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的临床分析论文_袁兴建

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的临床分析论文_袁兴建

蒲江县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1630

【摘 要】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7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39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2组患者入院后均常规给予解痉祛痰、吸氧、抗感染等基础治疗举措,观察组39例患者则加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 经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39例患者哮喘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39例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患者哮喘症状同时,强化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关键词】哮喘;急性发作;麻杏石甘汤加减;效果

本研究为选取适宜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应用的治疗方案,有效控制降低哮喘急性发作所致的患者健康威胁,综合纳入了我院2015年7月以来收治的78例同病症患者作为临床治疗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及单纯西药治疗方案,并就不同方案治疗下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展开了综合对比,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7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治疗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第8版)中急性发作期哮喘病症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喘、流涕症状,双肺听诊可闻哮鸣音,系统排除严重呼吸衰竭、心肾功能不全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将7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39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3例,年龄区间34~68岁,平均(48.7±10.4)岁。对照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35岁~69岁,平均年龄(49.2±10.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2组患者入院后,均积极实施吸氧、祛痰、止咳、平喘、抗感染等常规基础治疗,给予患者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每日4次;口服0.2g茶碱缓释片,每日2次;口服60mg盐酸氨溴索片,每日3次;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抗生素。患者症状缓解时逐步减量,持续治疗2周[1]。

观察组39例患者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方剂构成:炙麻黄10g,杏仁、旋覆花、全瓜蒌、桔梗、桃仁、广地龙、茯苓、法半夏、丹参各15g,,生石膏30g,甘草6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见寒痰患者则加干姜、细辛各15g,去石膏;黏痰稠多者则加用川贝、葶苈子各15g,热痰患者可加黄芩、桑白皮各15g;气虚患者可加黄芪、五味子各15g[2];以上诸药水煎服取汁,每日l剂,持续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疗效评价共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级标准。显效:治疗48h内,患者咳嗽、发热、流涕、喘息等症状基本消失,肺部听诊哮鸣音显著减轻。有效:治疗72h内,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呈消失趋势,肺部听诊哮鸣音明显减轻。无效:用药72h后,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抑或加重,肺部听诊哮鸣音未见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各项症状体征缓解、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2组患者疗效对比可知:观察组39例患者中,显效22例(58.69%),有效16例(36.96%),无效1例(4.35%),治疗总有效率达95.65%。对照组39例患者中,显效19例(41.31%),有效14例(39.13%),无效6例(19.56%),治疗总有效率80.44%。综上可知,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对比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对比可知:观察组39例患者中,喘息改善时间(2.3±0.3)d,发热改善时间(2.5±0.9)d,咳嗽改善时间(3.2±1.1)d,哮鸣音改善时间(3.6±1.4)d;对照组39例患者中,喘息改善时间(3.1±0.8)d,发热时间(3.4±1.2)d,咳嗽改善时间(4.1±1.5)d,哮鸣音改善时间(5.4±1.9)d;观察组患者各项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内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气道炎症是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病机,患者通常存在胸闷、咳嗽、发热等主诉症状表现,日常疾病所致患者健康影响并不显著,但若急性发作,将会导致患者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干预若不及时,则可能诱发患者窒息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西医临床针对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通常主张积极实施对症治疗同时,借助解痉平喘药物快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情况[3]。

从中医学层面来讲,哮喘隶属“哮证”,哮喘宿根为痰,肺内有痰,致肺气受扰、肺络受损,凝滞生痰,气血阻滞,血瘀再生顽痰;因此患者治疗当以通畅肺络、祛痰化瘀为主。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所用的麻杏石甘汤加减为自拟方剂,方中麻黄、杏仁、广地龙具有解痉平喘之功效;而石膏清肺,全瓜蒌、旋覆花、桔梗、法半夏、茯苓可理气化痰;桃仁、丹参可活血祛瘀;甘草性温和能够调和诸药,全方共用可达化痰平喘、清肺止咳之功[4]。现实中,依托西药缓解患者急性症状,以中药科学调理肺络,即可取得确切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观察组39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各项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对比,观察组也显著早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进一步表明了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价值,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胜,凌孟晖等.肃哮方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6):805.

[2] 王胜圣,王晓岩,回春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360例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4,(9):1186.

[3] 阴智敏,李宏.肺炎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42例[J].陕西中医,2015,(6):664.

[4] 杜忠健.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效果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3):93-94.

论文作者:袁兴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7

标签:;  ;  ;  ;  ;  ;  ;  ;  

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的临床分析论文_袁兴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