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若想改善居民的用电状况,提升用电质量,就要对配电线路进行改造。文章对我国的10KV配电线路的现状,指出了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中的问题,并对配电线路的升级提供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技术升级
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撑,配电线路的升级改造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管理更加方便,节约更多的经济成本。为了全面保障线路的安全和稳定,就要将配电线路建设重新改造,完善施工中的技术。
一、输变电工程中的技术问题
(一)桩位复测偏差
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桩位复侧指的是施工人员对现场交桩定位进行全面复合核测,核对树立的杆位。实际施工中,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不足,通常会导致复测结构和施工设计方面存在的偏差较大。由于对坐标高程和杆中心高度重视程度不足,造成了交桩定位中产生的偏差较为严重。施工人员在对桩位复测和施工时,没能对一些废桩位进行及时拔出,因此施工人员可能会把一些废弃的桩为当成杆塔的中心,造成操作上的失误[1]。
(二)基础施工不到位
电力工程施工中,基础施工占得位置非常重要,它是施工中的首要环节。在实际的施工中,基础施工的质量受到自然环境或者技术手段的限制,常常会引发一些问题的出现。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开挖基础阶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混凝浇筑时,排水作业方面存在疏忽,造成了地基的承载能力有所下降。第二,当地基的承载能力下降时,施工人员没能对地基及时采取基坑支护,导致了工程出现塌方现象,为施工带来了安全隐患。第三,在基坑掏挖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严格的遵循相关的施工组准则,在施工步骤和细节上不够严谨,造成了孔壁出现坍塌现象。
(三)杆塔、架线和光缆问题
杆塔施工时,施工人员可能会出现对保护插接的部位的疏忽,造成了钢管杆起吊时的杆位脱节。施工人员对转杆转速度控制不好时造成了杆塔出现倾斜现象,有时因为选择工具不恰当,造成了误安装。架线方面,在对导线进行展放时,施工人员使用拖地展放的方式,造成了导线容易出现磨损。因为对临时张力拉线没安装好,使得杆塔受到了较大的压力造成了塔身出现变形,严重会出现移动甚至坍塌[2]。
二、配电线路施工技术升级改进
(一)做好前期准备
配电线路施工若想保障顺利的进行就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工程部门要对施工图进行严格审查,结合自然环境和天气的实际状况,判断施工图是否符合要求。施工人员在动工前要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方案,为施工工作做好指导。工程部门要结合施工紧张状况,选择好适合的物质存储地点,方便施工进度开展。施工方要对施工中所用到的物质进行验收,检查物质外观有没有损伤等质量问题,对一些元件进行抽查试验,如绝缘子、导线等。对于一些重要的电子元件,当施工方检测技术不足时,可委托一些资历较高的监测单位进行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总之,施工方要对物质进行严格把控,选择好安全的存储位置,保障线路工程的顺利展开。
(二)基础测量精准
配电线路的位置准确性依赖于基础测量,如果基础测量的精度不够,线路工程后续环节的测量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基础测量要严格的按照施工设计图上的相关要求,同时也要结合实际的地质状况和施工环境,两者相互结合,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通过对方案进行反复审核分析再开始施工。
(三)基础施工技术
配电线路工程中的基础施工是对塔杆地下部分的施工,它能有效的稳定杆塔。基础施工方式包括联合基础、阶梯型基础、大板基础等。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结合自然环境特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如大阪的基础特点是底板薄、埋深较浅、和阶梯型基础相比用到的钢筋量较多;大阪基础施工有着许多的优势,因为埋深较浅,所有在开挖时比较方便,适合一些基坑不容易成型的塔位;复合式的沉井基础上部分是方型台阶基础,下部分是环形钢筋混泥土沉井,针对于软土地基地下水位较高时,施工过程中应主要较高水位对混凝土浇筑产生的影响,先用井箍隔离外围的水,用水泵抽出并填一些石块进行浇注[3]。
(四)杆塔技术
杆塔在配电线路中起到支撑作用,施工中应对杆塔构造和样式进行严格选择。其中,铁杆用于垂直档距较宽、条件不好的地方;预应力混凝土杆适合在便于运输的地区,要逐步将一些钢筋混凝土杆淘汰掉。杆塔的组立方式有整体组立和分解组立两种。杆塔进行组立后要对基础进行夯实,根据设计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
(五)架线技术
架线施工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是紧线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悬垂的绝缘子偏离中垂位置的现象,这是因为施工人员对驰度观测计算时忽略了滑车摩擦力,造成了偏离情况的出现。第二,导线和地线连接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都线路架设,它直接影响到了线路的安全和稳定。通常情况下,导线、地线连接采取爆破压接或机械钳压的方式。第三,安装附件的过程中,是施工人员应对安装力度加以控制,防止内部齿轮出现咬合问题,安装隔离开关当在动静触位置涂上润滑油,防止出现发热现象。
最后,施工方要对杆塔基础中间验收。施工单位根据当地的管理原则,对横跨交通要道或河流的线路,测量导线对敌距离等,检测杆塔是否垂直以及弧垂。验收工作一定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将整理后的资料交给运行单位。
总而言之,配电线路的科学合理关乎到人们用电的安全和稳定。因此,电力工程部门在施工中要不断的完善相应的施工技术,对配电线路进行创新设计和技术升级,保障施工的质量,促进项目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张健强.浅谈10kV线路设计与施工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17):214-215.
[2]覃忠安.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中国高新区,2018(08):125-126.
[3]李佳柏,吴刚,姜成,孙怡.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01):229-230.
论文作者:孙太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杆塔论文; 线路论文; 基础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造成了论文; 导线论文; 要对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