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文案例”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案例论文,林嘉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月19日晚,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青年学者江绪林自缢身亡。 2月23日晚,被誉为“史学奇才”的林嘉文跳楼自杀。 这两起事件均引起学界与社会的震动。 这里只说林嘉文。 为什么要提林嘉文? 林嘉文,西安一所中学高中学生,已出版两部史学著作。一部《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另一部《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被誉为“史学奇才”。2016年2月23日,据报道因不堪抑郁症的苦痛而跳楼自尽,年仅17岁。林嘉文的遗书连同他的学术成就等信息迅即传播。 此事引发我们的思考:作为人生之初的家庭教育,我们该给孩子铸就什么样的人生底色?哪些素质或体验,能让一个人安度今生,百折不饶?能让一个人即使被外界打倒了,还能接纳自己并且坚持活下去?其实,这些都是难题。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林嘉文在遗书中不希望人们就其故事“借题发挥”,不希望“把自己‘留与后人评说’”。他写道:“如果你们觉得不能理解我,请给予我基本的尊重,不要拿我借题发挥,像对江绪林一样,那种行为挺卑劣、愚昧的。我实在不想虚伪地以令人作呕的谦虚把自己‘留与后人评说’——以我自己的解释为准就好了。更何况我相信那些芸芸大众里的旁观者,只会给出那种为我所不屑的轻薄、庸俗的解释。”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接受约请而对林嘉文进行“评说”乃至“借题发挥”呢?林嘉文的两部史学著作均是公开出版的;2015年12月16日,就林嘉文的新书《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的出版,西安中学举办了座谈会,出版方、相关专家、媒体等赴会,林嘉文作为作者与会,并坦言自己支持了这次座谈会,会后写了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由《澎湃新闻》公开发布(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5_12_24_345875_s.shtml,《出历史专著的高中生释疑:家里无背景,深知年少成名的压力》,本文中林嘉文的话语大都出自该文);林嘉文的遗书也是自主发布于微信的。这些均表明,林嘉文是公众人物,乃至林嘉文的自杀也是具有社会影响的公共事件。公众关注和评论作为公众人物的林嘉文及其相关公共事件是理所应当的。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作为少年历史学家,林嘉文不会不知道,任何一个人一旦成为历史人物,他是难以堵住天下滔滔之口的。任何一个人不准他人评论自己的生前死后事,既不合理,也不可能。如果历史上某个历史人物拒绝后世对其“妄评”,历史学家们就一定不对其研究与评论吗?林嘉文的陨殁令人叹息,他被人评论,亦说明其人生自有其价值。 发人深思的“林嘉文案例”! 意味深长的是,据媒体报道,在座谈会上,林嘉文所在中学的一位领导表示,将研究林嘉文案例,让更多的“林嘉文”脱颖而出;林嘉文的一位任课老师提出“林嘉文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座谈会上的“林嘉文案例”,“林嘉文现象”都是指中学生林嘉文出版两部学术著作的惊人成就而言的,均是将林嘉文的事迹作为可研究和推广的经验而言的。