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绿色家园构建与运作的实践研究论文_史丹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坎山初级中学,311243)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现代人逐渐认识到培养一个健全的生命个体比优秀的学业成绩更为重要。建构绿色家园,旨在促进每个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本文重点探索与实践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绿色家园的创建,借助学校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

关键词:绿色家园;校园德育;精神生命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精神世界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然而分析学校教育现状,大量的习题充塞了学生在校仅有的一点时间,学生埋首于书本,练习,失去了“玩”的乐趣;校园活动内容的教条化、单一性屏蔽了天真的想象,阻碍了学生积极生活情趣的发展空间;于是不自信、自私、缺乏责任感、缺乏安全感、怕苦怕累等心理因素导致的棘手事件不时出现,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亟待回归!

一、绿色家园的由来

2018年11月,为了解学校德育活动的实施成效,我校以座谈与问卷形式对100名学生(七-九年级随机抽取,每班2-4人)作了调查,以下是本次调查的结果:

表一:《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率统计》

很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对学校开展活动内容的满意度

0

0

63人

63%

37人

37%

对自己班级风貌的满意度

43人

43%

46人

46%

11人

11%

对老师教育态度的满意度

75人

75%

23人

23%

2人

2%

对自己的满意度

5人

5%

92人

92%

3人

3%

表二:《学生校园活动现状调查》

老师讲课或做作业

和同学玩游戏

休息

课间十分钟的安排

午休时间的安排

一学期

4次或以上

2~3次

1次

0次

班队主题活动次数

12人

48人

40人

自主小队活动次数

59人

36人

5人

统计结果让我们颇为意外:大部份孩子都认为校园生活比较乏味,目前学校开展的活动“政治味”太浓,过于形式化,内容枯燥无趣,不能吸引他们的参与。活动多数只是走过场,很少能走心,而能在孩子们心中留下印迹的更是少之又少。孩子们希望能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应该有趣、丰富一些;被测学生中只有5名学生对自己很满意,92%的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一般,大都表现得不够自信,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不会被老师、同学所重视。

学生对校园生活的不满因素很多,时间的支配权被剥夺是主要之一。课间的10分钟也经常会出现老师讲课,或用于补做作业。在固定的班队活动时间内,活动也得不到完全的保障;社团活动缺乏应有的指导,不被重视,无法正常开展……由此可见要改变学生的生活现状,丰富精神世界,首先要提供客观的条件保障。

二、绿色家园的建设

学校课题组以全校各班学生的成长为研究对象,对具体的机制构建进行实践研究,其模式的基本框架见下图:

(一)家园的建设理念

1、自主性

精神的培育与青少年的主体性紧密相连,即作为主体的人是在主动参与各种社会性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自身得到发展,形成独特的个体精神世界,并锻炼出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青少年主体在活动中通过不断为自己创设奋斗目标,自主参与、自主调控,从而锻炼培养自己的自主精神。

2、民主性

家园建设以青少年本位的思想为指引,这必然要以民主化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世界。因此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生生之间能以包容的心去理解、容纳,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体现一种相互尊重的民主氛围,实现对精神信念、精神价值的共同追求。

3、亲情性

“家园”本身就蕴含亲情。从“校园”转变到“家园”,学生要对自身的定位有新的认识,孩子们的身份不仅仅是一名学生了,同学之间不仅仅是同学、伙伴的关系,更需要建立一种亲人的“血缘”认知。

4、双向选择性

我选团队,团队选我,双向选择,各得其乐。社团成员采用双向选择,学生采用自主报名、社团指导老师考核的双向选择。

(二)温馨的家园组织:

“绿色家园”是由团队社团、快乐班队、自主小队三个实体组成。

1、团队社团

团队社团由校级五大管理型社团构成:督察团、礼仪团、广播台、记者团、基金会。在聘选的环节上也作了新的尝试,即在个体竞聘的基础上引进了团体竞标的概念。在家园中,团队社团对各班队的建设起着管理与联络、导向与评价的作用。

2、快乐班队

快乐班队是家园里最重要的组成,每一个班队就像是家园中一个个温馨又富有个性的小家庭,各班队充分发挥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在实事求是分析本班队以往的长处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班队家园名称、设计徽章、制定家园公约、开展家园活动等。

