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萌[1]2000年在《关于当前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若干思考》文中研究指明结构调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的过程。当前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不断向农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有利于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普及,有利于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体制。 当前农业结构调整有四个特点: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二是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优质化、多样化;三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复合化;四是农业结构调整运作机制市场化。调整农业结构必须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原则、运用经济手段原则、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原则和尊重农民自主权原则。从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看,把这些原则真正贯彻到实际工作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调整农业结构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关系、市场导向与发挥区域优势的关系、政府引导与尊重农民自主权的关系。 关于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种植业结构调整要在坚持产量、质量、结构、效益四者统一的基础上,突出调整区域布局、作物结构和品种品质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养殖业结构调整要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的产业来抓,调整布局,调整生产结构和品种结构;农产品加工业调整要加速改造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依托,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外向型创汇农业要积极扶持发展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生产,鼓励农产品精深加工品出口,大力发展有机安全食品(绿色食品),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黄小晶[2]2002年在《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是在国家农业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和产业经济学科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从农业产业政策的实践出发,从大农业产业结构、组织、技术、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配置以及区域布局、国内外关联等角度,以农业产业政策与农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了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取向,初步形成和发展了政策理论。全文共分9章,主要运用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比较等理论,实证、规范经济学研究等方法进行探讨,对农业产业政策实施绩效、农村需求结构、就业结构、农业生产要素和布局、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国际化等命题以及对策建议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评析。本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观点:①初步搭建了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理论框架,设计了政策和结构体系图;②延伸了“农业”概念外延,提出了“大农业”的构想;③提出了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再造和创新的公司化发展方向,设置了农业产业化、公司化发展模式图和产业化公司模型图;设计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图和农业资金投入效益模型图;④提出了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行内外贸一体制的观点;⑤建立了农业保障体系参照图,建议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乡镇、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发展;⑥剖析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区域布局、科技创新、农产品市场体系;⑦提出了加大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整体思路;⑧提出了农业支撑体系新观念及扩大政府支农范围、重构农业保险体系、扶持弱势群体的政策建议。
李琳[3]2001年在《关于新一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若干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结构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第一次是80年代中期,第二次是90年代初期,当前进行的是第
刘凌霄[4]2015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一国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稳定的农业经济来作后盾,而稳定的农业经济基础则必须由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来作为支撑。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基础性是无可替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发到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与我国其他两部门经济相比,也显得落后。其问题集中表现在“三农”问题上,具体表现为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农业布局凌乱、农产品价格不合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产业链不健全等方面。因此,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农业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产业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和调整绩效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问题进行了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如下:(1)构建了包括调整主体、调整内容、调整目标、调整策略和影响因素为要素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系。首先,梳理了相关理论,对部分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然后通过中外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的比较分析,得到有益的启示;在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涉及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对体系内构成要素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的分析。明确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是决策主体、农民是执行主体的地位,统一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主体的新理念。(2)从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布局结构和农业产业链结构三个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生产的特点、农业产业结构的布局特点和农业产业链成长特点,确立了从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布局结构和农业产业链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调整,把微观调整、宏观调整与市场经济规律结合起来,为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决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据此更好的完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3)基于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建立了现代农业高端生态农业模式。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的优越性和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刚性,根据我国地域广阔、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差异性,在不同区域建立生态种植模式、生态渔业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草地生态模式、丘陵山区生态模式、设施生态农业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等的高端生态农业模式,这为农业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方向。(4)基于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结合宏观农业布局、中观农业布局,做好微观农业布局。分析了我国不同农业区域的差异性,根据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要求,在做好宏观、中观农业布局的同时,要做好微观农业布局,也就是布局好村、镇的农业生产结构,这为农业布局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新途径。(5)基于农业产业链结构的优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拉长、拓宽农业产业链,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产业链体系。