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运用“六西格玛”测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适应性论文,学校管理论文,测量论文,六西格玛论文,管理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536(2011)10-0019-03
面对深刻的社会变革,学校管理如何转型,如何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学校管理机制,成为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当下,对外来理论特别是企业管理理论的学习、移植,似乎已经成为学校管理改革的重要支撑和潮流。一些学校开始推行六西格玛测量管理体系(简称六西格玛),企图用数据测量的办法改造学校,构建理想的学校模型。本文尝试对在学校管理中运用六西格玛测量管理模式的适应度进行分析,以期引起反思和讨论。
一、六西格玛的基本定义和组织形式
六西格玛最初由摩托罗拉公司创建,后来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六西格玛是一个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程序,用统计技术来测量变异,它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它的目标是使产品质量达到99.9996%的合格率,即每百万次不超过3.4次故障或失误。六西格玛既是一种有效的测量工具,也是一种质量标准和指标。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由于执行六西格玛管理,产品缺陷率大大降低,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全球的盛赞,并为其带来了每年增加几十亿美元的效益。
六西格玛系统的主要测量工具包括帕累托图表(列举行为、计算发生的频率、依据发生情况对行为进行分类、用柱状图描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流程图解(揭示工作流)、控制图(监视生产过程、跟踪结果、有效的报警和信号传递)等,后来经过欧美和日本企业家的不断创新,形成了几十种测量工具,本文主要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测量工具为例进行分析。
六西格玛主要的改进模型是: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执行步骤一般分作五步:(1)确认关键流程和关键顾客;(2)界定顾客的需求;(3)衡量顾客的表现;(4)区分先后顺序,分析并实施改进;(5)扩展并综合六个西格玛系统。这些步骤可以根据企业的特定需求和个人的目标加以调整。
六西格玛作为一种管理系统和测量系统,被广泛地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成为公认的成功法则。
二、运用六西格玛测量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
尽管六西格玛在1995年时就已经在通用电气公司启动并付诸实施,但将六西格玛方法引入学校管理,却是近几年才发生的变革。从学校的实施情况来看,它们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粗线条地执行,还没有形成一套切合学校管理的独立系统。可以说,在学校管理中运用六西格玛测量管理理论尚处于实验阶段、初始阶段。
综观实验学校的实施方法,他们基本上沿用了六西格玛的分析路径,主要表现为以下5个步骤。
(一)客户。第一步,寻找客户。让每一个部门和岗位人员弄清楚自己的客户是谁,这是最基础的步骤。比如,班主任的直接管理对象是学生,需要经常跟家长打交道,工作要对级部主任负责,要服从学校教导处、德育处、团委、教科处等部门的安排,还需要协调与平行班级、服务部门、任课教师等各方面的关系,所以,班主任的客户系统就比较复杂,有学生群体、家长群体、领导群体、同侪群体,等等。按照六西格玛测量管理系统的理论,只有明确了客户,才会提供更好的服务。第二步,倾听客户的声音。这个方面主要是从客户的抱怨出发,多渠道收集客户的关键要求。这些渠道包括座谈、问卷、沟通、征询意见,等等。第三步,利用帕累托图表等工具进行分析,通过排列,找出客户抱怨的原因和需求,从而确定需要改变的项目。
(二)流程。第一步,所有工作都要画出流程图。只有明确了工作计划、运转程序、工作步骤、工作目标,才能完善工作链条,便于控制和观察。第二步,分析流程图,查找流程的偏离路线和缺陷,并运用因果矩阵表进行分析。第三步,改进流程,删除无效环节。
(三)测量诊断。第一步,明确测量的目的:从哪里出发?现在的情况是什么?目标在哪里?第二步,将事实转化成数据,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图表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如,问题在哪里,并用数据说明问题。第三步,将数据转化为信息,根据数据的统计分析进行诊断,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四)改进。根据测量分析结果,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让客户满意。
(五)控制。这个步骤要将改进的办法、措施以制度、模式或行为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并将其逐渐深化为员工内在的文化品格和外在的行为方式。
三、六西格玛测量系统运用于学校管理的效度分析
