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含糊——汉语言语交际中的策略

语用含糊——汉语言语交际中的策略

梁琦秋[1]2012年在《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网络语言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社会文化各方面愈来愈大的影响力,网络语言研究也逐步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要认识网络世界中这一新的语言形式,选择怎样的切入点便成为首要问题。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因而也是语言学所关注的研究对象之一。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研究网络语言具有可行性、创新性和必要性。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视野,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全文研究主要集中在叁个方面,即网络模糊语言的生成机制、表现形式和功能意义。网络语言是自然语言的一种社会变体,既受到语言规则的制约,也受到交际原则和语用习惯的制约,形成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的模糊。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总结出模糊语言构形的模式:首先是构建阶段---说话者决定要传达的语前意念或思想;其次是转换阶段---将意念或思想转换成语言形式;然后是语前编辑阶段---过滤不恰当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比如模糊的词语、句型结构及恰当的语音手段等;最后是表达阶段---说话者以选择好的言语形式传达信息。其中转换阶段和语前编辑阶段是同步进行的,而语前编辑阶段是模糊语言生成的关键节点,在最后表达阶段呈现是精确言语还是模糊言语,是语义模糊还是语用模糊都是由这一阶段的活动决定的。网络语言语义模糊的形成机制既有与实体语言的相似性,又有差异性。两者的差异性突出体现在网络语言的变异性。不仅因为网络语言的模糊性主要由语言的变异而形成,而且网络模糊语言在词汇、语法、语义、书写、语域、语体甚至语篇等各个层面体现出变异性。语用模糊的形成则是一个复杂、动态的交际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话者和受话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发话者为了有目的地表达隐含意义,亦或想表达礼貌与合作的态度以及有意识地表达一种言外之力或潜在意图依据顺应原则选择模糊语言;受话人则在感知话语意图后,通过关联假设和最佳关联原则对话语作相应的信息加工程序以达到最佳释义。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发话者和受话者角色在不断转换,因此,交际双方都会受到关联原则和顺应性原则的制约。语用模糊的动态形成机制决定了语用模糊的类型是一个叁维、立体的复杂系统:从语用模糊形成阶段看,语用模糊标记为:模糊限制词、语言的比喻性用法尤其是隐喻等等;从语用模糊的运用阶段看,语用模糊标记为对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语用原则的遵循、偏离或违背;从语用模糊的生效阶段来看,语用模糊标记为消极语用模糊和积极语用模糊。从网络语言模糊性的表现形式和功能来说,模糊词语是语义模糊的重要标记,分为连续统模糊词、范畴类模糊词、评价类模糊词和数量词模糊词。而量的模糊是最典型的语义模糊现象。语言的模糊量大略分为数量的模糊和程度量的模糊。数量的模糊包括数值形式模糊量、复数模糊量和非数值形式模糊量;而程度量的模糊包括程度副词的模糊表量和形容词的模糊表量。根据统计数据,网络语言中模糊量的使用频率高于实体语言,因而表现出更加明显的模糊性。网络语言语用模糊也有其独特表现。由于网络交际特殊的语境因素,使得各类社会制约因素在网络语言语用模糊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影响。语言经济性是影响网络交际的首要原则,并从语言形成阶段造成了网络语言的语用模糊;网民的心理因素、群体行为特征、性别差异、思维定势等特点从语言运用阶段造成了网络语言的语用模糊;而网络交际生效阶段形成的语用模糊根据网络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和语后效能分为积极语用模糊和消极语用模糊。因而,网络语言语用模糊表现出娱乐性、含蓄性、幽默性等特殊语用功能。无论是网络语言的语义模糊还是语用模糊现象都与网络语境有着密切关系:网络模糊语依赖于语境实现从形式到意义的转换,一方面,网络语境成为网络模糊语的构成潜势,另一方面,网络模糊语言依赖于语境才能得到理解。对网络语言模糊意义的理解,不仅依赖于语境,还要借助语言学和语用学规则的推导,修辞叁段论就是推导模糊寓义的一个重要模式。在具体语境中表面无关联的话语往往蕴涵着载有寓义的修辞叁段论,这是言语交际中语用模糊语句不会引起交际失误并且能够顺利达成交际目的的原因。总之,该研究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网络语言的模糊性进行探索,希望能借此引起更多研究者对该领域的关注,促进对这一问题更加深入的思考。

