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北安管理局中心医院 164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中运用肩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联合康复综合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病例数为14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肩部综合训练,观察组接受肩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肩部综合训练,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分数与对照组分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0.528,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t=1.319,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采取玻璃酸钠肩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康复综合训练的模式效果较好,有利于缓解患者肩部疼痛。
关键词:康复训练;肩关节;脑卒中;玻璃酸钠;疼痛
脑卒中在目前世界范围内是致残率第一、致死率第三的疾病。脑卒中患者在临床中最常见、明显影响康复的病发症之一是肩关节疼痛,它的发病率约在21%至72%,可在脑卒中的早期后期甚至数月后被发现。患者由于在肩关节活动时会有剧烈疼痛,因此常常放弃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这样不仅使上肢功能的康复被迫延缓,使得身体丧失残存功能或者已恢复的功能,而且阻碍患者的整体康复进程和生存质量[1]。因此,对患者肩痛的有效治疗,将积极促进患者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本研究针对偏瘫肩痛可能发生的机制,采用关节腔药物注射并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病例数为14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43例,女性患者有27例,年龄范围在45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7±5.43)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40例,女性患者有30例,年龄范围在43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15±5.12)岁。组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肩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2],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36),一次2ml,一周1次,5周为一疗程。共计4个疗程。
康复综合训练[3]:由同一名物理治疗师负责两组患者的常规功能康复训练,次数为每日1次,持续时间为8周。操作方法有五点:①良姿位的正确摆放和正确的家庭护理指导,定时进行体位变换,分别采用患侧、健侧和仰卧位三种体位。正确摆放床上抗痉挛体位。物理治疗师需要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正确的肩关节保护方法,同时对患者自行带动患肢的正确运动法进行指导,从而避免由于强行牵拉外展肩关节造成的损伤。②肩托的使用:使用三角巾或者吊带在训练或转移身体时保护患肩。③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对关节盂上缘,肱骨大、小结节、喙突、冈上窝、冈下窝、肩峰下、肩胛内上角等部位的痛点进行电刺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流频率选择100Hz,波宽为0.15ms~0.25ms,时间为每次半小时。电流强度以患者能接受且不导致肌肉疲劳,同时可以引起明显的肌肉运为优。每日治疗1次,14d为一疗程,共计4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d。
1.3疗效评估
使用VAS视觉类比评分法[5]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数在0分至10分之间,分数越高则疼痛越剧烈。
1.4统计方法
SPSS21.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值用表示,均行正态分布检验,采用双侧检验,比较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组间比较则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肩痛VAS分数,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分数为(1.65±1.32),对照组分数为(3.21±2.32),均显著低于治疗前(8.43±0.87)、(8.32±0.65),(t=0.528,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t=1.319,P<0.05)。
3讨论
在治疗偏瘫的过程中,临床没有太多有效的方法。本次研究以疼痛与功能训练为出发要素,提出了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加康复锻炼偏瘫肩痛的治疗方法。给与患者统一注射玻璃酸钠溶液,从不一样的作用机制出发一起缓解偏瘫肩的疼痛症状。玻璃酸钠的成分是一种高分子量直链多糖,关节软骨基质和滑液的成分大部分主要是玻璃酸钠,滑液里的玻璃酸钠和糖蛋白使得滑液即润滑又有粘弹性,可以有效减小软组织间及软骨间的摩擦力,还能减少渗出滑囊积液,降低关节腔的的吸收量。作为粘弹性物质的一种,当活动关节,或者运动时,玻璃酸钠能起到润滑和缓冲震荡的作用。曾有报道指出,骨膜下的痛感感受器和感觉纤维的兴奋性能受玻璃酸钠的抑制,同样的,玻璃酸钠还能缓解关节疼痛,对炎性介质的释放和传递有阻止作用,也就是抗炎活性和止痛作用。往指定关节腔里注射玻璃酸钠,可以使关节滑液里的玻璃酸钠的量增多,加强关节滑液的润滑和保护作用,减少关节活动和组织摩擦造成的疼痛;治疗炎症、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并且通过结合糖蛋白,促进修复软骨的修复,加快运动功能的修复,并且玻璃酸钠注射后没有毒副反应,无耐药性,是一种比较理想,安全且效果好的药物。
参考文献:
[1]王立童,姜永梅,詹红生,等. 关节腔内注射结合针刺和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4):304-305.
[2]杨俊枝,郑凤莲,王志勇,等. 中药离子导入结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7,12(4):358-359.
[3]董静,杨学惠,郑德松,等. 头体针缪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1):40-43.
[4]许治国. 头体针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17,33(4):16-19.
论文作者:王明一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患者论文; 肩关节论文; 酸钠论文; 玻璃论文; 关节论文; 脑卒中论文; 疼痛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