3、自主小队

自主小队是家园里最灵活的“细胞”,它们隶属于各班队,又具有相当灵活的自主权,是学生自主选择、自由组合形成的,每个小队5人至10人不等。在班队里各小队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使班队家园建设生机勃勃,到了自主管理日(周二)又能自主活动,打破班级的界限,与其他小队联谊交流。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是学校与家庭的重要纽带,许多班队家园都通过双休日的小队亲子活动使家长与老师、同学之间有了非常轻松的交流机会,促进了家校共建的效能。

团队社团、快乐班队、自主小队三种组织形式团队相互依存,交织成一张紧密而又灵活的绿色家园结构网络,为我校学子们的精神生命成长提供了亲情的“磁场”。

(三)开放的家园活动

1、开放的活动空间

家园将每周二设为家园的“自主管理日”,除教师的教学时间外,其余时间完全由学生自己支配。家园加大宣传力度,在校报校刊、校网论坛中设立了“社团在线”,拟成立家园网站。家园还与春秋游、寒暑假活动相结合,推出“快乐寻古营”、“阳光自助吧套餐系列”等实践体验主题活动。

2、开放的活动内容

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使家长走进我们的家园并一起参加家园的建设,根据家长优势开展活动,如“你推我挡——羽毛球赛”、“风筝飞飞”等。

文化考察类。家园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的差距,鼓励学生们走出校园积极实践。学生走进老街,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感悟老街的历史与文化,如以“我的风景观光车”为主题的老街文化研究;寻访家乡名人等等。

科学教育类。号召队员们积极加入“健康五个一”活动行列;利用神州飞天,“追星,追星,追一颗真正的星”等活动爆热校园,校园内掀起了学习航空航天知识的热潮。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手拉手·捡回一个希望;手拉手·一帮一;手拉手·话

理想;情系小伙伴等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体验、实现自我价值。

(四)建构愉悦的家园环境

1、个性的展现

家园积极遵循青少年化的教育原则,从学生的年龄、心理以及思想的特点出发,营造富有青少年化、个性化的家园环境,让每一位走进校园的学生,都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在营造家园的过程中,每月结合学校教育重点设置家园环境创建的重点,如本学期分别为:清新家园、绿色家园、活力家园、亲情家园和快乐家园。于是教室里的一面两台与三角成为家园信息交流更新的重点。

一面——让墙面“说话”。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教室墙面的主色调,充分发挥队员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让他们根据班队活动实际定期确定主题,自编自画,力求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起到规范行为、陶冶孩子情操的作用。

二台——展示台和荣誉台。顾名思义,二台就是展示学生作品、成果及班级获得荣誉的场地。对于有作品展出的学生来说,这里是他们成功的加油站,是他们引以为豪的阵地;而对于那些还没有作品上墙的学生而言,这里便成了他们获得动力的源泉。

三角——争章角、阅读角、生物角、艺术角、佳作角、信息平台等等(各班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三种特色角)。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学生们自己建立了争章角,按小队进行评比;自己建立快乐阅读角,自己负责借阅和保管,利用课余或作业完成之后的空闲时间阅读和交流自己喜爱的书籍。除此之外,学生们还在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下,搬来了许多花草盆景、小鱼小龟,为家园增添绿色的气息,并由队员自己充当养护人。在孩子的精心呵护下,家园一年四季充满生机。

2、快乐的沟通

温馨、美丽的环境有了,是不是就可以让学生完全享受到“家”的温暖与安全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在学生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种寻求被保护、被重视的渴望,孩子们都需要一种归属感、安全感。因此,还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心灵世界出发,努力探索和开创亲情回归的理念,给学生创建一个安全、温情的家园氛围。

⑴ 家庭悄悄话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新星”,他们都会发光,只不过有的亮,有的暗。为了使这一颗颗“新星”发出更耀眼的光芒,老师们有意识地去关注每个学生每天的各种表现,对他们的优点,几乎是用“放大镜”去观察,并将这一切用真挚、亲切的语言记载下来,在第二天的晨会课上,或赞美,或欣赏,或鼓励,或提醒。就这样,一天一句心语,越来越多的学生从中获得一份自信,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学生们相互鼓励、欣赏的话语多了,计较、讽刺的话语少了,班队的凝聚力在不知不觉中就渐渐形成了,学生们对这个大“家”的感情越来越深。