李元胜[2]2014年在《现代汉语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从布朗和列文森提出礼貌模式以来,语言礼貌研究已然成为一门显学,布朗和列文森儿乎成了礼貌的代名词,国内外都是如此。虽然言语不礼貌广泛存在于交际中,却被视为处于人类交际的边缘而一直未受到研究者重视。近年来,礼貌研究领域出现了“不礼貌转向”,这位长期被忽视的“礼貌的穷表弟”逐步从幕后走向前台。多数研究者会认为不礼貌是对礼貌原则的违反,对社会规范的违背,是礼貌语言的阴暗面。对于不礼貌的研究曾被认为没有必要,从而导致了对言语不礼貌研究的严重失衡。尽管迄今为止已经开始关注汉语中的不礼貌语言现象,但是对汉语口语中的言语不礼貌的专着仍然付之阙如,即便是在屈指可数的专门研究汉语不礼貌的研究中也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澄清。我们关心的问题是,汉语言语不礼貌到底是什么?言语不礼貌的本质是什么?汉语言语不礼貌如何通过言语表达式表征?人们在听到不礼貌话语后作何回应?有哪些因素影响我们对于言语不礼貌的评价和判断?言语不礼貌除了会产生冲突导致不和谐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功能?这些问题的答案会让我们对言语不礼貌有崭新的认识。本文完全跳出现有理论框架的束缚,摆脱面子理论的影响,对言语不礼貌作出重新界定。系统梳理了和礼貌研究及不礼貌研究相关的语用原则,并尝试提出了语用学研究的“利益原则”。基于阿伦德尔的联合共建交际模式,提出意义在于互动协商的意义观。整合“外在主义”和“内在主义”研究范式,提出从社会认知语用学视角考察不礼貌言语行为。还考察了已有的极具影响力的礼貌以及不礼貌模式和研究理论,建构了解释性的不礼貌言语行为的社会认知诠释模式。在言语不礼貌社会认知诠释模式框架下,不礼貌话语表现了交际者的语用策略和态度,体现了交际参与者的认知、立场和观点。人际交往中言语不礼貌的引发和国应都存在话语表现及策略选择上的动态特征,并体现为一定的语言范式。研究发现,言语不礼貌有复杂的语言表现形式,且具有不同程度的冒犯性。通过例句分析发现,言语不礼貌的表征形式分为直接不礼貌、问接不礼貌和礼貌缺失。同时,我们发现,言语不礼貌还有真实不礼貌和虚假不礼貌之分。具体交际中,可以分别用来拉大或者缩小双方之间的情感、心理等距离。言语不礼貌不但发生在交际双方之间,也会涉及的叁方。在场和不在场的第叁方既可能是不礼貌言语行为的实施对象,也可能是不礼貌言语行为的实施者。不礼貌话语意义是在互动中建构,我们将研究对象从句子层面扩大到语篇层面,不仅关注言语不礼貌的发生,还考察听话者对言语不礼貌的国应。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汉语口语中言语不礼貌的回应方式如下:保持沉默、逆来顺受、防守反击、以牙还牙。从语用学发展的趋势看,语用学研究日渐体现出对语言使用研究的语用综观论,言语礼貌与不礼貌研究是一个涉及到心理、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复杂的研究领域。不礼貌研究的跨学科特征日趋突出,言语不礼貌的韵律分析和体态语多模态分析属于语用学与语音学和语用学与非语言交际的界面研究。在言语交际中,韵律及体态语对不礼貌话语意义的建构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韵律和体态语不但可以触发不礼貌话语意义,更多的时候可以强化言语不礼貌,甚至能使礼貌标记语传达不礼貌言外之力,形成虚假礼貌。或者,完全否定不礼貌的言外之力,形成虚假不礼貌。研究同时证明,不礼貌并不一定与不礼貌言语表达式共生,言语不礼貌可能是由语言形式触发,但更多是语境、体态语、韵律语用干涉的结果。从说话人视角看,言语不礼貌是情感宣泄,也可以被用作策略,以达到特定的目的。从语用效果来看,言语不礼貌是一种评价,其评价主体可以是交际参与者,即说话人与听话人,也可以是在场和不在场的第叁方。不同的人对同一不礼貌言语行为的评价不尽相同。评价的视角可分为:主位视角与客位视角,普通视角与理论视角。通过对不同评价主体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评价主体对于直接手段和间接手段的不礼貌程度评价没有显着差异。研究者和普通观察者在评价言语不礼貌的时候没有明显差异,男女在评价言语不礼貌的时候也没有显着差异。我们还发现,第一层次不礼貌和第二层次不礼貌具有较大相似性,研究者评价和普通人评价之间未见明显差异。就语用功能而言,言语不礼貌除了情感宣泄的功能之外,还发挥着幽默功能、和谐功能和胁迫功能。因此,言语不礼貌不但不能简单地被看成是对规范、原则的违背,对面子的威胁,而是应该被看成语用能力的组成部分,正确使用言语不礼貌是语用能力的展示,我们甚至应该探讨是否应该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不礼貌言语的问题。

