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的探究辛超论文_辛超

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的探究辛超论文_辛超

摘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建筑主体或者部分主体结构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组装而成的结构形式。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建筑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迅速,极大的节省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相应的预制构件的精确度和安全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质量管控

1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特点

发展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是落实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目标与要求的重要举措,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的特点为:第一, 装配式建筑构件能在工厂车间内进行产业化的大批量统一生产, 构件制作完成后即可直接进场安装施工, 操作便捷, 有效缩短施工周期;第二, 装配式建筑构件可以利用高新科技设备进行机械化生产, 有效控制构件制作质量, 同时节省人力物力, 显著减少料具投入量和料具租赁费用;第三, 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作业量有效减少, 避免施工材料铺张浪费, 通过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也可减少施工现场人员的配备。

2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的优势

2.1 缩短施工周期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会在建筑外墙板预留出窗户安装的所需尺寸, 当建筑主体结构完成封顶施工后即可进行外围封闭, 比传统建筑施工工艺节省了50~60天的时间, 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另外,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也能为建筑内部装饰工程的施工提供了良好条件, 这是因为传统建筑施工工艺需要花费60~90天时间进行外墙装饰、保温隔热材料粘贴、涂抹砂浆等操作, 而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则能在预制建筑外墙与飘窗的同时完成外墙保温层和装饰层的施工, 显著缩短了建筑装饰施工周期。

2.2 节约工程资源

装配式建筑住宅在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外墙板预制技术能有效减少外墙模板投入量, 装配式住宅建筑中的叠合板阳台也可以大大减少钢材、木材的使用数量, 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节省废弃物处理费用, 对节约工程资源、保障企业经济效益有着良好促进作用。其次, 由于装配式住宅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建筑构件绝大多数为预制式主体构件, 在施工现场所用的施工材料会相对减少, 在施工过程中现浇的混凝土结构也会减少, 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噪音污染、废弃物污染会明显减少, 有效避免对施工周边环境的影响。

2.3 降低工程成本

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的关键环节就是对建筑构件的提前预制, 制作建筑构件的材料都由同一生产厂家集中购买并将构件制作完成, 再由工厂将构件运送至施工现场投入施工。由此可见, 建筑构件的生产制作、运输安装都是机械化流水线过程, 便于技术人员的监督管理, 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作效率, 同时有效减少了加工返工费用,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提高施工质量

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对建筑构件的统一生产装配, 能精确控制混凝土构件的材料配比值和钢筋数量, 制作精度较高。在装配式住宅工程施工中, 可以先在工厂中预制建筑装饰外墙面, 有效控制窗户洞口尺寸的误差, 保证窗户的精准安装, 确保窗户安装严丝合缝, 尽可能避免外墙板窗户安装时出现渗透。另外, 装配式建筑构件在制作生产过程中, 生产人员也能随时对构件的耐火性、抗压性、防水性能进行监测, 确保每一道施工工序及施工质量合格。

2.5 保护周边环境

传统的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 往往会在施工现场中堆放各种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 大量的材料和设备运输、装卸和放置都会给施工现场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绝大多数建筑构件都是在工厂中预制生产的, 不会产生灰尘, 能有效减少在施工现场中堆放的材料和设备数量, 避免扬尘大量产生, 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免受污染, 从而保障施工技术人员和附近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 预制建筑构件需要吊装装配技术进行运输和安装, 在此过程中能有效避免传统固定泵加工所产生的噪音, 也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

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问题

3.1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普遍不高

在任何工程项目中施工人员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 如果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较低, 将直接导致工程技术能效不断下降, 进而为工程整体质量带来消极影响。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中更是如此, 由于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并没有广泛应用, 施工领域与之相契合的理论及实践经验相对匮乏, 这就使得建筑企业可借鉴的技术要点较少, 在没有全面掌握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同时, 技术人员也缺少施工经验, 影响和阻碍了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而且目前, 建筑业劳务人员主要以农民工为主, 存在流动性大、老龄化严重、技能素质低、作业精度低、专业化程度不高及质量意识不强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2构件标准化程度不高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阶段所应用的材料大多都是在厂家加工完成的, 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 即可快速完成施工项目, 因此, 对PC构件工厂的加工精度进行过程及质量管理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但是如果厂家所生产的PC构件质量差, 或者没有达到合格标准, 就会导致施工质量低下, 后续住宅的使用年限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存在构件标准化程度不高, 节点构造连接复杂, 不宜施工操作等问题, 所以在设计环节就注意施工简便的问题。

