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应用及效果分析齐国丽论文_齐国丽,刘文丹,朱玉秀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黑龙江北安 164092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FMA和MBI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程3个月后比治疗前有改善,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应用及效果

急性脑卒中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由于突然发病,加上影响到神经功能的缺失,在我国的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1]。由于偏瘫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循证护理应用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中有着积极意义,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60例,诊断标准:①60例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中关于急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通过颅脑CT或MRI确诊[2]。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患者[3]。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在55-76岁之间,平均年龄(66.3±5.38)岁。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8-80岁之间,平均年龄(67.8±4.9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包括体位护理、健康宣教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使用的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循证护理方式,具体为:(1)成立一个循证护理小组,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家访,通过对患者的反馈,分析出影响患者健康的因素。(2)循证:根据反馈得到的结合,进行相关文献的搜索,关键词为“急性脑卒中、偏瘫、康复锻炼、体位护理”,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MCC光盘数据搜索到相关文献1365篇。针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结论可靠性、临床可行性评价,发现检索到的文献在主观观点上差异性不大,仅仅表现为研究深度与宽度不同。(3)具体的应用过程:①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状况,首先耐心、和蔼的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介绍医院的优势、告知相关注意事项,针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出现的各种不良情绪、不良心理及时进行疏导,及时解决存在以及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②加强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要考虑到病房环境对患者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病房温度、湿度进行调节与控制,加强通风,保持室内温度恒定。护理人员需要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③加强体位护理:给予患者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变更的交替练习,保证每隔2小时翻身一次。④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对应的康复锻炼计划,整个康复训练包括患者上下肢、屈膝屈髋等,针对卧床期的患者主要以被动运动为主,患者家属应该经常帮助患者变换体位,对患侧肢体进行按摩。针对能够进行主动训练的患者,可以让患者进行患肢活动、用手擦脸、反复伸曲肘关节的工作,另外还可以进行站立训练。

1.3疗效评价标准

使用简化Fug-Meyer评分法(FMA)评定患者的运功功能、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MA0-100分,分数越低说明肢体功能障碍越严重。MBI得分越高,独立能力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l7.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情况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FMA和MBI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程3个月后比护理前有改善,实验组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在能够保住性命的患者中,超过9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肢体功能的障碍,例如偏瘫等[4]。偏瘫就是常说的半身不遂,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5]。比起常规护理,循证护理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护理后并发症。这种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有效规避了常规护理中因个体因素无法提供差异护理的弊端,并且从多个角度加强了对患者的护理,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的护理能够更好的提高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FMA和MBI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程3个月后比治疗前有改善,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庄淑萍.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甘肃医药,2012,26(10):786-789.

[2]孙芹.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3(02):55-56.

[3]吴月意,冯仕娜,伍秀珍.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3(07):66-67.

[4]饶丽.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循证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8(05):174-175.

[5]吴红琴,张兰香,王速敏.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应用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9(04):598-599.

论文作者:齐国丽,刘文丹,朱玉秀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5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应用及效果分析齐国丽论文_齐国丽,刘文丹,朱玉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