吴亚欣[3]2005年在《汉语言语交际中的含糊原则》文中研究说明受以往对语用原则研究和语言研究之不完备性理论的启发,本文在对大量语料进行细致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汉语言语交际中的含糊原则及其五个准则。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了含糊原则在日常言语交际中的运作过程,同时揭示了语用含糊所具有的特殊的交际功能。文章还进一步挖掘了含糊原则的机制,表明是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的非刻意使用使得话语的可及性程度降低,并进而使语言理解者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努力去理解话语,这种额外的努力以含糊话语所具有的特殊交际功能的形式得以体现,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使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遵守着含糊原则。

刘颖[4]2007年在《从顺应论角度看政治话语中的语用含糊》文中研究指明从语义学角度讲,含糊可解释为一个有多种语义解释的词语或句子;而从语用学角度看,在有些语境中,有意地使用含糊话语更利于实现最佳交际效果。因此本文将从语用学角度对美国历届总统竞选辩论进行实例研究,借助于话语标记语,以顺应论为主导理论,并结合关联论中部分相关理论分析语用含糊产生和理解的机制。全文分六个部分。开篇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范围及其全文布局。第二章将简介有关学者关于语用含糊和话语标记语的研究成果。第叁章阐述话语标记语可以辅助或促进理解语用含糊。第四章首先简介顺应论和关联论,并尝试将关联论的相关内容与顺应论相结合。第五章将以顺应论为主导理论,并结合关联论中部分相关理论由浅入深分析阐释话语标记语可以促进理解语用含糊。第六章,综述全篇。

