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索沃危机论世界跨国民族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索沃论文,危机论文,民族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75(2000)02—0001—07
当今世界,民族问题此起彼伏,几乎席卷全球。仔细分析,其中绝大多数属跨国民族问题。我们认为,跨国民族问题是现代社会一种新生态的世界性民族问题。它在国际关系中已是影响地区以至世界稳定、主权国家安危、相关民族兴亡的重要因素。而今天的科索沃问题则是其中的典型现象之一。所以,本文拟通过对科索沃问题的剖析,呼唤国际社会及民族国家对跨国民族问题的充分重视与研究。
一、科索沃问题是世界新生态民族问题——跨国民族问题的缩影
科索沃是南联盟塞尔雅亚共和国南部的一个自治省,其西南与阿尔巴尼亚接壤,东南与马其顿毗领,面积10887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其中阿尔巴尼亚族居民占90%,其余为塞尔维亚、黑山和马其顿等族。
在历史上,科索沃曾是塞尔维亚民族的发祥地。中世纪时,这里是塞族人政治与文化的中心。从14世纪起,奥斯曼帝国开始对欧洲扩张,在征服巴尔干的过程中,大批塞族人被迫放弃科索沃北迁,而阿尔巴尼亚族人则大量迁徙到这里。在奥斯曼帝国统治科索沃的漫长岁月中,阿族人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要民族。1912年,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科索沃并入塞尔维亚版图。二战后,科索沃随塞尔维亚进入前南斯拉夫联邦。1963年,前南斯拉夫修改宪法,将该地区升格为自治省。1974年宪法进一步扩大了科索沃的自治权,使其成为隶属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联邦单位”。然而,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两个民族间因历史原因造成的隔阂并未彻底消除。长期以来,阿尔巴尼亚族激进分子要求成立独立的“科索沃共和国”,甚至提出要与同族邻国阿尔巴尼亚合并。所以,科索沃问题可以说是跨居阿尔巴尼亚国和南联盟的阿尔巴尼亚族人的跨国民族问题。1980年,铁托逝世,前南斯拉夫的民族矛盾日益尖锐,骚乱事件接连不断,前南斯拉夫政府采取强硬政策,多次在该地区实行紧急状态。1990年,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解散了主张分裂的科索沃议会并收回其自治权。此后科索沃的阿族人自己组成了议会,选举了总统,一些极端分子还成立了“科索沃解放军”,进行暴力活动。据南通社和南《政治报》报道,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内务部发言人茨韦蒂奇说:“从1991年至1998年3月,科索沃阿族恐怖主义分子共进行了200多起恐怖活动,杀死9名警察和24名平民”。 而阿尔巴尼亚则指责南联盟迫害其跨国而居的同族,支持南联盟的阿族人独立。南联盟指责阿尔巴尼亚“干涉内政”,进行破坏和颠覆活动。这样矛盾交织,科索沃成了巴尔干又一个危机地区。加之,1999年3月24 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维护少数民族“人权”之名,悍然插手原属南联盟内部民族矛盾的科索沃问题,直至对南联盟进行武装轰炸,遂使原属南联盟内政的科索沃问题彻底国际化了。这就必然会对国际形势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在跨国民族问题遍布的当今世界,如果都像科索沃这样发展,世界和平发展的主流就将逆转。因此,这类问题必须引起国际社会及有关研究者的特别关注。
当前国际形势已经不同于欧洲民族国家形成初期。当时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如法兰西、德意志等欧洲国家,其国家与民族几乎是同时形成的,使人们关于单一民族国家的幻想日益强烈,跨国民族问题也没有广泛滋生的土壤。随着历史的发展,现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成了多民族国家,只不过有的政府往往不承认国内的其他族体为民族而已。因为历史上的国家一般都不是按某民族或某文化群体划界的,而是以山川地域划界。这样划定国界的方式或国界变动就往往把同一民族划分到不同国度。另外,也由于政治原因或经济原因,民族的一部分被强迫迁徙或自愿迁徙到另一国度,而与同源民族分离,跨居不同国度,也是造成跨国民族的因素之一。尤其是现代世界发生过许多不以民族为标准的国界变动,如二战后,一些国家因战胜战败或其他原因划定国界;又如前苏联的解体及其多民族的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处于独立运动的非洲有的民族甚至跨居十多个国家。加之,经济全球化引起的移民流动现象也使跨国族群现象更加普遍,诸如此类的原因,单一民族国家已成了不现实的幻想。当今世界上已没有几个能称得上单一民族国家。相反,跨国而居的民族和族群则比比皆是,我们认为可以把这种发展着的跨国民族现象称作新生态民族现象,而跨国民族所引发的民族问题,也是现代社会普遍出现于世界各地的、呈新生状态的民族问题,在世界各地都不胜枚举。比如前苏联与阿富汗之间爆发的苏阿战争,与阿富汗拥有塔吉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等同源跨国民族不无关系;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问题也属争夺同源亚美尼亚人及其领土的跨国民族争端;跨居多国的乌克兰人反俄问题;日尔曼人要求回归德联邦问题;等等,都是前苏联的跨国民族问题。再如巴尔干半岛的希腊、土耳其争夺塞浦路斯问题;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希腊之间的跨国民族马其顿人引发的长达百年之久的领土纠纷问题;跨居印度与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人问题,跨居土耳其、伊郎、伊拉克等国的库尔德人问题;波黑战争、巴以之争、印巴冲突等等,归根结蒂都是跨国民族问题。
