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旅游合作有效性研究--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和全球管理体系的比较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跨界旅游合作的有效性研究——APEC、ASEAN与GMS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效性论文,旅游论文,APEC论文,ASEAN论文,GMS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旅游是一种跨地区、跨文化的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加快,亚太地区旅游业经过金融危机与国际局部地区政治动荡等多因素重创后很快复苏,且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①。跨国合作是亚太地区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地区已经形成与旅游有关的合作组织包括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盟(ASEAN)、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组织(GMS)等。其中GMS除中国以外其余属于东盟成员国,东盟10国大部分也是属于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合作组织其成员国见表1所示。三个合作组织创建于不同时期,进入21世纪以来其合作进展如何?如何评价跨界区域旅游合作的成效?本文拟以3个跨国旅游合作组织的运行情况、优先发展计划等为研究对象,运用合作驱动模型来评估跨国旅游合作组织运行的有效性。

二、跨界旅游合作的文献综述

关于跨界旅游合作的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尺度空间的旅游合作及其带来的效应等方面。如C.Michael Hall(1994年)最先对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旅游合作进行的探讨②;Bramwell B.(1997年)研究欧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区域协作问题③,Hall和Page(2000年)论及湄公河地区与南亚一些国家旅游合作的作用,强调合作伙伴应注重保持好长期紧密关系④。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跨国旅游合作从微观层面讨论合作组织的有效性。比如Bill Bramwen,Angela Shaman(1999年)以地方旅游业合作的范围、强度以及参与者一致合作的程度提出了有限性合作的概念⑤,Croes(2006年)构建了一个企业合作的分析框架,指出合作伙伴的紧密程度主要看其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如果其在市场中占最小的份额、最少的劳动力与最小的资本运营,那么这种合作必定是弱—弱型合作⑥。

Croes还指出,产品同质性使旅游目的地在竞争中面临挑战。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产品异质性可以避免相互竞争,并可以差异化开发获得规模经济,通过建立区域合作网络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尤其对一些中小旅游企业,加强合作更为重要。因为从企业内部看,中小企业为了保证其一定的市场份额与供需关系配额,必须联合起来。与这一观点相反,Cooper(2005年)认为跨国旅游合作面临很大的压力,一方面,关贸总协定(GATA)中提倡适度的市场开放以反对竞争行为;另一方面,跨国贸易的障碍已经很明显地暴露出来⑦。一些WTO成员国选择与自己有双边或多边的国家进行对外贸易,以避免由此带来的贸易障碍。

相比之下,Cooper更关注旅游市场的整体发展,而Croes倾向从微观层面来看待问题,尤其关注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合作主要包括3个条件:劳动力、资本与市场。Fyall和Garrod进一步指出相互合作的焦点就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而所谓解决问题就是谋求双方旅游市场的共同发展。他们以交换理论建立了一个基于合作信任与合作关系有效性的合作模型。

Fyall和Garrod提出企业有效合作的六大驱动因素⑧:(1)企业在合作中相互依存;(2)旅游合作可以实现共赢与多赢;(3)有一套完整的行动实施计划;(4)合作伙伴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5)发起人在合作中有主导地位;(6)形成一个旅游合作组织或一系列协议。以航空与饭店联盟为例,这种联盟既不同于旅游合作关系中的企业合作网络,也不同于多个旅游目的地,但是它为评估一种合作联盟与网络合作提供了一个分析的框架。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产业,旅游资源有互补性,也有差异性,旅游目的地有大国也有小国,各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与水平不同,但是国家之间的合作就是为了追求双边与多边共赢。以下我们用Fyall和Garrod的模型来评估亚洲的3个主要合作组织,以进一步验证这些合作组织的有效程度。