施芬芬[5]2015年在《顺应论视角下的《京华烟云》会话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京华烟云》是着名学者林语堂创作的一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长篇小说,生动叙述了自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期间,北平曾、姚、牛叁大家族叁十年间的悲欢离合,以及当时中国的社会变迁。书中出现的人物众多,个性迥异,语言使用方式也各有特色,存在着大量的语言选择顺应现象。现在,顺应理论已经被应用于语用学的各个领域。本文便以《京华烟云》为语料来源,从顺应论视角分析《京华烟云》中的会话语言。全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叁章,具体如下:绪论简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作了文献综述,分析了本文选题的可行性。其次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京华烟云》的版本选择和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从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两大方面,分析《京华烟云》中的语料,重点探究当小说人物之间发生言语交际行为时,他们的语言选择和语境之间的顺应性关系。其中交际语境主要涉及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叁大要素,语言语境则主要分为篇内衔接和篇际关系。无论是交际语境还是语言语境,语境要素都促成或影响了人们的语言选择。第二章从语体语码风格与话语构建成分两大方面展开,研究语言选择所涉及的语言结构层面的顺应现象,包括语体和语码、话语构建成分等。结合《京华烟云》中涉及的语料,说明这些语言结构与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存在顺应性关系,并影响语言使用者的语言选择。第叁章从《京华烟云》中选取的语料出发,通过分析其中的语用含糊策略、语用预设策略和语用移情策略,来透视小说中人物的语言使用与选择背后的顺应性。言语交际策略是人们出于交际目的而自发运用的语言交际手段,而小说中语言使用者的语言选择显示出是有意识使用这些交际策略的。结语对论文进行总结和概括。除了根据语料研究出的结论,也包括本文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张鲁昌[6]2005年在《汉语模糊限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现有模糊限制语研究和语用策略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模糊限制语的分类问题、变动型模糊限制语的定性问题和对模糊限制语的策略性运用研究存在欠缺。 本文发现有一类模糊限制语与变动型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具有不同的特点,可归纳为新的模糊限制语类型——两可型。模糊限制语存在字面意义和非字面意义两种使用情况,在具体使用中,所有类型的模糊限制语都有非真实性用法,即语用策略性用法,可以用作一种表达说话人特定意图的手段,因此把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完全归入语义研究的范围并不恰当。模糊限制语的策略性运用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运用模糊限制语的策略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才能使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更为全面。 本文专门研究了汉语模糊限制语的策略性运用,即从语用策略的角度专门研究运用模糊限制语的交际策略。文章把模糊限制策略定义为通过有意图地使用模糊限制语来实现某一特定交际意图的交际手段。文章对各类模糊限制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分析探讨了模糊限制策略的主要功能,除了维护交际各方的面子外,使用模糊限制策略还可以推脱或减轻说话人的话语责任和事实责任。研究发现,日常交际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非常频繁的,而且效果显着。

李秀明[7]2006年在《汉语元话语标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言语行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讨论了元话语标记在汉语语篇中的形式特征、功能分类以及在各类语体文本中的使用情况。文章认为在语言交际中,每一次话语交际行为都有两个层面:基本话语层面和元话语层面,基本话语是指那些具有指称和命题信息的话语,而元话语是指“关于基本话语的话语”,是指对命题态度、语篇意义和人际意义进行陈述的话语。元话语的主要功能是语篇组织功能、话语监控功能,话语评价功能,话语互动功能。这些语言单位大量出现在自然语言中,不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中,它们具有很强的修辞功能。我们把语篇视为修辞成品,而元话语是交际者在成品中留下的表达者自我的踪迹,是表达者的修辞意图标记,从这个静态的成品中留下的踪迹中我们可以反观言语行为的动态过程,为汉语的语篇互动和语篇生成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由于元话语的形式多样,本文只对元话语标记进行研究,主要是对以独立形式出现的元话语成分进行研究,对元话语标记范畴的构成、功能以及表现形式作了较为系统的说明和分析,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汉语元话语标记范畴体系,深化了对元话语的认识。本文分7章,18余万字。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对象,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并对语料的来源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介绍元话语理论,主要对元话语进行概念界定,认为元话语是语篇修辞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讨论了元话语和基本话语的关系,区别了元话语和插入语、句法情态的差别和联系,认为元话语是人类语言意识的反映。并回顾了中西方有关元话语的相关研究。第叁章讨论元话语标记的形式特征和功能分类,归纳了元话语标记在语篇中的表现形式,讨论了元话语和元话语标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语篇中元话语标记的结构特征,提出对元话语标记进行分类的功能标准以及具体的分类情况。第四章分析语篇功能元话语标记,语篇功能元话语帮助作者管理语篇中的信息流,以使读者能得到作者所希望的理解。它们主要关注理想读者的知识背景,体现出作者意图中希望突显哪些信息,淡化哪些信息,引导读者如何在阅读过程中重新发现这些作者的安排意图。文章将语篇功能元话语分为话题结构标记语、衔接连贯标记语、证据来源标记语和注释说明标记语四个子范畴,对其中成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第五章分析人际功能元话语标记,人际功能元话语关注作者和读者的互动过程,展示作者的人格气质,使语言表达和专业学术规范保持一致。人际功能元话语的使用主要通过将作者的知识背景、人格气质编入话语中,来建立和读者之间的稳定的人际关系,来呼吁读者的充分介入。文章将人际功能元话语分为含糊表达标记语、明确表达标记语、评价态度标记语和交际主体标记语四个子范畴,并对元话语标记的演变轨迹和多功能性进行了简单的探讨,然后对语篇功能元话语和人际功能元话语进行了比较说明。第六章讨论元话语和各语体语篇语体特征的关系,认为从元话语的角度来分析语体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探讨言语行为和语体类型之间的关系,第二节讨论了报道体和时评体语篇中元话语使用情况,第叁节比较了Uncle Tom’s Cabin的文言文、古代白话和现代汉语叁个译本中元话语标记使用的差异,第四节比较现代汉语叁种语体文本中元话语标记使用情况,第五节讨论叁个专业的学术论文中元话语标记的使用差异;第六节讨论元话语与语篇的互动修辞,讨论了语篇中表达者自我身份的确立、语篇对接受者的期待和呼吁和语篇的互动模式,说明元话语研究对探讨语篇的修辞互动模式和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七章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指出了本文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值得更深入探讨的问题。