然而,两个月后,林嘉文的自杀将“林嘉文案例”、“林嘉文现象”凸显在世人面前,其中的意蕴亦因林嘉文自杀而急转直下发生巨大质变,从而透出悲剧色彩。 看林嘉文的学龄前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生活,我们会发现,他就是一个全心全意扑在学术阅读和研究上的人,他在学术上建造了像模像样的学术之塔,然而,那个建塔的人是一个小孩子。这个小孩子,几乎没有真正享受过儿童所应当拥有的本当属于儿童的生活。 请看林嘉文在其自传中所描绘的自己的学龄前生活: “上小学以前,我背过很多诗词卡片,这可能是和我同辈的许多孩子都有过的记忆——那时候背这些东西完全是自愿的。每次家庭聚餐,家里人都会让我起来背诵几首诗词来表现所谓的早慧,在那样的年纪里我自己也判断不了这样做对还是不对,只是从大人们的赞誉中感受到虚荣心的极大满足——这已足以激励我记诵更多的诗词。” 遗憾的是,时年4岁的林嘉文已经在“自愿”背很多诗词卡片。他说“那时候背这些东西完全是自愿的”,其实自愿是假象。真相是家里人让自己的孩子展示其早慧,而孩子“只是从大人们的赞誉中感受到虚荣心的极大满足”,——大人发动,小孩子被裹挟其中,但小孩子自己亦能尝到甜头,并被甜头激励和强化,以至于感觉“那时候背这些东西完全是自愿的”。这样做对还是不对?林嘉文欲言又止。 这就是林嘉文学术化生活的逻辑起点,当然也为他的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生活与学习规定了方向。 林嘉文在这种学术化生活中处处表现出自愿、主动乃至刻苦追求,其实他有意无意地附和着家庭、社会的期待,附和着整个成人社会的期待。 林嘉文对小学阶段的记述有几点值得注意。他写道:“我觉得当年我就读的西安小学实行的是素质教育。记得低年级的时候学校里总是开展背诗词和文言的活动,我在这方面就很擅长,大概背了几百篇吧。不过那时候背的很多东西都是错的,像《岳阳楼记》,背书时都要在‘刻唐贤’和‘今人诗赋于其上’中间断开,这样‘今人’就成了主语,‘诗赋’成了动词,可‘唐贤’本身显然不能被刻到岳阳楼上去。”显然,他做此记述时已经对当时的背诵有所反思——已经意识到“那时候背的很多东西都是错的”,但他以为“(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学校里总是开展背诗词和文言的活动”便是“素质教育”,恐怕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读,有此误读的也绝不只是林嘉文,否则也就不会出现规模宏大的“儿童读经运动”了;林嘉文自杀时才17岁,是个未成年人,他对“素质教育”的误判,其责任应当是成人社会。2009年出版的拙著《蒙蔽与拯救:评儿童读经》曾经对“背诵”和“读经”做过讨论和批评,此处不赘。 林嘉文读小学时,适逢央视《百家讲坛》讲史节目很火,他便跟家人一起看。“有一次学校组织汇报读书的演讲比赛,我便几乎照着电视上的讲课内容和说话方式表演了二十多分钟,结果在班里引来掌声雷动,我当然很受鼓励。后来大概有一两年的时间,我每天早上六点钟起来看电视节目。记得那时《百家讲坛》的播出时间是六点四十,我总是六点就起来收拾收拾,吃过早餐就看电视,直到七点二十节目播完。”那次演讲模仿秀的成功进一步激励了他对《百家讲坛》讲史节目的着迷,甚至点燃了他的史学兴趣,也积累了一些历史知识。他自言曾与师大的两位实习生关系特别好,“拉着两个姐姐轮着听我给不同的年级讲课”,“我全然不懂学术规范,但那时已经开始看一些今人著作,也读白话节选的《资治通鉴》《吕氏春秋》《三国志》等。” 在读他的自传时,我有一个感觉,那次演讲模仿秀受到的欢迎,激励了他此后一两年每天早上六点钟起来看《百家讲坛》电视节目;难以看出他的史学兴趣是内发的、自发的。这其实是与学龄前的他“自愿”背很多诗词卡片异曲同工。 为什么林嘉文学龄前阶段“自愿”背很多诗词卡片,并且从小学阶段开始“主动”沉湎于史学学习?我的看法是,周围成人乃至全社会没有形成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儿童能够拥有充分展示其自然本性的那种生活,于是,林嘉文这种听话的孩子便“自愿”地附和成人的期待。 