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康优大麦品种选育技术与策略探讨

丰康优大麦品种选育技术与策略探讨

一、丰抗优大麦品种选育技术与策略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倪飞[1](2017)在《太谷核不育小麦Ms2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功能解析》文中研究表明植物雄性不育是一种重要的性状,广泛用于杂交育种。太谷核不育小麦Ms2基因,属于显性核雄性不育基因,已用于上百个小麦品种或品系的培育,加快了我国小麦育种进程。本研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分离到Ms2基因,通过反向遗传学手段验证了该基因的功能,并采用遗传转化技术证明Ms2基因可以引起小麦、大麦和短柄草的雄性不育。MS2基因只在部分小麦亚族物种出现,显性Ms2基因在太谷反转录转座子(Taigu)的驱动下表达,其表达呈现花药特异性。Ms2基因的克隆对小麦轮回选择或杂交制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不育表型:我们统称携带显性Ms2基因的小麦为太谷核不育小麦。与可育小麦相比,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花药瘦小,小孢子发育异常,造成无花粉型雄性不育。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组织发育的异常表现在中层细胞的提前降解、花粉母细胞的原生质化、二分体分离受阻和单核花粉粒的急剧退化等。2.太谷核不育Ms2基因的精细定位:本研究利用4个BC1F1群体(PopA、PopD、PopE和PopF)进行Ms2基因的精细定位。利用3,487个Pop D单株,将Ms2基因定位在Xsdauw20和Xsdauw32之间,约0.6cM的区间。同时利用3,954个PopA单株,将Ms2基因进一步定位在Xsdauw27和Xsdauw29之间,约0.05cM的距离,标志着Ms2区域精细遗传图谱的成功绘制。3.太谷核不育Ms2基因的物理图谱和候选基因:本研究构建了‘矮败鲁麦15’的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利用Ms2基因的5个连锁标记对该文库进行筛选并获得了Ms2区域的12个BAC克隆。对部分BAC克隆进行测序和拼接,成功绘制了Ms2基因区域的物理图谱。在Xsdauw24和Xsdauw32区间,共预测到8个候选基因,其中PG5P1593S的表达和太谷核不育性状相关联,可能代表Ms2基因。4.PG5P1593S代表太谷核不育Ms2基因:利用TILLING(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检测,发现PG5P1593S基因的突变引起太谷核不育性状的丧失、雄性可育,基因突变和育性恢复呈现稳定遗传。利用遗传转化互补实验,进一步确认PG5P1593S基因的表达可以引起普通小麦、大麦和短柄草的雄性不育。现有证据显示PG5P1593S就是太谷核不育Ms2基因。5.Ms2基因呈现特异的时空表达模式:自然群体中,Ms2基因只在太谷核不育小麦中表达,并且只在减数分裂前后(S2时期)的花药组织表达。组织原位杂交证明,Ms2基因在花药中层、绒毡层和小孢子母细胞中特异表达。该基因的特异表达可能与MS2启动子区域的Taigu反转录转座子有直接关系。亚细胞定位技术显示,GFP:Ms2融合蛋白可能定位于细胞质和内质网。6.MS2是麦族植株特异进化的产物:MS2或其同源基因只在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乌拉尔图小麦(Triticum urartu)以及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等麦族物种中存在。通过比较575份小麦族材料,鉴定到MS2基因的18种单倍型(Haplotype),显性Ms2基因对应单倍型A2,是在单倍型A1的基础上由Taigu转座子插入形成的。Ms2基因的单倍型A1在普通小麦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在普通小麦和粗山羊草中分别独立遗传。7.MS2蛋白可能作用于植物蛋白翻译系统:转录组分析和酵母双杂交实验说明MS2蛋白很可能作用于植物蛋白翻译系统从而导致雄性不育。

