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国文化课程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与素养要求研究论文

高职院校中国文化课程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与素养要求研究论文

高职院校中国文化课程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与素养要求研究

□ 危卫红 曾艳群

摘 要: 高职院校中国文化课程教学应抓“大”放“小”,教学目标上抓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学内容上抓线索抓理念抓背景的理解;教学实施上,抓全体学生的参与,教师应侧重于指方向明任务、析理念评关键、定标准严考核。与其他人文类课程教师相比,中国文化课程教师应具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更丰富的教材处理经验和更熟练的课堂掌控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方法;教师素养

高职院校中国文化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常识”和“理念”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该课程应该通过文化“常识”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理念”,核心“理念”又要引领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常识”的理解与记忆。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则,“抓”即重点强调,“放”即放开。这里的“抓”与“放”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学目标上抓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的提升,放具体“常识”的死记硬背式的掌握。第二,教学内容上抓线索抓理念抓背景,不侧重具体内容的灌输。第三,教学实施过程上抓全体学生的参与,放教师个人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自身的“完美”或“精彩”表现能够为其带来莫大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于教师而言,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于学生而言,这种“完美”或“精彩”并非总有利于学生习得知识。

一、教学中的教师任务

基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即“常识”加“理念”,学生演讲的主题可以是历史人物、地域文化、家风家训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其演讲中体现出中华优秀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同时又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经验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抢抓机遇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负重前行突破水利深层次制约的攻坚时期。水利规划计划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毫不松懈地抓好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稳定和巩固治水兴水的大好形势;乘势而上解决好事关水利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创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新局面。下面,我就规划计划工作应着力把握的几个问题讲几点意见。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使教师的“负担”大大增加。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指方向明任务。在起始课上,教师应该向学生指明课程学习的方向,具体包括:什么是中国文化、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化、怎么样学习中国文化等。将课程的考核标准及实施方式告知学生,让学生有目的性地开展学习。这两个方面的工作要求教师对整个课程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教学方法做到“胸中有丘壑”,能根据学情和教学时间对学生须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解”,然后分派至每小组,督促学生按照相关安排和标准按时完成。对于许多教师而言,他们习惯于按照现成教材的编排,从头到尾地“教”下去,但这种教学方式并不适宜于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

2.析理念评关键。这要求教师能够即时地结合具体的“常识”,把相关的“理念”诠释清楚。在学生完成相关活动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必要时补充相关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单个学生表现的点评,要顾及全体学生。教师的评价要带有普遍性,对每一个学生都有启发。

二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教师将教学与学生体验结合起来,能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理念与常识的理解。

三是注意将中外文化适当进行比较。这是扩大学生视野与胸襟的需要,也是教师践行“身教”的需要。在全球化的时代,教师需要具备国际视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只有在与异域文化的比较中,才能展示出其别样的新鲜面貌。

3.4 课外作业渗透STS教育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尤溪已经采取哪些措施?请学生课后收集资料,交流探讨我们能做些什么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下节课交流。

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于“常识”之中。面对高职学生,教师要把理念讲解与常识灌输联系起来,强调“常识”产生的背景,还要强调理念在常识中的体现。

虽然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但在期初起始课、期末的总结课和基础“常识”及基本“理念”的教学中,老师应以课堂的知识性传授为主,传统的讲授法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须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干预前两组生命体征循环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命体征循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研究中数据处理工具为SPSS 19.0,按照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以x2测定,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定标准严考核。教师需要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并严格执行。这要求教师在尺度把握方面必须严格,但也并不是毫无通融的余地,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高职院校中国文化课程教师的素养

“抓大放小”的教学方式对任课教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由于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等方面的差异,中国文化课程教师素养的具体表现也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更开阔的知识视野。相对于语文教师,文化课教师要具有更加开阔的知识视野。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语文课程绝大多数侧重于“语言文学”,比“文化”的外延小了很多,或者说仅包含了“文化”的一小部分,但“文化”课程并不局限于语言文学方面的内容,它还包括人类创造特别是精神创造的其他内容。在当下,教师不仅要熟悉中国文化的“常识”和“理念”,还要具备较好的外国文化知识和理念修养。要有世界视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体验与感悟;还要有谦恭踏实的态度,关注民俗与地域文化。因此,教师需以更强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活到老学到老,大量阅读,用心研究——要研究“文化”本身,更要研究学生本身,还需研究现实的社会与人生。总之,教师应该永葆勤奋上进之心。

2.更强大的教材处理和课堂掌控能力。现行的中国文化类教材各式各样,加上学生学情的具体情形以及教师个人的实际条件等存在不同,教师不能仅依照教材按部就班开展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教材处理能力,包括内容的增加、删减和改换等。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对教师课堂掌控能力要求较高。面对学生不同的观点,教师不仅要在短时间内抓住要点,还要对学生做出有启发意义的评论和补充。

参考文献:

[1]杨叔子.谈“让学生成为他自己”[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3,(1):40-45.

[2]陈燕.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杨叔子院士访谈录[J].高校教育管理,2013,(5):1-4,9.

[3]危卫红.论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师的素养问题[J].新西部,2019,(2):129-131.

作者简介: 危卫红,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语言教育等;曾艳群,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为文艺学、语文教学。(海南 文昌 571321)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中国文化课程建设研究”(编号:QJY2017101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568(2019)18-0123-02

责任编辑 於 青

标签:;  ;  ;  ;  ;  

高职院校中国文化课程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与素养要求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