由于民族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就跨国民族而言,更是世界范围的多发性问题,更会因其长期性、国际性和复杂性而引发许多矛盾与冲突。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发展很快,跨国民族问题也相应突出起来,无论是前苏联的解体和最近爆发的科索沃危机,还是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都与跨国民族问题相关连。其实质就是国际各种政治势力与跨国民族自身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阶段的权益与潜意识之争,同样也是在战争与和平、霸权与主权、同化与反同化、独立自主与维护统一、人权与大民族主义等矛盾上引发出种种不同性质的复杂的跨国民族问题。而不管性质如何,跨国民族在这国或那国同其他族的严重冲突,最终会给冲突的民族和发生冲突的地区带来破坏和灾难,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科索沃问题正是这类跨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反映。
二、跨国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
当今世界跨国民族问题遍布各洲,对世界局势的发展、对新的世纪将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因此,分析研究跨国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对正确处理我国国内民族关系,处理好与周边邻国的关系,解决这类问题引起的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跨国民族问题是世界新生态民族问题,必然呈现出这一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和普遍性。我们以科索沃塞、阿两族的跨国民族问题为例,来剖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在文化方面,南国内的阿族人虽然在这里生活了几百年,但与邻国阿尔巴尼亚同源,迁居该地后,基本上保留着原民族的民族自我意识,共同特征和民族认同。随着受所在国文化的影响,与原同源民族的差异虽逐渐有所拉大,但在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仍与原民族有相同之处。而作为少数民族的阿族人与国内塞族人在文化上差异较大,宗教信仰不同,长期以来矛盾多,而且,塞、阿两族在对待科索沃问题上引发出的民族之争由来已久。塞族人认为,历史上科索沃是其民族国家的发祥地,今天则是他们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阿族人则认为,这里是他们民族的祖居地,现在他们有权在这里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这种文化与民族心理的严重分歧长期未妥善解决,这样,科索沃问题就带着历史的印记,演绎成了今天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还是分裂为民族国家的尖锐斗争。此外,塞族人信奉的东正教和阿族人信奉的伊斯兰教也卷入了两族之间的尖锐复杂的冲突中,使生活在不同宗教文化氛围的两族居民的积怨越来越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塞、阿两族就被领土、民族和宗教之层层矛盾所包裹,成为引发跨国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跨国民族与相关民族的政治矛盾与权益之争的发展危害极大。从前南地区存在的严重的民族纷争与领土之战看,前南斯拉夫解体后分裂成五个国家,即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和波黑。围绕着克罗地亚共和国的克拉伊纳而引起的克、塞之间的领土战争;波黑的克、穆联盟与塞族之间的领土划出(指波黑独立后,其境内民族所占的领土比例之争)之战;以及南斯拉夫内部阿尔巴尼亚族的分离活动。所有这些绘成了一幅复杂的权益与领土争夺图。随着波黑战争的结束,南斯拉夫联盟国内科索沃省的跨国民族问题日渐尖锐地暴露出来,表现在其境内的少数民族阿尔巴尼亚族的分离活动中。而这一问题的引发与国内的民族政策和同源邻国的作用不无关系。半个世纪以来,前南斯拉夫与邻国阿尔巴尼亚的关系几乎没有和睦过,这对科索沃的跨国民族问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战以后,前南斯拉夫曾干涉过阿尔巴尼亚的内部事务,要阿尔巴纪亚与其合并,使阿尔巴尼亚成为前南斯拉夫的第七共和国,曾搞过大塞尔维亚主义。20世纪50年代,阿尔巴尼亚指责前南斯拉夫残酷迫害少数民族,杀害成千上万阿族居民。20世纪60年代初,前南斯拉夫指责阿尔巴尼亚对其“干涉内政”,“进行破坏和颠覆活动”。1990年,阿尔巴尼亚议会承认科索沃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公开支持南国内阿族人的分裂活动。这些过去的矛盾发展到今天,又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例如,阿尔巴尼亚支持西方使科索沃跨国民族问题国际化,支持北约逼南联盟签署协议和派兵进驻科索沃,期望借助国际势力来实现阿族人独立的目的。还支持阿族人的要求,邀请各派领导人去其首都地拉那,试图实现自己大阿尔巴尼亚主义的目标。由于南、阿两国的矛盾不断加深,从而使科索沃的跨国民族问题复杂化,加剧了该地区的民族冲突和领土争夺。可见导致跨国民族问题加剧和扩大化中,跨国民族同源的邻国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关键所在。
