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两个逻辑统一的历史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逻辑论文,历史教学论文,两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口头语中,人们喜欢把事物中的因果关系称为逻辑。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这里存在两个逻辑:从教学方法和学习主体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逻辑;从教学内容和学习客体看,必须理解历史的发展逻辑。方法与内容、主体与客体从来都是统一的,那就必须将两个逻辑统一起来。本文试图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重点探讨将认知与历史两个逻辑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认知逻辑 认知指个体感知外界事物与现象,形成概念、判断、推理,实现自我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以思维、想象、语言等智力活动为主要内容,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人格等非智力要素同时发生巨大的作用,这就是认知的基本逻辑。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不是电脑芯片,教学不可能直接地将程序和知识植入其中,必须从人的因素出发,立足于认知逻辑。中学历史教学除了要研究人类的一般认知规律问题,还要弄明白十几岁的孩子的心理状态,知道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结构,切不可将他们看成是“思维方式与成人相似的小大人”。①教学应该循循善诱,“诱”的出发点就是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规律和特性。就中学历史教学而言,笔者认为特别需要关注如下几条认知特性: 1.基础性 在人类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历史信息无处不在。沙漠中的一段胡杨树干保存了曾经的桑田与沧海,荒野里石碑上的几行文字记载着前人的奋斗和叹息。在当代社会里,书籍、影视、网络飞快地传播着各类历史信息。初中生在进入课堂之前,他们历史的画布早已被涂上了各种色彩。高中生经过初中三年较为系统的历史教育,头脑中已经贮存了无数个概念和结论。不论先前的知识信息正确还是错误,清晰还是模糊,具体还是笼统,后续的历史教育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成与建构。 2.趣味性 儿童是极其单纯的,开始学习时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动机,大多出于一种好奇心。好奇心理是儿童观察外部世界的直接动力,也是维持学习持久性的重要心理因素,还是培养创造性个性品质的重要手段。教学呈现出充足的趣味性,是刺激儿童学习好奇心的重要策略。历史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视野和经验,必须通过趣味性和好奇心的包装进行诱导。 3.整体性 知觉具有整体性和理解性,人们总是喜欢把感知到的个别的、孤立的要素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合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在社会认知中,人们也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个方面的特征联系在一起,加以规则化、结构化和整体化。历史教学应该利用认知的整体性,引导学生尽可能探究知识的不同侧面和发展变迁,由此建立清晰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构。 4.社会性 历史学属于人文社会学科,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人类自身的发展历程及其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民族(国家)理解的意识和水平均有很大的发展,历史教学可以更多地运用动机、情感、人格等因素来组织和推进,从人自身的社会性需求出发,引导学生感受人类共同的情感和普遍的人性,千万不能把历史教学变成机械的知识记忆和单调的习题训练。 二、什么是历史逻辑 历史为什么是这样发展,而不是那样发展,决定其发展路径、走势和面貌的就是其中的因果逻辑。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学生真正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基础。 1.历史轨迹 轨迹指事物运动的完整路径,历史轨迹就是人类历史走过的印迹。人类历史已经过去,无法重演,即使有再详细的文献资料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作为中学历史教学,可以借鉴数学打点连线的方法,抓住重大事件进行讲授,让学生在点与点之间进行推理和想象,努力建构历史发展的完整路径,形成清晰的专题史线索。 2.社会结构 简单地说,一个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整体状况即社会结构。从历史发展的横截面来看,社会结构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需要引领学生从共时性分析各领域社会发展要素的关系。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社会结构虽然具有持久性,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还需要帮助学生梳理其变迁的内在逻辑。 3.历史概念 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实、现象和主观理解的高度概括,比如:国家、新文化运动。历史学的概念很多,掌握部分核心概念是中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的基础。如果把历史逻辑比作神经纤维的话,历史概念就相当于其中的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的活性决定着神经系统的工作质态。可以说,中学生对历史概念的认知,决定着其理解历史逻辑的水平。 4.世事人情 人类社会已经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千万年,为什么会不断地进步和繁荣,一条原因在于人类对于自己先祖往事的理解和人情的传承。