陈睿[8]2015年在《基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话语标记正逐渐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话语标记研究,主要从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以语言教学为主)两个方面展开。本体研究或从认知—语用角度探讨话语标记的功能;或考察某个话语标记的语义、语用特征;或描述某个话语标记的语法化历程,缺乏对话语标记的整体认识和系统性研究。应用研究主要在英语教学界展开,以对比研究和实证研究为主。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话语标记研究刚刚起步,而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界则鲜见此类研究。本文基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视角来研究现代汉语话语标记,力求本体研究为教学服务。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取得以下成果:结合语料对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性质特征、定义、功能、分类等基础性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得出自己的结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话语标记的使用情况及偏误原因;结合调查结果与教学实践,对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的教材编写与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具体来说,本文分四个部分,共十一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对象及方法,在综述国内外话语标记研究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第二部分(第二至六章)是对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本体研究,其中:第二章为术语辨析。与话语标记所指相同或相近的术语有几十个,但无论国外还是国内,越来越向倾向于向话语标记和语用标记这两个术语集中。通过对二者深入辨析,本文认为,不妨对话语标记持相对广义的理解,对这两个术语不做区分。考虑到学界的现有习惯,取话语标记而不取语用标记这一术语。第叁章是话语标记的性质特征研究。在详细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话语标记语音特征、语义特征、句法特征、语用功能特征等方面的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本文将话语标记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在语音上,话语标记是一个独立的语调单位;在句法上,话语标记具有独立性,在分布上具有相对的灵活性,但主要出现在句首;在语义上,话语标记编码程序性信息,不影响句子的命题内容和真值意义;在语用上,话语标记具有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多用于口语。第四章是话语标记的定义及范围研究。在上一章对话语标记性质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学者对话语标记的定义,给出了本文对话语标记的定义:话语标记是话语层面的标记,是具有独立语调的、通过编码程序信息来体现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的表达式。同时,厘清话语标记与副词、连词、助词、叹词、插入语、口头禅等一些有相似、相交之处的术语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话语标记的范围。第五章是话语标记的功能研究。通过会话分析理论、连贯理论、关联理论、顺应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等五个视角考察话语标记的功能,结合韩礼德的语言叁大元功能说,将话语标记的功能概括为两大元功能,即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人际功能之下又分为主观态度功能和交际互动功能两个次范畴。第六章是话语标记的分类研究。在分析了意义标准、形式标准、位置关系标准、来源标准和功能标准等分类方式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功能标准为主、以意义标准为辅、功能和意义相结合的分类原则,并据此将现代汉语话语标记划分为两大元功能之下的9个基本类型和28个次类,从而加深了对话语标记的认识。第叁部分(第七至十章)是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话语标记教学的相关研究,其中:第七章是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分析。通过对400余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对话语标记的认知态度和使用能力的问卷调查,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话语标记的使用特点概括为:使用总量少,回避策略明显;种类单一,部分话语标记使用过于集中;大多使用话语标记本义,对语用意义关注度低。在此基础上,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话语标记使用偏误及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八章是口语教材研究。通过对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口语教材中话语标记使用频次和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认为预科汉语口语教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人际功能类话语标记使用量偏低;话语标记各次类之间的比例不合理;话语标记种类过于单一、口语色彩明显不足;编排不合理、复现率不足等。据此提出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口语教材编写应进一步加强准确性、丰富性、典型性和系统性的建议。第九章是写作教学研究。选取两个少数民族预科平行班级进行为期18周的写作教学实验,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假设:在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写作教学中,通过向学生系统讲授话语标记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话语标记在篇章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合理地使用话语标记向读者提供篇章理解的线索。