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底,井研县教育局组织全县教师参加了"教师学科核心素养培训"活动,通过听取专家讲座和视频学习,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专家们指出:在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从基本内涵上来看,学生核心素养可以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角度论述。我认为:体育课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精神品质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核心素养为指导,为学生设计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培养目标和实践途径。经过深刻反思和总结,我谈谈自己在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体现和培养。
一、文化基础:从理论入手,帮助学生认识体育
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形成意识、养成习惯,在学习、生活中能够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才能有效提升体育教学效果,使每位学生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具体策略:教师可从理论知识入手,引导学生选择体育项目,如简单的动作与精细的动作、单项运动与集体运动、体能项目与技巧项目等,使学生将这些内化为体育知识,为下一步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教师完成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后,学生就会充分认识到运动技能的特点,如肢体协调能力与反应能力等。在具体的体育活动课中,教师还可开展上下肢协调动作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学生从各方面真正地了解体育、热爱体育。
二、自主发展:设计灵活多样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
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以运动项目为依托,帮助学生找到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体能技能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体育教育中就要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体育运动中,女生对于篮球运动缺乏兴趣,教师单纯的讲解和机械的训练也很难激发其学习热情。这时教师就应该转变思路,为学生设计更易于其自主参与的教学内容,如,"往返运球"、"运球接力"等比赛性活动,让女生也能够在参与中体会到篮球运动的趣味性;教师应该抓住教学时机,将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进行渗透、示范、指导,让学生在参与中不仅能够接受篮球运动的理论知识,提升文化素养,还能在自主参与中提高技能。再比如,如果学生的体能情况不理想,他们在立定跳远中,很难跳到1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硬性要求他们跳到1米6,那就是不科学的,是尊重学生客观情况的表现,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适合他们能力水平的目标要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体育教育服务,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运动潜能,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训练水平。
三、体育教学的信息化: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改善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同样离不开信息化,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更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篮球教学中,为了激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播放姚明的相关视频,或者播放美国NBA的精彩赛事视频,将会深深吸引他们的关注。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会以篮球明星为偶像主动参与训练和学习。再比如,在短跑教学中选取刘翔在田径比赛中跨栏的相关视频,在播放时调节每一个动作的速度,让学生对短跑运动中跨栏的动作有清楚地认识。观看视频后,再安排学生进行场地活动,巩固理论知识。初中生对刘翔充满了好奇,因为崇拜他,进而模仿他,就能更好地掌握短跑技能和动作要领。
总之,我们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能够通过教育创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衡量中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关键,从自身核心素质出发,为学生设计更加多样、实用的教学参与方式,并在体育实践中渗透人文理念,让所有学生不仅能够接受系统的体育知识,更能在自主参与中,提高实践能力,进而促进体育教学不断发展。
论文作者:任大春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学生论文; 体育论文; 素养论文; 教师论文; 核心论文; 自主论文; 动作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