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四一医院急诊科 陕西西安 710089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42例作为调查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选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21例。观察组的患者接受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照组的患者接受急诊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和护理有效率等。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急诊时间、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是95.24%(20/2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1.43%(15/21),两组之间差异明显,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全程优化护理能够保证护理效果稳步的提升,同时又能缩减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急诊时间等,值得推广并使用。
关键词: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疾病,起病较急,病情发展十分迅速,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可导致患者心律失常及休克等【1】。近些年,发病患者的数量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死亡率也有所提高,若是未能采取对应的救治措施,将会致使患者死亡。此次研究选择了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调查主体,采取科学的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方案,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42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选对象划分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1例患者。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共有15例,女性患者共有6例,年龄在51-82岁,平均年龄是(60.3±11.5)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共有12例,女性患者共有9例,年龄在54-80岁,平均年龄是(61.1±11.7)岁。两组患者的详细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体现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
当医护人员到达了现场之后,应该对患者及时的抢救,不能随意移动患者的身体,这将降低患者心肌耗氧量,对其生命安全不利。需要缓慢的移动患者身体,分析其生命体征等,若是患者不存在意识障碍,应该及时的对其展开心理疏导,让其情绪逐渐的平稳,适当建立静脉通道,补充相应的药液。针对于出现了室颤的患者,应该及时的除颤,若是出现心脏骤停的情况,需要立即执行心肺复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积极的落实急救准备,促使抢救的设备均处于较为完好的状态,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提升其生存率【2】。急救药品及其他必需物资应该齐全,保证处于有效期内,抢救车上的东西应该完好无损,方便患者在入院之后,及时的接受抢救。
当现场急救工作落实之后,应该及时的把患者转入相应的医院中,使其接受对应的治疗和护理【3】。在转运的途中,需要明确对患者采取的心电监护方案,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发生的改变,以免患者预后产生较多并发症。在转运阶段,应该及时的和医护人员建立起对应联系,将患者的病情状况加以阐述,告知其准备相应的药物治疗及急救设施,方便给患者的抢救争取更为充足的时间。
1.3 观察指标
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及急诊时间、抢救时间等。护理有效率的评判标准为:显效是指患者在接受了护理干预后,心肌梗死的症状明显改善;有效则是患者的心肌梗死症状逐步的缓解,各种症状逐步的恢复;无效就是患者在接受了护理之后,心肌梗死症状并未明显改善,甚至于病情出现加重的趋势。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重点运用了SPSS18.0对获取的数据展开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运用了%表示,采用t值和x2值加以检验,P﹤0.05证明差异体现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急诊时间(46.8±1.7)h、抢救时间(41.2±1.5)h及住院时间(24.5±1.7)h等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急诊时间(52.3±1.8)h、抢救时间(47.3±2.2)h及住院时间(29.7±1.7)h,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是95.24%(20/2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1.43%(15/21),两组之间差异明显,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常见易复发病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急救过程中,应该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明确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针对性方案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加以控制,由此改善其疼痛感,减缓疾病发展速度,降低死亡率【4】。全程优化护理就是指的在接诊患者的时候,对接诊流程适当的规划,保证在短时间内完成抢救工作,方便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此类护理方案已经逐步的推广至临床之上,需要护理人员积极的践行各个细节,避免延误患者的救治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机会【5】。
在此次的调查研究中,重点分析的是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调查对象是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间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选患者划分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1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了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后的急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明显,能够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诊全程优化护理能够保证护理效果稳步的提升,同时又能缩减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急诊时间等,值得推广并使用。
参考文献:
[1]黄丽,王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4):3447-3449.
[2]仇颖.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1[2018-08-14].
[3]丁香云.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3):238.
[4]麦咏欢.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8):101-102.
[5]禄彩娥.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5):24+27.
论文作者:刘颖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急诊论文; 时间论文; 全程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