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桥梁病害分析与防治论文_顾振伟,丁云霄,潘君逸

高速公路桥梁病害分析与防治论文_顾振伟,丁云霄,潘君逸

1 高速公路桥梁病害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1.1 桥面系病害

高速公路的桥面铺装结构,承受着来自车辆的荷载如车辆压力与摩擦力,以及外界如温度、湿度变化等环境因素。桥面的铺装,可以使这些荷载有效分散,均匀地分载于桥面板上;同时,铺装结构作为桥面结构的一部分,与主梁、桥面一起组成了整体的受力体系,其应力分布特征与变形情况受桥梁的主梁、桥面的结构形式控制。由此可见,桥面铺装结构需要具备抗压、抗裂、耐磨等特性。

我国南方进入夏季后,温度高,降雨量大,铺装结构常受水损坏、车辙损坏。在北方寒冷地区,混凝土在低温状态下的收缩变形,导致桥面铺装出现裂缝;另一方面,裂缝中的渗水,在冰点上下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加剧了裂缝的发展。裂缝使高速公路桥梁的外观质量下降,影响行车安全,增加了养护成本。

然而,在实际的设计、施工过程中,桥面铺装结构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与研究,铺装结构的受力特征、配筋量、材料选择等没有经过针对性的、严密的计算与分析,在理论设计方面还有待完善。同时,高速公路设计跨度、宽度的加大,偏压工况的加剧,都会导致桥梁出现横向与纵向裂缝。

在桥面在荷载作用下,会发生一定的位移变化,通过伸缩缝来调节位移变形,使桥梁整体受力情况得到改善。伸缩缝是桥梁受力体系中的重要部位,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伸缩缝使用年限超过5年时,常常被各种杂物堵塞,严重影响伸缩缝正常工作。另外,由于车辆的超载及雨水的破坏,在数年后便会出现老化、脱落,锈蚀等病害,同时连带影响周围铺装结构的质量。

1.2 上部结构病害

板桥是目前高速公路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如空心板桥、肋板桥等。板桥的病害主要是企口缝破坏,企口缝一旦破坏,原本通过企口缝连接在一起的两板分离,形成单板受力情况。主要表现为桥板底部出现的横向和纵向裂缝,同时伴有渗水现象。这种裂缝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构性裂缝,一种是非结构性裂缝,结构性裂缝常出现在跨中及支座,其余一般为非结构性裂缝。通常,纵向裂缝是单板受力引起的,而垂直于主钢筋的横向裂缝,出现的原因往往是混凝土强度不足。

1.3 墩台结构病害

车辆荷载和桥面的自重等上部结构荷载,通过梁柱体系分配给桥墩、桥台,桥墩、桥台再将荷载传递给建筑基础。墩台损坏主要来自两方面,一种是上部结构荷载的变化,一种是地基基础的变形如沉降等。墩台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一旦墩台破坏,轻则桥梁出现滑移,转动,重则导致桥梁坍塌,后果严重。墩台病害主要表现为倾斜变形和台身裂缝。

墩台倾斜变形,主要发生在桥梁的下部结构。跨河桥梁墩台出现倾斜变形主要是由于流水的长期冲刷,受单一方向、冬雨季差异较大的水荷载长时间作用,迎水面处较背水面处冲刷更为严重,基础受力不均,导致墩台病害发生;在软土地区,由于软土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是导致墩台倾斜变形的主要原因;在山区桥梁中,雨季山洪的危害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可能出现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墩台直接的冲击、破坏非常严重,而这种灾害本身具有随机性,发生时间监测预报难度较大,规模大小也难以预测。

桥梁墩台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浇筑、养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加之周围环境温变化如季节变化、昼夜温差等因素,本身就会具有一定数量的裂缝,只不过裂缝宽度与深度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均视作质量合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墩台常出现集中的网状裂缝,主要出现在长期日照的混凝土面上,造成较大的温度应力。斜向裂缝也是墩台裂缝的一种,主要出现在软土地区,土体本身承载力不足,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剪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形成斜裂缝,破坏墩台结构。桥梁侧墙、翼墙开裂往往是由于排水设计考虑不周,雨水或高位地下水的侵入而导致的冻胀破坏,以及墙背填土的不合理设计。

2 高速公路桥梁病害防治措施

2.1 桥面病害防治

桥面铺装结构作为桥梁最直接的受力和保护层,桥面铺装的养护是桥面系病害防治的重要手段。桥面铺装为水泥混凝土时,设计时要尽量选择抗渗性、抗腐蚀性和抗冻性等级较高的水泥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加强振捣密实,在运行阶段定期对排水通道进行检查、疏通,确保桥面积水尽快排出。一旦出现裂缝,为避免因渗水等原因造成二次破坏,应及时在上方加铺防水层,情况严重使应采取灌浆甚至重新铺装等措施。

桥面铺装为沥青混凝土时,在设计、施工阶段应注意选择沥青等级、保证沥青摊铺连续性以避免冷缝、保证沥青压实度;对于车辙损坏,可以采用微表处或稀浆封层混合料来进行填补处理。沥青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可以在清除缝内杂物后使用热沥青进行灌封处理,裂缝较大时可加铺沥青面层,注意振捣密实。

桥梁伸缩缝出现破坏时,对钢板等焊接部位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重新焊接,及时清除缝内杂物,加强管理,整治高速公路超载情况。

2.2 上部结构病害防治

为提高高速公路桥梁的板桥结构的承载能力,可以通过桥面底板加设主筋或增大截面积的方法进行加固。这种在桥面底板的作业只需在桥下施工,不会对交通造成影响,是优选的方法,并且对于简支板梁桥,采用此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桥梁整体承载能力。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病害表现为腹板开裂时,为了改善箱梁的受力情况,应在箱梁内部浇筑混凝土,及时控制腹板变形。若受客观条件限制箱梁内部浇筑混凝土施工困难时,应采取加筋措施,提高腹板抗弯性能。

2.3 墩台结构病害防治

对于墩台结构的倾斜变形,应从改善地基承载能力的方向入手,对于跨河桥梁,可以在河底加做钢筋混凝土支撑,扩大基础底面积,加强桥墩的整体性。同时对地基土体进行水下灌浆,降低土体透水性,提高地基的整体稳定。对于桥台填土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变形,应该采取换填轻质土的措施,降低桥台承受的土压力,填土不易开挖时,可对墙体进行加厚。墩台出现裂缝时,应及时设置钢筋混凝土围带或添加钢箍进行加固。

3 结语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大部分高速公路已经投入使用了一定年限,出现了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病害。导致病害的原因非常复杂,一些人为的、非人为的因素均不可避免,只有通过在设计、施工、运行阶段均做好准备,降低出现无法修补的病害的几率,在养护过程中加强监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使高速公路桥梁经久耐用,发挥长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涛.软土地区铁路桥梁墩台滑移病害整治技术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3,(11):63-67.

[2]刘菠.高速公路桥梁典型病害及建管养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

论文作者:顾振伟,丁云霄,潘君逸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  ;  ;  ;  ;  ;  ;  ;  

高速公路桥梁病害分析与防治论文_顾振伟,丁云霄,潘君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