念的护理风险管理降低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5):3257-3257.
论文作者:汪东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室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手术论文; 风险论文; 满意度论文; 发生率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