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英[1]2002年在《黔东南南侗地区侗族村寨聚落形态研究》文中指出贵州省黔东南州南部侗族村寨以其浓郁、古朴的民族文化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贵州省大力发展旅游业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同时,民族村寨风情探奇游已纳入了贵州省旅游业“十五”规划中的“叁个主题品牌旅游产品”之一,面对市场经济的强力渗透,该地区侗族村寨聚落环境与建筑正在或将要发生巨人的变化,因而对该地区侗寨聚落的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工作便成为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首要完成的课题,具有现实意义。 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黔东南南部侗族村寨聚落较多保持了侗族原生文化特质,其聚落布局和建筑文化是贵州省内各民族中比较有特色的,与周边苗、水、布依等族有较大的区别,因而论文紧紧围绕南部侗寨聚落具体建筑形态、结合民族文化学进行历史的分析.试图表达出现存的黔东南南部侗族建筑的内涵与价值。
祝家顺[2]2011年在《黔东南地区侗族村寨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国现有侗族人口290多万人,其中贵州省黔东南地区有120多万人,约占全国侗族人口的42%;就侗族聚落即侗族村寨而言,黔东南地区侗族村寨民族性特色突出,保存比较完整;但是目前对侗寨的研究主要从建筑学、历史学和民俗学的角度对建筑单体包括居住建筑及标志性公共建筑单体、个案村寨空间形态、局部地区村寨空间形态、建筑单体文化内涵及建筑文化遗产进行了研究,从整体村寨空间形态角度的研究甚少,尤其是在侗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侗族村寨旅游开发背景下的研究很少;本文参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条例》(2008),并借鉴人类聚居学理论和原型批评理论对黔东南地区侗族村寨空间形态的基本类型、建筑原型、街巷空间及村寨整体形态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黔东南地区地形条件、村寨选址及侗族村寨整体空间布局形式,将本地区侗寨空间形态基本类型分为山地型侗寨、河谷平坝型侗寨两种基本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山地组团型侗寨、山地带状型侗寨、河谷平坝组团型侗寨及河谷平坝带状型侗寨四种村寨空间形态类型。其次,根据笔者在黔东南地区针对性地调研发现本地区各种类型侗寨具有共同的空间构成元素即建筑原型——双开间式侗居建筑单元,侗寨内部所有侗居建筑都由这个“原型”“变体”而成;本文以此为基础,研究侗居建筑“原型”到“变体”的变体机制,由建筑到侗寨空间的形成机制;进而采用由侗居建筑到侗寨街坊空间、街巷空间形态、整体村寨空间形态的逻辑顺序对侗寨空间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以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民族特性最明显的肇兴侗寨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邹伦斌[3]2016年在《文化基因视角下的黔东南侗族乡土聚落空间形态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家,我国广袤的国土上遍布着大量空间形态各异、文化历史悠久、民俗风情各异的传统村落。这些村落历经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传承,在空间布局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相处上往往构思巧妙,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在西南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挖掘黔东南地区侗族乡土聚落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保护其传统特征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要面临的问题。研究以田野调研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借鉴文化基因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方法,对黔东南地区侗族的文化基因与乡土聚落空间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黔东南地区侗族的核心文化基因挖掘、黔东南地区侗族乡土聚落空间形态的核心特征总结以及文化基因对聚落空间形态特征的影响解析叁个方面。