3.3住宅验收标准缺少规范性

预制装配式构件与一般的建筑构件相比对施工技术的把控更为严格。基于其特殊性, 应当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 如果预制构件随意堆放, 或者是施工人员操作不当, 就会导致构件出现变形问题, 严重影响其后续使用, 安装质量也会大打折扣。而且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来自于国外, 质量验收标准必然也是从国外引进的。但是我国地域差异十分明显, 更何况是我国与外国之间, 差异将会更明显, 因此, 将此验收标准硬性的作为我国混凝土装配式住宅的指导依据必然存在一定不足及缺陷, 在没有形成符合我国特点的建筑及验收技术体系的基础上, 施工验收标准也难以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4.1预制墙板安装要点

4.1.1 灌浆技术

首先应当按照施工要求对灌浆料进行拌和, 每次尽量少拌, 拌合前在桶内加入适量的水, 将搅拌时间控制在3 min左右, 而后再次加水, 确保其达到均匀状态后, 先静置排气而后再灌浆;其次, 实际灌浆阶段应当对灌浆量进行科学控制, 避免出现外溢情况, 确保灌浆达到充实状态, 然后将实际灌浆量与预期标准对比, 如果实际用量超出标准时, 则证明灌浆的充实状态良好。除此之外, 在施工现场应用灌浆技术时, 应当将灌浆料试块留出, 并放置多余的灌浆接头, 同时还需要对试块进行养护, 确保其留置在安装架上, 对试块及试件同时进行质量检查, 对比灌浆操作是否合理。

4.1.2 PC板安装

首先, PC板入场之前, 应当根据施工要求对支撑架进行固定, 而后才能将PC板运输到施工现场指定位置上;其次, PC板安装阶段应当对安装要求进行充分掌握, 并将其放置在堆放架中, 通过应用顶面预留吊环对其进行吊装, 为了提高后续安装质量, 需要确保将PC板与预制墙板紧密贴合在一起, 实现整体拼接;最后, 在完成拼接施工后, 应当对PC板位置进行校准, 以分层混凝土浇筑为核心, 保持浇筑高度及厚度的合理性。

4.1.3 墙体混凝土浇筑

在墙柱混凝土浇筑前期, 应当首先在底部浇筑厚度适中的水泥砂浆, 当浇筑完成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要确保浇筑间隔小于混凝土初凝时间, 在精准把控振捣时间的基础上促使其保持均匀状态, 一旦发现其表面呈现浮浆状况, 要及时停止振动;其次, 混凝土浇筑振捣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观察, 尽可能的避免与预埋件及钢筋等直接接触, 在浇筑施工结束后, 还应当对钢筋及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

4.3 预制飘窗的安装施工要点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飘窗的安装也尤为重要。预制飘窗的安装多采用吊装的方式进行,吊装到制定位置后,利用螺栓等固定组件将飘窗与预制板相连接,以确保飘窗与建筑整体性和质量。吊装飘窗使,需要将飘窗吊装到指定工作面后,适当减缓速度,待调整好飘窗位置后,用螺母等构件将飘窗固定在楼板上,用进行浇筑,保障飘窗的质量和安全性的同时,提升飘窗与建筑整体的结构统一性。

4.4 预制楼梯板的安装施工要点

楼梯在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虽然当前电梯的使用已经逐渐取代楼梯,但是其作为消防通道,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预制楼梯板的安装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施工工艺流程和规范进行施工,其吊装技术与上述结构类似,但楼梯板吊装到指定位置,且位置无误后,需要对楼梯板进行支撑和稳定,以保障楼梯板质量。

