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论文_周雪

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论文_周雪

思南县人民医院 周雪【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0月治疗的外伤性截瘫患者140例作为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理评估,采用Zung氏自评表(SDS)对14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外伤性截瘫患者很容易产生精神抑郁状况,对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促使患者有信心改善心里和生理的康复。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抑郁组n=133)和观察组(非抑郁n=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此外在其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15d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患者康复行动。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康复行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心理干预用于外伤性截瘫患者护理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有效降低患者的情绪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外伤性截瘫;抑郁;康复;心里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吗]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WJK

外伤性截瘫患者是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其中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突入脊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胸腰段损伤使得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产生障碍。外伤性截瘫患者一般是突发状况,导致患者无法接受这件事情,从而产生抑郁不配合治疗的情况,同时也给患者家属带来了沉痛的经济负担。所以对外伤性截瘫患者有效的护理康复,可大大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患者寿命。在治疗外伤性截瘫的过程中,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在常规护理上加强心理干预,可显使患者情绪焦虑、抑郁的情况减少,大大提高了患者康复的行动信心,因此,本文采取随机对照法进行研究,探讨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及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0月治疗的外伤性截瘫患者140例作为对象,将所有外伤性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组)和观察组(非抑郁组)。对照组133例,男80例,女53例,年龄(25-60)岁,平均(48.25±8.53)岁;病程(1-6年),平均(4.7±1.5)年。观察组7例,男6例,女1例,年龄(30-65)岁,平均(37.54±6.31)岁;病程(2-8年),平均(3.6±1.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外伤性截瘫临床诊断标准,且所有患者均获得病理学检查确诊(2)能严格遵循医嘱完成有关护理工作。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异常患者;(2)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的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例如药物治疗和恢复锻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外伤性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热情接待,对患者展开心理沟通,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积极鼓励患者,使患者增加治疗信心,同时,指导家属对患者多关心鼓励。

1.4观察指标

(1)护理效果。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患者情绪焦虑、抑郁评分);(2)康复行动。记录并统计两组的患者护理后康复行动。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 )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情绪焦虑、患者发生抑郁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

组别 例数 情绪焦虑 患者抑郁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133 56.01±12.3 42.11±8.72 54.58±11.11 40.08±8.09 对照组 7 57.18±12.21 52.71±10.14 54.63±11.68 53.48±9.07 t / 1.186 3.727 0.167 2.732 P / 0.132 0.000 0.246 0.000 2.2两组护理康复行动比较

经15d的医护人员护理后,观察组对护理康复行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康复行动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积极 积极 不积极 行动指数 观察组 133 28(83.33) 6(13.33) 2(3.33) 96.67 对照组 7 16(53.33) 9(26.67) 6(20.0) 80.00 / 4.602 6.654 5.921 4.591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外伤性截瘫患者是一种急性发病,患者之前没有心里准备,所以患有抑郁的指数为100%,本组抑郁的发生率为95%。由1名与病人沟通能力较强的护士来负责此次调查工作,患者入院后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入院一周后,护士发放SDS问卷。由护士向患者详细解释问卷的目的和作用。文化较低的患者需护士额外讲解并取得AI写作权利。所有问卷写完后全部收回。共计发放问卷102份,收回102份,有效率100%。结果截瘫患者中133例存在抑郁,发生率为95%。其中轻度抑郁13例,中度抑郁100例,重度抑郁20例。突发疾病导致患者从此之后长期卧床休养,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情绪,不积极面对治疗。严重者会大小便失禁,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四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使患者的自尊心受损。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或文化程度高的患者,他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好的时刻,事业中的上升期,对突如其来的事故不能接受且不能正确对待治疗。忍受不了这种打击后就会产生严重的抑郁心理。患者中一些经济能力较差的或者文化程度较低的会产生给家庭带来严重负担这种想法,想到自己此后需要人来专门照顾就会变的固执。这时候精神和肉体上就受到双重创伤,导致病情加重,产生抑郁状况。因此,在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除用药物治疗外,护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外伤性截瘫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应用广泛,且效果较好。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护理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情绪焦虑、患者出现抑郁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看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可以效降低情绪焦虑以及抑郁情况的发生。外伤性截瘫患者需要接受自己健康到患者的角色,而且是在自己毫无意识的状态下发生的。所以特别容易产生急躁、焦虑、悲观、抑郁的心理。这就提高了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从着装到言行举止中,都要额外注意。要从各个方面给患者可信赖和亲切的感觉。也需要跟患者家属沟通好,让家属不仅了解患者的病情更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感到真诚、温暖。可信。诱导患者说出自己心理的郁闷心结,消除不良情绪。护理人员每天向患者介绍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自尊自爱。让患者可以更自立自强,积极的面对往后的人生。因此,良好的护理至关重要,而常规护理仅在患者病情控制上效果较好,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可使患者放松心情,配合康复治疗,有效控制病情恶化,在临床上效果显著。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看出,加强心理护理,让患者能够更积极面对疾病,配合医护人员更好的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将心理治疗用于外伤性截瘫患者中护理效果好,患者康复行动高,有效降低患者的情绪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宁,刘德秋.认知疗法在创伤性截瘫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7,16(3):37-40.

[2] 刘聪,李芳,杨莉,等.首次确诊HIV感染病人抑郁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23):2894-2896.

[3] 周敏,袁丽.老年住院患者害怕跌倒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3):3322-3325.

[4] 杨丽,储成美.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8, 15(4).

[5] 郭文英,杨致远.北京地区某三甲医院性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11):1074-1077.

[6] 刘明勇,周立春.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发病前焦虑抑郁情况的调查[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5):358-361.

论文作者:周雪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论文_周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