通过对黔东南地区侗族传统文化和聚落空间的调查研究,研究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黔东南地区侗族的核心文化基因是其民族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孕育而生的,是侗族人民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中的核心理念,主要为以自然为本源的价值体系、人与自然互利共存的交往准则、向心内聚的群体性心理、尊长崇古的行为准则、趋安求静的文化心态、平等和谐的价值理念以及对万物心怀敬畏的宗教心理;第二,研究以岜扒村、南江村、务孖村等若干空间格局较为完整、富有地域特色的侗族村寨为研究对象,从聚落群、聚落、建筑等几个层面对黔东南侗族乡土聚落空间进行了解析,并对其主要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总结;第叁,研究对黔东南侗族文化基因在其聚落空间形态上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解析和归纳;最后,研究结合近年来黔东南地区侗族传统聚落空间发生的变化,对旅游发展语境下的村寨保护进行了思考,以期望对该地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提供一点建议和帮助。
李越[4]2018年在《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地域性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黔东南州是全世界少数民族文化最多样最集中又富于原生态特质的地区之一。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加之贵州近几年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需要更多全面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本文运用建筑史学与建筑美学交叉综合研究方法,借鉴民俗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学科,运用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从“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叁个逻辑层面全面地阐释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与建筑的内涵。首先,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的地域技术特征具体表现在适应地理条件下形成依山就势的村寨形态特征以及底层架空、层层出挑的穿斗式干阑建筑;在黔东南湿热甚至偶有旱涝的气候条件下,侗民在合理营造建筑之外其世代积累建构起来的立体河网湿地蓄水抗旱,疏浚防涝,综合减灾;在树木资源丰富的条件下,侗民在建筑建造时有着严格的采集原则,用料时大小套用,绝少浪费,做到因材施用、物尽其能。其次,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的社会时代精神具体表现在先民迁徙避乱的历史使得侗民在苦难中表现出顽强的求生精神,世代相沿着“依山而寨、择险而居”的选址原则;中央王朝一步步的强权政策使得侗族人民在变革之中与汉族、苗族等多民族之间互相影响,寻求整合;特殊的历史、政治背景,使得侗族人民高度团结,忠于血缘和地缘,形成以族姓为核心的社会组织结构;封闭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使得侗寨人民形成以自然为本源的价值体系,反映在村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仅能建构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小型村寨。最后,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的人文艺术品格具体表现在侗寨延续群体聚居的民族文化特色,反映到聚落空间形态上,展示出领域性、等级性、向心性的特征;黔东南人民构筑了包括低碳节能的水循环系统、和谐共生的稻鱼鸭生产以及高效灵活的侗居功能布局等追求循环永续的民族生活理想;黔东南侗寨有着点线面构成式的水景观、层层阶梯式的梯田景观等丰富优美的自然景观,寨门、鼓楼、风雨桥等公共建筑,自然崇拜、侗族大歌等为村寨增添盎然生机的侗族民间文化,体现了他们崇尚淳朴自然的民族审美心理。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地域技术特征鲜明、社会时代精神厚重、人文艺术品格独特。叁者共同作用而形成了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地域性格。文章有助于完善建筑学在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研究中建筑美学方向的补充,完善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在建筑美学方向的研究。对侗族传统民居的研究既是对该地区历史记忆的记录,也是保护地域文化的一种方式,对侗族文化的传承有重要意义。研究中我们发现,侗族传统村落与建筑在空间布局、建筑形态、营造技艺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为以后工作中地域性建筑的设计打下理论基础,也有助于今后为传统村落保护实践工作提供可实施性的美学指导。
