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扶贫问题研究
王 存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脱贫攻坚的战略任务,这是事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农村地区农产品丰富、资源多,通过电商平台开展扶贫工作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帮助农村尽快脱离贫困。但是,由于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整体基础设施落后、网络覆盖率不高、村民的创新意识不强,给电商扶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分析我国农村电商扶贫现状,阐述在电商扶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促进农村地区早日脱贫致富。
[关键词] 农村;电子商务;扶贫
1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扶贫工作现状
1.1 整体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难以满足电商发展需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也提出了脱贫攻坚行动计划,这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机遇。在前些年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地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落后。从发展电商扶贫的角度来看,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程度还比较低,而且网速慢,信号不好。这与城镇的差距是相当大的,给电商扶贫带来了困难。
本文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研究假设和实证设计;第二部分为相关假设检验和实证结果分析;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与启示。
1.2 物流体系不健全
农村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体系建设,这是决定农产品销售的关键,也影响着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发展了物流运输,甚至一些乡镇也有网点,但是由于数量较少,村庄之间距离较远,难以满足电商发展的需要。另外,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有的需要冷藏,有的需要低温,这些都对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政府政策精准度欠缺
为推进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国家和地方都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这对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缺少专门针对农村电商扶贫的有关政策。由于农村地区的差异较大,有些适合电商扶贫开发,有的并不适合。比如,本地的农副产品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但是规模小、数量少、产品单一、缺乏特色,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并没有降低成本,因此不需要进行电商扶贫。可以通过合作联社或者与各类农贸市场对接,来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因此,从整体上看,一些地方的农村电商物流缺乏针对性和精准度。
1.4 人才缺乏,积极主动性不足
电商扶贫需要广大贫困户参与,完全依靠政府是不可行的。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贫困地区的一些农民参与意识不强,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足。一方面,缺少专业人才,农村留守人员不愿意学习,也不愿主动参与,这给电商发展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一些农民想参与,但是由于受年龄、思维的影响,学不会操作,有的还嫌麻烦,这些都导致农村电商发展较为缓慢。
2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扶贫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地方自然条件不足,受人们的传统思维影响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留守的基本上是妇女、儿童和高龄老人,从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来说,缺少从事电商扶贫工作的主力军。另外,由于受传统思维影响,年龄大了,子女在外工作挣钱,老人在家照看小孩,也不想多操心。农村缺少劳动力,很多田地要么便宜转租给其他人,要么变成了荒地,无人问津。这些传统思维都不利于农村电商扶贫工作的开展。
农村扶贫工作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在电商扶贫方面需要解决的基础问题也比较多。从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基础设施不完善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如道路交通不畅、电力设施不健全、网络基础设施覆盖面窄等。针对农村电商扶贫来说,要加快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要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网络覆盖面。目前,我国4G网络已经普及,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由于基站少、信号不好等原因,网络基础不坚实,影响农村电商扶贫的实施效果。因此,政府部门应统筹规划,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站布局,提高农村网络覆盖率,提升农村网速。要加强基本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特色农产品聚集的地区,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完善农村物流服务网点建设。要结合农产品特性和物流运输需求,积极协调相关物流企业,提高物流运转效率,提升物流企业服务能力。
2.2 缺少一定的统筹规划
农村电商扶贫工作涉及的部门多,涉及的项目也多,在扶贫攻坚的强大工作压力下,地方政府只能有选择性地投入和支持帮扶,整体缺少统筹规划,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比如,没有根据地方农产品实际开展针对性的电商扶贫工作,没有进行全县全区的整体统筹,用力不准,统一发展思路和统筹资金配套使用不到位。另外,扶贫工作内容多,缺少资金支持,在全面实施脱贫的过程中难免会顾此失彼,导致全面发力而不精准。
2.3 农村居民自身的因素
我国大部分贫困农村地区都是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这些地方基本以农产品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经济基础较差、底子薄、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另外,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落后于发达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比较传统,难以接受新生事物。而且当地的基础性建设投入不足,特别是道路交通、物流运输、互联网覆盖等方面都比较落后。这都不利于农村电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政府在电商发展资金扶持方面存在难度,在专业人才引进方面缺乏优势和吸引力。这就导致本地农产品特色挖掘不够、电商产品开发不足,品牌培育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给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这样的教师示范,为学生提供了参考角度:品诗(内容、艺术造诣等)、品人(胸襟、抱负、情怀等),同时也在语言表达上做出了示范引导的榜样。