第三,国外强权国家为了其自身的利益,借助跨国民族问题在该地区大做文章,不断插手该问题,使双方矛盾冲突不断升级,造成该地区动荡不安,危机四起,进而达到控制该地区的局势和扩大在该地区势力范围的目的。这样,随着国际势力的介入,使原本复杂的跨国民族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近年来随着世界民族运动的发展,民族自决活动和民族意识普遍增强,特别是在共有同一跨国民族的国家,这种跨国民族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再加上拥有同一跨国民族的国家,在相互争夺同族领土中,以分裂居于他国的同族及其领土为目的,因而局部战争连绵不断,这也是造成跨国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因。
对于影响到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跨国民族问题,国际社会一般都采取谨慎的态度,除个别国家有时指手划脚外,一般国家都不说三道四,更不会粗暴地干涉别国内政。例如,俄军平定车臣杜达耶夫的武装叛乱,美国也认为这是属于俄国的内政。在对待库尔德人跨国民族问题上,伊朗、伊拉克等有库尔德人居住的国家因不愿看到库尔德人实现独立,对土耳其越境袭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力量的行为反映暖昧,国际社会的反映则非常平淡。除欧盟表示轻微反对外,美国公开表示“理解”和“有限的支持”,俄罗斯也认为这是有关国家之间的内部事务。在对待泰米尔人的跨国民族问题上,斯里兰卡与印度两国合作对付泰米尔猛虎组织。泰米尔人分布在斯里兰卡北部和印度南部,其跨国民族问题一直是影响斯印两国关系的敏感因素,两国联手对付猛虎组织的行动,对改善两国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对待南联盟科索沃跨国民族问题上,西方国家的态度却截然相反,他们打着“维护人权”和“人道主义”的旗帜以武力逼南联盟就范,使科索沃问题国际化,这与南联盟所在的巴尔干地区的战略地位不无关系。
前几年美欧等强权国家因波黑战争所困扰,较少顾及科索沃问题。随着代顿协定的签署,这些国家加大了对南联盟的压力,要求尽快采取措施改善阿尔巴尼亚族的“人权状况”。这样,从1998年2月28日起, 科索沃塞、阿两族的武装冲突不断升级,导致该地区局势不断恶化。到今年3月24日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 这种以武力相威胁,粗暴干涉南内政的行径,就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反映。就拿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话来说,这次动武的目的有三:“一是表明北约维护巴尔干和平的决心;二是阻止以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塞族人对科索沃阿族人继续进行攻击;三是如有必要,将削弱塞族人对科索沃阿族人发动战争的能力。”这充分说明了强权国家利用跨国民族问题强占重要战略地位的真正目的。那么,美国为什么对科索沃问题这么感兴趣呢?其一,自冷战结束后,由于前苏联的解体,华约的解散,北约失去了原有的敌人,为了使北约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不断扩大,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进北约采取改革和调整措施,除推行向原苏联和中东欧的“北约东扩”计划外,还增加了“以合作形式保卫成员国安全”,参与“防区外”的军事维和行动。为了给今年4月出台的“21 世纪新战略”寻找一个试验场,便把目标瞄向了科索沃。在美国看来,北约今后不仅要保卫成员国,而且还将在自己的防区外不受任何约束地“自由行动”,甚至可以不经联合国授权“独立行动”,将北约的任务进一步扩大化。克林顿多次声称,对南联盟的空袭“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这一语道破了美国涉足南联盟科索沃问题,根本不是为了什么“人权”、“人道主义”,而是为了争夺巴尔干地区的权益。其二,科索沃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中部。巴尔干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民族关系十分复杂,由于历史的原因,巴尔干地区形成了不同民族杂居和民族分界线犬牙交错的状况,几乎每一个主要民族都分布在不同的国家,而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民族成分。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差异巨大,这种国家与民族的纽结状态使民族、宗教和国家关系错综复杂,地区摩擦不断,甚至爆发战争。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冷战时期,这里曾是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前沿阵地。美国深知巴尔干的重要性,已把该地区列为“新的优先考虑的重点”。美国力图通过实施在巴尔干的“行动战略和计划”,使之成为其全球战略中一道“新的安全屏障”。从这里向西可加强它在地中海、北大西洋的安全体系;向南可巩固“北约南翼”,与它的中东战略相衔接;向东可在黑海、里海地区,即外高加索和中亚地区渗透、扩张,削弱和排挤俄罗斯的势力和影响;向北可制约欧洲盟国,从而可以使美坐大欧洲,称霸世界。其三,近几年来,美国采取多管齐下措施,把巴尔干纳入它所控制的北约安全体系,在那里建立了首尾相连的“军事基地链”。在巴尔干10国中,有的已是北约成员国;有的已进驻北约和美国的大兵;有的已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并提出了加入北约的要求。另外,美国还通过发展双边军事作用,支持或参加诸加“巴尔干多国部队”、巴尔干外长会议和国际会议以及“东南欧合作倡议”等机制,直接从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全面向巴尔干渗透。美国等西方国家把南联盟视作它们建立巴尔干“新秩序”的巨大障碍,为了实现其战略意图,他们千方百计要进入科索沃,控制那里的局势。由此可见,跨国民族问题对当今国际关系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这样,跨国民族就伴随着推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国家、某跨国民族的主体民族建立的国家、拥有某跨国民族为少数民族的主权国家以及该国的跨国民族分支本身这四种力量的权益之争而引发出种种错综复杂的问题,这也是产生跨国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因。
