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土木工程建设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使得对于土木工程的建设要求逐渐增加,因此,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模式进行充分的分析,找寻出其中的问题并总结出改进的措施,才能使土木工程得到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改进措施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土木工程的建设质量要求十分严格。但我国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质量控制问题以及工程施工漏洞。例如,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无法监理施工质量,施工材料和工程资源的浪费,施工周围环境被污染等问题,对土木工程施工的施工进度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建设单位的经济利润减少。因此,本文对实现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发展有着现实性意义。
1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即是以项目合同为基本依据,参照土木工程施工的规律及特点,将施工中的各个要素作为独立的管理对象,并对其实施有效管理的过程。通过对土木工程进行有效的施工管理,能够将建筑资源和能源进行合理分配,以较少的能耗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其中涵盖的管理要素主要有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资源和能源管理、成本管理、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其他管理内容。
2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可具体分为设计环节的发展、技术衔接的发展、以及施工管理模式的发展,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1土木工程设计环节的发展
在土木工程设计环节中,需要对工程项目的资源、环境、技术等进行充分且明确的分析和归纳,并需要对设计文件进行编制。从土木工程施工设计阶段开始,项目中所涵盖的内容便被进行严格的论证。其中不仅涉及到技术的可行性、工艺的先进性、设备的配套性,还包含着经济的合理性以及结构的安全性等方面内容。这些因素都能会对土木工程竣工后,针对其存在的价值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作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所涵盖的重要发展阶段,工程设计环节至关重要。其对工程的设计程度,将导致施工管理阶段的人员分配、施工监督、质量保证、以及能源与材料的消耗等方面的合理配备及成本投入。若设计环节出现失误,将会造成施工管理阶段的发展受到制约。
2.2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阶段的技术衔接的发展
通常情况下,从土木工程设计开始,到工程项目施工,其中不仅需要对工程图纸进行规划和设计,更需要对所使用到的技术进行设计融入,并进一步与施工管理环节进行良好且充分的技术衔接。从而使土木工程由独立进行的各部分,结合成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整体项目。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若存在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差异性较大,不能对施工材料、规章制度、以及应用技术等有精确的了解和掌握,将不利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阶段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当对各部分及环节做好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技术衔接人员在自身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方面要做到符合工程施工的需要,同时,具备良好的技术衔接意识,也是施工人员所必须具备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此方面的内容,从施工准备到最后的工程竣工,说明施工管理贯穿土木工程施工过程的始终。为提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条件。第一,要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良好的环境保护,尽量采用节能环保或减排型材料,以此来降低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后的建筑圾生成。同时,要避免能源和资源的无端消耗,这样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更会加大成本投入。第二,科学管理模式与监督机制的完善。在制定好健全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后,还应当进一步制定出与之相关的项目责任落实机制和施工管理奖惩机制等,通过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与安全管理,以此来推动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3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改进措施
3.1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工程施工安全制度的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保证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和经济利益。因此,在施工安全管理中,施工单位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使施工人员增加施工安全意识,并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质量。并且,在施工前,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并掌控施工现场环境,能够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在施工材料以及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责任文件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施工单位也可自行制定施工安全准则,对在施工的过程中普遍遇到的危险进行详细记录,并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做好详细交代,根据其文件严格要求施工人员进行规范操作,促进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中的安全管理。
3.2加强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控制
在土木工程施工前期,建设单位应对采购部管理人员加强管理,运用相应的规章制度,使采购人员增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重视程度。采购人员对采购施工材料应做到以下两点要求:第一,采购人员在采购施工材料时,应提前进入建筑市场,从材料的质量和价格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查,进行货物对比,并根据土木工程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在材料价格等同的情况下,采购人员应选择材料质量较高的生产产家。同时,采购人员将施工材料运输进现场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对每一份施工材料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管,淘汰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并严禁其他施工人员带入施工现场。第二,施工材料进入现场后,施工人员应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将施工材料合理安放并保存,避免施工材料因存放不当,质量降低,给建设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建筑材料在施工现场入库后,现场人员应安排工作人员对施工材料进行记录,确保材料的数量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3.3改进施工管理技术手段
现场施工管理技术人员是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其项目管理人员应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一旦遇到施工质量不合格时,现场技术人员与监理人员应及时指出问题,并要求施工人员进行改进。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忽视对现场周围环境的勘查,将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施工问题。例如,由于施工处地理环境较差,无法进行桩机架设,钢护筒无法埋设,导致施工现场无法着手施工工作,只能与建筑项目部沟通交流,并通过跟设计院进行对接,通过改用phc管桩进行施工,避免施工进度延缓。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要求,不允许其擅自更改工程工序,在工程完工时,保证对工程质量完成验收工作。在完成施工后,施工人员要对施工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提升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土木工程建设施工项目逐渐增多,而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上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及不足,唯有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模式进行积极有效的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施工管理改进措施,才能有效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及安全。也才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冯志达.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发展和改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5:254.
[2]王晓刚.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改进措施分析[A].2015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3]刘晓岚.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A].2016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2.
论文作者:葛丹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土木工程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土木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施工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