三、3个合作组织的形成机理

(一)亚太经合组织旅游部长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旅游部长会议是韩国总统金大中于1998年第二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倡议的。旅游能起到增进世界和平和化解地区纠纷的作用,亚太经合组织将朝鲜作为开发旅游的地区和进行合作的对象,以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交流。因此,2000年的第一届旅游部长级会议于韩国汉城举行,并通过了《汉城宣言》。《宣言》提出四项措施:消除对旅游业及旅游投资的各种障碍;扩大亚太地区对旅游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游客数量;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与开发;提高人们对旅游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⑨。本次部长会议还对这四项措施在过去两年里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亚太经合组织第一次旅游部长会议承认了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强调亚太地区进行旅游跨国合作的重要。到2005年年底,亚太地区的旅游接待人数占世界接待入境人数的四分之一,旅游外汇收入占国际的三分之一,最大的贡献是到2007年超过四分之三的游客到达亚太地区,国际旅游业正在逐步形成欧洲、美洲、亚太地区三足鼎立的格局。为此,亚太经合组织专门成立旅游工作小组,它以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同介入,负责本地区的旅游发展计划与发布年度会议。2006年亚太经合组织举行第二届旅游部长会议宣布:加强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合作以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使亚太地区各国受益的经济同步发展;通过构建旅游信息网络平台使亚太地区中小旅游企业共享资源,凸显其竞争优势,推动APEC地区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简化出入境手续等。会议还倡议:(1)提高中小旅游企业的能力建设;(2)旅游者的安全;(3)鼓励旅游领域的生产性投资;(4)旅游者满意度指数测量。

由此,对应Fyall和Garrod的理论框架,亚太经合组织的旅游驱动各要素都具备,会议与实施计划通过合作的协议得以体现,亚太经合组织旅游工作组符合第3个驱动因素。同时,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但是整个合作进展缓慢,因为成员国太多且各国水平差距比较大,这些问题都是可以理解的。旅游工作组从1991年至今已经举办26次部长级会议,并成功举办5次亚太经合组织旅游论坛。2006年举办的论坛还对2000年通过的《亚太经合组织旅游宪章汉城宣言》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为下一年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讨论旅游合作问题提出明确的方案。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旅游负责人共聚釜山举行旅游工作会议,进一步就旅游信息网络、旅游灾害危机的处理等问题进行磋商。

2008年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旅游部长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通过的《帕查卡马克宣言》指出:21世纪以来,全球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各国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应该高度重视对当地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保护。会议就消除旅游业和旅游投资壁垒、扩大旅游产品和服务需求、进一步加强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旅游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达成共识。

(二)东盟旅游部长级会议

东盟成立后对各国经济与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很大,论坛成立旅游委员会,并于1987年在马尼拉举行第一次东盟旅游部长级会议,提出促进区域内“6+1”各国旅游业发展和区域联合的宣言。随着东盟国家经济迅速崛起,各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并为争夺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市场而产生竞争。由于东盟各国都拥有丰富的热带旅游资源、灿烂的文化遗产,又处在发展旅游业的最好时机,因此,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各国相继积极发展国际旅游。1997年东盟旅游部长会议倡导应解除边界地区障碍,共同打造一个终极旅游目的地,同时提出进行人力资源合作培训计划,鼓励跨国旅游投资。

尽管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东盟各国旅游业以较大打击,但是这一时期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如越南、老挝及柬埔寨开始清醒看到发展旅游业可以给国家经济带来复苏。新成员国加入东盟,使各国的政治关系开始步入正轨,一个新的东盟区域旅游开始回升。2003年巴厘岛爆炸事件之后,东盟峰会及时商讨灾难事件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由原来主要瞄准的东亚太市场(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开始转向本区域的邻近市场。东盟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由贸易区,要打破原来的贸易障碍,实施旅游行动计划成为东盟振兴各国经济和政治关系的重要内容。2002年在柬埔寨金边的东盟峰会上,各国政府首脑共同签署了一份跨区域的旅游合作协议。这份协议包括:到2005年实现签证自由化,加强区域合作的意识,共同推进合作市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及教育培训,推行“零成本旅游”等⑩。

