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专业办学中的结构成本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学中论文,成本论文,高校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结构成本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主要用于企业、公司等生产组织的成本管理,但在高等学校的成本管理中似乎还远未引起重视。由于高等学校生产活动的特殊性,如投资的滞后性、产出的不可测度性、无形要素的影响等,使得对这种成本形式的测算和控制比较困难。本文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结构成本的形成
(一)结构成本的涵义
所谓结构成本,是指某一经济类型中要素配置的势位成本,即从一种势位改变成另一种势位所需要的费用,势位指处在某一位置上的经济要素所具有的态势[1]。高等学校专业办学中的结构成本,指由于专业势位变动而新增加的费用。由于专业是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运作单位,且高校的专业构成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高校的专业结构成本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成本主要表现为围绕专业势位变动而在教学、研究、管理、人事等活动中新增的费用,对结构成本的控制应该成为高校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主观上讲,生产者总是希望资源配置结构或者某种经济要素势位变动所耗费的成本最小,通过改变当前的生产结构达到一种新的生产势位,实现以最少的成本投入取得最经济、最合理的产出。然而,在现实中要取得最佳势位成本往往是不可能的,因为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都是很难完全控制的,尤其是无形要素的负面影响很难根除。结构成本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够指导或提醒企业、工厂、公司等一切生产组织,根据现有的各种资源和自身的生产条件,量力而行,客观、科学地制定生产计划、分配生产资源和组织生产,形成最佳的生产态势。高等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组织,它投入大量的教育资源,产出的是有形的合格毕业生和无形的新知识、新文化及其影响,其投入和产出都有别于一般的生产组织。因此,高等学校的结构成本管理,尤其要重视控制可变要素、无形要素的成本,如人事费用、技术改造费用、管理创新费用、资源配置关系造成的损耗等等。
(二)高校专业结构成本的形成
专业是高等学校实施办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进行成本控制的重点。高等学校的专业构成状况通常表现为以某个或某几个主导专业为核心形成的专业群,这样的专业群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结构。任何专业上的变动都可能产生结构成本,这种变动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单个专业从一种状态发展到另外一种状态,在现实中表现为高校加强或发展某个专业,如改造传统专业、加强长线专业和基础专业、增设热门专业、撤并陈旧专业等;二是由于设置、变更、取消某个或某些专业引起的结构变迁,在现实中表现为高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适时变更某些专业,改变学校的专业构成状况,如追求综合化、多学科发展、加速学校转型等。这两种情况都将引起专业势位的变动,从而产生结构成本。
高等学校专业办学中产生的结构成本,主要由高校专业规模和结构决定,专业规模越大、结构越复杂,其运作过程相应也越复杂,涉入的利益群体越多。而不同利益群体的目标、价值观、理念甚至个性特点都存在差异,因而在专业发展目标、方向和措施方面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产生结构成本的主要因素。因此,结构成本是一种可变成本,它不受资源本身的价值和使用情况的影响,而只受配置关系的影响。
(三)结构成本的意义
结构成本对于任何生产组织都是不可避免的,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加强结构成本的控制是提高办学效益、降低总成本的有效途径。首先,结构成本是反映一所学校专业办学水平、质量和规模的晴雨表,通过对结构成本的考察和测评,可以“诊断”出专业活动中的各种差异、冲突和浪费,这对于调整办学目标和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大意义。其次,对于高等学校的专业办学活动而言,其人力、土地、资源、经费等有形要素是根据其办学理念、学校定位、发展目标等无形要素来确定配置关系的,而结构成本的大小主要由办学主体的专业思想、目标、定位等的差异引起,因此,加强结构成本的研究,能够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明确目标和方向,从而减少目标差异和利益冲突。第三,任何高等学校的专业发展状况都是不平衡的,必须突出重点和优势专业。加强结构成本研究与控制,有助于高等学校在寻求专业办学规模的同时,重点扶持和资助主导专业、重点专业和长线专业的发展,避免一哄而上、盲目跟风、一味迎合市场需要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二、结构成本的估算
