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彩霞 新疆博州博乐市锦绣小学 833400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2-102-01
我是一名年轻教师,做班主任有一段时间了。我觉得班主任这个职位不是那么好做的,尤其是与学生的沟通问题,更是令人头疼,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做班主任所得到的一些感悟。
一、大爱是根本
作为一名教师、班主任,强烈的责任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仅仅靠责任感还不够。爱,对学生深深的爱——爱一切的学生,爱学生的一切,这才是根本。这种爱,不一定如狂风骤雨,但一定是涓涓细流,润物无声;这种爱,不只是小爱——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更是大爱——人本主义的爱,关心学生的需要、发展和将来。有了爱,班主任工作才能得到进一步升华。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完美!
二、交心是关键
有一扇大门上挂着一把锁,铁棒连撬带砸,也不能把锁打开。而钥匙伸进锁孔里,轻轻一转,锁就开了。铁棒问:“为什么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打开,而你却能轻易打开?”钥匙回答说:“这是因为我能深入它的内心。”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可见压服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是心灵的对话。
事实告诉我们,民主、平等、和谐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赞科夫说:“教育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触及学生心理的需要,这种教育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提供机会加强与学生心灵间多渠道真心的沟通,使他们“亲其师,爱其业”;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地尊重、理解、关心、支持和赏识每一位学生,把无私的爱播撒到所有学生的心田。
三、艺术是保障
1.基本准则
(1)多用鼓励性而非否定性的语言
学生最在乎老师对他的态度,而且这种态度也影响着他对教师的态度。所以对学生最好“哪壶开了提哪壶”,多表扬学生的进步,少提及学生的缺点。
(2)语言简单明了,不重复
学生是不喜欢教师反复强调一件事儿的,这样会降低学生对教师能力的信心。所以说话最好干净利落,少重复。
(3)积极倾听学生的想法
听和倾听是不一样的。单纯地听是被动的,而倾听是对信息进行积极主动的搜索并迅速做出判断。遇到事情,不要总是凭自己的判断下结论,多听听学生的想法,也经常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换位思考中会有不少启发。
(4)情绪激烈时,先冷静,再交流
教师在气头上时,难免言辞过激,这时先自己在心里数1、2、3、4、5,这个过程是个转移和冷静的过程,等自己心情平静了,再处理事情;学生如正处在激动的情绪中,等他平静了再说。
(5)善用非言语沟通
教师的目光、动作、体态、手势都是很重要的沟通语言。有时这种言语所产生的效果有时优于口头语言。教师一个温暖的眼神,会让学生信心百倍;但是一个无意的表情,会让学生认为你不重视他,从而自信下降,怨愤顿生。
2.口语艺术
(1)幽默
幽默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具有幽默感的教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就会感到快乐,沟通也就畅通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委婉
在师生的沟通中,有时候教师的话虽然完全正确,但学生却因为碍于情面而感到难以接受,这时直言不讳效果反而就不好了。如果把话语磨去一些“棱角”,使对方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也许就能既从理智上,又在情感上接受教师的意见了。
(3)含蓄
班主任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一位因犯错误逃学重新回到教室的学生时说:“由于大家都知道原因,某同学终于在今天回到了自己班级……”这种说法既不伤同学的面子,也没有被全班同学误解为包庇。
当然,班主任还可以尝试“反语”、“模糊”、“沉默”等说话艺术。3.把握心理特点
(1)与后进生谈心——发现闪光点
后进生往往有一种自卑心理,因而情绪低落,对老师常表现出防御心理和对抗心理。与这些学生谈心,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抬起来走路,树立自信心。
(2)与中等生谈心——挖掘动力点
中等生感觉到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此拼搏精神差,缺乏前进的动力。对这类学生可采取“触动式”谈心方式,以“刚”克“刚”,促其猛醒。但要注意的是,这种“触动”要掌握分寸,看准火候,用富于哲理性的内容激励他们,使他们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3)与优等生谈心——找出自省点
优等生一般比较自信,也容易自负,有时看不到自身的缺点。与他们谈心,要运用“提醒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含蓄地指出其不足,促使他们正确地评价自己,扬长避短,向新的目标奋进。
(4)与犯错生谈心——激发内燃点
有一部分学生犯了错误,一蹶不振,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理。与这部分学生谈心,应采取“参照式”,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使他们认识到导致错误的原因和所犯错误的危害性,进而增强改过的信心。
4.把握性格特点
“内向型”学生,不善言辞,但是勤于动脑,悟性较好。与他们谈心应采取平等对话方式,使他们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可亲可爱,使他们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解”之时能够豁然开朗。
“善辩型”学生,思维敏捷,口语表达能力强。与他们谈心,应深入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掌握事实根据,对其谈话内容要去伪存真,使其口服心服。
“谦虚型”学生,遇事谨慎,缺乏自信。与他们谈心,应推心置腹,坦诚相见,提出明确要求,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殷切希望。
“多疑型”学生,往往对教师的谈心,存在诸多顾虑。与他们谈心不但要以情感人,更要以理服人。要用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无懈可击,要以诚恳的态度使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
4.师生沟通“七要”、“七不”
一要平等待生,不“居高临下”;二要讲知心话,不“空洞说教”;三要有耐心,不“计较抱怨”;四要选择时机,不“急于求成”;五要善于倾听,不“先入为主”;六要做好引导,不“事后批评”;七要以德感生,不“以势压生”。
此外,班主任在与学生谈心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设计出科学的谈心内容和策略,让一切尽可能在自己掌控之中。
我相信我们所有的班主任,都能燃起自己的激情,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像一把灵动的钥匙,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杨彩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班主任论文; 自己的论文; 使他论文; 心理论文; 平等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12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