从以上的进展可以看到,东盟旅游合作,比亚太经合组织的旅游论坛更具有可操作性。但东盟10国情况差异较大,由不同国家政体组成的旅游合作在具体实施方面仍然困难重重。如缺乏企业层面的合作。虽然有航空之间合作的商业协议,但是没有制定明确的决策或立法,只是在本地区建立更加紧密的国家合作关系。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组织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是由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与中国(云南与广西两省区)6个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于1992年成立(注:中国广西是1995年加入)。大湄公河次区域包括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沿岸的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到越南6国,全长4880公里,这是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与农业资源富庶地。悠久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古老的建筑文化,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首要选择的因素。由于这里经济较为落后,劳动力密集,旅游扶贫成为消除贫困的良好途径。因此,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并扶持这些地区搭起未来10年旅游发展战略框架。从2006年开始,GMS主要集中7个方面的合作:(1)开展区域旅游目的地宣传;(2)开展区域旅游人员培训工作;(3)文化影响管理;(4)鼓励旅游扶贫;(5)鼓励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作;(6)改善人员流动的便利化;(7)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至2010年各个项目实施的费用约为4.408亿美元,其中旅游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占3.727亿美元。资金将通过次区域各国政府拨款、发展合作伙伴的技术援助、双边和多边金融机构贷款以及私营部门投资等途径解决(11)。

GMS建立了一个类似欧盟跨国旅游合作的框架(见图1所示)。从2001年起湄公河旅游工作组举办了五次旅游论坛,并制定了一个未来10年的旅游计划。亚太旅游组织认为,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大大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跨国旅游合作的新模式。因此,从2000年起区域内旅游增长速度达12%,2004年,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的旅游增长速度每年以10%~50%的速度上升。2005年该区接待入境游客已从1995年的950万人次增加到1600万人次,预计2010年有望突破3000万人次。中国领导人认为,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是GMS合作项目中开展较好、推进较快的领域之一,也是中国在次区域国际旅游合作中最富有成效的项目之一。中国在加强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亚洲开发银行及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中,探索形成由中国国家旅游局和相关省区共同参与次区域旅游合作的新机制,积极支持和指导云南、广西两省区认真做好有关合作项目的落实。

在这个合作网络中,占主导地位的泰国并没有造成威胁,作为“繁荣合作伙伴政策”的一部分,泰国旅游部长发起湄公河合作基金,并利用网络进行海外旅游宣传。GMS和更大区域旅游组织比如东盟并没有明显冲突。GMS的旅游工作组不像ASEAN及APEC那样拥有比较高水平的组织机构,也不会因此产生独立的贸易障碍,它只是区域合作涉及的一个领域,这样的合作不包括湄公河沿岸的所有国家,也没有针对一个具体的国家制定旅游发展战略。GMS的工作机构可以作为跨国合作的一个模型,从这一模型的旅游利益相关者可以看到,在处理多边旅游利益的关系上,所有合作方都有一个稳定的平台。这种合作机构不仅使不同利益合作伙伴关系正式化,而且承认了合作伙伴关系的存在和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包括政府、企业、非盈利组织和发展商等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

图1 GMS旅游合作框架

资料来源:Asian Development Bank.(2006.p55,有删改)。

四、讨论与结论

(一)讨论

上面3个合作组织中,亚太经合组织旅游部长级会议产生一个远景目标和发展纲要。当然,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是这些成果是必需的、补充的或是有潜在的冲突?虽然我们不能对每一次的会议形成的文件作系统的评价,但有一点是清楚的:促进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旅游工作小组,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获得外汇收入,而且可以带动地区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比以上三个不同水平的合作,我们可以看到,发展旅游带来的好处首先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对一些欠发达国家来说,即所谓的“旅游扶贫”工程。从政治层面上看,旅游合作不仅为了追求旅游效益,还有政治利益,旅游合作主体还包括一些非营利组织(NGO)如TAPA、世界银行组织及联合国环境保护署等,其所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旅游收入。

