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亚欧经济合作的背景与问题_经济论文

加强亚欧经济合作的背景与问题_经济论文

亚欧加强经济合作的背景与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欧论文,经济合作论文,背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亚洲与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早已有之,与其它大陆相比,这种交往是既多且早,并且是世界五大洲中地理上唯一紧密相连的两个大陆。现在,西欧国家已发展成为拥有15个国家的强大经贸集团,而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经济增长迅速,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三个增长中心。因此,探讨并推动亚欧国家加强经济联系和经济合作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亚欧经济合作的背景与条件

冷战时期,西欧国家从战略利益和自身安全需要出发,一切唯美国马首是瞻,无力它顾。在西方国家间的经贸关系上,虽然欧美关系相当紧密,甚至欧日关系也有相当发展,但亚欧关系则十分薄弱,欧洲在亚洲的存在相当有限:欧盟国家仅占亚洲国家进口的10%,只及美国对亚洲国家出口的60%,在亚洲所吸收的外资中,欧盟仅占4%, 在欧盟的全部对外投资中,对亚洲的投资只占1%。相比之下, 欧盟与北美的经贸联系、北美与亚洲的经济关系则要密切得多。在当今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的三个主要地区——北美、西欧、东亚,它们三者之间的投资与贸易关系是不平衡的,也形成了极不对称的大三角经济贸易关系。现在,冷战已经结束,进入经济政治化、政治经济化时代,经济因素已成为调节国际关系的主体,以前妨碍亚欧发展经贸关系的因素正在被消除。此其一。

其二,二战后,国际社会为加强各国之间的经贸联系和经济合作,恢复并振兴遭战争破坏的世界经济,成立了一系列国际贸易和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国际复兴开发银行(1945)、关贸总协定(1947)等,它们对降低关税、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加强国际经济一体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世界各国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经济水平、经济规模、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再加上冷战的现实需要,因此,世界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只是少数工业化发达国家,如西欧经济共同体。有些地区,体制相同、水平相近、文化相似的几个近邻国家成立了区域经贸组织,实现一定区域范围的经贸一体化,如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等。但它们的一体化进展缓慢,作用有限。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变化:一是区域经济组织数量迅速增加,现在已有30多个区域经贸组织;二是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已由商品的自由贸易发展到人财物的自由流动,如欧盟的政治、经济及货币一体化已取得显著成效;三是区域经贸集团的规模扩大、成员增加,如1957年欧共体成立时只有6个成员国,到1995年元月已成为拥有15 个国家的庞大经贸集团,在国际上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并且其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较其规模的扩大更具现实意义。这些都对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加强经贸合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和导向作用。

其三,8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经济自由化趋向明显,特别是原来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开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市场化趋势加强,已开始加入世界性的市场经济体系。各个国家都已或正在融入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之中,而不能游离于该体系之外,使具有不同民族特性的各国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的规范要求和本质规定上得到协调和统一,使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和经济合作有了更广阔的社会经济基础,也为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开展更进一步的对话与合作提供了良好条件。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自由化、市场化、开放化是冷战时期所没有的,也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是现在开展亚欧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

其四,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国际经济地位提高、经济实力增强、金融地位上升也是吸引欧盟重视亚洲、重返亚洲的重要原因。在本世纪末,亚洲四小龙、新四小龙、中国大陆,已经完成了打好经济基础、构造经济发展框架、完成经济发展资金初始积累的经济起飞准备任务,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初期、中期的增长快车道。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个别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且还表现为地区发展辐射圈的形成与扩大。东亚地区已经并且将在新世纪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新的经济增长中心,其经济的高速增长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之一。

二、欧洲重返亚洲的内部原因

1、近年来, 欧盟因遭受周期性经济衰退和结构性生产过剩危机的影响,经济陷入困境,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内部市场饱和,经济回升乏力,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份额占领上均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为摆脱困境,一方面,欧盟需要加快内部政治经济和货币一体化建设,扩大内需;另一方面,需要努力开拓新市场,加强与区域外国家的经贸合作,扩大外需。而东亚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市场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理所当然地会成为欧盟开拓新市场的首选地区,以借助于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欧盟经济早日走出困境。

