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互联网+;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
1.引言
开展“互联网+”模式,推进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在新形势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也是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问题的时代需要。在信息社会中,“互联网+基层党建”的广泛开展能够极大地拓展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空间,提高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效率和覆盖面,从而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密切党群关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提供便利条件。
“互联网+”时代,每个传统行业都孕育着“+”的机会,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应该走在科技信息的前沿。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如何拥抱“互联网+”,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如何利用“互联网+”,从而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是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互联网+”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在传统媒介时代,由于信息传播速度相对较慢,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传统媒介上有一定的优势,因而在进行理论教育、思想教育等方面具有自上而下的统一性。但是网络时代来临后,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信息的传播方式,不同国家的思想、文化、政治理念、道德观、价值观等都公开展现在网络上,打破了传统党建工作的权威性。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职工。国企党建工作为企业中心任务的完成保驾护航,而“互联网+”时代企业员工受各类信息的影响,产生不同于以往的各类思潮;同时信息传达的快捷便利使企业员工能够更加及时地掌握企业中心工作进展。在这种情形之下,企业的改革思路、发展方略、经营效益等信息更易被员工所掌握,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加薪、待遇等员工普遍关心的问题,员工之间更容易形成自己的舆论场,如何及时有效地应对成为摆在国企党建工作者面前的新问题。
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的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加强基层党组织管理工作,继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有必要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发新型的党组织构建模式。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党员教育工作、思想理论传播工作,对社会舆论进行有效的监督。
3.“互联网+”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特点
3.1 政治性、宣教性
首先,政治性。当然“姓党”的“互联网+”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因为它由党组织领导、主导、设计,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遵循《党章》,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其次,宣教性。一方面,互联网能速传信息,是宣传理论、引领思想的有力、有效平台。另一方面,互联网具有主体平行、言说自由、身份隐秘、场景虚拟、情绪表达等特点。
3.2 开放性、便捷性
首先,开放性。一是指社会环境开放。“互联网生来就是一个全球性媒体。”它打通了空间、时间、政治、思想、文化等“关节”,变偌大全球为一个信息交流系统的整体。因而,政党与社会的联系更密切、多维度、宽领域,进而逐步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状态。二是指网络环境开放。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为广大党员、群众的工作、学习、交往提供了新方式,扩大了既有党建阵地。其次,便捷性。网络技术的日益勃兴,拓展了党建的空间、渠道,创造了一系列便捷的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党建工作者能从任一个网络终端及时洞悉、快速处理各种资讯,比如,可把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各形态党建信息发于网上,实现党建信息即时传送。
3.3 交互性、交融性
首先,交互性。党建主体于信息传输中,可于一种网络空间中平等、自由地交流,无需顾及地位、身份,从容吐露心声。这样,党建工作者可随时、随地、全面、深透地了解党员、群众的精神世界、生活世界。其次,交融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体现为“三交融”,一是“线上、线下交融”。就是将党建传统的、物理世界的有效方法“植入”党建网络平台,通达线下党建之力有不及领域。同时,运用大数据计算,分析网上搜集的海量信息,用结果指导线下党建。二是“局部、整体交融”。比如,党员、群众和党组织的“点面交融”,局部实践的党建平台与党建一体化平台的交融,党建平台与移动终端、电视、物联网等的交融。三是“党务与政务、服务交融”。将党、政府和社会各方链接,集成于一体化党建平台,实现数据及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4.“互联网+”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措施
“互联网+”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是新时代企业党组织工作的一块重要领域,构建“互联网+”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实现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和无纸化,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有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优势与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4.1 释放优势,打造上下协同的信息平台
注重运用企业党组织所建立的群众参与优势,结合党建网络平台建设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将“互联网+”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体系与基层党委作为新时代加强和提升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标准的重要工作,成立由党委书记抓总、宣传部门具体负责、其它政工部门协同配合的领导小组,切实建设、应用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也应注重特点的发挥,使企业党建工作与学习和日常管理、安全生产等工作有机结合,从而产生更多的数据,实现大数据平台良性运转。最终把党的建设与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起来,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
4.2 完善载体,打造内容丰富的学习平台
精心打造互联网党的思想舆论阵地。科学理念与思想完整性是“互联网+”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核心。要紧紧把握党员、团员青年及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脉搏,积极依托互联网高效性、迅捷性、交互性等优点,传播正能量、增强团队凝聚力,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各项工作的胜利完成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实用性是“互联网+”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互联网+”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既是了解党建信息、交流党建工作经验、研讨党建理论的重要载体,又是实行党务公开、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必须在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使广大企业党员、团员青年及群众真正从中得到教益与收获,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党员、团员青年及群众来关心和参与网络党建。
4.3 规范管理,打造无缝互动的交流平台
在党的基础建设、组织工作推进方面,应多利用互联网优势,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起到让党员随处学习,随时交流的作用,让管理、教育党员更有针对性,有效促进党组织和党员之间沟通渠道,解决好流动党员、无职党员、非公党员开展活动难、交流难的问题。同时,引导党员干部及党员自觉参与完善教学方式,通过设置不同情景、演示不同事例、提出不同问题、进行不同启发、提供不同方法、作出不同要求等,增加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4.4 掌控舆论,打造绿色健康的引导平台
网络声音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社会角色通过网络参与到公共事件中,关注公共利益,形成社会热点事件。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再凭借强制管控、灌输等单向传播的宣传手段和模式,应该借助互动性、实时性更强的新媒体平台,以更开放灵活的疏导、回应等方式,加大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同时,研究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方法和技巧,明确党员网络言论标准和禁区,规范引导党的意识形态健康发展,大力弘扬主旋律、正能量,加强党与群众的团结力、凝聚力,画好“同心圆”,有力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5.结束语
通过建立“互联网+”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能够充分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活力,减轻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负担,实现上下级党组织、党员信息共享,真正让党建信息化“活”起来,有效解决好基层党建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难题。
参考文献:
[1]温化.运用“互联网+”推进国有企业党建[J].读书文摘,2016(26).
论文作者:张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互联网论文; 党建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基层党组织论文; 党员论文; 工作论文; 党组织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