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经济植物桔梗及其种植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桔梗论文,珍稀论文,植物论文,种植技术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桔梗的价值特征
桔梗属于桔梗科、桔梗属、桔梗种,为多年生双子叶草本,别名白药、和尚帽子、包袱花、四叶菜、铃铛花、土人参,是药、食、观赏兼用的珍稀经济植物。
桔梗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根含皂甙,近代药理和临床医学研究表明,桔梗具有祛痰、镇咳、抗炎、降血压、降血糖、减肥、抗肿瘤、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广泛的药理活性,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方剂、中成药制剂和化妆品中,年需求量500万公斤以上,外贸出口量也很大。
桔梗的嫩苗、根均为可供食用的蔬菜,其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含量较高,含有16种以上的氨基酸,包括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桔梗根含糖量达61.2%,每100克含维生素B220.44毫克。鲜菜中淀粉含量为14%,蛋白质含量为0.19%,粗纤维含量为3.19%。每100克鲜菜中,胡萝卜素含量为8.81毫克,维生素含量B13.8毫克。桔梗的嫩苗、根还可以加工成罐头、果脯、保健饮料等。也是朝鲜族及国外制作酱菜的原料之一,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
二、桔梗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高产土壤:以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条件良好、PH值在6.5~7.5的腐殖质土或沙壤土最佳。沙土和褐土次之,重粘土和黄粘土不宜种植,涝洼地忌种。
(二)细整地深施肥:整地前,亩施腐熟鸡粪4立方米或其它优质腐熟有机肥8立方米,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均匀撒于地表后,深翻25厘米,将土壤耙细耙匀,做到肥细肥匀。后做畦,畦宽80厘米,畦高10厘米,畦间隔30厘米,将畦面拢平,再耙细以待播种。
(三)播种:播种前种子处理:首先选择籽粒饱满、纯正、无病虫害、发芽率在70%左右的种子(但注意,隔年陈种不宜做种用)。用温水浸泡24小时或用0.3%高锰酸钾浸种12小时。然后捞出种子包于湿布里,放在25~30℃的地方,上面用湿麻袋盖好,每天早晚用温水各浇一次,经4~5天种子前躬时播种。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由于种子较小而少,须精细播种,采用条播,行距20~25厘米,沟深不超过2厘米,沟底要平整,株距5~7厘米。播后撒层浅薄的细土,以盖上种子为度,再覆草帘子防雨水冲刷种子,同时还有保湿的作用。10天左右萌发,每亩用种量(千粒重0.9~1克)0.60~0.75公斤。这种直播的优点是主根挺直粗壮,分杈少,便于剥皮加工。而育苗移栽虽然有利于苗期集中管理,节省劳力、土地等优点,但主根不明显,侧根多,剥皮加工难,不宜推广。
(四)间苗除草:植株长到2~3叶时定苗,每穴只留一株,除掉病株、弱株。缺苗断条的地方,要及时补苗,补苗时根要直立土中,以免影响根系发育。桔梗前期生长缓慢,畦面易滋生杂草,由于株行距小,种植密度大,不宜中耕、锄草,应及时人工拔草,也可采用化学除草。
1、封闭除草。整地后,播种前5~7天,每亩用45%氟系灵乳油0.14公斤,对水40公斤,地面喷雾,喷后立即细耙一遍,可有效地防除苗期田间杂草。
2、茎叶触杀。在禾本科杂草3~5叶期,每亩用拿捕净0.04公斤,对水20公斤,叶面喷雾,可有效地防除田间禾本科杂草。
(五)追肥:可在定苗后及时追施一次稀人畜粪尿,在苗高6~10厘米时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翌年6~7月开花时每亩追施磷酸二铵15公斤,并培土,防止倒伏。同时及时摘除花蕾,促进根部生长。在高温多湿的雨季,要注意及时清沟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六)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是桔梗炭疽病、根线虫病。7~8月份的雨季易发生炭疽病,主要为害茎秆基部,易导致植株茎叶枯萎死亡。在春季发病前喷洒7%退菌特500倍液预防发病。线虫病主要为害根部,使根部出现瘤状突起,茎叶早枯,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亩施石灰粉50公斤进行土壤消毒,减轻病害。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与底肥同施,防治蝼蛄、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发现蚜虫及时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
三、收获加工
桔梗两年生收获产量较高,品质最佳,收获时间一般在10月中旬植株地上部分枯萎时为采收适期。挖根时要注意保持根的完整性,将采收的根去除侧根、须根,泡在水中,趁鲜用瓷片刮去外皮,洗净皮渣,再晒干或烘干即可。
四、产量效益
两年生桔梗一般每亩产鲜根3000公斤左右,标准品市场收购价为3~4元/公斤,一般品为2.5元/公斤左右,栽植效益可观。
联系电话:0531-297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