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29 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取及时缓解疼痛、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稳定情绪、减少或避免各种刺激等护理措施。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了改善,2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全面而舒适的头痛护理,可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减少再出血,同时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66-01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外伤后颅内桥静脉及脑表面血管损伤后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的总称。此病发病突然,病情重,短时间内可发生急骤变化,入院后以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因此,头痛是首要解决的护理问题。本文选取临床2011 年10 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8例,其中人院时就有头痛症状者29例,现就头痛的护理的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选取临床2011年2月至2012 年10 月收治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8例,均有外伤史,29例人院时就有不同程度的头痛症状。
男18例,女11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82岁,平均43岁。交通事故伤13例,打击伤6 例,高处坠落伤10例。其中单纯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脑挫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重度颅脑外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颅骨骨折并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
2 疼痛的原因与表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由于血液刺激引起无菌性脑膜炎和颅内压升高,脑血管和脑膜受刺激而出现持续性、剧烈的头痛,因用力或摇头或咳嗽时加重,往往难以忍受以至辗转不安、呻吟不止,并常伴有紧张、恐惧等不愉快情绪活动而导致入睡困难、休息质量差[1]。
3 疼痛的危害头痛都会引起病人睡眠不好、精神紧张,一方面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出血;二方面精神紧张又影响睡眠,形成恶性循环;三方面疼痛不适难以忍受,心理负担加重,治病信心不足,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表现易怒、擅自下床、频频翻身、大声呼叫等用力动作而使出血加重或血凝块脱落引起再出血危及生命。
4 疼痛的护理4.1 一般护理4.1.1 体位与环境休息环境要保持安静,避免各种嗓音和阳光的刺激,减少人员探视,各项护理操作要轻、稳,确保患者安稳舒适,室内要求空气流通,光线暗淡,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给予舒适的卧床条件及体位,禁止起坐、洗头、沐浴、入厕及其他下床行动,注意满足患者的日常所需,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4.1.2 降温护理头颅外伤使下丘脑体温调节失调。为了减少脑代谢需要,必须应用一些降温措施,越早越好。直至头痛缓解,从而改善脑水肿,减轻头痛[2]。包括冰枕、冰袋及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应注意的是冬天头部冰枕时,冰袋用小毛巾包裹,同时防止耳朵冻伤,足心置热水袋,加被保暖,防止降温引起寒颤而加重病情。
4.1.3 留置导尿管由于环境和排尿方式的改变而出现排尿困难,加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再次出血压迫脑组织而加重头痛。给予留置导尿管,患者病情稳定,环境适应后拔掉导尿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4 饮食护理一般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禁食,进食后清醒者给予含高能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及富含纤维素的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酒。神志不清吞咽困难者应24小时后鼻饲流质,保证营养供给,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4.1.5 药物护理遵医嘱使用脱水剂和尼莫地平防治脑血管痉挛药物,必要时慎重使用镇静止痛剂,镇静止痛选用安定、颅痛定,严重者选用冬眠疗法并给予相应护理。当头痛伴呕吐较重者,可协助医生行密闭腰椎穿刺,缓慢放出血性脑脊液5~10ml,术后平卧6 小时,如脑压高者,禁忌做腰椎穿刺,以防发生脑疝。
4.2 心理护理4.2.1 关心安慰病人,言语亲切。引导病人正确看待自己的疾病,及时向患者介绍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告诉患者一切不良情绪均会使头痛加剧,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
4.2.2 向患者讲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原因及诱因、诊断、治疗和预后,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耐心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告知病人卧床休息、头部制动的重要性,尽量减少头部运动,头痛剧烈时及时告知医生处理,不要烦躁不安,辗转反侧。
4.2.3 理解和同情病人,倾听病人的诉说,多与他们交谈,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分散其注意力,改善身体对疼痛的反应,鼓励病人坚定战胜疼痛、战胜疾病的信心,大部分患者喜欢在疼痛部位按摩,通过按摩,使患者转移对头痛的注意力,从而减轻头痛,促进睡眠。
4.3 头痛的阶段性护理对头痛患者,除应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瞳孔、神志变化外,还应根据头痛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护理[3]。发病初期,由于颅内压增高,脑水肿而引起颅压,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等。应将患者侧向出血侧,尽量减少头部搬动,积极有效地使用脱水剂,常能使头痛迅速得到缓解。大量脱水后,患者表现为刺激性头痛是由于红细胞进入蛛网膜下腔,刺激蛛网膜及神经根、脊神经根、产生脑膜及激惹性头痛,可适当给予止痛剂。经一周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头痛缓解或消失,但少数患者会因合并血管痉挛,头痛反而明显,主诉头颈部抽痛,患者情绪低落,应加强心理护理,对头痛缓解的患者,应嘱其继续卧床,禁止看书、读报等脑力活动和下床活动。因为此时血块溶解、脱落,极易导致再次出血。
5 讨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__________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因大量出血和并发血管痉挛而死亡。剧烈头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最早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头痛可以使患者烦躁、恐惧、抑郁等,加重出血。
而过度地精神紧张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缩舒功能障碍,加剧头痛。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适时地把握好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消除一切不良的刺激因素,做好心理护理,能使患者情绪稳定,减轻头痛,而且能减少再次出血的可能性,可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加强对头痛的护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参考文献[1] 林兆耆,戴自英,陈灏珠,等.实用内科学.下册.第9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070.[2] 李玉清.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7(1):126.[3] 张世军.腰穿放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187 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175-176.[4] 程红梅.颅脑损伤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1):1925.
论文作者:李伟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4年第11期(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2
标签:蛛网膜论文; 头痛论文; 患者论文; 病人论文; 疼痛论文; 心理论文; 导尿管论文; 《医师在线》2014年第11期(下)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