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根据我国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非农业就业等有关政策,大力兴办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这为农业产业链优化提供了新思维。(6)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模型。分析了诸多绩效评价方法,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移植灰色系统决策理论模型,解决信息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数据有限等问题,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建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绩效评价的灰色系统理论模型,这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的绩效评价提供了新方法。(7)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证分析。基于1981--2011年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进行了假设检验实证分析。从中发现:财政对农业的支持程度、金融对农业的支持程度、农业现代化程度和“中央一号文件”政策的颁布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正相关。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
严碧蓉[5]2006年在《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应适时而又有序地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大农村经济,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农业政策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引导和保障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迅速发展,农产品在数量、质量与品种上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系统性、结构性问题,如农业生产区域结构雷同,农业内部发展不平衡,农业经营组织单一等等。本文通过阐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模式及原则,从以往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及演变趋势着手,介绍了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在综述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从农业政策方面分析了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子,总结了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针对现状和目标,重点阐述了湖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①在建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和农业法规,为湖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保障。②从转变政府职能出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为农民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③根据湖南省的地方特点,提出了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分区域进行调整的思路。根据需求,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④提出了湖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建立经济产业为目标和规模经营的思路。
覃巍[6]2002年在《农民收入论》文中认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和农业为起点,继而扩展到城市和其它产业,从微观到宏观,进而又促进微观改革的逐步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转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证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逻辑进程的选择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新世纪开始,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随着改革进入新阶段,各项原有的改革政策的功能大多已接近发挥极限,而各种新问题不断涌现,使中国经济运行速度减缓,迫切需要对原有的改革理论和政策进行再探索与创新,重新认识市场经济规律,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从中国实际出发,对这些困扰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展开研究,确保中国经济在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要靠亿万农民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农村改革20多年最基本的经验之一是必须承认和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农民的积极性来自农民权益的保障,而农民收入是农民权益的直接体现,是事关全局的大问题。近年来,尽管采取了多项措施,但农民收入增速却呈连续减缓的态势,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不少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农民收入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力图能找到破解这一世纪难题的有效途径,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研究的方法手段也日趋丰富,但从总的情况来看,目前的研究仍为就增收研究增收的多,从生产、流通、分配(包括再分配)及消费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较少;对策性研究较多,理论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的研究较少;应时的研究、事后的研究比较多,前瞻性的研究、事前的研究比较少;适应政府权威部门需要的研究较多,满足一般农民及涉农企业需要的研究比较少;作为数字特征比较明显的收入问题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多为统计资料的引用,而且统计数字中的同一指标因来源不同而不同的现象时有出现;研究的时期长短不一,多集中在近几年,特别是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这几年;研究的区域多集中于国内,与国外对比研究特别是与类似的发展中国家及发展阶段的对比研究比较少;就农业或农村产业来研究的多,跨行业、跨学科的研究比较少;经济学与社会学各自为政的研究多,两者有机结合的研究较少。农民收入问题涉及到收入的产生、<WP=4>形成、分配和使用等方面,涵盖了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产业演进等诸多内容,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农业与非农业、经济与社会等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联系国内外的经验教训,综合考察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综合运用,从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构筑起并不断丰富具有特色的理论与分析体系,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探索、分析与研究、以农民为本,将农民收入问题解决好,对实现农村的全面现代化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论文选择农民收入作为研究的内容,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构筑起符合中国国情的促进农民增收的理论与分析体系。本论文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要弄清农民收入是什么,即通过作为经济发展主要内容的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分析,明确农民收入的涵义,将农民收入和社会再生产进行比较,得出农民收入是一个经济运行过程的结论,然后在理论与实践回顾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从经济发展角度,比较全面地提出中国农民收入目标,并就农民收入的经济运行过程涉及的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的因素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探讨如何实现农民收入的目标。可用下列框图来表示这一基本思路和逻辑框架:背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农民收入是什么↓国外已有的理论与实践的回顾↓中国农民收入现状如何↓中国农民收入目标是什么↓如何有效实现中国农民收入的目标 从基本思路出发,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为农民收入导论,目的是为农民收入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构造出理论分析体系。内容主要包括农民收入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农民收入的涵义、农民<WP=5>收入范畴的界定以及分析说明农民收入是个经济过程,这个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实际上与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是一致的,是周而复始的过程。 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经济过程,为我们研究农民收入问题找到了一条清晰的思路,即在经济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依照农民收入的经济过程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本论文从众多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角度中,依此思路,形成研究的基本框架。第2章,是理论与实践的回顾。通过对农民利益保护和剥夺两种思潮的回顾,并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农民收入政策及采取的模式进行横向对比,得出只有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才能真正?
