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原则探析_政治论文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原则探析_政治论文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原则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新时期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原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跨入新的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适应时代变化要求,加快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步伐,势所必然。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的创新是实事求是的创新,不能只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是要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原则下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亦是如此,它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优良传统。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过程,就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进行认识和把握的过程,而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又是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结果。因此,继承和发扬过去的优良传统,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基础和前提,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就无从谈起。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其它规律一样,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穷尽对它的全部认识,所以,探求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的过程。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党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形成了许多卓有成效的优良传统,如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教育;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用优秀的作品激励人民群众。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这些宝贵经验,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为夺取现代化建设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重要的政治保证,是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财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改变,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研究人们思想活动中的新情况、新特点,总结新经验,开创新局面。正因为如此,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对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办法要坚持,更重要的是要适应新情况,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这充分说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是在充实提高基础上的创新,是在加强和改进过程中的创新,而不是抛弃一切的创新。

2.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要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经济建设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

进入新的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建设面临新的发展环境。我们要履行入世的承诺,按照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制化管理等。为适应这些规则,国内经济运行机制会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市场竞争国际化的趋势将日趋加强。因此,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要围绕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围绕服务经济建设的大局。凡是有利于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有利于经济建设的方式方法都要大胆采用,努力坚持;凡是不利于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不利于经济建设的方式方法都要坚决摒弃。

首先,要围绕强化人们的竞争意识进行。我国,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后来者承受着全球化背景下的沉重压力,需要而且必须通过主动参与竞争才能赢得较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只有强化人们的竞争意识,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改变自我。

第二,要围绕强化人们的法律法规意识进行。世贸组织是以市场经济为运行机制,市场经济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组织。它要求我国的经济体制、运行规则等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通行准则,要求人们必须树立较强的法制观念,使经济活动能置于法律的保护下。

第三,要围绕强化人们的诚信意识进行。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信用经济。信用离不开经济参与各方的诚信。要配合目前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培养人们恪守信用和自觉使用信用产品的意识,形成遣责失信欺诈的舆论环境,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道德水平。

第四,要围绕强化人们的全球意识进行。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与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交往更加广泛。这要求人们树立全球意识,善于从全球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具备面向全球化必备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善于国际交流和合作。

3.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必须把握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密结合社会精神文化。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时代的要求,紧跟时代的步伐,紧跟党中央的伟大方针政策,紧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引起的巨大变化,紧密结合社会的精神文化进行创新,以使思想政治工作重现活力。

第一,要理直气壮地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仗。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通过深入进行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党形成“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反对封建迷信,抵制法轮功等歪理邪说的健康气氛,以便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真正统一起来,把全社会的积极性进一步调动起来,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迎接新时期的各种挑战。

第二,要从单纯的“灌输”教育向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转变。向人民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历来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我们也应看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是采取“一把钥匙开万把锁”的灌输教育方法,很少考虑受教育者的意见和建议。在新的时期,人们思想意识复杂多样和价值取向多元化,决定了“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从而决定了我们必须根据千千万万种“锁”,铸出形形色色的钥匙,即使面对同一把“锁”,也要造出千万把钥匙。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单纯的“灌输”教育转为多种教育相结合。一是要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做到对症下药。二是要坦诚相见。“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要与他们交知心朋友,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方针,不能居高临下,强人所难;要掌握人的复杂心理,注重人的不同需求,因势利导,避免你讲我听的简单说教;善于从细微处入手,把灌输与交流结合起来,坚持下面教育、启发式教育,使之入情入理,入耳入脑,增强教育效果。三是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网,开展互联网上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坚持用思想政治工作鲜明的党性原则、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度的大局观念,用科学的、正确的、健康的内容充实网络。

第三,要善于通过精神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精神文化产品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还能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一本书、一台戏、一部电视片、一篇好小说,甚至一首歌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可能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生活,能使人们紧张的心理得到积极的休息,而消极、腐朽、颓废的文化,则可能毒害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灵,诱发社会犯罪。因此精神产品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必须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规范和完善文化市场。此外,村镇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也都对人们的精神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花大力气抓精神产品,抓群众文化,活跃和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四,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运用先进典型来教育干部,影响人们。富有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就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树立典型和宣传典型,用群众自己创造的生动感人的先进事迹教育自己,真正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4.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寻找解决人民群众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最佳结合点。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两手抓”的方针,既要一手抓讲道理,又要一手抓办实事,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引导群众精神境界。如果我们面对群众思想上存在的种种困惑,只是就思想问题谈思想问题,就会导致情感沟通困难;反之只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而忽视教育引导,就是办了实事群众也不领情,从而不利于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调动人民群众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积极性。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同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从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入手,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比如群众存在因贫富差距拉大而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职工下岗而怀疑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因某些社会丑恶现象而怀疑对外开放政策,因党内存在腐败现象而怀疑党的领导等等思想问题,我们都要认真分析原因,用身边的事和人来解剖说理,帮助解决人民群众思想上的困惑,从而坚定人民群众的信心。

此外,对人民群众提出和反映的具体生活问题,如工人下岗、老年人生活困难,天灾人祸造成部分群众生活无着落等客观难题,我们也决不能回避,必须满腔热情地加以解决。总之,只要我们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找到解决人民群众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最佳结合点,就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更大作用。

标签:;  ;  ;  ;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原则探析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