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完善,各种先进技术不断涌现,其中在低压配网中,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在各种输配电设备中都会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而低压配网中的线损所占比例占据较大的比重,能够达到总线损的一半以上。面对这种情况,在低压配网中使用无功补偿配置技术极为关键。基于此,本文就低压配网中无功补偿配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低压配网;无功补偿;配置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器数量急剧增加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会致使电力负荷大大增加,引导配电线路出现严重的能源消耗现象,同时无功功率变化现象频繁出现,进而严重影响到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甚至无法保证用户的供电质量。本文主要对低压配网无功补偿配置技术进行了阐述。
1低压配网无功补偿配置技术的意义
在低压配网中,使用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可以有效弥补配网中出现的无功缺额,提升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低压配网无功补偿配置技术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技术的合理使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配电网中的功率因数,使系统电压大大增强,同时将功率消耗降到最低,在提升电压稳定性的同时使供电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其次,在低压配网中,通常在较长的配电线路上安装无功补偿装置,这种做的目的是为了提升配电线路的供电能力。除此之外,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在低压配电网中的有效应用,还可以保证三相电压的稳定性。
2 无功补偿的方式
2.1随机补偿方式
随机补偿的无功补偿方式主要应用于农用电动机中。随机补偿的内容是并接电动机与低压电容器组,从而使得电动机在启动时能够做到与补偿装置同步切换。采取随机补偿的方式能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能够满足无功功率,还能使无功功率在投放和撤销之间进行合理切换;②减少了工作步骤,不用对容量进行调整补偿;③减少了资金投入;④安装简单容易、配置灵活;⑤降低设备故障率。在电动机采用随机补偿方式来补偿容量时,应确保电动机负荷最小时的无功需求大于补偿容量,这样随机补偿方式才能发挥出保护电动机设备的作用。
2.2随器补偿方式
随器补偿方式的内容就是将低压电容器装置连接在变压器低压侧,实现低压电容器装置和变压器同步运行,从而达到无功补偿的效果。当前,低压电主要供应农村地区,由于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配电线路仍是采用电杆进行连接外露于天空中,而配电线路又具有长度长、负荷分散、保护措施少等特点,所以经常会出现变压器供电负荷不稳定及空载情况,致使变压器空载无功。一旦出现该情况就会导致供电量大量消耗,增加电力企业的供电成本。随器补偿方式的目的就是对变压器低压侧的无功功率进行无功补偿,具有操作简易、维护方便的特点。在变压器中采用随器补偿能够有效提高变压器工作效率,避免无功线损情况出现。随器补偿方式是农村低压配网无功补偿中最常见的一种无功补偿方式。
2.3自动跟踪补偿
自动跟踪补偿的内容是利用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来合理控制和保护配电网的无功需求量。若是配电线路的负荷大于0.4kW,则能够采用安装电容器组在配电线路上的方式,以此对配电线路进行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无功补偿从两方面着手:①将电容器上的部位进行划分,通过对电容器上的一些部位进行固定连接,能够有效满足负荷的无功补偿;②将电容器剩下的部位赋予自由切换概念,这样能够有效补偿电容器负荷部分波动。由于诸多原因,两种无功补偿方式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最为典型的问题有电动机运行无功率无法满足单台电动机所需补偿容量。而采用自动跟踪补偿方式能有效解决该问题。但是自动跟踪补偿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技术操作复杂、投切换装置复杂、投资大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无功补偿装置
3.1静态补偿装置
静态补偿装置又能称为无功补偿装置,静态补偿装置具有抗阻性,无法满足无功需求随时变化要求,使得无功功率补偿难以实现。静态补偿装置与电力负荷有密切关联,电力负荷稳定且不波动是使用静态补偿装置的前提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促使配电网也在趋于完善,静态补偿装置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在低压配网中,由于具有电力负荷不稳定且波动大的局限性,所以采用静态补偿装置的情况很少出现。
3.2动态补偿装置
动态补偿装置的内容就是对配电网进行检测,对控制芯片进行分析,使得电容器做到自如切换,最终实现对配电网系统的无功补偿。动态补偿装置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①电压或电流不会对电容器投切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避免了机械投切所产生的不良影响;②增加了装置使用寿命,简化了维护工作;③提高了线路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④能够对配电网进行检测,对控制芯片进行分析,使得电容器做到自如切换;⑤使无功功率补偿能够做到更及时和更准确。
4 低压配网无功补偿配置技术
4.1 加强规划管理工作
在对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进行使用之前,必须要做好相关的规划管理工作,与有关部门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与交流,使该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进行规划管理工作的时候,相关人员需要全面了解低压配网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无功补偿技术,在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同时减少成本费用的支出。
4.2 补偿位置的确定
在对补偿位置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无功就地平衡的原则,这样能够有效减少在主干线上传输的电流。在低压配网中,为了保证无功补偿装置技术的合理使用,需要找好准确的安装位置。一般而言,电容器主要安装在各个分支线上,而不会安装在干线处,通过保证分支线上所分配的无功功率持平,从而减少干线对无功负荷的传输。
4.3 确定补偿容量
在对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进行应用的时候,还要对补偿容量予以确定。众所周知,低压配网中,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同时还存在诸多的分支与负荷点。对此,需要将分支线看作是无功损耗的线路,无功负荷总量就是各个分支线上节点的总和。如果分支线上存在最小负荷的时候,需要把其在大的分支线上进行合并。最后,借助电网损耗的微增率来对最佳的补偿容量进行选择。
4.4 多方面考虑问题
在使用无功补偿装置技术的时候,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将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充分的考虑,结合各个专业的知识与理论,比如机械绘图、电气自动化、电力工程等,通过把他们进行有机的结合,将该技术的功效发挥出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遵循分级补偿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升低压配网运行的稳定性。另外,还要有效将分散形式的无功补偿与集中形式的无功补偿进行结合,保证无功补偿配置的科学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还要最好必要的验收工作,提升配电工作的有序性以及实效性。
4.5 保证设备与电力系统的匹配
在低压配网中使用无功补偿配置技术的时候,还要增加新装备,此时必须要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匹配程度,严格控制人员技术水平。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准确掌握技术要点以及操作流程,同时对于使用到的各种设备需要了解其性能,并对实际的使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还要详细的记录数据信息,从而提升无功补偿的效率。除此之外,还要完美的将分散形式的无功补偿与集中形式的无功补偿进行结合,促进供电机构的工作内容能够与用电者的无功补偿高效地结合起来,从而保证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应用的科学性,通过对无功补偿加强管理,提高无功补偿的创造的经济效益。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低压配网中,合理使用无功补偿配置技术,不仅能够提供供电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因此,相关部门及人员必须要引起重视,全面分析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进而使无功补偿装置技术在低压配网中得到广泛的使用,最终促进电力企业有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鹏,林舜江,刘明波,黄晓彤.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及效益评估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04):129-136.
[2]万洪文.浅析农村低压配网无功补偿的技术[J].通讯世界,2016(05):113-114.
论文作者:刁奉丽,路洁清,魏园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低压论文; 装置论文; 技术论文; 负荷论文; 网中论文; 电容器论文; 方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