大湄公河的合作伙伴并非全是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主要成员,缅甸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国,但它是东盟与GMS的成员国,因此,它需要考虑的是政治边界合作。同样,中国云南与广西仅仅作为两个省区加入GMS,到湄公河国家的旅游免签在广西和云南两省区还没有使用。因此,无论是云南还是广西,要想真正成为湄公河次区域流域上的主要合作伙伴,必须发展与利用湄公河下游的经济地带。然而合作的领域似乎是由模型中所提出的某一解决问题即旅游发展的问题来决定的。

在这3个合作网络中,产出最弱的是东盟旅游合作组织,其症结来自于这些成员国受到各国政府的管制(缺乏第四个驱动因素)。或者他们由两组不同的经济集团组成,一组是经济较发达国家(如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另一组是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如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前者也是旅游业较发达国家,拥有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后者正在寻找投资和管理方面的援助。值得称赞的是,东盟有旅游发达国家做支撑,东盟一直以特有的组织和决策方式,不谋求建立具有约束力的超国家权力机构,坚持互不干涉内政,强调主权的神圣不可侵犯,坚持通过非正式协商即所谓的“东盟方式”来达成全体一致的原则。因此,东盟被塑造成了一个松散、灵活的地区组织,其合作的目标是完善合作常态化,促进政策实施与鼓励东盟跨国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GMS合作网络最详细且覆盖面较广泛与具体。不仅因为GMS有一系列的会议,还在于有亚洲开发银行作为主导,提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才和管理方面的合作机制。湄公河就是要打造一个终极旅游目的地,一个度假天堂。因为在湄公河沿岸,有悠久的宗教文化与世界遗产,以及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航空、铁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曼谷和胡志明等休闲城市功能日趋健全,这样的合作包括了模型中的所有驱动因素。

(二)结论

亚洲的跨界区域合作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运用菲尔-加罗德合作效果评估模型来分析这一跨国合作实践,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基于多边的合作,有政府之间合作,有企业参与合作,有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还有NGO和一些金融机构的介入(如亚行)等支持来推动旅游的发展与实施。在这种多组织组成的合作中,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对旅游发展的决策制定起到一定的作用,菲尔—加罗德的第四个驱动因素也认为NGO(如协会、商会等)这类利益相关者对合作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在跨国旅游合作实践中,应尽量加强“政府有限主导,企业主体,部门协调,全民参与”的有效合作机制的建设。

注释:

①《2008年世界旅游业发展概况及2009年展望》,参见中国旅游研究院:《2008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09年发展预测》,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年版。

②Hall,C.M,Tourism in pacific rim,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1994.

③Bramwell.Bill,"EuroPean Collabortion in Sustainable 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asearch,1997,24(2):pp.440~442.

④Hall,C.M.,& Page,S,Tourism in South and South East Asia:Issues and Cases,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2000.

⑤Bill Bramwell,Angela Sharman,"Collaboration in Local Tourism Policymaking",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2):pp.392~415.

⑥Croes,R,"Aparadigm shift to a new strategy for small island economic stability",Tourism Management,2006,27,pp.453~465.

⑦Cooper,C.,Fletcher,J.,Fyall,Gilber,D.,& Wanhill,S..Tourism:Principles and practice(3rd ed.),Harlow,Essex,English:Pearson Education.2005.

⑧Fyall,A.,& Garrod,B,"From competition to collaboration in the tourism industry",In:W.F.Theobald(Ed.),Global tourism(3rd ed).,Burlington,MA:Elsevier.2005:pp.52~73.

⑨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Seoul decla ration on an APEC Tourism charter; A Ministerial Statement of Purposes and Intent,http://www.apec.org/apec/ministerial_statement/sectoral_ministerial/tourism/00tourism.html.

⑩ASEAN,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n Nations Secretariat,ASEAN Tourism Agreement,http://www.aseansec.org/13157.htm.

(11)ADB,Asian Development Bank,"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Tourism sector Strategy",http:www.adb.org/GMS?tourism-study.asp.

标签:;  ;  ;  ;  

跨境旅游合作有效性研究--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和全球管理体系的比较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