是什么使少年林嘉文最终崩溃? 儿童是天生的探索者、“思想家”、游戏者、“艺术家”、“梦想家”,儿童生来好奇,喜好探索、游戏、想象以及自发的歌唱、蹦蹦跳跳,等等。因而儿童的生活世界是多维度全方位的,而林嘉文的童年生活只是在单向度上得到展示与发展。从其自述来看,年幼的林嘉文主要用力在成人深度认同的学业,学术方向(阅读兴趣和思想产出)上,从而在儿童的探索和好奇上得到了放大的展示,而其他方面则被抑制与忽视。这可能是林嘉文悲剧的心理学根源。 我多次谈及瑞士心理学家克莱巴柔德和皮亚杰对儿童的发现。在为皮亚杰《儿童的语言与思维》一书所写的序言中,克莱巴柔德认为皮亚杰的这一著作揭示了儿童心理具有这样一个重要特征,用克莱巴柔德的话来说就是:“儿童的心理是在两架不同的织布机上编织出来的,而这两架织布机好像是上下层安放着的。儿童头几年最重要的工作是在下面一层完成的。这种工作是儿童自己做的……这就是主观性、欲望、游戏和幻想层。相反,上面一层是一点一滴地在社会环境中构成的,儿童的年龄越大,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越大。这就是客观性、言语、逻辑观念层,总之,现实层。”从这里可以看出,皮亚杰的研究工作揭示出儿童心理世界由两部分构成,最原始,最基础的部分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谓本能和无意识层面,而在此层面之上还有另一层面的内容,即意识层面的内容。 中国的儿童教育的种种误区恰恰是忽视了最原始、最基础的部分(主观性、欲望、游戏和幻想层),而将教育瞄准了上面一层(现实层),也就是说,将本来应当是后来的教育提前进行了。克莱巴柔德警告说:“一旦上层的负担过重,它就会弯曲、叽嘎作响乃至崩溃。”显然,在林嘉文的成长历程中,他心理世界的最原始、最基础的部分(主观性、欲望、游戏和幻想层)受到惊人的忽视。后来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费舍尔等人不仅证明了皮亚杰的这种思想,而且进一步揭示:在儿童某种行为上的不当刺激所导致的短期变化,会对人的整体成长系统产生弥散性的影响,使整体发展脱离平衡状态;当成长速率过于高涨时,可能导致系统成长的紊乱无序。这些研究对于人们认识林嘉文身心的最终崩溃是否能够有所启发呢? 林嘉文小学时期不只是跟着家人看央视《百家讲坛》,还阅读了白话节选的《资治通鉴》《吕氏春秋》《三国志》以及学术著作《辽金西夏史》。读这些史学著作时,林嘉文在想这样的大问题:凭什么汉族政权打少数民族政权就是“开疆拓土”的“赫赫武功”,而少数民族政权打汉人政权就是“侵略”? 可见这位小学生确有极大的学术潜力,认识实力。 小学毕业进初中,他开始关注唐宋史,了解了诸如政治过程论、唐宋变革论、新清史、新文化史等史学方面的理论、话题,对韦伯、萨义德、王铭铭等人的一些社会科学和人类学的著作也有所涉猎。父母对他不仅宽容而且支持:“从小到大,只要在应试体制下的成绩不出太大问题,父母都支持我的兴趣,无论是购置很贵的大部头古籍,还是送我参与活动,他们都没有意见。我家住西安北郊,经常要跨大半个城市去陕师大长安校区查资料或者听报告,父母对此从来都不打绊子地配合。”“学校对我也比较宽松,有时我跟老师讲自己赶稿紧张,偶尔请上半天假,班主任也就批了。”可见小小少年林嘉文的学术追求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这种支持也是诱导。于是,初中伊始,林嘉文便选择了西夏史、宋史为以后的研究方向,博览众书,在历史的海洋里纵横捭阖。 2014年6月,高一,处女作《当道家统治中国》出版。时在16岁生日刚过。 2016年1月,高三,更严谨的史学著作《忧乐为天下》出版;版权页上是2016年1月,其实2015年12月16日西安中学就该书出版召开座谈会时,已经出版印刷了。时年17岁半。 在旁人看来,林嘉文的人生高奏凯歌,而林嘉文自己却暗暗吞吃苦果:“自打上了初中,我渐渐沉默,变得难以因别人的夸奖而获得欣悦的感觉,甚至会为自己出了书而感到焦虑,害怕曝光。