六西格玛测量系统是一个成熟的质量管理模式,经过在企业的实验改进,在理论和操作上都臻于完善。有效地运用六西格玛来测量学校管理中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单靠管理经验和制度规范无法发现的隐性问题,通过数据测量和统计分析,查找问题的盲点和本质,对于改进学校管理、明确工作规范、提高工作实效,具有独特的功效和意义。它为学校改进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管理探索和创新,因而具有实践推广的价值。
依据六西格玛测量管理系统基于测量技术和统计学的规程和特征,及其滥觞于企业流水线管理的缘由,笔者认为,将其运用于学校管理的范畴,对于行政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人力管理系统、课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生常规管理系统、考试分析系统、服务保障系统、安全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基建工程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食堂宿舍管理系统、会议管理系统、文书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等,都具有明显的适切性,效果应当是令人满意的。
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不具备普适性。显然,六西格玛测量管理系统只能适应于可以量化的、具有固定程式的流水线型工作。教育具有明显的不同于企业管理的专业性特点,因此,六西格玛测量管理系统不能完全照搬于教育教学管理,其效度有限,应当慎重使用。
(一)并非学校所有的工作都可以用数据来测量。比如,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注意力集中度、态度参与度、情感目标达成度,教学个性评价,师德评价,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等等,是不能完全被量化的。在常规管理中,有些工作尽管我们一直坚持用量化的办法来管理考评,但是,确切地说,我们的量化权重赋分并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如果不能将信息转化成数据,则无法用六西格玛模型来测量。
(二)使用六西格玛测量系统缺乏专业技术支持。六西格玛测量系统具有非常精细复杂、技术性极强的测量分析程序,需要专业人员来组织实施。我们在学校推行六西格玛测量管理体系,缺乏必要的人力、智力和技术支持。从项目确立、信息筛选、数据采集、工具图表使用、统计分析、问题诊断,到导向策略,我们都面对着一个非常陌生的系统,缺乏科学判断和效度分析,一旦出现误差,则会使整个系统运转无效、失灵,甚至会造成错误的导向,这一点应当引起各学校足够的重视和警惕。
(三)推行六西格玛测量系统的时间成本过大。学校以育人为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任何管理形式、任何工作都必须坚持这个前提,并积极为教育教学服务。六西格玛测量管理系统具有严密的组织程序,为了测量数据,有时候问卷调查就需要反复几次,统计分析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学校工作如此复杂,每个部门、每位教师、每个岗位都有所不同,全面开展流程测量,很容易出现“一哄而上,为完成项目而疲于应付”的现象,导致功败垂成。据一所实验学校的骨干教师反映,为了全面推行六西格玛测量管理系统,该校第一批次确立的项目就有36个,迄今已经开展了5个批次的项目研究,总数量达到208个,全部教职员工、学生都参与了实验研究,研究规模、涉及面前所未有。拿前段时间的测量分析为例,为了突击完成项目研究成果,以各种立项课题开展的学生全员问卷调查就有41次,如果每次问卷需要10分钟,41次问卷的总时间就是410分钟,这引起了广大学生的抱怨和反感,大量学生对问卷内容不屑一顾,甚至胡乱填写,可以想象,这样的问卷调查反映出来的信息效度会是怎样,而信息的失真,最终将归结为整个研究的失败;教师更是在研究任务的重压下苦不堪言,抽掉了大量本属于教学研究的时间,冲击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问题的关键是,研究已经开展了3年,学校的管理实效、教师的工作实效究竟提高了多少?有教师反映,他们并没有感到明显的变化,没有体验到价值实现的喜悦,倒是课题报告和文件出台了200多个,项目研究成了教师们的工作负担。这是当前在学校推行六西格玛测量管理系统的突出问题。
(四)六西格玛测量系统的程序过于繁琐。前文已经提及,在学校推行六西格玛测量管理系统主要分为5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做繁细的工作和分析。但是,结合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冷静反思,不难发现,有些工作是无效的、徒劳的。比如,对于“客户”和“流程”,我们的工作常规和岗位职责、考核细则已经非常明确,教师应当对谁负责、应当怎样完成工作,都有明确的客户范围和工作流程,只不过我们没有提出客户的概念。有了这个管理机制,教师再去找自己的客户,再去费力劳神地画出自己的流程图,耽误了正常的工作不说,这样一种机械模式,更让人觉得幼稚可笑。难道开展所有工作,都需要先画出流程图吗?相反,在很多情况下,没有这个流程图,教师往往做得更加简洁高效。把一件本来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是愚蠢的管理。再如,对于测量分析问题,其实完全不必要采用六西格玛专业工具图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像师生联系卡、座谈交流、征集提案、头脑风暴、集体诊断、同伴对话、听评课、工作例会、自我反思、小课题研究,等等,相比之下,这些形式更加灵活、简捷、清楚。我们的目标应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程式化、教条化、复杂化地面对问题,实用的即最好的。
