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四川成都 610065)
【摘要】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衡量标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不尽相同的观点。综合这些观点,可以总结出两个方面的分歧,以及产生分歧的原因。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标准;众数原则;精英思路;心理活动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1-0250-02
心理健康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工作学习的效率,智力和个性的发展,心理疾病的防治。1946年的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1.心理健康衡量标准的国内外研究
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迄今仍是有争议的问题,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看法。
1.1 国外学者观点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具体地指明心理健康的标志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①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②情绪稳定健康乐观,心情舒畅;③意志坚强,做事有目的;④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正常;⑤养成健康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⑥精力充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良好;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提出了六条标准:①力争自我成长;②能客观地看待自己;③人生观的统一;④有与他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⑤人生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⑥具有同情心,对生命充满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A.H.Maslow& Mittelman)列出了心理健康标准的10条标准:①充分大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估价;③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④与现实环境能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度的情绪表达及控制;⑨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情况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除此之外,马尔普格认为心理健康有六条健康标准,科泽尔认为有九条标准,斯考特则详细提出了75条心理健康标准。
1.2 国内学者观点
郭念锋于1986年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①心理活动强度,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②心理活动耐受力,指长期经受慢性精神刺激的能力;③周期节律性,指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的内在自然节律;④意识水平,指精神活动的专注水平,以注意力品质作为指标;⑤暗示性,指一个人的思想和情绪是否容易受到他人或自我的影响;⑥康复能力,指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⑦心理自控能力,指对情绪表达、思维过程及行为方式的自我调控能力;⑧自信心,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⑨社会交往,正常社会接触、人际交往的能力;⑩环境适应能力,面对变化的环境条件,应对自我完善和完善的能力。
1988年,许又新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用三类标准去衡量,即体验标准、操作标准、衡量标准,且三类标准应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虑和衡量。①体验标准指个人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自我评价,等等;②操作体验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③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书,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下:①智力发展正常;②情绪稳定乐观;③意志品质健全;④行为协调适度;⑤人际关系和谐;⑥人格完整独立。
2.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存在的争议
心理学界对心理健康标准提出了各种具体标准,这些标准既有相似处,也有不同点。通过对多种心理健康标准的比较,发现这些标准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争议。
2.1 研究对象的争议
心理学家在确立心理健康标准时,需要对一类人群进行心理测量,并将这类人群的特点作为心理健康标准。在此就产生了“众数原则”和“精英思路”之争,即心理健康标准的测量对象应该是普通大众还是社会精英?众数原则假定社会成员中绝大多数人心理行为是正常的,偏离这一正常范围的心理行为可视为异常。持这一原则的有斯考特主观经验标准、柯尔曼生活适应标准、艾森克统计常模标准及心理成熟标准。精英思路的代表着是马斯洛,他采用尖端样本法,通过对社会精英心理的研究,得出心理健康标准,而“众数”所代表的某一时代异常的、压抑的人格不是健全的人格,不能作为心理健康的原则。
2.2 研究目标的争议
这个分歧在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目标是生存还是发展。生存目标认为,心理健康立足个体生命存在,目标在于延续人的寿命,强调无条件地适应环境;发展目标则认为心理健康是要使得个体心理达到最充分的发展,强调能动的改造和适应环境。
还有部分学者综合生存和发展目标,认为适应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二者缺一不可,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均衡点。
3.心理健康标准争议存在的原因
3.1 客观原因
心理健康与否本身就具有模糊性,衡量人心理健康与否,迄今为止远不如衡量人生理健康与否时所采用的身体各项形态、生理和功能指标那样具体而客观。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难以划出明确的界限。
3.2 主观原因
学者们提出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分别基于生理、心理、统计三大来源。生理方面,德国学者克雷佩林认为,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要看有没有导致异常的原因和适度存在的异常症状;心理方面,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Scott)认为,判别一个人是否异常,要看他是否体验到忧郁、不愉快等负性情绪,或是自己不能自我控制某些行为,从而寻找帮助;同时要考虑别人是否认为他不正常。马斯洛认为心理是否健康要看个体能否自我实现;统计方面,关注个体与整体的对比,个体与统计平均值的对比,个体与道德、法律等社会规范的对比,个体身心两方面成熟度的对比。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务实[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J].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67-75.
[3]简华.心理健康标准探析[J].毕节学院学报,2006,(3):84-88.
[4]申艳娥.心理健康本质及其标准的再认识[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5):38-39.
[5]田宏碧,陈家麟.中国大陆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十年的述评[J].心理科学,2003,(4):704-708.
[6]吴智育.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现状综述[J].学理论.
[7]张伯源,陈仲庚.变态心理学[J].北京科技出版社,1986.
论文作者:陈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心理健康论文; 标准论文; 心理论文; 能力论文; 学者论文; 个体论文; 社会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