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第三次创业计划_创业论文

民营企业第三次创业计划_创业论文

民企酝酿第三次创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期3天的中国民企香港上市融资大会从4月5日起在香港举行,内地50家民营企业云集香港寻求上市融资机会。据举办活动的香港公司说,在本次融资大会上,这50家民营企业以其拥有的独家技术市场及庞大的增长潜力,受到了与会70多家香港及海外投资公司的青睐。据预测,2002家香港将有1000亿港元的招股市场,内地民企将成为其中最活跃的生力军。

国际投资机构“瑞银华宝”中国研究部主管张化桥称,除去这50家民企以外,目前还有300多家民企在香港排队等候上市。“中国政府持续放宽经营准入的决心,将吸引更多民企公开招股。”

在我国企业结构中,民营企业达到200多万个,数量巨大。2001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国内GDP增量的80%来自民企。今年初,中华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率100多位民营企业家赴港参加“首届中国民企论坛”时直言:“私营经济打破计划经济的作用功不可没”,“解决2亿人就业,对稳定大局作用大”。

鉴于近年来民营企业上市步伐愈来愈快,而且日益成为资本市场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业界认为,民企二次创业已到尽头,目前已开始进入最为关键的第三次创业转折期,而通过资本市场酝酿企业股权的再改造,成为第三次创业的核心。

1 在港融资50亿:借助资本“显山露水”

经过前期原始资本积累和第二次规模经济的再创业,近年来民企已经开始了第三次创业道路的实质性探索。

2001年下半年,香港投资界“民企股”热潮涌起。半年、一年上市的多只内地民企股纷纷公布优良业绩,最多的盈利增长5.6倍,最少的也有40%的增长,惹得一直在低迷中“沉睡”的香港股市在一片利好声中被“惊醒”。国际著名投资机构“瑞银华宝”、“里昂证券”等纷纷高调看好,瑞银华宝甚至设立了由12只成份股组成的中国民企指数,截至2002年2月,该指数累计增幅超过50%。

这些出彩的民企和早年“联想”等所谓的民营企业不同,它们结构更简单,私人持股比例更高,上市时间集中在1999年10月到2001年底。与内地沪深股市上民企形单影只不一样,在港上市的民企计有30多家。据资料透露,2001年这30多家民企在港总融资额超过50亿港元,单个企业从2000多万元到7亿多元不等。实话说,这个数字相对于资本庞大的香港股市来说,它们所占市场份额并不大,但其活跃程度远远超过在港国企股、红筹股。报告显示,“超大农业”集资6.52亿港元、“欧亚农业”集资5.92亿港元、“浙江玻璃”集资5.03亿港元、“白马媒体”集资7.36亿港元。

2001年,民企在配股集资上也动作频繁。“中国稀土”2001年7月11日以2.45元配售1.052亿股,集资2.545亿港元。“超大农业”2001年11月6日配售2.23亿旧股,每股2.3港元,集资5亿港元;11月9日又额外出售9700万股,集资2.18亿港元,3次共集资13亿港元,创下民企集资最高记录。

随着30多家内地民营企业成功登陆香港股市并成功融资50多亿港元,在海外资本市场,中国民企灵活而顽强的生命力开始赢得挑剔的资本操盘手的“眼球”。今年初,又有“江苏沙钢”等多家民营企业排队上市。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这些民企所在行业集中在农业、花卉、化工、软件、煤气、汽车配件、广告媒体等在港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不愿涉足的小行业或偏门领域。

2 成绩吸引“眼球”:民企显出活力

北京证券的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民营上市公司之所以受到投资者追捧,原因一是民企产权清晰,无历史负担、债务少,私人或家族持有、股权结构简单,管理层和公司利益挂钩、运作机制灵活,因而更加有生命力;二是企业在市场中摸爬滚打起家,无政府行政色彩,不是靠政府保护,因而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更强;三是公司的质量都不错,盈利有增长能力,公司文化富生气,多属创业型企业,行业有前景,流通盘比较小。

正如投资者所预期的那样,这些“野性十足、自负强硬、好斗不服输”的民营企业在集资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在股市亮出了骄人的“成绩单”:“中大国际”1月24日比招股价涨了10%,“中国稀土”升了187%,“百江燃气”有260%的成绩。这些股价表现从市场角度反映了投资者的信任态度。里昂证券专程考察了浙江民企后,认为在港上市的民企是具有吸引力的。因为它们的“管理层有活力、有独家技术”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多年求存式的经营,令其资本运用谨慎、多属健康行业、有弹性和较高的生产能力。”