唐洪刚[5]2007年在《黔东南侗族民居的地域特质与现代启示》文中提出侗族的产生源于部族的迁徙。在其文化在成立与发展过程中,直接面对了自身民族文化的创造与其聚居地之异质文化的碰撞、转化与融合。随着历史的变迁,侗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文化的群落,除了表现在生活习惯、饮食、语言、服饰等方面之外,其独特性还表现在实质空间——“村寨及建筑”的营造上。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贵州省黔东南州地区侗族村寨及建筑较多地保持了该地区原生文化特质。在贵州省各民族传统文化和建筑中,其村寨布局和建筑形态较有特色。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建筑学等的角度对侗文化圈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及由此引出的传统村落、建筑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和对该地区侗寨的传统建筑文化的收集、整理工作便成为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首要完成的课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从民居聚落和建筑艺术两个方面剖析侗族村寨传统民居,通过对该地区大量的有代表的民居的实地调研,总结归纳了侗族民居的地域特质,并概括出为现代建筑和外部空间设计以及现代地域建筑创作的有用启示。论文分七个主要部分进行阐述: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为后续各章的论述建立完整清晰的背景。第二章从黔东南自治州侗族村寨的地域环境总体入手,通过侗寨环境特征、历史沿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组织结构这个载体进行延伸。第叁章到第五章以民族、宗教、生境与黔东南州本土民族聚落的关系为线索,通过对传统侗寨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研究其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人文因素等,着重展开对黔东南州传统村寨与建筑的分布及特征、侗寨公共建筑空间艺术研究和干栏聚居区侗族民居建筑的特征的研究。作者从建筑设计角度,分析黔东南地区侗族村寨及民居建筑中空间构成,及其所体现的建筑模式语言和独特的地域景观意象特征。第六章结合大量实例,介绍、分析了现代建筑地域化设计方向与方法,并引申出对黔东南侗族现代建筑创作的启示。第七章结合建筑创作实践,探索以侗族民居为主体的山地建筑对新地域建筑创作。
赵晓梅[6]2012年在《黔东南六洞地区侗寨乡土聚落建筑空间文化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加深,文化遗产的概念从建筑遗产扩展至文化过程,更加关注遗产建构的过程以及遗产所表达的地方与族文化。活态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产生的,本文引入活态遗产理论体系,结合乡土建筑与聚落的概念,提出活态乡土聚落保护的议题。侗族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一支。相比同一地区的其他民族,侗民族具备较高的文化发展程度,拥有丰富的建筑遗产。然而,较之其他少数民族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侗族研究较少,缺乏深入的田野考察与实时跟踪记录。本论文以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借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六洞地区侗寨乡土聚落及其遗产价值,为建筑学、遗产保护学与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系统的构建贡献力量。六洞地区处于侗族传统文化核心区域,本论文以聚落群的形式考查该地区的典型侗寨,分析该地区侗寨的建筑空间所表达的民族文化。建筑空间是侗族文化体系中的构成元素,是当地自然环境与社区居民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也受到文化体系中其他元素的影响,如生产方式、建造技术、社会组织与精神信仰等等。本研究将侗族聚落分为功能性空间与仪式性空间两类,前者与当地寨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相关,建筑形式与功能的改变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后者更多地与遗产社区的精神需求相联系,建筑空间及相关活动体现寨民的文化认同。作为一处乡土聚落遗产,六洞侗寨具有实用、历史、艺术与文化等内在价值。在这些不同的价值类型中,功能实用价值是六洞遗产延续与发展的基础,文化认同是核心价值。作为活态遗产,六洞侗寨的延续性十分重要。遗产与文化的延续必然包含着变化,受现代文明影响,六洞地区发生了显着的文化变迁,导致了建筑空间的改变。然而与我国多数乡土聚落不同,六洞传统社会组织在传统文化延续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居民保持着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认同,积极参与到遗产保护与社区建设中。这种社区的文化自觉奠定了六洞民族文化复兴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乡土聚落保护的最终目标。