结构成本的估算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采用美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莱文(H.M.Levin)的要素成本估算法,通过估算结构成本各要素的成本价格,进而获得结构成本的总量。二是由于结构成本主要是新增成本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因此可以采用一般可变成本的计算方法,通过求得总成本和固定成本之间的增量获得结构成本的量。
(一)莱文的要素成本估算法
莱文提出了五种教育投入要素:人员、校舍及设备、仪器及用具、捐赠和志愿人员的投入、用户的投入。对于任何高等学校而言,有形要素如校舍及设备、仪器、土地等的投入始终是有限的,甚至投入严重不足,而且由于结构成本主要受配置关系(属于无形要素)的影响,因此,无形要素成为值得追逐的投入形式,如增加劳动投入、协调利益关系、维护集体团结、降低人事损耗、增加教师工资、创新教育技术、改革管理模式等,在这方面的努力和付出越多,结构成本也就越少,总成本也将相应下降。我们可以把上述各种投入分为两种类型:非经常性投入(主要是资本投入)和经常性投入(主要是劳动和耗材投入)。这些投入最终形成高等学校专业办学活动中的新增成本,其中,非经常性投入如设备、仪器、场地等构成了新的固定成本。经常性投入如设备折旧、维护的费用、利益群体目标不一致带来的抵消作用、人事损耗、教师工资增长、学费增长、租金增长等最终形成可变成本。
非经常性投入要素中最终形成固定成本的那部分要素应该被排除在外,而主要应估算经常性投入要素的成本价格,即劳动、人事、耗材、租金等的成本价格。估算这类要素的成本,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借用它们的“市场价格”。但是,由于经常性投入中的部分要素属于无形要素,它们没有市场价格甚至这些要素的自由市场根本不存在,要估算它们的成本具有很大的困难。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有两种办法:一是推算这类要素的“影子价格”(Shadow price),二是估算这类要素的替代品价格(Substitution cost)[2]。
(二)一般可变成本计算法
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s)指随着产出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那些成本,它是可以计量的成本范畴。由于结构成本是一种可变成本,因此,我们这里借用一般可变成本的计算公式,粗略地估算结构成本。当然,由于结构成本主要受无形要素的影响,实际上是很难精确计算的。用公式表示为:
SC=VC=TC-FC
公式中,SC指结构成本,VC指可变成本,TC指总成本,FC指固定成本。这里的固定成本指专业变动之前的成本和新增加的固定成本之和。需要说明的是,结构成本不同于一般的可变成本,一般可变成本实际上就是总成本中的增量部分,而结构成本是指新增成本中扣除新增固定成本后余下的可变成本。举例说,假设某大学1995年的专业办学成本是5000万元,1997年新增固定成本1500万元,总成本达到7000万元。那么,它的新增成本为2000万元,其中,新增固定成本1500万元,那么它的结构成本是SC=VC-FC1=2000-1500=500万元;或者SC=TC-FC=7000-6500=500万元。这个500万元的结构成本主要是由引进师资、管理费用等经常性费用构成,属于可变成本范畴。这个结果表明,该校的结构成本过大,办学效率还比较低下,其结构成本还有较大的控制空间。
三、结构成本的控制
根据成本变动规律,在短期的专业变动过程中,新增加的固定成本是不能调整的,而可变成本是可以调整的;在长期专业变动中,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都是可以调整的[3],因此,不管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专业变动,其结构成本完全是可以被控制的。任何高等学校的专业办学活动,都必然要追求结构成本的最小化,即实现最小结构成本。按照最低成本规则,结构成本的最小化就是要追求每种要素每1美元的投入所产生的边际产量相等。但是,在调控过程中,固定成本的增长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地节约或者缩减某种固定投入,而可变要素成本则可以通过调整资源配置关系、人事关系等无形要素而获得最大控制,实现最小化成本。如在前面的例子中,该校的新增成本是2000万元,在新增成本中,新增固定成本为1500万元,这个成本是必须投入的,能够控制的成本余地较小,而剩余的500万元新增可变成本主要是由一些主观的、无形的要素引起,有的甚至是无谓的浪费和损耗,它可以被控制到最小限度范围内,是结构成本控制的重点。当无形要素的边际成本和有形要素的边际成本相等时,此时的结构成本最优化。