司马迁强调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古代读书人普遍把“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为学习和生活的最高境界。中学历史教学如果能够从普遍的人性出发,引导学生体会和思考,那就把历史逻辑的理解提到了最高的境界。 三、怎样进行两个逻辑结合的教学 如何学与学什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来就没有脱离具体学习内容的绝对的、万灵的教学方法。马克思在早年写作的《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中就深刻地批判过教条主义的方法论。当代学者张之沧也认为:“方法不应是某种抽象的、形式化的、翱翔于一门科学的具体内容之上的程序。”②由此说来,中学历史教学当然也应该把学习主体与学习客体,方法与内容两个逻辑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找到合适的方法。 1.借好奇心理追溯历史轨迹 根据笔者的长期观察发现,多数教师在导入新课环节,特别注意运用各类新鲜材料,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不过他们把这种方法仅限定在导学环节,后续的教学活动似乎与初始所用的材料就无关了,教学模式又恢复到“满堂灌”的状态。历史课堂应该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张力,持续地使用鲜活的素材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并在其诱导下去追溯历史的发展轨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一课中穿插了大量的图片,应该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优质资源,这里选用其中的四幅(图1)作一些说明。 导入:仔细观察这些陶器,概括说出自己的观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概括:美来源于生活,现在我们要通过这些精美的陶器,学习中国原始社会的那一段人类先祖的历史生活)。 学习:(1)分别推想四件陶器的用处,并逐条写出。(2)概括母系氏族社会的生产、生活特征。(3)比较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时期与北京人时期、大汶口时期原始人类社会发展的差异,由此概要介绍原始人类的社会组织和生产生活的变迁历程。 心理学认为,感官、言语和动作都可以形成对儿童好奇心的刺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首先是能够选好有关的刺激物,如图片、音乐、故事等。在信息传播极为便捷的大数据时代,找有关教学资料并非难事,问题是所选资源能否形成一个系统,贯穿整个课堂。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和教师声调的抑扬顿挫也是刺激好奇心的重要手段,不过在读图盛行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语言渲染和刺激的能力需要重视和强化。其次,利用认知冲突把学生潜在的好奇心激发出来。人有天生的好奇心,但有时教学资源本身的特性不够显著,或者学生有意注意的水平不足时,还需要教师利用认知冲突将资料的某些特性放大。例如,让学生观察图1小口尖底瓶时,教师可以大声质疑:“这个陶器不是平底没法站住啊!”学生会说是下井汲水用的,教师再质疑:“陶器如果口向下怎么能打到水呢!”利用认知冲突,教师可以引起学生对尖底陶瓶的专注,引发对其中所包含的科学原理的思考。再次是能够从多角度、多梯度设计系列化的探究问题,引领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走向,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通过上述一组问题的教学,学生必须明白原始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逻辑(见表1)。 2.凭已有基础建构历史概念 课前个别访谈,上课开头提问,或者通过纸笔测验都是了解学习基础、掌握学情的有效手段。学情调查的目的在于从学生基础出发,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并由此建构新的历史概念。下面结合初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教学思考,谈谈相关策略。 第一步: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知道的知识。就本课而言,可以让一组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今天仍在使用的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创造。长期以来,中国的历史教学格外强调显性的教学效率,客观上也由于教科书的容量大,让学生在课堂上花大把时间自由表达,很多老师都舍不得,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二步:教师对学生所呈现的知识进行纠错、补充和分析。如果学生把火车和汽车都写到了黑板上,不要急于批评,而应该借此要求学生比较两者动力装置,即蒸汽机与内燃机的差异。纠错和补充后,再把学生所写的发明分成“新能源的发明和应用”“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新通讯技术”等类别。 第三步:教师对学生写在黑板上的发明创造进行拓展追问,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其思维能力。就本课而言,可以提出如下问题:(1)这些科技发明基本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会在这一时间出现科技发明大爆发?(2)这些科技发明会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组织产生怎样的影响?(3)本轮工业革命中,哪些国家得到了较快发展,由此给国际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四步:让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自由绘制概念的思维导图。历史概念一般包括过程(或内容)、原因(或条件)、影响(或意义)等要素,通过图2的发散性思维活动,形成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整的概念体系。 3.