王慧青[7]2007年在《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众所周知,“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关键。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又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对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其调查对策进行研究,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及其调查对策进行专门研究,以期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所裨益。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概述了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二章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内涵和调整的必要性进行概述,较全面地总结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第三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进行分析,其内容主要包括:有利条件和限制条件。第五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原则和调整方向进行探讨,主要指出利用循环型农业模式来发展湖南省的农业产业经济,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形成农村产业新格局。第’六章主要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主要从思路、科技、农业经营体制、资金投入、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职能等方面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和今后的研究方向。结论是当前湖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是战略性的结构调整,调整的范围包含: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及其延伸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创新点是结合湖南省的现状与条件指出了调整的具体方向和对湖南农业区域布局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连华[8]2004年在《县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系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县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最小单元,是解决“三农”问题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如何协调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宏观政策与县域农业结构调整目标的矛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本文在对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比较优势、区位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等进行了系统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县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与特点、演变规律,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通过对县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区域性、经济制约性、不平衡性、非系统性和不完整性、开放性、不连续性、差异性和趋同性、外部市场需求性、政策制约性和统筹性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县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性。在农业结构调整普遍规律和特殊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的方法,探讨了县域农业结构调整的价格效应、收入效应、市场化效应、产业化效应、城镇化效应和政府干预效应机制。最后,以山东省安丘市农业结构调整为例,从安丘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问题、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分析了安丘市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基本问题与症结,提出了安丘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与方向、指导思想与原则及对策与措施。
秦燕[9]2007年在《基于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基于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农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并以甘肃定西市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在说明基于农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农业结构调整的意义的基础上,首先结合农业产业特点,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运用于农业,界定了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明确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构建了由农业要素、农业产业组织、产业主体市场运作能力以及产业支持体系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农业核心竞争力分析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分析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实质、主体和产业支持体系,指出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应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展规律所指明的区域农业生产体系的发展方向,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质就是立足于区域自然禀赋等初级竞争要素之上的区域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区域农业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农业结构调整主体:初期应发挥产业链纵向组织化对区域农业产业链形成的激发作用,以下游加销环节的主体为农业结构调整主体,通过上下游环节的纵向组织化,逐步带动小农进行专业化生产和向现代农业生产者的转变,进而刺激区域产业链雏形的产生,同时在此过程中不忽视农民合作组织的培育;当区域农业已形成专业化生产经营格局,较为合理的农业产业链显现雏形时,应在从更大的范围、更广泛的领域,以更丰富的形式加强产业链纵向组织化的同时,侧重培育农民合作组织,使其成为农业结构调整主体;产业支持体系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农业结构调整中应根据产业支持体系发展所处阶段的不同,开展重点不同的工作。最后运用上述理论对甘肃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进行了案例分析。
余鑫星[10]2012年在《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海市郊农业已进入都市农业加速发展时期,种植业发展则明显经历了从农产品数量保证向质量提升、从以粮食生产为主向粮食、蔬果等农副产品并重,从物质输出向服务输出、从单一功能向多元化功能转变。但也面临着农地资源急剧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农业经济地位显著下降、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积极性不高、农业劳动力不足、蔬菜价格波动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对农业结构尤其是种植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本文把研究的视角触延至相对中观的层面,以农业内部种植业为研究对象,以上海市作为区域对象,首先全面回溯种植业的发展路径和演变历史;其次对上海种植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把握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最终提出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体系,为加快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本文从以下几部分展开研究:(1)研究起点。阐述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形式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评述,并确定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方法和可能创新点。(2)理论基础。明确相关概念,并对农业结构调整领域内的各种相关理论进行探讨,为本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3)实证分析。主要从种植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两个维度,研究建国以来上海种植业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发展,深刻理解其特点,并对种植业调整的方向进行分析。(4)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对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从政策、市场、生产条件的变化出发,对上海种植业结构演进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分别提出宏观调控机制、条件诱导机制和市场需求机制。(5)定量评价。通过定量模型,从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生产效率、区域比较优势、整体发展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发现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的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6)目标体系构建。在前文基础上,从动力机制出发、从发展态势入手、从存在问题落脚,提出上海种植业发展的功能升级战略,并构建目标体系,提出实现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措施和对策。主要结论有:(1)研究发现,建国以来,上海市郊种植业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演进,但总体来看,上海市郊种植业仍然是上海郊区农业的主导产业,其中粮食作物仍是上海市郊种植业主要作物。空间布局的中远郊区化趋势明显。无论是规模较大的粮食、蔬菜生产,还是规模较小的油菜、西甜瓜的生产,都体现出生产重心逐步由近郊,向中郊,再向远郊推移。(2)文章认为,影响上海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三大动力机制,分别是以政策导向、体制变革、城乡关系变化为主的宏观调控机制,以土地、劳动力以及技术为主的条件诱导机制,以消费者需求、出口贸易变化为主的市场需求机制。(3)文章进而提出,功能提升战略应作为新时期上海市郊种植业发展的核心战略,种植业发展的三大目标,即为稳定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以及强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关于当前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若干思考[D]. 高萌. 华中师范大学. 2000
[2]. 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D]. 黄小晶. 暨南大学. 2002
[3]. 关于新一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若干思考[J]. 李琳.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1
[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 刘凌霄. 北京交通大学. 2015
[5].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D]. 严碧蓉.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6]. 农民收入论[D]. 覃巍. 西南财经大学. 2002
[7].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D]. 王慧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8]. 县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系统分析[D]. 连华.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9]. 基于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D]. 秦燕.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10]. 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D]. 余鑫星.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标签: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论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三农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农民论文; 种植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