由于跨国民族问题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又未能引起有关国家的高度重视,因而像未除尽的野草,春风吹又生,反复发生,问题久久不能解决,造成所在各国生产破坏,生灵涂炭。一旦跨国民族问题国际化,各种政治势力介入,必将对世界局势的稳定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三、正确解决跨国民族问题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面对跨国民族这一世界热点问题,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都不主张借跨国民族问题进行权益之争。在处理跨国民族问题这一关系到族际、国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时,应以我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坚决反对在国际上推行霸权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中,跨国民族问题仍然被形形色色的国际势力所利用,造成民族冲突不断,地区危机四起,成为影响未来世界格局的焦点问题。因此,科学地研究跨国民族问题,搞好跨国民族之间的关系,找出解决跨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对世界局势的稳定,维护世界和平,以及对我国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确解决跨国民族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之一: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跨国民族问题的政策。
作为拥有跨国民族为少数民族的主权国家,在解决跨国民族问题时,应制定出相应的有利于跨国民族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民族政策。如:1、真正民族平等的备加关怀的政策。跨国民族作为一种较易引起波动的少数民族存在,就应把它视为国内大家庭中更需要关心的一员。国内各民族不论大小,都应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都可以作为平等的社会成员,有权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使各民族结成兄弟般的民族平等关系,而且应给予跨国民族尽可能的政策和经济上的优惠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对社会稳定、国家安宁起到积极作用。2、多元文化政策。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间文化差异较大,生活习俗不同,这就需要国家在民族平等的前提下,制定出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多元文化政策,而且使国内各种文化交融与接近,减少矛盾冲突。多元文化的发展,可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而跨国民族作为该国的少数民族,在这种多元文化政策的影响下,应积极投身于维护国家利益的活动中。3、稳定边疆与邻国关系的政策。 由于历史的原因,跨国民族大多居住在边疆,且多与他们同源民族的国家相连,成为影响边疆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家要处理好与其相关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形成边疆少数民族与国外同源民族正常的不可分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但同时使之与国内各民族自觉认同于同一国家中,而且要和同源民族国家的人民和睦相处。这样才能确保边疆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4、民族地区教育政策。 要对民族地区广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要进行任何民族地区均属中华各族共有,不属于任何单一民族的观念教育,增强国家的凝聚力。特别是在跨国民族居住地区,坚决反对任何分裂活动,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世世代代所居住的土地属全民所有,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家要花大力气,在这一地区推行符合本民族特点的民族教育政策,提高民族教育水平。只有全民族整体文化水平提高了,形成一种中华边疆文化观念,才能使置身于这一文化圈内的民族地区的民族素质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安定富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5、跨国民族问题国际化的对策。跨国民族问题一旦暴露出来,就必然影响到拥有跨国民族国家间的关系。在处理跨国民族问题时,双方应采取冷静的态度,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矛盾,爆发冲突,而且两国一旦介入,问题就国际化了。再加上借此问题扩大自己权益的强权国家插手,问题就更加复杂。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要应用联合国的管理手段,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大家应以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对任何超越联合国权限,以种种借口插手此事,推行霸权主义的国际势力,要发动国际社会爱好和平的人们加以抵制。要坚决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势力,研究制定出一套对付强权国家的政策,使自己的内政事物自己解决,决不容许任何外来势力干涉别国内政。