孙伟[7]2005年在《生态视野·黔东南州山区聚落与城镇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由于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和历史等因素,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的苗族侗族村寨聚落较多保持了原生文化特质,其聚落布局和建筑文化是贵州省内各民族中比较有特色的,与周边水、壮、布依、仡佬等民族有较大的区别,因而论文紧紧围绕黔东南州聚落的形成、发展,结合建筑学、生态环境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等多角度进行历史的分析,其中以生态视野为主,试图表达黔东南州山区聚落特征的内涵与价值,并对其进行保护、调整与更新,进而为其乡村城市化发展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 论文以七个部分来阐述内容,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了课题研究的对象、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旨在为后续各章的论述建立完整清晰的背景。 第二章从黔东南州自然地域环境概况、民族文化特色和社会经济发展等背景入手,通过环境特征和地域文化这个载体进行延伸。 从第叁章到第五章以民族、宗教、生境与黔东南州本土民族聚落的关系为线索,着重展开对历史聚落与自然生态、民族聚落与文化交融的分析研究,将传统乡村聚落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研究其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人文因素等;并且探讨黔东南州传统乡村聚落环境变迁的内在机制。着重从建筑学角度,分析黔东南州村寨聚落及建筑中空间构成,及其所体现的建筑模式语言和独特的地域景观意象特征。 第六章通过对黔东南传统山区聚落面临的冲击的分析,提出了对其进行保护、尊重与更新的解决对策的研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说明黔
楼吉昊[8]2015年在《基于遗产价值的坪坦河谷侗族村寨传统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侗族村寨主要分布在中国湘桂黔叁省交界处的丘陵地带。长期以来,侗族受到地形、交通等条件的制约,在独特的较为封闭的地理条件下,发展出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体系,形成了以“款”为核心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约法制度。在这种传统的制度管理下,山、水、林、田、寨等突出普遍价值承载要素能够维持稳定,有序共存。侗族独特的传统管理模式是维持村寨长期稳定的核心所在,本身也是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代表了侗族村寨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方面,也是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连接的重要纽带。不仅如此,传统管理模式还是价值承载要素的生成原则和控制手段。但是由于现代法规管理制度的介入和现代化的进程的加剧,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村落传统管理模式出现诸多不适应,开始逐步走向衰弱衰落,遗产本体面临威胁。作为活态村落遗产的典型代表,目前仍缺乏对一个完整的个案研究。同时该研究也对中国目前的世界遗产村落、预备名录村落、历史名村、传统村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多次现场调查为基础,结合文献调研,以坪坦河流域侗族村寨为代表,阐述侗族村寨遗产价值及对应的价值承载要素,并分析侗族特有的传统管理模式对价值要素的形成与控制的内在作用。分析传统管理模式衰微的原因,以及传统管理衰弱对遗产价值承载要素的威胁。并通过相关案例,提出适合侗族村寨文化遗产的管理模式及保护策略。
解娟[9]2014年在《黔东南侗族村寨建筑结构及细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黔东南地处贵州省东南部,侗族人口可以达到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黎平,从江,榕江是主要聚居地。这些地区仍保留侗寨传统的建筑形式。独特的地形地貌使侗族人民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建造出了属于自己民族特有的一些建筑。文章以侗族传统民居建筑和公共建筑及其细部结构为研究对象,以侗族聚居区现实的生活习俗、古建筑风格实例为研究依据,对侗族村寨建筑结构特点到其细部结构展开分析与研究。文章首先阐述了侗族文化生产、形成与发展。了解历史文化的背景,进而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侗族村寨的结构进行分析。主要针对民居建筑以及公共建筑—鼓楼、风雨桥等建筑做具体的分析研究。文章通过整体到局部的论述进行分析及研究。发掘和吸收侗族文化精华,介绍黔东南侗族村寨建筑结构以及文化特征。全文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为本文的绪论部分,介绍黔东南侗族村寨的价值以及实用意义。同时了解国内外学者对于侗族村寨建筑的现状分析。第二章通过对黔东南侗族村寨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传统生活习惯等方面来探析侗族的民族特性,进而逐渐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侗族村寨建筑的影响。第叁章为本文的中心部分,着重对黔东南侗族村寨的建筑类型以及建筑结构做了详细的分析对比,分别阐述侗族公共建筑与民居建筑的建筑类型、建筑结构、形制。并且对建筑的细部进行剖析。第四章主要是对黔东南两个典型的侗族村寨进行介绍,从外部到内部空间布局分析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
