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先生曾经自信地说:“他有一种神奇的本领,就是能从最寻常的事物中发现和创造令人‘惊异’的美。”首先看到题目:“荷塘月色”,时间、地点一目了然,其实就是写了作者在晚上出门荷塘散步遇到的一片写景散文。自1927 年7 月作者创作出这篇文章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时间,可为何至今仍被认可为一篇经典写景美文,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篇目。而无论是题目中的荷塘、月色这两项景物以及文章中涉及到的景物都是我们目所能及的,十分平凡的景物,从这些大家都见过的景物中创造出“美”,还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荷塘月色》的成功之处除了作者对荷塘景色和自我情感关系的良好把握外,我认为文章中的写景能力也不可忽视。所以在《荷塘月色》教学过程中,应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重点讲述语言特色,以及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描摹景物,达到了什么样的景物描述效果,然后第二课时将重点放在根据景物效果,细品作者的情感和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这样情、景才能兼顾。如果撇开情感的融入和发挥,单纯的看《荷塘月色》中作者究竟是如何写景,使“寻常的事物中发现和创造了令人惊异的美”呢?这主要体现在作者在写景中的叙述优势和语言优势上。
1 从叙述优势上看朱自清先生设计这篇散文富有结构性,具有层层递进的,由大到小钻的很深的特点。《荷塘月色》中第一层结构是作者夜游荷塘的路线,即“家———去荷塘———游荷塘———家”这样一个“环型”的结构,其中作者侧重的描写了第三个阶段“游荷塘”,即文中的四、五、六自然段,这三个自然段也是集中描写景物的部分,作者在这里给我们描绘了三幅图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和荷塘四周。在这三幅图中,第一幅中,作者首先用附视的视角,从叶子展开,继而写叶子间的白花,白花写到香味,最后写微风过处看到了叶子下的流水,这样一幅围绕着叶子有静有动、动静结合的立体画面。第二幅中,作者以月光为中心,月光照到荷塘里的叶子和荷花的明,月光照到灌木和杨柳的影子的暗和这一明一暗的光影组合。第三幅中,作者环视四周,写了荷塘四周的景物,这里主要是向抒发情感的转换阶段,由于作者心绪的变化,景物开始变得并不似之前那么“美”了。这样的叙述方式使得文章富有条理性,不会由于景物的繁多而使文章显得杂乱无章,相反,作者这样主线式的叙述使得景物归类,这样的叙述使得学生们在细读文章,梳理文章时感觉文中的景物是成串的,成系统的,景物构成的画面感是真切的,呼之欲出的,也比较容易把握文章。
2 从语言优势上看在《荷塘月色》中,语言与景物是双向需要、影响的,语言描写景物,达到了什么效果和作者眼前的景物需要怎样的语言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文章的语言十分具有特色,脱离文本结构,从纵线条看语言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叠词。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叠音词,只集中体现在第四自然段描写荷叶时,如“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在描写叶子的形象时作者使用很多的叠音词不但突出了荷叶高而圆的风姿,在微风中摇曳的美感和紧挨着的繁盛的生命力,同时叠音词的音乐韵美感也比一般的词组更显雅致,读起来韵味无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描述叶子以外,在描写流水时,作者运用的“脉脉的流水”,正所谓“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作者巧用“脉脉”将流水赋予了人一般的深情,也十分值得回味。
2.2 通感。文中两处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一处在第四自然段描写荷香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另一处在第五自然段描写荷塘中的光与影“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而领会到属于另外一种感觉的印象,说白了就是感觉的沟通,感觉的转移。前者中,歌声来自远处的高楼,时断时续、隐隐约约,荷香呢?伴着微风,时有时无,作者将香味用歌声表达,使香中有声、声中有香,两种感觉交错一体,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美感。后者中,作者将视觉中的光与影的和谐与听觉中的名曲旋律的和谐达到了一直调动感官的效果。其实,通感就是将两种有相似点的事物的感觉打通,一种感情有一重美,两种感觉就有了双重美。
2.3 博喻。文中多处用了比喻,就不做一一解释,我认为运用最佳的地方就是在地四自然段中描写荷花的部分那句“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句中,作者将“明珠”、“星星”、“美人”三个意象叠加在一起,连用三个比喻,就将这种用多种比喻来展现一个事物特征的特殊比喻成为博喻。我们看,明珠的温润透亮,星星的无名换,晶莹闪烁,美人出浴的“犹抱琵琶半”的羞涩和铅华洗尽的清纯,三个意象的表象将荷花的特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了出来,也使我们获得了立体化的感受。
2.4 巧用动词。文中的动词也是经过作者精挑细选的,这主要集中在作者在第五自然段中描写月光照射在荷花、荷叶上时的描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首先一个“泻”字,照应着“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增强了动感,与“投、照”等字相较有动态的气势,与“流、洒”等字相比有受影响面积小的特点,突出了月辉照耀、荷塘景致一览无余的情景。紧接着的“浮”字,充分的写出了荷塘之上,薄雾轻扬而起,有漂浮无定,与“抬”字相较有轻盈之感,与“飘”字相比又不会有轻浮的感觉。力度适宜,“浮雾”构成了一幅月下朦胧、梦幻的美图。后面,一个“洗”字,却是用的牛乳,洁白无瑕,细腻如丝。比之水洗,更多了许多温柔温润,“洗”字比“刷”字更是精致了不少,而月光又洁白柔和了不少。在第六自然段中,也有一个动词的巧用就是“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个“画”字,大自然为画师,一月光代清水,将树影为墨色,清点晕染,明暗有致,更突出了文章景物的画面感。
2.5 虚词妙用。在第五段中,描写月光照到灌木和杨柳时,作者是这样写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归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在这长句中,作者用了七个虚词“的”字,可真正读起来却并不感到绕口,这正是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的体现,巧用虚词,既使得景物完美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又使得长句富有节奏感,又不让人觉得繁琐。
综上就是对《荷塘月色》中景物描写优势的分析,其实文中还有许多在结构和语言上值得深究的地方,对这样的经典美文,还是需要多读、细品才能悟出其中的滋味和属于一份自己的美的感受。
论文作者:胡前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
标签:荷塘论文; 景物论文; 作者论文; 月色论文; 语言论文; 叶子论文; 月光论文; 《新疆教育》2013年第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