随着高等教育财政的紧缩和办学资源的日益缺乏,高等学校对有形要素的追逐变得日益困难,索取无形要素变得相对容易,对无形要素的追逐将日益重要,对无形要素成本的控制将成为结构成本控制的重点。通常而言,影响高等学校结构成本的无形要素主要有大学的传统、组织文化、领导和决策水平、市场需求、办学目标、办学过程中的利益分配、要素的配置关系、创新要素与新技术应用等等,这些要素是可以加以协调和控制的。具体说来:
首先,应做好成本预算和审核工作,处理好会计成本、理想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在制定成本预算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节约和效率的原则,尽可能做到预算精确、明细、有针对性,同时要有一定的弹性,随时可以对预算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制定好预算计划后,还要加强对预算成本的审核和管理,保证每项资源都被投入到指定的领域,并加强对资源使用效率的考评。对于资源浪费大,效益差,且不符合国家、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专业,要坚决予以调整。
其次,要协调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降低利益冲突,减少人事损耗。一方面,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是直接面向国家、社会和学生的,它必须考虑政府、投资人、家庭、学生等的需要,否则高校存在的合理性就要受到质疑,高校也将难以获得必要的资金和资源。另一方面,高等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生产组织,其专业设置不能完全屈从外部压力,还必须考虑知识的连续性和文化的传承性,作为知识拥有者的高校和教师应享有更大的发言权。此外,高校内部不同专业甚至同一专业内部的各种利益群体之间也是存在冲突的,如由于收入上、待遇上的差距造成的冲突,以及由于对专业目标、知识追求、办学理念等的理解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和矛盾,等等,这些都需要加以全面协调。
第三,要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浪费和重复建设,实现最小结构成本。高等学校的专业办学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前者如经费、师资、土地、设施等,后者如技术、观念、管理模式、信息、声誉等,必须把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结合起来,并积极采用新的信息技术、管理模式等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同时,在有形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无形资源对有形资源的替代作用,减少有形资源的投入和耗费。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引导资源的流向呢?一是资源应尽可能流向那些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承、知识创造、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等有重大意义的专业,如基础专业、长线专业,以及国防、地矿、农林等方面的所谓冷门专业,而不能过于考虑功利性的目的。二是资源应尽可能用于专业知识的教学、研究及应用,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和效益。三是应尽可能筹集资源用于改善专业办学环境和条件,包括教室、实验室、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以及教师待遇、校园文化、专业声誉等软性条件。
第四,要合理规划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专业势位变动是产生结构成本的直接原因,这种势位变动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这主要取决于办学者的办学思路、利益追求、目标取向以及当时的外部环境等因素。在现实的办学活动中,通常存在两种较为普遍的倾向影响到专业结构:一是出于功利目的,在专业办学中紧紧追随市场需要,大办热门专业和短线专业,市场缺什么就办什么,结果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其基础专业和长线专业也因此受到削弱;二是受合并风、升格风的影响,不顾自身的历史和办学条件,追求大而全,办综合大学,各种专业齐头并进、均衡发展,结果削弱了自己的优势专业和特长专业,丢掉了特色和传统。上述两种倾向不仅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支出,增加了成本总量,而且对学校的品牌、声誉、信誉带来损害,这样的损害进而对学校的招生、财政拨款、公众支持等带来冲击和影响,这种无形的损失是短期内无法弥补的。因此,必须合理规划专业设置,既要维护专业的相对稳定性,又要适当变更专业构成状态,优化专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