夏斐[10]2009年在《侗族传统村寨聚落中临水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侗族聚居的地方多属复杂多样的山地自然环境,在沉淀民族特有的历史与文化的社会背景下,侗族的传统村寨聚落在临水景观、景观建筑、人文景观、精神空间等诸多方面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并且创造出璀璨夺目并且蕴含着浓厚的地方文化与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艺术。本文以侗族传统的村寨聚落景观风貌为研究对象,选取了贵州、广西、湖南叁省的侗族聚居区中保护比较完好,具有代表性的侗族传统村寨为实地的田野调研对象,并以此作为主要的研究依据。本文以侗族传统独特的民族文化与精神内涵作为贯穿的线索,从侗族聚落中水系形态的分布特征分析,到丰富多彩的临水景观元素研究与探讨,最后对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展望等等,全文展开了由分到总、由部分深化到整体的分析与研究。本文首先从侗族聚居区的地理自然环境因素、历史发展因素以及人文观念因素这叁方面,来讨论侗族传统村寨聚落中临水景观的成因。侗族聚居的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因素是促成侗寨中形成临水景观的首要因素,而侗族的起源迁徙及历史沿革也使这个独特的山地民族延续了传统的农耕文化,在农耕文化的渲染下形成了侗族独特的水文化理念,侗族人民喜欢择水而居、傍水而住的崇尚大自然的精神观念,所以他们在营造自己的村寨聚落中离不开“水”,这些历史起源因素及社会人文因素是侗寨中临水景观形成的必要因素。也正是由于自然的、历史的、民族的、社会的等多方面因素合力作用,使得侗族传统村寨聚落形成了特定的选址理念和整体的布局形态,并蕴含着与“水”密切相关联的丰富的聚落景观文化。无论是依山傍水的山麓村寨选址,还是背山临水的平坝村寨选址,或是山水交融的半山村寨选址,“水”在侗族选址理念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复杂多变的自然地理风貌造就了侗族传统村寨聚落外部丰富多彩的水系形态,可分为“过”、“环”、“穿”这3种基本水系结构,同时内部又有着动静相宜的水体景观,形成侗寨独特的临水景观空间。本文着重分析了侗族传统村寨聚落中临水景观空间环境,分别从面、线、点为切入点全方位透视分析与研究。一是面状的临水空间环境,它是整个村寨中对于临水景观把握与创造的高度集中体现;二是线状的临水空间环境,它通常成为村寨发展的脉络;叁是点状的临水空间环境,它是村寨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叁种不同形式临水空间环境,加之与水面相关联的临水景观建筑,创造出自身丰富的立体空间层次,共同构成了侗族村寨丰富优美的临水景观环境,体现了侗民族注重并善于处理人与水,水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理念的民族文化。最后本文通过对侗族传统村寨聚落内的各种临水景观的分析,综合评述了侗族地区独特的地域与民族文化,以及在相互交织中所体现出传承性、广袤性的侗民族思想内涵。并且提出了关于侗族地区传统村寨聚落中临水景观风貌的生态性、人文性等可持续性发展的构想,为研究侗族村寨聚落临水景观文化做出探索性的工作,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 黔东南南侗地区侗族村寨聚落形态研究[D]. 李志英. 昆明理工大学. 2002
[2]. 黔东南地区侗族村寨空间形态研究[D]. 祝家顺. 西南交通大学. 2011
[3]. 文化基因视角下的黔东南侗族乡土聚落空间形态解析[D]. 邹伦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4]. 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地域性格研究[D]. 李越. 华南理工大学. 2018
[5]. 黔东南侗族民居的地域特质与现代启示[D]. 唐洪刚. 重庆大学. 2007
[6]. 黔东南六洞地区侗寨乡土聚落建筑空间文化表达研究[D]. 赵晓梅. 清华大学. 2012
[7]. 生态视野·黔东南州山区聚落与城镇发展研究[D]. 孙伟. 四川大学. 2005
[8]. 基于遗产价值的坪坦河谷侗族村寨传统管理模式研究[D]. 楼吉昊. 清华大学. 2015
[9]. 黔东南侗族村寨建筑结构及细部研究[D]. 解娟.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
[10]. 侗族传统村寨聚落中临水景观研究[D]. 夏斐. 昆明理工大学. 2009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侗族论文; 黎平肇兴侗寨论文; 侗族鼓楼论文; 空间形态论文; 中国民居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论文; 传统村落论文; 黔东南州论文; 建筑文化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