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脊柱内镜或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管内病变研究论文_黄巍

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111000

摘要:目的 探讨全脊柱内镜或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管内病变研究。方法 以40例腰椎管内病变患者为对象,就诊时间段为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所有患者行椎板间入路治疗,采用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20例采用全脊柱内镜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20例全脊柱内镜联合微镜辅助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术后腿痛情况、腰痛情况及腰椎功能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综合对比后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腿痛、腰痛及腰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腰椎管内病变患者,全脊柱内镜及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腰痛及腿痛情况得以明显缓解,且腰椎功能得以明显改善,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全脊柱内镜;显微镜;腰椎管内病变;腰椎功能评分

腰椎管内病变是指患者腰椎发生的一种疾病,分为硬膜外病变及硬膜下病变,如腰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及硬膜外肿瘤等都属于硬膜外病变,神经鞘瘤、硬脊膜动静脉瘘及蛛网膜囊肿等都属于硬膜下病变,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腰痛及坐骨神经痛,引起下肢关节相应支配区的疼痛,导致皮肤感觉逐渐衰退,导致下肢运动功能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此类疾病常见于中老年患者,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症状,随着诊断技术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手术广泛运用到临床上,显微镜具有视野清晰的优点,临床上用于治疗腰椎管内病变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下面本文针对40例腰椎管内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对我院实施全脊柱内镜或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管内病变的效果进行探讨,报告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以40例腰椎管内病变患者为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20例采用全脊柱内镜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20例全脊柱内镜联合微镜辅助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41.5岁,最大78.6岁,平均年龄(54.68±6.24)岁,病变位置:硬膜外病变13例;硬膜下病变7例;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39.5岁,最大75.2岁,平均年龄(53.28±5.12)岁,病变位置:硬膜外病变14例;硬膜下病变6例。患者经过X线诊断,符合腰椎管内病变诊断标准,且患者无手术禁忌,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病情反复,不接受长期随访,精神类疾病的患者。患者以上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全脊柱内镜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患者麻醉后,取俯卧位,消毒铺巾单。透视定位后,穿刺针穿刺到达目的锥板,正侧位透视无误后取0.6cm切作为手术入口,并使用钝性置入扩张器,将外工作鞘管置入其中,其斜面开口朝向黄韧带。将扩张器转移在外工作鞘中,将内窥镜置入其中,高速磨钻磨除镜下锥板,使得黄韧带充分暴露在视野下,再使用咬断钳和枪钳将黄韧带逐层切开至5mm,将椎管内容物充分暴露在视野下,沿椎管内神经根走行向下外侧隐窝方向,使用高速磨钻磨除锥板,将椎板间隙扩大,暴露下方黄韧带,再使用咬断钳及枪钳,直至神经根与硬膜充分暴露在视野下,沿神经根寻找病变位置,将脱落髓核摘除后,检查有无残留游离髓核,将其清理干净,探查患者神经根活动度,协助患者卧行抬高腿,检查无痛后接受手术,放置1根引流管,伤口缝合1针后使用无菌创口贴覆盖。

观察组全脊柱内镜联合微镜辅助经椎板间入路治疗,患者全麻之后,以病变位置为中心行3cm切口作为手术入口,将皮肤肌层逐层切开,将最长肌与多裂肌之间行钝性分离,剥离至下一椎体关节突前外援,使用外侧入路专用拉钩,采用全脊柱内镜及脊柱显微镜,用神经剥离子确认椎板间病变位置,神经根显露在镜头下之后,去除黏连组织使得神经根得以松解,缓慢牵开神经根,使用磨钻磨除关节突变位置,显露神经根孔,去除突出的髓核组织,使用双极将破裂纤维环灼烧后使得纤维环收缩,再探查神经根确认松弛无卡压之后,止血,并将伤口冲洗干净,逐层缝合,并使用无菌敷料包扎。

1.3观察指标

采用数字测量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总分10分,得分与患者疼痛感呈正比。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对患者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分,包括:临床体征、活动受限及膀胱功能等方面情况,总分29分,得分与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呈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软件系统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平均数±标准差数据资料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腿痛、腰痛及腰椎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比较

经综合对比后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腿痛、腰痛及腰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腰椎管内病变发病急,且患者症状较重,疼痛难忍,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术措施,缓解症状。近年来,全脊柱内镜手术在临床迅猛发展,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将椎板间作为手术入路治疗腰椎管内病变患者,能将患者腰椎侧隐窝骨性狭窄、肥厚韧带及关节突关节囊肿切除,且不会对患者的椎间孔及椎板间的骨质造成破坏,不影响骨结构的完整性,可以较好地处理患者下腰段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等疾病。随着脊柱外科迅猛发展,为了满足患者需求,减少创伤面积及并发症影响,显微镜技术弥补传统手术缺点,其三维视野清晰,手术空间大,在显微镜下操作,能及时将血清除并直接用双极电凝止血,帮助患者彻底清除脱出的髓核及韧带,能微创地处理腰椎管内硬膜下病变。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全脊柱内镜及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管内病变患者,患者的疼痛情况得以明显缓解,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腰椎管内病变患者,全脊柱内镜及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腰痛及腿痛情况得以明显缓解,且腰椎功能得以明显改善,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振熙. 鉴别腰椎管内外病变引起腰腿痛的临床检查方法[J]. 康复学报, 1998(1):19-21.

[2]朱永坚, 应广宇, 余丹枫, et al. 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腰椎硬膜内病变[C]// 2015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暨浙闽江赣四省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会. 0.

[3]赵艳飞, 郭晓方, 杨保成. 颈胸腰椎共存的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34):86-87.

[4]覃静. 退变性腰椎侧凸与有效颈椎管率及其相关性研究[J]. 微创医学, 2017(3).

[5]查圆瑜, 金伟, 张树威, et al. 经皮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7(1).

论文作者:黄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全脊柱内镜或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管内病变研究论文_黄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