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1世纪中国提供理论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改革新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论文,中国论文,理论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院部大楼,与古观象台隔街相望。那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天文仪器留存至今的天文台。中国社科院的学者们推开研究室的窗户,就可以看到那台刺向苍穹的天体仪,感受到古代科学家仰观天象、退思吉凶时的那份庄严。
新世纪的门槛前,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在激荡中重组,多元的文明在碰撞中融合。中国社科院作为社会科学的“国家队”,要在这样一种波诡云谲的“天象”中审时度势,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更上层楼、为民族走向全面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如何才能不辜负党和政府、12亿国民的重托,全院上下陷入了深沉的思考。
酝酿重大课题研究规划
今年3月,中央决定李铁映同志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任院长。根据中央精神,李铁映无论是在院务会议上,还是在到各研究所的调查研究中,都反复强调:面向21世纪,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要想站在世界的前列,没有繁荣的、发达的、高水平的社会科学研究,是不可能的。如果社会科学落后、理论上僵化,必然导致社会主义的严重挫折。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一样,对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科学需要一个大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21年来,关于改革“人民公社”体制的建议,关于市场取向改革理论的系列探讨,关于深圳、海南经济特区发展战略的研究,对100多部法律的起草、修改、论证过程的参与,还有几本追踪和预测每年经济形势、社会形势、农村形势和国际形势的“蓝皮书”,在中国改革的历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但是,目前低水平重复的研究较多,邓小平在1979年初谈到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就可比的方面说)比外国落后了”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
社科院在世纪之交如何调整自己的学术定位?李铁映登门拜访钱钟书、杨绛、温济泽等老专家,并召开青年学者座谈会,征求意见。对策研究是近年来的学界热点,社科院的对策研究能否有自己的特色?新闻所副研究员卜卫提出:学术单位的对策研究不能停留在对政策的简单注解水平上,而要成为有关决策的基础理论的提供者。李铁映语重心长地说:中青年不是搞“短平快”的时候。社科院要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依托,以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为重点,以多学科综合研究为特长,选择下个世纪5年、10年,乃至十几年以后中国将面临的一些重大的历史挑战和机遇,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理论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
目前,一个“2010年重大课题研究规划”已酝酿成熟,其中包括:苏联兴亡史的经验教训,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市场经济中的产权制度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金融金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机制,还有中西部问题、腐败问题等,都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准确地了解和深刻地把握国情,才能取得更大的发言权。该院将在“百县市情调查”、“百企调查”的基础上,继续组织“百村调查”、少数民族地区调查、宗教问题调查等,以形成比较完备的各类学科数据库。
建立三级科研信息网络
在考古所久已停电的图书馆,李铁映拿着手电,仔细察看了出现裂缝的房梁和坍塌了的期刊室,动情地说:“我来社科院就是要当后勤部长。只有当好后勤部长,才能当好院长。”
在国际片网络中心,李铁映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国际片微机联网示意图”。他问:“当天国际上的最新消息能不能看到?”工作人员当场打开电脑,调出当天出版的美国《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欧亚所所长张文武介绍,现在科研人员一上班先去电脑室,把网上的最新资料拷贝下来。近日院务会议提出,争取在两三年内建立健全院、所、个人的三级内部科研信息网络。图书馆要和国内外的图书资料信息中心建立网络联系,以此弥补报纸杂志的短缺。争取把全院的科研成果都输入计算机,实现资源共享。个人买计算机有困难的可从院里借款,个人可以在家里与研究所联网,上网费用在科研课题费中支出。今后读书不是钻进图书馆,而是通过网络提取有关资料。
探索出精品的科研体制
1997年,社科院的经费共1.7亿元,其中6300万元是人头费,6300万元是管理维修费,只有4500万元用于科研。这样的体制只能是养人而不是养科研。他们决心改革投资体制,将行政拨款全面改为按课题拨款,加强成本核算和评估验收,并对其中98项课题实行重点倾斜,期待从中涌现出一批学术精品。社科院最年轻的研究员吴国盛希望,根据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不同特点,建立适合两类不同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以保证基础研究真正做到“十年磨一剑”。
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文洪尖锐陈词:现在的情况是院内的人才留不住,院外的人才进不来。据了解,一些大胆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正在酝酿中:对副研究员以上的学者和处级以上行政人员,实行任期聘任制;对初中级人员实行合同制,不进则退,可以解聘;每年还将派遣一批中青年科研骨干出国考察进修,或者到基层挂职锻炼;同时,聘院外人才为客座研究员,并扩大招收博士后。目的就是建立起一整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人事管理机制。
中国社科院新闻发言人何秉孟用3个“一批”、5个“中心”和1个“基地”来表述他们的勃勃雄心:通过10年、20年的努力,推出一批国际知名的研究所,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家”,一批对国家重大决策和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的科研成果;把社科院办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中心,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华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理论和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以及培养造就社会科学高级研究人才与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如今,社科院已在筹办面向世界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论坛”,每年邀请世界各国的政府要员和一流经济学家来华,与本院学者一道切磋研讨中国改革和中国经济的最新进展。这一迹象表明,中国的社会科学搭乘中国改革的一叶轻舟关山飞渡,已经在世界讲坛上赢得一席之地。有人预言,下个世纪初经济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突破性的进展,将诞生于对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