只要制定的解决跨国民族问题的政策对头了,双方的矛盾、冲突、摩擦就少了。而一旦出现问题,则应遵循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来自行解决属于自己内政的问题。任何国际势力的介入,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造成这一地区的混乱,给相关国家和地区带来灾难,获利的只是个别强权国家。
正确解决跨国民族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之二:积极推行和平跨居。〔1〕
按照马克思的民族理论和处理族际、国际关系准则,我们认为在处理跨国民族问题时,应提倡并鼓励同源跨国民族和平跨居于所在国,反对总想把它国同族所居住领土、资源攫为己有而引起争端。和平跨居的内容有三点:1、 在自愿保留母国同族的民族特征和民族认同的条件下,努力作为所在国的一个成员,为所在国的经济繁荣发展、国家富裕安定作出贡献。2、与母国同族发展各种关系, 以促进母国与所在国的区域合作、睦邻关系和友好交往为目的,以沟通双方联系、消除各种隔阂与误解为己任,成为维系和平跨居的各方国家间的纽带。3、 在特殊形势下,可以自愿同化于所在国或回归母国,双方有关国家应保护跨国民族在无压力、无外国干涉条件下的自由选择,而避免矛盾冲突。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在双方自觉维护和平跨居原则的前提下,一方跨国民族在无压力、无任何外国干涉条件下,自愿迁徙到另一方,必须遵守人要走,土地要留的原则。因为,土地属国家,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常识。
要实现和平跨居,就必须创造和平跨居的条件,采取相应的政策。跨国民族的所在国必须以不觊觎对方跨国同族生活的领土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在维系和平跨居时,必须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向心力,特别要重视民心和人民的力量。只要民心所向,向心力增强,任何破坏和平跨居的势力都会不攻自破。另外,和平跨居还需要所在国与母国有足以使各自的跨国民族生存发展的良好生活环境;有足以使跨国民族感到可依赖、可信任的政权;有足以使其留恋的平等和睦的民族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实现和平跨居的重要条件。
在经济上,所在国在跨国民族居住地区要给予优惠的政策,帮助该地区发展经济,形成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层次的网状商业文化圈的经济格局。比如,跨国民族大多地处边疆,在对外贸易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此开设窗口,发展边境贸易,并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一种包括资源、产品、能源、交通、通讯、金融、信息等各类联网与协作关系,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马克思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2〕。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关系原则,只要各民族间相互平等地提高生产力,进行平等的经济布局和分工合作,尊重民族意识、宗教文化,进行真正平等的交往,又能使生产力有极高的、超越它国的发展程度,那么,民族关系就会有较大的凝聚力、向心力,跨国民族地区自然就会民富境安了。
通过对科索沃跨国民族问题的剖析,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清这一问题的实质,让全世界都来关心这一问题。在正确解决跨国民族问题中,首先要以和平跨居为原则。要实现和平跨居,归根结蒂在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克服离心力。科索沃跨国民族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关系,从而引发了塞、阿两族的民族冲突,使科索沃局势不断恶化,成为西方大国利用此事件制定和实施新战略的“试验场”。因此,国际社会对跨国民族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拥有跨国民族的国家要对此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只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和跨国民族的向心力,才能有强大的边防力量,才能与邻国平等协商。只有建立良好的族际关系,才能使借此问题引发争端的导火线不会点燃。一旦跨国民族问题国际化,联合国应发挥积极作用,寻求政治解决问题的途径,坚决反对任何超越联合国权限,使用武力插手该问题的霸权主义行径。愿科索沃悲剧不再重演,和平的阳光洒满全球,让我们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流中,在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奔向充满挑战的21世纪。
〔收稿日期〕1999—11—24
标签:民族问题论文; 巴尔干论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南斯拉夫战争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南斯拉夫解体论文; 美国政治论文; 美国领土论文; 文化冲突论文; 矛盾处理论文; 关系处理论文; 民族独立论文; 科索沃战争论文; 南联盟论文; 人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