这种写作方法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即席写作能力和文章修改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汉语书面交际水平。第十章是教学策略研究。将本体研究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从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两个维度对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提出建议。第四部分(第十一章)为全文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分析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崔国鑫[9]2009年在《语用视野下的会话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广义的会话分析是对会话本身的深入研究。它把普通、琐碎的会话提升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并对会话的规律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语用学是专门研究使用语言和理解语言的学问,会话是语言运用的最基本的形式。因此,在语用学的视野下对会话本身及其使用规律进行系统地研究和详尽地分析是直接、具体的解析会话活动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语用学的视野下对会话进行研究和分析不仅可以使人们意识到言语交际的内在规律,提高人们的口头交际能力,还能从日常会话中常见的、但未被注意的现象中发现人们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方法,揭示语言的本质。本文尝试性地在语用视野下对会话进行了静态描述(会话结构的研究)和动态分析(会话分析中的语用意义),较为详细地考察了会话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探索了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语言的使用和选择的内在动机和原因,并对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探讨了人们在会话中如何使用语言才能更有效地完成交际,顺利实现交际意图的问题。全文主体部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简要概述了会话分析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首先论述了会话、会话分析和话语分析这叁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而后对会话分析这一理论在西方、俄罗斯和中国的发展情况以及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地介绍。第二章在语用视野下对会话结构进行了静态地描述。语用学研究会话结构的目的是要通过探索自然会话的顺序结构来揭示会话构成的规律、解释会话的连贯性。本文从两方面对会话结构进行了描述。一是对会话进行整体描述,主要对会话的开始和结尾进行研究,从而概括出会话结构的整体特点;二是对会话进行局部描述,本文主要对话轮转换系统、反馈、相邻对、修正、打断、重迭这六个局部构成要素进行描述,探讨会话结构的具体构成及会话过程中话语之间的联系和交替规律。第叁章在语用视野下对会话中话语角色及其转换进行了动态的分析。会话中的话语角色分为两类:会话的生产者和会话的接受者,在实际言语交际中,人们所行使的话语角色是经常转换的。会话的生产者和会话的接受者可以相互交换角色,这两种角色内部各话语角色之间也可以相互转换。生产型话语角色一般有两种转换方式:顺向转换和逆向转换。当生产型话语角色沿“传声筒→传递者→代言者→作者→说话者”方向顺向转换时,他对于自己所传递的话语信息所承担的责任逐渐增大,拉近与话语接受者之间的距离。反之,当生产型话语角色沿“说话者→作者→代言者→传递者→传声筒”方向逆向转换时,他对于自己所传递的话语信息所承担的责任依次递减,拉远与话语接受者之间的距离。而接受型话语角色最常见的转换是“受话者”和“旁听者”、“旁观者”之间的相互转换,他们可以根据转换的形式分为主动转换和被动转换两种情况。话语角色转换是交际双方为了顺利完成交际任务而使用的一种语用策略。运用这一策略,交际者恰当选择自己的话语角色,从而使自己在交际中处于有利地位。这一策略的语用实质是交际双方利用话语责任者的转换来避免与对方直接冲突,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并最终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第四章在语用视野下对会话中语用模糊及其限制策略进行具体地研究。会话中,会话参与者往往选择语用模糊这一语言策略来获得特定的交际效果,即会话参与者在特定语境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传递某种或数种言外之意以达到某种特定的交际效果。为此,会话的参与者通常会采用多重语用模糊、双重或数重语用模糊、条件性的双重言外行为和话语性语用模糊这四种方式。与之相对的,其他参与者会使用语用模糊的限制策略使对方无法对自己的话语进行语用模糊理解,或者是迫使对方无法使用会产生语用模糊的话语来进行交际,他们通常会采用话语层次或语篇层次这两类限制策略。语用模糊与语用模糊的限制策略都是会话参与者使用语言的交际策略,都是他们为了使自己在交际中处于有利地位,使谈话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而使用的。了解并恰当运用语用模糊及其限制策略可以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第五章在语用视野下对会话参与者在会话中遵守和违反语用原则的情况进行实际地探讨。本文选取了语用原则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则: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结合大量的语料阐述会话参与者在现实会话中对这两个原则及其准则的遵守和违反情况,以及他们在使用这两个原则时互相补益、互相协调的情况。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在语用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相辅相成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会话中,对语言的使用有很广泛的指导作用,通过探讨会话参与者在会话中对它们的使用情况,可以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概括会话分析的实质,揭示人类使用言语交际的内在规律和现实意义。

