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智慧的融集》简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智慧论文,简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与智慧的融集——云南民族艺术介论》一书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是云南民族学院的杨德鋆教授。作为责任编辑,我是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其内容的丰厚和实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美与智慧的融集》42万字,彩色插图73帧,文间黑白插图211帧。全书分为三大部分:舞蹈花原、音乐卉野、美术珠海,对云南民族艺术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介。其中既有纵的历史追述,又有横向分门别类的介绍,如舞蹈篇,作者在《云南古代乐舞概要》一章中对古代乐舞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演变进行了梳理,并在另一章《云南古代著名乐舞篇释》中对铜鼓舞、剽牛舞、南诏奉圣乐骠国乐舞、踏歌、舞干、舞象、孔雀舞等乐舞作了释说。对于现存于云南民族民间的舞蹈作者,依其表现形式和特点,简明扼要地将它们归纳为跳鼓、跳歌、跳弦、跳灯、杂跳等五大类,使人们对名目繁多不下百种的舞种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印象。同时,对彝族民间舞蹈、象脚鼓及其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运用、东巴舞和舞谱、拉祜族舞蹈等又有重点介论。在音乐篇中,不仅将云南民族的各种乐器进行了分类,而且详尽记述和说明其制用材料、制作工艺、演奏方法及用途。在美术篇内通过对织绣艺术、服饰艺术、面具艺术、纹身艺术和摩崖造像艺术的描绘,展示了一幅具有浓郁地方特点和民族色彩的灿艳夺目的画卷。读《美与智慧的融集》就象置身于色彩斑澜的幻境,目不暇接,同时又感到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在推动着你向前走去,亦步亦趋,不断深入,读完之后,无论从宏观或是微观方面对云南民族艺术都有了一些了解,它可称得上是一部内行的实用手册,外行的入门教科书。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本书首次公布的牟定小香贝苴村出土的铜鼓和牟定佛土龙编钟的化验分析成分报告,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作者对南方铜鼓西渐和西北龟兹乐在云南流传的研究,对南方型编钟的探析以及对古代西南丝绸路上最早的民歌——《渡兰津歌》、《西南夷歌》、《河赕商人思乡谣》、北调南传的遗韵——《打草竿歌》等的追述与分析,道出了中国历史上南北文化交流的真实状貌;在唐宋元云南摩崖造像艺术的考察中,安宁王仁求碑为佛教初唐入滇说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材料。佛教密宗的战斗神、护法神——大黑天神造型艺术的演变则是印度文化中原文化与云南乡土文化融合的典型。绚丽的云南织绣艺术透露着各民族独特的历史、宗教、心理气质、生活习惯和思想感情,恰如景颇族民谚所说:“筒裙上织着天下的事,那是祖先写下的字。”集真实性、功利性和审美性于一身,形成特有的情调、特有的美,经久不衰、世代相传。而历史悠久、种类丰富的云南面具艺术,考察其源流,既有由中原和周边地区传播而来的成份,又大量是当地各民族聪明才智创造的结晶,还有的是外来文化经过地方化、民族化后产生的新品种,同样说明任何一种珍贵的艺术传统和民族形式,只有在适应和圆满地表现民族的现实生活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要求时才是有生命力的;民族的艺术形式必然是随着民族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迁,随着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眼光的变化流动而不断地有所扬弃、有所创新。作者对民族艺术从一般性介绍上升到理论的分析,提供了很新的资料,阐释了不少独到的见解,从而使本书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平。
根深才能叶茂,作者正是将自己的根深深扎进了云南民族艺术的肥原沃土之中,经年长久地吸取其中精华,才取得如此丰厚的成果,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责编了解到,作者从六十年代起,因工作关系,曾抢救了一批有较高实证价值的文物,如书中所介绍的牟定铜鼓,是较早期的其他地方少见的“极可爱玩”的类型。又如,书中展示的部份傣族佛寺壁画,也是作者早期注意收集到的,由于长期自然的剥蚀和虫蛀,加上“文革”中的破坏,其中大多现今已荡然无存,它对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研究,显得尤为弥足珍贵。作为从事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学者,作者非常重视实地调查,亲临现场拍摄、临摹、拓片、丈量、记录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用实证纠正了一些长期以来以讹传讹的旧说。被誉为我国古代民族文化瑰宝的东巴舞谱,80年代初被发现时,人们并不认识其价值。经作者与他人合作翻译出来并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和鉴定、介绍,人们才见其真容,发出惊叹。为寻找有可能懂这类经典的老东巴,作者曾翻山越岭从一个寨子到另一个寨子,有时一连走几十里路,用南瓜叶包上包冷饭,就着山水伴饮而餐。不知走访了多少人,查阅了多少资料,最后终于可确认这是罕见的古代少数民族文字舞蹈典籍,是纳西族祖先创造的独特舞蹈,除用文字加以译释和描述外,还用图把它复原出来,最终使东巴舞谱重放异彩。与民间艺人交朋友,从他们那里获取动态的、形象的和口碑传承的艺术资料亦是作者调查研究的重要内容。作者与瑞丽傣族民间艺术毛相曾在一个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场合结下了一段难忘的友情。毛相是一位得过国际奖的“撒腊慕嘎”(舞师),但晚年的人生道路却多坎坷。在这期间作者一连数次从省城赶到边陲小镇探访他,从生活上,精神上给予关心安慰,鼓励其振作起来。感动之余毛相为之忘情起舞,作者得以记录下了一代舞蹈大师最后的舞姿。收集在本书中的滇西北藏族音乐舞蹈、红河地区的烟盒舞、德宏西双版纳的孔雀舞……以及各类民歌、说唱,无一不是民间艺人一边舞之蹈之唱之弹之,作者一边仿习和记录下来的。作者以他的真诚和勤奋赢得了许许多多的朋友,挖掘整理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汇集成书,使其具有文献性,其价值将是不容低估的。
每每谈起云南民族民间艺术,作者的一往深情总是溢于言表,责编常常被感动——正是这份挚爱与追求,使作者的根深深扎进这方土地,撑起了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并绽放出如锦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