四、建议与启示
(一)实施六西格玛测量管理系统需要前置性实验和跟进实效性评估
六西格玛本质上是一套系统的质量标准和测量工具,这决定了它在应用中的有限性和有效度。学校不同于企业,学校的使命是传承文明、启迪智慧、格物致知、立德树人,企业的目标则是追求资本、技术、市场、质量和利润。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导致价值规范的差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六西格玛适应于学校管理的范围、部门、工作和信息进行梳理,结合六西格玛的执行标准和方法进行对照性论证、预设性推理、适应性分析和实验性验证。在流程可以规范化、标准呈现方式可进行流程测量、适合数据计量、组织程序和支持技术并不复杂的工作领域中,我们可以开展嵌入式实验,密切关注运行中的问题和变量因素,对引起的系统变化、排异反应,以及可能产生影响的相关数据、结果,要有充分的预防、补偿措施和准确的分析,必要时可以邀请专家对测量系统进行调整改造,建立适应于学校管理的测量模型,并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集体审议,确定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在相关领域推行实践六西格玛测量管理系统,并对测量效度和相关利益方满意度跟进进行多元评估,验证并提高六西格玛测量管理系统在学校运行的适应性和效益。必须要提醒的是,在其推行实施的过程中,学校依然要十分谨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部门和工作、不同的环境,都会产生新的问题,测量系统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升级,以适应新的改革,同时要时刻警醒,企业的技术方法和管理范式并不能完全被移植到学校管理中,要按照教育规律管理学校。
(二)推行六西格玛测量管理系统需要专业培训支持
通用电气公司的六西格玛测量管理系统,是经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文化价值观引领,由全体员工认同、维护和创造,并逐渐提炼概括而形成的价值规范。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它不断被完善创新、拓展扩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产品质量和专业技术的要求,更延伸到了产品服务、人才培养、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以及覆盖全球通用电气公司员工的全员培训中。通用电气公司每年不惜拿出巨额资金支持培训计划,开展“绿带”、“黑带”等不同层次的培训项目,培训对象涵盖制程工程师、主管和公司部门经理等,直接参与六西格玛的项目质量、设计开发,确保六西格玛系统的规范操作、高效运行和改造创新。作为实施策略,学校引入六西格玛测量管理系统,在借鉴其测量管理模式的同时,还必须学习研究其培训策略,全面把握六西格玛的核心理念、基本流程和相关技术等,特别是要对教师进行六西格玛突破性改善工具、参数检验/变异检验、数据分析与统计学、实验计划法、鱼骨图、因果矩阵、田口(Taguchi)方法、失效模式及效果分析(FMEA)评估程序、FMEA工作坊、测量系统分析、高级DOE技术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建立以干部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项目团队,按照教代会通过的实施方案推行六西格玛测量管理体系,同时完善配套的支持和保障机制,建立动态的信息反馈系统,及时跟进评估分析和管理调控,以实现预期目标和管理效益,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现代学校管理机制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构建以人为本、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管理机制。任何改革都必须以遵循规律为前提。当前,形形色色的测量管理理论充斥学校,特别是有些学校对企业管理理论盲目迷信、照搬移植,加上有些校长专业化水平不高,学校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学校管理改革的光怪陆离、追求新异、无所适从。这些现象必须引起学校足够的重视。事实上,任何一种测量管理模式都需要特定的文化环境支持,离开了特定环境,就可能导致管理失灵。企图单靠从技术层面引进某种模式来改进学校管理,不仅是幼稚的,更是拙劣的。真正的变革应当从学校内部开始,是基于学校文化、体现师生愿望的改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校管理改革应当是校本的、内生的、渐进的,这需要校长提升价值领导力,组织全体师生提炼学校文化精神,形成核心价值观、共同愿景、团队精神、民主自觉和价值规范,并坚持不懈地继承、借鉴、创新,建设适合自己的、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测量管理机制。
标签:六西格玛论文; 学校管理论文; 学校管理系统论文; 测量管理体系论文; 企业流程管理论文; 客户分析论文; 流程优化论文; 客户管理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