2、长期以来, 西欧各国一直将主要精力放在内部一体化的建设上,虽然在一体化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效,但过于强烈的“内向化”倾向使其对东亚的看法陈旧,合作滞后。特别是,美国既参与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又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还准备使北美自由贸易区向南美洲发展,建立有36个国家参加的美洲自由贸易区。此外,美国还计划与西欧国家建立北大西洋自由贸易区。也就是说,美国参加了世界上所有三个主要经济区——北美、东亚和西欧——的经贸合作,并且都力争起领导作用,使美国在全球经贸合作和经贸谈判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为改变这种局面,欧盟调整了亚洲政策,加快了重返亚洲的步伐。近年来,英、法、德等西欧大国和欧洲委员会相继采取措施,制订政策,大力加强与亚洲国家的政治对话和经贸合作。如1994年7月13日, 欧盟执委会发表了《走向亚洲的新战略》,该文件在当年底的欧盟埃森首脑会议上获得通过并付诸实施。文件认为,欧盟必须与亚洲国家进行更加广泛的对话和更有效的经贸合作,建立一种建设性与稳定的伙伴关系,计划在东盟内部设立欧洲商务中心。由于亚洲国家的国情千差万别,执委会决定分别制定对主要亚洲国家的具体政策。1995年7月5日欧盟执委会发表了其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对华政策文件《对华长期政策》,要求欧盟各国在政治上加强与中国密切合作的同时,全面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3、欧盟成立以来,其一体化建设遇到了重重困难, 在深化和扩大的策略选择以及解决前南地区危机等问题上,成员国意见分歧颇多,使欧盟整体形象倍受影响。此时欧盟推出亚洲新战略与对华政策,显然是想在世界上展示其共同对外政策,树立欧盟整体形象,并希望在外部树立整体形象的努力能起到凝聚成员国的向心作用,从而有助于推动欧盟内部的一体化进程。

有鉴于此,欧盟接受新加坡的建议,于1996年3月1日在曼谷召开了首届亚欧首脑会议。来自东盟7国、东亚3国以及欧盟15国的政府首脑实现了历史性的聚会,其议题之一就是要在经贸领域建立面向21世纪的新型伙伴关系。这次亚欧首脑会议将对东亚与欧盟的经贸联系与合作直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利于双方加强了解与信任,消除误解与障碍,并将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三、加强亚欧经济合作的意义

1、有利于加强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平衡与稳定。 在亚欧美大三角关系中,加强最为薄弱的亚欧经贸联系与合作,一方面能带动亚欧国家的投资与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使世界经济的三大区域的经济关系更加趋于平衡,同时表明,世界战略格局中的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格局处于形成和发展之中。美国对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的主导作用进一步下降,地区经济与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在逐步上升。

2、亚欧首脑会议的召开及亚欧经济联系与合作的加强表明, 亚洲与欧洲、美国之间已开始形成平等的伙伴关系。可以认为,现在的时代已开始朝均衡化和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哪一极也不能过于突出而支配另一极。日本舆论认为,亚欧已不再是以往的南北关系,而是世界经济中同等重要的两极,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加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和大部分亚洲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亚洲政治经济地位的上升,亚欧将处于平等的大竞争时期。〔1〕

日本学者岩村立郎指出,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已习惯于西欧至上主义,丧失了正确认识与把握亚洲发生了什么变化的能力。在西欧看来,世界是由西欧和“其它地区”组成的,而“其它地区”则是各个方面都很落后的地方。在结束殖民统治、经过战后半个世纪到现在,欧洲才终于意识到亚洲的存在,注意到亚洲的巨大变化,认识到亚洲是个平等的伙伴。这是因为,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0%,亚洲将成为巨大的消费市场与投资场所。在不久的将来,亚洲将有10亿人拥有相当规模的购买力,其中4亿人在2000 年前拥有的可自由支配收入超过欧美人所拥有的数额。岩村立郎认为,如果欧洲继续对亚洲的经济发展和市场扩展熟视无睹,也不热心参与,那么欧洲本身的存在就会受到威胁。〔2〕

3、美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目的之一, 就是想通过该组织积极参与亚太事务,影响并支配亚太国家,谋求最大政经利益。所以,加强亚欧合作是亚洲国家在亚欧美三者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也是亚洲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尝试。对欧洲国家而言,选择10个亚洲国家为其对话与合作伙伴,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亚洲市场的开拓,赶上并超过美国对亚洲的影响程度与控制能力,牵制美国对亚洲的渗透;另一方面,可以向亚洲扩大商品与资本输出,解决欧洲现在所面临的最大经济难题——失业问题。