⑵ 关注我自己

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乐于被人欣赏或善于欣赏他人的同时学会欣赏自己认识自己呢?于是家园里每一个小主人都开始着手创建“快乐成长袋”——成长袋的封面上写着“成长的足迹”几个大字,袋里装有一本“认识我自己”记录本,一张“我的荣誉”登记表。这个记录本平时放在成长袋里,方便学生随时记录,并定期带回家与家长交流,请家长写下寄语,再带回学校。通过这样的一种评价策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孩子们在记录自己成长点滴的过程中还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养成说实话、说真话以及正确对待自己优缺点的习惯!

今天语文课上,徐老师夸我的朗读比播音员还棒呢。我也觉得自己读得不错,以后还要加油,说不定有一天我还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员呢!(摘自八(4)施开元的“欣赏我自己”记录本)

看到今天孩子们在运动会上的表现,相信我们701班一定能成为最优秀的班级!全校最具活力的家园!(摘自七(1)家园成长手册)

我今天很不开心,为了桌子中线和同桌吵得很凶,我很后悔,平时他给我很多帮助的。(摘自八(2)的心情纸条)

三、家园建设的成效

(一)形成有特色的校园德育活动模式

1、重创意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在绿色家园的管理和运作中,“创新”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努力探索的方向,因此我们也特别注重为学生提供实践与创造的舞台和机会。在“SUPER少年·健康生活”的活动中,孩子们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健康生活的向往,用真挚的童心去装扮精彩生活的每一天!

“棋坛争霸——创意游戏棋设计大赛”、“祝福串串烧·真情对对碰”、“我的作业本我设计”、“追星,追星,追一颗真正的星”等活动爆热校园,队员们的精彩创意更让老师和家长都为之惊叹:孩子们的能量真是不可估量。

2、重实践

绿色家园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的差距,鼓励孩子们走出校园积极实践。走进老街,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感悟老街的历史与文化,以“老街文化专题研究”为主题的研学活动、社会考察体验活动均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3、重体验

“心联心·手拉手”是绿色家园的传统活动,但年年都有新的内涵。校内,每年九月,孩子们都会开展“家园使者,情系新伙伴”的迎新活动。队员们细心的制作好一张张温馨的“祝福卡”,在开学的第一天亲自送给七年级的小朋友。在校的学习中,小辅导员耐心讲授校园文明礼仪知识,教唱校歌,很快就成为新同学心目中的“明星姐姐(哥哥)”。队员们通过帮助他人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理解、责任、爱心。

(二)丰富了校园生活,提升了孩子们精神生命质量

绿色家园的创建进一步深化了校少先队社团改革,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丰富自身精神世界,使孩子们人生更乐观,生活方式更健康,生活信念更积极,生活情趣更高雅,促进了青少年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

1、绿色家园拓宽学生的成长空间。绿色家园为我们所提出的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理念提供了可能性。鼓励学生人人参与,而且完全有这样的活动空间。我们一直坚信每一位孩子都蕴藏着极大创新的潜能,绿色家园必须做到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全面负责。

2、家园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在实践中,我们经常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活动效果。从调查中了解到:绿色家园的建设活动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肯定和赞同。队员反映家园的许多活动令他们终身难忘,并纷纷在校网上发稿报道活动实况,或在论坛里交流感受。

七(2)学生说:“参加老街文化的宣传活动后,我的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大家说我上课发言条理清晰,真的特别棒!”

