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都有了很大进展,其中建筑行业占首位,该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工程量与投资都很大,而且所牵扯到的范围也很广。因此,在项目管理中,就很容易出现风险,如若对这些风险不能及时解决,那么就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投资。因此,本文就主要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防治对策,希望可以给更多的工程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经济损失;预防策略;风险隐患;管理模式
引言
建筑工程自身存在的风险以及外在的影响因素会导致整个工程项目在建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这将会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全面掌握风险类型,并且要依据风险类型,制定相应管理对策,从而确保建筑工程能够顺利竣工。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1.1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对风险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导致工程出现管理风险的重要因素,没有健全的制度,在实际的项目管理工作中,就没有具体的依据,不能让工程在具有保障的前提下施工,进而无法对整个项目工程进行统一的管理。如:少部分建筑部门不能对自身项目管理工作制度进行完善,在项目的管理上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对具体的责任制度也不能落实到个人,导致项目管理的工作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此外,部分项目管理人员因具备从业经验,导致管理决策凭借以往工作经验,盲目性较强,不利于项目工程的风险管理处于主动地位,增加工程的建设风险性。
1.2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风险因素
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建筑工程的相关人员是无法对其进行改变的,只能调整自身的经济方案来适应其发展与变更。举些例子来看,有关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管理条例和法律、社会经济结构这两者的变动,都会增加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不仅如此,自然因素中的恶劣天气以及险恶的地势都会增加项目风险。
1.3合同风险
合同在项目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不仅是施工的重要依据,也是项目的重要保证。但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在工程管理中由于合同出现纰漏而造成的风险事件数不胜数,而合同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索赔问题,如果没有明确规定索赔细节,那么就会影响到整个工期,使得工程被迫停工,这对建筑企业和业主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与此同时,如果合同不够严谨,还会出现违法事件,从而增加施工的风险程度。
1.4缺少健全的、科学的、合适的风险信息系统
建筑工程的风险集中体现在缺少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无法对种种信息开展迅速高效的采集与汇总,且采用优良的方式迅速解决风险。因为建筑施工公司的管理体系不健全,未能得到确切的、可靠的数据,无法联系相关的数据开展体系化的研究和汇总,未能对种种风险应对方案的可行性展开研究,无法对承包商、供销商开展全面追踪和综合管理,也未能完成种种数据的追踪以及研究,导致建筑工程在管理阶段有着很多风险。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防治对策
2.1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
为保证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应制定出健全的管理制度,为具体工作提供依据,支持项目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可具体通过以下三方面健全管理制度。第一,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保证建筑在设计、施工和交付等过程中对所有资金的使用严格监管,为各分项工程在工程预算、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提供保障,杜绝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浪费资源、以权谋私的现象。第二,完善工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积极做好工程中所有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包括技术、施工、以及其他管理人员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为员工制定培训活动,为工程的科学施工奠定基础,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职业素养。此外,“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还可关注到具体工作人员的感受,通过对员工的关心,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还应制定出相应的赏罚制度。一方面合理的赏罚制度可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工程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时还可找到具体的责任人,降低项目工程管理的风险性,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第三,对工程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建立统一管理制度。在工程建设期间,具体的项目管理人员应按照实际的制度要求进行建筑材料的采购、建筑机械的检修以及维护、以及建筑材料的领取等多项管理工作,并对各项工作的质量严格控制,避免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使用到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同时,减少工程材料的浪费,降低项目工程出现风险的可能性,提高工程质量以及工程建设人员的安全。
2.2重视风险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企业要重视风险管理工作,提高所有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1)加大宣传力度,让企业的所有员工能够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并把责任落实到人头上,让风险管理能够落到实处。(2)施工企业还要定期对施工和管理人员展开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能力,从而在施工现场发挥他们的监管作用。
2.3完善合同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中,对合同进行完善的管理,可降低管理工作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变更、业主索赔等现象的发生,进而控制各项变更工作导致其他问题的出现,促进工程的顺利施工。在此过程中,应加强合同签订时各项工作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签订合同,仔细审核合同内部的各项条款,避免模棱两可的条款导致后期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延长工期,同时也可避免发生各种经济纠纷现象。此外,合同一旦签订,要严格按照其中的流程逐一落实,防止中途变更,利于对施工成本有效控制,降低施工风险,保证工程如期交付。
2.4完善信息系统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建筑企业完善风险信息系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同时也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完善风险信息系统可以对项目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给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依据。现在很多建筑企业在分析信息的时候,都是人为分析,这样的方式必然会造成很多的误差,但如果完善风险信息系统,就能对施工现场和市场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比较,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来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既而给建筑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2.5于项目执行中开展整体的风险掌控
加强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在项目的执行阶段,要持续采集信息和研究信息动态,抓捕风险出现的前期苗头。在风险出现时,快速执行对策阻断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减少损失。此时,应当确保项目按时开展,否则将会失去对已出现以及未出现的风险的控制机会,失去风险赔偿的机会。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诸多的风险,比如合同风险、信息系统风险等,但只要建筑企业展开有效的防治措施,比如重视风险管理、完善风险管理制度、规范合同内容、完善信息系统等,就能把项目管理风险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能够安全且有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赵育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类型及风险管理对策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142.
[2]夏衍标.对于如何强化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策分析[J].四川水泥,2017(10):152.
[3]刘中明,涂毅晗.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施工安全控制的对策[J].四川水泥,2016(12):240-241.
[4]洪利胜.探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和对策[J].四川水泥,2018(3).
论文作者:陈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风险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项目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对策论文; 信息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