4、中国应尽可能推动世界多极化的早日形成。 西欧政治经济与货币一体化的加强和西欧的强大有助于形成世界多极化的新格局,并在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使亚欧国家共同在政治经济上牵制美国,使亚欧的合作从经济领域走向政治领域。

四、亚欧经贸合作的障碍

虽然亚欧经贸合作有良好的条件与动因,并且极具意义,但由于亚欧在历史发展、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今后亚欧开展进一步的经贸合作会遇到如下困难与障碍:

1、东亚发展中国家与欧盟在人权、主权、环保、 劳动标准等方面的认识上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西欧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政治经济力量,不会放弃向亚洲国家推行其民主观念和西化战略。现在这种亚欧争论虽不如亚美争论激烈,但今后仍是亚欧进一步密切联系与合作的障碍。

例如,欧盟对华政策就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对华长期政策》,以大量篇幅阐述了欧盟对华人权战略。文件称“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承诺是欧盟全球政策的核心”,“强调人权的重要性是欧盟对华政策的一贯特征”,并表示欧盟将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来实现其对华“人权”战略目标:一是支持中国潜在的使人民在所有领域获得开放和自由的各种努力;二是在与中国双边对话中系统地、经常不断地提出人权问题;三是促使国际社会通过国际论坛加强多边对话。此其一。

第二,台湾问题将是西欧与中国发展政经关系的难点与障碍。现在台湾推行“务实外交”,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举动,与西欧的对台战略相呼应,一些西欧国家在发展与中国大陆关系的同时,仍在谋求推动对台关系的发展,欧台之间官方、准官方的接触往来在增加。今后西欧各国政府、议会及欧洲议会中的亲台势力的活动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并在较大程度上牵制西欧国家政府与中国改善和发展关系,西欧国家也有可能在台湾“重返联合国”和加入某些国际组织(如世贸组织)等方面搞一些联合动作,对中国施加压力,或作为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

第三,一些西欧国家还把手伸向西藏,举行西藏问题听证会。1996年6月16日西方主要国家在德国波恩召开了西藏问题国际会议,6月23日,德国议会下院还通过了关于西藏问题的决议,指责“中国继续在西藏推行镇压政策”,并呼吁德国政府进一步对北京施加压力,以促使它尊重人权。为此,中国政府不得不作出愤怒的反应, 推迟金克尔外长原定7月份对我国的访问,关闭德国弗里德里希—瑙曼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从而使中德关系出现了自1989年以来的第一次严重危机。

第四,在我国复关问题上,欧盟国家表面支持暗中消极。此外,西欧国家还把军控、核试验、宗教等问题作为打压中国牵制中国的手段。这也是我国所不能接受的。

2、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对内自由对外封闭的加强, 欧盟的对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对来自亚洲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产品将继续实行配额限制,并且不断采取所谓的反倾销调查。例如,从1983年—1992年的10年间,欧共体共进行了345 起反倾销调查,涉及44个国家,针对中国的就有35起,占10%。近几年来,其它国家受调查的次数逐渐减少,而中国受调查的次数呈上升趋势。如1992年中国被调查8起,居所有被调查国家首位。另一方面, 从欧盟的全球战略来看,其对外关系的重点在于,优先加强内部一体化建设,同时发展与中东欧、独联体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地中海沿岸国家及北非乃是欧盟传统的势力范围。亚洲新战略不过是欧盟为适应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而作的必要调整,其中,对华政策既然是作为亚洲新战略的组成部分,那么中国就不可能成为欧盟在亚洲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唯一对象。近年来,欧盟表现出的拉东盟以制衡中国的倾向与提法就值得我们特别关注。此外,欧盟还强调其对华政策要有足够的灵活性以对付中国未来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说明欧盟怀疑中国内部政治的稳定性,也担心中国在进一步强大后,会对地区安全和世界力量的均衡造成冲击。在这种心态驱使下,中欧之间又怎能密切联系加强合作呢?

3、对于首次抛开美国的亚欧首脑会议及其经济合作议题, 美国持警惕态度,并可能采取相应对策,从而影响亚欧经济合作进程;另一方面,作为东亚超级经济强国的日本,虽然同意参加亚欧对话,但不愿得罪美国,所以日本对参与亚欧合作的积极性并不高。

注释:

〔1〕〔日本〕《日本经济新闻》1996年3月2日。

〔2〕参见〔日本〕《朝日新闻》1996年3月3日。

标签:;  ;  ;  ;  ;  ;  ;  

加强亚欧经济合作的背景与问题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