与上述特色相匹配,民企股去年在股市上整体快步领跑大势,令人侧目。这些民企的主营企业盈利都不错。“超大农业”达到61%,“格林柯尔”更是达到74%。瑞银华宝的“篮子投资”显示:去年1~12月,恒指跌幅为22%,红筹指数跌15%,H股指数上升仅9%,但民企指数上升58%。香港媒体评价说,就获利能力而言,民企远远把红筹和国企股抛在后面。即使与香港篮筹股比较,民企的发展状况也具相当水平。民企的活跃备受资金追捧,眼下已成为基金经理的持仓货,不少公司10%的股份都由基金持有。张化桥评价说,目前国内大部分由民营企业家管理的公司,拥有市场及庞大的增长潜力。但它们市值有限,所以投资最好模仿创业投资那样购入“一篮子”股份,以衡量整体表现。因此,一些基金经理人表示,未来增持民企股份是必然趋势。

3 瞄准“核准制”:问鼎沪深股市

路径遭遇“塞车”现象。来自券商的数据显示:现有1000多家企业在沪深A股市场排队。按目前速度民企有如此好的市场表现,但在内地沪深股市仍然难得看到民企的身影。据业界分析,民企放着家门口的路不走而选择远足南下,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从1994年1月6日,黑龙江民营企业家张宏伟的“东方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开始,中国的资本市场首次有了民营企业的形象。尽管此后有四川民营企业家刘永好的家族企业“新希望”在深圳上市,但是,经过10年的资本市场发展,民营企业的身影还是寥寥无几。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贺强教授认为,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们的证券市场一直是国有企业的天下。民营企业通往资本市场的道路往往“路径不畅”,这个“瓶颈”一直是制约民企做大做强的制度性“症结”。

应该说,从2001年3月1日起,“核准制”的实施为民企上市扫清了政策障碍。按照核准制的相关规定,企业只要符合相关法规、政策和市场的要求,都有可能成为资本市场的一员。只要券商看中,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都有可能进入资本市场。

但是,仅有政策还不能如愿,目前民企通往资本市场的,有些企业要等3~5年才能在股市“露脸”,这对急需资金又很难从银行贷款的民企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一些制度性的“塞车”更让民企等不起。在香港H股上市的“浙江玻璃”董事长冯光成说:“民企在内地A股上市要层层审批,再经上市辅导,最短也要两年。在香港上市审批只要2个多月。虽然香港的上市费用要超过集资额的20%,集资能力也不如内地高市盈率的A股市场,但大量民企还是选择南下。”

选择南下,在民企看来也是着眼未来。2001年11月1日在创业板上市的江苏盐城民企“中大国际”董事长徐连国表示,香港资本市场的规则对民企改善内部管理是好事。相似的观点联想柳传志也多次表述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所副所长陈淮指出,资本市场需要民营企业的加入,民企上市不仅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新鲜血液,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的“三公”原则将得到较好的体现。陈淮预言,在不久的将来,民营背景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上升到与它们在市场经济中相同的地位和作用。

4 第三次创业:公司制改造走上不归路

由于民企大多遭受饱和市场的过度竞争,因而自然淘汰率极高。中国社科院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从改革开放至今能活下来的民企只占民企总数的20~30%。经过两次创业,民企已建立起一定的经济地位和企业形象,但能否继续发展,还看第三次创业。业界认为,民企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股份制再改造,把企业做强做大。在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进程中,除了制度性支持以外,民企必须搬开“家族制”和“一股独大”两个“路障”。

通过招股说明书可以看出,在已有的上市民企的股本结构中,创业者持股量很大,最多的超过72%、最少的也有18%。这些企业大部分为家族或私人公司,在董事会和管理层中,家族色彩也较浓厚,家族对自己企业拥有极强的控制权。曾有多家上市公司管理层表示,这一现状符合当前企业发展需要。对此,学界认为,民企拥有多年延续的管理集权体制,对企业目前是好事,因为这些企业创业者都在30~50岁之间,是做事业的最好年龄。但这也成为批评者指责“有些企业上市后并没有改变运作机制”的“原因”。

里昂证券担心地表示,民企的家族型管理以及集资容易而导致的扩充过度,都是投资者最担心的风险因素。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易宪容认为,有些民企把“一家独大”的陋习带到股市,而且不通过上市改变运作机制,因此其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要比红筹国企股大。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家族可以控股,但产权一定要放开,企业要接受外部的金融资产,这样才能发展得更快。厉以宁预言,全世界的家族企业都是通过上市,走股份制道路来改变自己,从而走上了现代公司制的道路,中国的民营企业也不例外。

标签:;  ;  ;  ;  ;  ;  ;  

民营企业第三次创业计划_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