徐采霞[10]2015年在《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语序研究视角,运用语义分析、偏误分析和汉外语言对比等研究方法,基于大规模现代汉语语料库,对汉语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进行了系统考察。第一章是绪论,交代了本文研究的缘起,系统梳理了相关研究的学术史以及目前的研究动态,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并就本文所采用语料的来源、搜集方法等问题作了说明。第二章和第叁章分别考察了双音形容词作状语和作补语时形容词的语义特点、句法限制和语用功能,按照从唯状形容词到可状形容词、从唯补形容词到可补形容词的思路,分层次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双音形容词前置于动词作状语或后置于动词作补语的句位选择,是形容词的述物性和述行性、动词的支配性、动词和形容词之间潜在的语义关联以及状语和补语的句位意义等因素共同影响、相互制约的结果。第四章分析了双音可状可补形容词状补异位现象。根据形容词的语义指向,分语义指向动词、指向动词施事、指向动词受事以及评价句子所述事件四种情况,考察了形容词状补异位的句法语义限制条件,以及形容词状补异位引起的句子语义和语用功能变化。我们认为,形容词作状语或作补语不是孤立的句法结构改变,形容词状补异位引发语义和语用功能的相应变化。第五章对外国学生习得汉语形容词状补功能的主要偏误进行了分析。从汉语学习者的母语负迁移、汉语规则泛化和学习策略等方面分析了偏误原因。我们认为,汉语补语双重语义结构的复杂性以及补语这一句法成分的独特性是造成偏误的主要原因。本章还考察了部分对外汉语教材对汉语补语这一语法项目的解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第六章在对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描写和偏误分析的基础上,将汉语形容词前置于动词作状语和后置于动词作补语现象分别跟英语西班牙语方式状语和结果状语进行了对比。我们认为,汉语补语和英语西班牙语的后置方式状语都具有焦点性和某种程度的谓语性,但二者之间存在木质区别。汉语补语是高度语法化的焦点性句法成分,不仅在语法功能上超出了后置状语,而且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补语句具有很强的篇章衔接功能。本章还通过汉语和英语的对比,从概念化视角对比分析了汉语补语的复合认知结构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从有界化角度解释了形容词作状语和作补语时,与之组配的动词的有界性跟形容词有界性相匹配的特点。第七章是结语,总结了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基本认识,概述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和可拓展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 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 梁琦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2]. 现代汉语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D]. 李元胜.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3]. 汉语言语交际中的含糊原则[J]. 吴亚欣.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4]. 从顺应论角度看政治话语中的语用含糊[D]. 刘颖. 黑龙江大学. 2007

[5]. 顺应论视角下的《京华烟云》会话分析[D]. 施芬芬. 扬州大学. 2015

[6]. 汉语模糊限制策略研究[D]. 张鲁昌. 暨南大学. 2005

[7]. 汉语元话语标记研究[D]. 李秀明. 复旦大学. 2006

[8]. 基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研究[D]. 陈睿. 吉林大学. 2015

[9]. 语用视野下的会话分析[D]. 崔国鑫. 首都师范大学. 2009

[10]. 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比较研究[D]. 徐采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标签:;  ;  ;  ;  ;  

语用含糊——汉语言语交际中的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