以整体联系理解社会结构 春秋战国、明末清初等是中国历史上的时代特色鲜明、社会急剧转型的重要时期,现行初中历史教材对这些特殊时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例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对先秦单元使用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的标题,七年级下册对明清单元使用了“明清帝国的繁荣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的标题。引导学生整体理解这些时期的社会结构及其变迁,是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的整体观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恩格斯说过:“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每个历史时期的整体状况和结构就是“总的结果”,它当然是由这个时期“无数个互相交错的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造成的。在进行新授课的教学时,教师切不可照本宣科地就事论事,而应该不断地启发学生,发散性地推理事件或现象背后的问题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在整个单元学完后,再帮助学生概括该时期的社会结构。例如,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特征可以运用表2中的有关方法。 一种社会结构一旦形成,会长期地保持稳定。史学大师布罗代尔坚持从长时段和“结构”来考察历史,他标榜自己是个“结构主义者”,甚至在临终前还说:“我感兴趣的是近乎静止的历史,是重复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是在事件起伏的表层历史的掩盖下进行的。”③中国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所形成的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结构,直到明清时期也未发生根本变化。虽然学术界也有人把明清时期说成是社会转型时期,其实这种转型的程度是有限的,历史教学应该把前后两个时期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准确地认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中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和儒家思想三位一体的超稳定的社会结构。对于理解明清时期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变化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有关的典型材料加以思考和理解,如表3。 4.从古今观照通达世事人情 初中生的自我概念开始迅速发展,独处的时候,会问一些对自我反思性的问题,例如: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们开始意识到自我不是独立存在的,并由自我逐渐推想到他人、民族和人类,逐渐感受到人类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笔者以为这种心理意识和认知水平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理解世事人情的基础。 怎样设计初中历史教学的第一课,引导学生自然地走入历史呢?新课程认为学生本身也是教学资源,第一课就可以从引导学生对“我”的历史研究入手:绘制自祖父开始的三代家族成员谱系图(如图3),由此展开对自我和历史学习的追问: 问题1:说出谱系中每个人的名字及与“我”的具体关系(如我与伯父的儿子是堂兄弟,与姑妈的女儿是表兄妹,等等)。 问题2:说一件关于自己家族成员的杰出故事,告诉同学们自己为什么以此为自豪? 问题3:概括一下自己的家族有哪些优秀的传统,谈谈自己将来准备如何传承和光大这些传统? 在学生交流报告后,教师进行简单地归纳总结: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抽象的存在物,从物质上讲,是历代祖先遗传的结果;从精神上讲,是家族传统和整个人类文化教育的产物。由此推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今天的世界是人类千年文明的传承,要深刻认识“我从哪里来?”“今天的世界何以是这个样子?”“未来的世界又将是个什么样子?”等问题,必须从历史学习开始。 历史学习绝不是为了记住几个结论,而应该潜入到历史的情境氛围中,神人历史人物的心中,想他们之所想,然后再跳到现实中来,思考古人的处事方法和思维方式对今天的借鉴意义。例如,对美国南北战争最后双方和解一事,需要充分挖掘其价值意义。1865年4月9日,南北方军队的最高将领在小镇阿波马托克斯,举行投降与受降仪式,南方罗伯特·李将军提出败军不受辱,必须维护他的将士们的尊严及回家后的安宁。北方格兰特将军爽快答应,只要南军士兵放下武器,就可以立即自行回家,并发给每个士兵一份有他亲自签署的证明书,证明他们已经是放下武器而受联邦军队保护的平民了。战后格兰特将军的“君子之言”,成了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每一名降军都没有因“反叛历史问题”而承受任何压力,他们迅速转变为同样享受各种权利的联邦公民。教科书中说:“美国在政治体制上统一起来,使美国资本主义更加快速地发展起来。”要想让学生记得这两句话,最好通过前面的小故事让学生理解:人心的和解、人权的平等才是政治统一的基础。由此再引导学生思考,今天在处理历史上遗留的矛盾分歧时,是否应该从格兰特将军的宽广胸襟和处事方式上学习借鉴到什么。 帮助学生追根溯源,寻找当下时事热点的历史缘由,或者参悟历史问题对今天的现实意义,是历史理解的两个方向。古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和事,但是古今一定有相通的情和理。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条连绵不断的时间河流,“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在历史课堂里,只有经常性地从现实反思历史,从历史观照现实,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世事变迁、古今人情的深层逻辑。 ①王雄:《中学历史教育心理学》,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年,第55页。 ②张之沧:《论马克思的实践方法论》,《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③陈启能:《超越布罗代尔》,《中华读书报》2000年7月26日。用两种逻辑的统一做历史教学_社会结构论文
用两种逻辑的统一做历史教学_社会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