3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的对策
3.1 积极贯彻落实电商扶贫政策,提高电商扶贫的精准度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相对较弱,很多项目不适合进行电子商务销售。比如,一些地方有塑料大棚,种植西瓜之后继续种植辣椒,但是总产量不高,而且通过农村合作联社等形式可以批发销售到周边城镇,对于电商平台需求不大。而有一些适合利用电商平台的销售服务,如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营项目及一些乡村旅游资源项目,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或门户网站的形式进行宣传、售票等,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增加销售额。因此,一定要提高农村电商扶贫工作的针对性。作为地方政府来说,首先要对电商扶贫基本数据进行收集,制定扶贫计划,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区分可以通过电商脱贫的人员和企业,再根据人员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技术帮扶和岗位提供等。另外,要不断完善促进农村电商扶贫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通过简化贷款流程、贴息贷款和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等加以支持,提高电商企业平台入住率,带动更多贫困群体参与电商就业,实现脱贫减贫[1]。
扶贫工作涉及面广,方法不一,效果也不同,要加大电商扶贫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纸、微信等平台,广泛宣传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要创新电商扶贫宣传方式,以正面宣传为主,采取多种形式,如微博直播、面对面访谈、群讨论等新形式,提升群众参与度。要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让农民现身说法,引导更多的农民学习电商知识,参与电商服务,融入电商扶贫工作中来。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电子商务销售已成为我国零售业销售的重要渠道。由于农村地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利、农民思维局限等,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整体上落后于城市。电商时代加强农产品网上销售是推进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力抓手。因此,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来看,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指导和扶持,强化电商扶贫政策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3.2 完善电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热解是一种有效的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技术。由于污泥成分复杂多变,利用热重分析方法可以直观地获取其热解反应过程特性,了解污泥随温度变化产生的热失重过程特征,并进而研究热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和热解反应动力学[1]。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快速热裂解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如用来分析复杂物质的成分、裂解反应过程和产物特性等[2]。例如在聚合物方面,这项技术已经被用作聚合物添加剂的确认、热稳定性和质量保证的评估,以及聚合材料的热解动力学研究和结构、化学特性的研究。该技术不但减少了产物收集、萃取等程序,且简化了分析步骤,有利于微量组分的检测[3]。
3.3 加大农村电商扶贫宣传力度
综合上述,地膜残留具有诸多危害,通过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确保农业生产质量与产量的有效提升。相关部门需要从农业生产实践中不断加强机械化应用,更好地突出实现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应用价值。
3.4 加快农村扶贫电商平台建设
电商扶贫首先要有平台,作为宣传销售的依托,要加强平台建设。目前,我国比较成熟的公共平台有淘宝、天猫、京东等国际化的大平台,也有拼多多等营销平台,可以通过以上平台发布产品销售信息。另外,可以建立自己本地的农村电商平台。政府可以牵头组织建立本地区的电商平台,构建覆盖全县的电商服务体系,加强本外地电商平台之间的对接,加强信息沟通,延伸电商发展产业链,构建良好的电商发展生态。
3.5 积极引进专业电商人才
近年来,我国电商发展迅速,各类高校也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电商专业人才。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差,很难找到专业的电商服务人才。因此,政府要加大引才力度,尤其是对本地缺乏的电商企业家、电商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提高优秀人才落地政策,帮助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让优秀电商人才能留得住、放心干。也可以通过基地培训、与科研院校合作、送技术下乡等形式,加强对返乡创业农民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本地农民的电商能力。要主动推进电商人员结对帮扶,制定帮扶措施,政府在政策落实、电商发展上为贫困人员提供帮助,电商发展成功典型在电商技能上为发展电商的贫困人员提供帮助,充分发挥“政府帮扶+典型帮带”的有效作用,带动贫困人员提高电商发展成效[2]。
3.6 注重电商产品升级开发,培育电商品牌
农村电商扶贫的重点是农村农产品的销售推广。我国农产品丰富,但是数量和规模都不大,产品的特色不够明显,产品的深加工力度不足,有些不具备电子商务销售的条件。从电商扶贫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要扩大本地农产品的销售量,另一方面要不断改进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技术,扩大本地农产品的种植规模,以便产生规模效应。此外,要深挖本土产品的内涵,积极打造具有地方浓郁特色的产品,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为彻底改善农村地区贫困面貌、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打下基础[3]。
从当前的农村电商产品生产现状来看,很多地方都属于手工作坊式的生产经营,规模小,卫生条件差,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因此,要想发展电商扶贫,首先要解决这一问题。要加强对电商产品的检查,从产品生产、加工到运输和销售的全过程都要进行跟进监督,确保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的满意度。另外,对于失信的农户要进行严格教育、严肃处理,特别是要打击冒伪劣等失信行为,确保电商交易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彭芬,刘璐琳.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体系构建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5-81.
[2]唐红涛,郭凯歌,张俊英.电子商务与农村扶贫效率:基于财政投入、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研究[J].经济地理,2018(11):52-60.
[3]李义.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模型建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32):41-42.
[中图分类号] F724.6;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34-17-3
标签:农村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扶贫论文;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