4.5 混凝土调配技术要点

混凝土作为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质量,对装配式建筑结构稳定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前,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并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工程要求。然后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配、拌合,并对调配出的混凝土混合物进行试验检测,并对塌落度进行检测,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不同部位的施工要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调配出工程所需的混凝土用量。调配出的混凝土不宜过多,满足当前施工需求即可,可以有效避免材料的浪费,降低工程成本。

4.6浇筑技术要点

浇筑技术主要应用于装配式住宅建筑PC板、叠合阳台板、混凝土墙体的施工。浇筑技术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装配式住宅建筑的结构强度, 从而影响住宅建筑的使用安全性能。若施工技术人员没有把握好浇筑技术要点, 就容易引发施工质量问题, 降低建筑结构的强度, 造成施工安全隐患。因此, 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浇筑施工时, 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在浇筑PC板时, 要自上而下浇筑混凝土从而控制好混凝土浇筑高度, 保证PC板的浇筑质量。在浇筑混凝土墙体时, 要精确控制混凝土墙体厚度, 保证浇筑的墙体不会因为厚度偏差而减小住户的建筑使用空间。在进行浇筑施工时可以选择分层浇筑方式, 当墙体浇筑完成后, 还要利用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均匀压实, 避免漏振, 保证建筑墙体表面均匀平滑, 保证住宅建筑墙体的美观性;振捣时要避免碰撞预埋构件、模板和钢筋;振捣时间也要控制好, 当石子下沉或浮浆出现在表面时即可停止振动。另外,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也要定期对其进行养护处理,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

4.7灌注技术要点

灌注技术主要应用于住宅建筑外墙板的浇灌作业, 当施工技术人员完成预制墙板的施工矫正后, 就可以借助灌浆套筒将灌浆液灌注到预制墙板中, 先从套管底部先开始灌注, 再到PVC灌浆孔的灌浆, 最后当套筒中灌浆满了, 则可用软木塞将溢流孔和灌浆孔严密封堵, 保证灌注施工之后的墙板能达到良好的密封性和坚固性。灌浆完成后在四小时内不能使墙板受到振动, 以防墙体出现偏移。注意, 在进行灌注施工时, 要先按照配合比将灌浆液调配好, 保证灌浆成分配比合理、灌浆均匀且质量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灌注施工要严格按照施工操作工艺有序进行, 避免操之过急, 必须要等预制墙体矫正后才能进行灌注施工。

5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的相关建议

5.1 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是保障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与前提,应该根据施 工实际情况对制度体系加以完善,增强施工规范性与秩序 性,防止混凝土质量出现较大的问题。对混凝土构件的验 收制度与管理制度进行逐步完善,明确每一个部门和人员 的职责,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确保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 间能够找到相关责任人。还应该建立现场安全检查制度,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严格控制,及时排查其中存在的安全隐 患,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完善奖惩机制,对工作中表现 优异的员工进行物质与精神奖励,促进其工作积极性与主 动性的提升,对于工作懈怠的人员进行适当处罚,以明确 其工作职责。

5.2 加强人员培训

针对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使其能够对自身知识体系与技 能进行更新,满足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要求。对于管理人员 而言,则需要以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理念对混凝土质量管控 工作加以指导,保持工作的先进性,防止在工作中出现严 重的失误。同时,应该建立考核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防止在培训中出现流于形式的问题。

结论

综上所述,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住宅施工工艺符合国家现代化住宅建筑的需求,是国家建筑工程行业施工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其在建筑行业中的优势,做到节省建筑工期、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保护施工环境,为国家发展节约型社会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充分理解建筑企业贯彻落实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重要性,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建筑住宅的使用寿命,为建设安全、环保的生存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晓,杨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初探[J].四川水泥.2018 (10)

[2]牛向冲.关于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7 (27)

论文作者:辛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的探究辛超论文_辛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