随着知识的积累,我反而越发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我无法伪饰自己,在被谬赞时感受不到心安理得。那段日子里灰心的样子看似高傲,其实本质上是一种偏向于消极、压抑的冷静,一如苏舜钦的诗,‘青云失路初心远,白雪盈簪壮志闲’,看似有淡然的豁达,背后何尝没有失望与苦闷……”作为一位少年历史学家,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初心或童心渐行渐远。童心之丧,悲莫大焉! “从初中起就熟悉网络舆情的我,太容易想到如今社会上很多人不太欢迎别人的年少成名,大家对年少有才华的人并不看好,会顺理应当地认为其中有作假,或者想当然地料定别人会‘伤仲永’。”林嘉文不愿让自己白白成为这些舆论泡沫下的牺牲品,不想自己宁静的读书生活被打扰。林嘉文很明白历史上的神童仲永的悲剧,然而,“伤仲永”的悲剧却在他身上重演,并且其结局更为惨烈。 年轻学子的抑郁症,往往有明显的痕迹可循,往往呈现在字里行间,有的只是自己写了并不示人,所以家长反而“蒙在鼓里”。比如林嘉文这样带有抑郁情绪的文字:“快年底的时候交了‘齐清定’稿,今年(2015年)1月又为《中华好故事》的事去杭州,看着我们学校三个选手在录制现场的志得意满,并最终赢得冠军,我真为那股少年英气感到高兴。但是另一方面,从他们身上我好像看到了我的过去,我也曾在年少轻狂的时光里贪恋过这种张扬外向而为我换得的诸多溢美,曾陶醉于在别人面前滔滔不绝,纵论古今……” 他一方面从同龄人那里,感受到应当找回曾经被过早抛弃的童年的,少年本应拥有与享受的欢乐,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当年他所享受的这种“少年英气”是与“年少轻狂”、“贪恋”、“张扬外向”相联系的,这其实又是对同龄人这种“少年英气”流露出批评与不屑。这就意味着,他已经对自己在同龄人面前所拥有的“超前”有些懊恼,同时又难以对同龄人的世界真正认同。真是应了他第二本书所写的范仲淹那句名言:“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据说去世半年前,林嘉文父母带着他前往第四军医大学看病,开始服用治疗抑郁症的药剂。药剂副作用带来的苦痛,偶尔透露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上。2015年12月4日的内容:“说明书上写药的副作用是增重,结果我吃了后的副作用是每天全身又疼又困……”事实上,治疗抑郁症的药品副作用比较复杂,“又疼又困”是其中之一。2016年1月26日晚他发的一条微信:“越发不明白自己这么拼是为什么,如果说是为自己,那只能说是为拼而拼。” 在留给世界最后的文字中,林嘉文写道:“一走了之的念头曾在脑海里萌发过太多次,两年多来每一次对压抑、恐惧的感受都推动着我在脑海里沉淀下今日对生死的深思熟虑,让我自己不再会觉得自己的离开只是草率的轻生。”——如果他慢一点成长,或许能长成参天大树,他显然有这种潜力和资质。可惜! 结束语:救救孩子! 是天妒英才吗?非也。林嘉文的悲剧应当引起成人社会的深刻反思——反思当前的教育文化。其实童年里有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要让每个儿童占有和享受这种天赋的资源,从而拥有幸福的童年、茁壮的生命。即便有些儿童有学术的潜力,能不能让他循着自然的节奏长大成人,那时他已身强力壮,再诱导他博览群书上下求索犹未晚也。 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多少“神童”由于脱离儿童成长的自然轨迹而牺牲了天赋的恩赐、童年的幸福乃至健康的生命。 鲁迅百年前“救救孩子”的呐喊并未过时——救救孩子!!林家文案件分析_林嘉论文
林家文案件分析_林嘉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