八(5)金琪的家长这样说:“少年研究院为孩子从小了解历史、接触社会创造了机会,希望此活动能长久开展下去。”

3、绿色家园的创建和活动组织,促进了自主精神生命的发展。自主选择的活动内容、自主管理的运作模式、自主策划的活动形式、自主评价的激励机制使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高涨,他们自己策划、开展和评价活动的能力也普遍得到了提高。他们在家园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自身的成功与失败锻炼中成长。同时,当他们真正成为岗位实践与阵地活动的主人时,相互合作、学会分享,勇于创新的意识与能力获得锻炼,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油然而生。

(三)有效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健康发展

1、优化校园环境,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在营造绿色家园的实践过程中,也为我们校园营造出一个充满浓郁家园气息的育人环境。校园环境和谐幽雅,教室文化富有趣味,充满创意。行为规范教育形式活泼多样,措施得力,落到实处。同时家园喊响了“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口号。在绿色家园开展的各类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更多的与人交往、合作、分享的生活技能,还增强了团体的荣誉感与责任心,提升了自身的道德素养。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为聋哑学校的小朋友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我们准备了自己做的真情卡,还准备了小礼物,虽然东西不多,但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给聋哑学校的小朋友送上一份我们的祝福,尽管我们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但我们的心永远是无比真诚的!手拉手,永远是好朋友。

——七(8)“爱的家园”与聋哑学校结对的感受

2、健全校园德育网络,充实学校德育队伍。德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学校要尽可能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社会等三方面资源。校内注重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定期邀请区内外优秀班主任及有关专家进行讲座培训,在校网上设立班级工作的交流论坛,并积极发挥青年老师团带队的作用,组建了学校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成立了由片区分管教育的委员、片区民警组成校园德育工作协调委员会,形成了一整套较为严密的德育工作大网络。

3、注重德育制度化、系列化。学期初,学校德育结合学校团队工作重点,各班级团队、各年级自主小队和各社团制定学期计划,平时根据实际进行调整,形成了“家园建设一月一重点,配合学科开展系列活动”的德育思路,如二月创建清新家园、三月创建绿色家园、四月创建活力家园、五月创建亲情家园和六月创建快乐家园。为了使家园的建设有章可循,目前已制定的规章制度有《班主任工作量化表及评分标准》《星级团体及学生评选标准》《正、副班主任职责》等,这些制度及检查措施的落实,有力推进了家园建设的规范化。

(四)促进教师德育观念的转变

1、德育科研初见成效。家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们发展中的每一点一滴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和财富,“一家之长”们通过撰写个案、论坛讨论交流、论文等汇聚积累教育经验,同时自身也获得主动发展。

2、家园的创建使师生的关系获得了健康的发展。家园活动中,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既是“一家之长”,又是亲密的朋友,敬畏被亲情替代,学生从情感上真正悦纳、接受并敢于展露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见解。在提高教师德育工作水平的同时,自身精神世界也得以丰满。

3、在观念更新的前提下,我校积极启动课程改革,将家园建设与学校课程的开发相结合。师生共同参与编写具有全员参与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配套活动项目实施方案,活动系列资源手册,从而使家园的教育实践洋溢着非常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我们活动课程从此不再游离于孩子之外,而是乐于与他们合作,共享获得的成果,真正做到与新课程同行 。

(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品牌建设的一大亮点

我们的课题研究在专家的点拔与指导下运作,课题研究进展顺利,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我们已着手整理建立《绿色家园章程》、《绿色家园评价细则》、《快乐家园成长手册》、《老街文化实践活动手册》等,运用科学机制实现家园的自主科学管理,切实提高了家园的运行质态。

绿色家园的创建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意识自主·行为自立·方式自动”;“绿色家园”因而成为一个自觉能动的集体,是孩子们的快乐世界。

四、结束语

绿色家园的运作推进了校少先队的整体改革与发展,初步摆脱了行政化、运动化、被动化,孕育出充满家园气息的“自主化·亲情化·生活化”的,富有激励性的、稳定有序、自主运作的新机制,创立了一种校园德育活动的新格局,也形成了学校教育的特色。绿色家园是可持续发展组织机构,今后如何进一步完善运做机制,持久的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是我们亟需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黎明:《一体化德育实验探新》,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2]杨章宏:《教育实验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3]朱智贤:《青少年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5]黄根东:《活动与发展》,学苑出版社,1999年。

[6]周宏、高长梅主编:《21世纪教育新概年全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论文作者:史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基于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绿色家园构建与运作的实践研究论文_史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