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预测;交通调查;起讫点调查;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引言
作为空中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目的是尽可能安全有效地使用现有空域、空中交通服务和机场设施,提供准确、快速的流量信息情报,旨在创造一种高速、高效的运输方式,将延误降到最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航空小国发展到航空大国,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正向航空运输强国迈进,随着中国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空中交通交通需求量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做好空中交通交通需求量的预测。
交通需求量预测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发展,民航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空中交通流量不断加大,将会给空中交通管理带来更大的压力。空中交通流量预测将为民航控管系统的发展提供科学的量化依据。依靠科学的预测可以使空管部门制定正确的规划和决策。做好空中交通流量的预测,可以平衡整个国家或地区的航空交通流量,维持最佳空域运作效率,减少拥塞以及延迟。
交通需求量是一种经济现象,因此交通需求量预测同其他经济现象的预测遵循同样的规律和步骤,同时由于交通需求量本身的特性使其又具有自身的特点。
1. 交通需求量预测的时间范围可以分为年、月、日、周、季、小时等;交通需求量预测的空间范围可以是全国、地区、机场、航线、航段、管制区、扇区、终端区、航路点等。
2. 交通需求量预测的步骤
1)收集、整理交通需求量预测所需的资料。
2)分析资料,选择恰当的流量预测方法。
3)根据预测模型,确定预测值,并测定预测误差。
4)检测预测结果。
3. 交通需求量预测选择的方法
对于一个经济现象预测方法的选择,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一经济现象的特点和发展变化规律。如果能够比较容易地确定影响预测对象的主要因素,并能将其量化时,就可以顺利地应用相关回归分析预测法,但如果影响预测对象的主要因素难于确定,或影响因素可以确定但无法量化,就不能采用相关回归分析预测法,必须采用其他方法。
影响流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些是可以量化的,并有统计数据记录,如国内生产总值,但有一些确实很难量化的,如国家政策对民航的影响,然而不论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不论是易于量化的还是不利于量化的因素都会对流量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综合的,最终都表现为流量随时间的延续而发展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时间按序列法预测流量,把流量地势数据按盛怒排列陈时间序列{Yt},序列中各元素是各种综合影响后的结果,实际上时间序列预测是考虑了所有影响因素的综合影响的预测方法,在研究流量的变化趋势及规律性中时间序列预测法无疑是有效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交通需求量预测的意义
预测学运用观察、归纳、演绎、推理等分析方法,运用数学模型和试验方法,根据客观的历史资料、实际经验和教训,研究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从而在技术上保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空中交通流量预测是预计未来在空中交通运输系统内或实施中可能会有多少交通量或客货运输量。这个需求量是提出适应未来服务水平需要的措施,或者规划空中交通运输设施所需规模的基础。
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和掌握空中交通流的发展规律,最终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对空中交通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推断和估计。
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主要任务
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主要任务是防止机动飞行区内飞机与飞机、飞机与障碍物之间发生碰撞,加速空中交通流的流动速度,维持空中交通秩序。
对于长期流量预测(一年以上),可以为观之中心制定长期发展战略、调整空域布局和航线结构,为区域管制部门规划航路等重要设施,为机场终端区制定机场的长期发展反感提供依据。
对于中期流量预测(一周至一年),可以为管制中心实施战略流量管理、从整体上对空域流量进行评估并修改相应计划,为区域管制部门规划航路使用,为机场终端区管制部门安排管制人员、制定计划提供依据。
对于短期流量预测(一周以内),可以为管制中心实施战术流量管理、从整体上进行流量优化,为区域管制部门实施航路变更,为机场终端区管制部门发布ATFM通告电报等措施提供依据。
对于实时流量预测(一天以内),可以为区域管制部门实施改航措施、调整航路间隔、调整扇区数量、改善扇区流向或调整管制人数,为机场终端区管制部门制定地面等待措施、合理安排进离场次序、调整管制人数提供依据。
总之,流量预测可以为各级部门制定计划提供依据,合理安排人员,优化航路容量,减少延误,实现民航的安全、高效运行。
空中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传统交通需求预测的“四阶段”模式是指在居民出行OD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现状居民出行模拟和未来居民出行预测。其内容包括交通的发生与吸引(第一阶段)、交通分布(第二阶段)、交通方式划分(第三阶段)和交通流分配(第四阶段)。从交通的生成到交通流分配的程,因为有四个阶段,所以通常被称为“四阶段预测法”。
四阶段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交通量预测方法,其包括的基本步骤有交通产生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分担预测、交通分配预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四个阶段。在我国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普遍采用的交通量预测方法还是四阶段法,即社会经济预测,交通生成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分配预测。四阶段法预测交通量的总体思路为:第一步,预测远景年规划区域内各个城市的社会经济指标;第二步,预测远景年规划区域内各个城市的生成交通量:第三步,以各规划区交通OD现状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预测远景年份区域交通分布情况;第四步.根据分布交通量预测结果,按照一定方法分配到城市间的各条航路上去。
地面运输交通量预测与空中交通量预测在考虑因素与运用方法上有很大差异,四阶段法虽然对于地面交通需求量预测已经很成熟,但空中交通有其很多自身特点,比地面运输要复杂得多,例如空域中空军的限制,某一空域中复杂天气状况,随着民航发展,机场越来越密集,临近机场之间对客流量的相互影响等等,这里都没有考虑,在这些方面的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 邵春福著,交通规划原理,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年
[2] 王伟,过秀成,交通工程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蔡君实,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杭州,1996
年
论文作者:陈垲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3
标签:交通论文; 需求量论文; 流量论文; 管制论文; 交通量论文; 航路论文; 阶段论文; 《科技中国》2017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