姜辉[2](2012)在《麦族抗条锈病基因WKS的克隆、遗传转化及其应用》文中提出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疸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小麦产量构成严重威胁。条锈病的防治可以通过抗病育种,品种合理布局,化学防治和适期播种等栽培措施来解决。其中抗病育种是最为合理,最为经济有效地防治方法,抗病育种主要包括抗病资源的发现及应用。本研究以实验室保存的1580份麦族种质为材料,用已经克隆的成株期高温抗条锈病基因Yr36的功能标记进行了筛选,分析了野生二粒小麦中Yr36基因(也称为Wheat Kinase-START1, WKS1基因)的等位变异;并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对野生二粒以外的WKS1和其同源基因WKS2(统称WKS基因)进行分离,将从长穗偃麦草里克隆的WKS1基因转化受体材料小麦品种Bobwhite进行基因的功能分析;同时运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方法,将Yr10,Yrl8和Yr36基因聚合到山东和河南的17个主栽小麦品种中,以期创造优异的抗病种质资源,改善黄淮冬麦区的抗病基因结构。主要结果如下:1.用于筛选的麦族种质材料包括普通小麦、合成小麦、粗山羊草、野生一粒、野生二粒、大麦、顶芒山羊草、高大山羊草、沙融山羊草、簇毛麦、长穗偃麦草、百萨薄冰草、鹅观草。WKS基因只存在于野生种当中,在栽培种均未检测到。WKS1和WKS2仅同时在野生二粒中检测到,255份野生二粒中170份含有WKS基因;WKS1在长穗偃麦草和百萨薄冰草中检测到;WKS2单独存在于顶芒山羊草中,66份顶芒山羊草中14份检测到WKS2。2.根据基因序列设计转座子特异标记,并对含有Yr36基因的野生二粒进行检测发现,所有野生二粒中均含有LINE转座子原件;同时利用Ecotilling技术对WKS基因的功能区域Kinase和START区域近行等位变异分析,均未检测到等位变异位点,以上两点说明Yr36基因非常保守。3.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了长穗偃麦草、百萨薄冰草和顶芒山羊草中的WKS基因,序列分析发现长穗偃麦草、百萨薄冰草中WKS1的相似度达到99.69%,其cDNA与野生二粒WKS1之间的相似性达到了98.99%。顶芒山羊草中的WKS2基因与野生二粒中的WKS2相似性达到96.34%。4.将长穗偃麦草中的WKS1基因构建表达载体,与含有Bar基因的质粒用基因枪的方法进行共转化,转化的幼胚愈伤数为4197个,分化愈伤数1630个,再生苗1862株,除草剂Basta抗性苗206株,Bar基因阳性苗119株,WKS1阳性苗91株,结实单株20株。对来T1世代的9个株行的87棵单株进行Bar基因和WKS1基因检测,发现两基因间有分离,其中三棵只含有WKS1基因。5.利用已经克隆的三个不同类型的抗条锈病基因Yr10,Yrl8和Yr36的功能分子标记对中国的652份普通小麦进行检测发现,Yr10和Yrl8存在于中国的各个麦区,其主要来源是南大2419,但是分布不均衡。Yr36基因中国小麦中均不存在。选取了山东和河南两省17个品种,利用回交育种和分子聚合育种的方法,将该三个基因聚合到每一个材料当中。目前,进行到BC1F1代,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三个抗病基因效果是不同的,但是总体上基因的导入可明显的提高感病材料的抗性水平。

曹世勤[3](2012)在《甘肃省小麦品种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基因分析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专性寄生菌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和布氏白粉菌[Blumeriagraminis f.sp.tritici Em.Marcha1]引起的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是发生于甘肃省及我国小麦生产上最重要的真菌性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两病害最经济有效且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措施。本文通过温室和田间相结合,对已知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基因进行有效性评价、对重要小麦生产品种(系)及抗源材料进行成株期抗病性评价和苗期抗病基因分析、选用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混种和感病品种与其他作物间种,研究作物多样性防治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效果。通过4年研究,得到如下结果和结论:1.已知抗病因有效性评价与利用(1)在兰州温室,分别对采自甘肃各地的430个和192个小麦条锈菌及白粉菌单孢菌系接种在含有已知基因载体品种上进行毒性频率测定,同时结合多年多点成株期异地自然诱发鉴定结果,发现:Yr5、Yr10、Yr15、Yr24/Yr26及Pm2、Pm4b、Pm13、Pm21、Pm2+6、Pm1+2+9、Pm2+Mld目前抗病性较好,是今后一段时期利用的重点。对Yr10、Yr24/Yr26具有联合毒性作用的新菌系贵农22致病类群近年来出现频率持续上升,目前已达到14.8%,应引起育种和生产上的高度重视。采自甘肃陇南麦区的白粉菌对Pm21、Pm4b的毒性频率高于中部麦区,且对这两个基因有毒性的菌系主要出现在陇南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区。田间抗性鉴定及监测结果显示,兰天16号等10个品种(系)具有成株抗条锈病特性,兰天14号等10个品种(系)具有慢条锈特性;陇原034等6个品种(系)具有成株抗白粉病特点。2.小麦品(系)抗病因分析(1)选用26个来自国内外具有不同毒性谱的条锈菌单孢菌系,对50个甘肃省主要生产品种(系)及抗源材料进行苗期条锈病抗性鉴定,结合系谱分析,发现有Yr3、Yr3a、Yr4a、Yr9、Yr10、Yr12、Yr16、Yr26、YrMor、YrCle等10个抗病基因分布于16个品种(系)中。(2)对小麦生产品种(系)陇鉴9343、陇鉴9811、陇鉴9821和93保4-4进行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结果发现:陇鉴9343对CYR29的抗病性由2对显性抗性基因控制;对CYR32和CYR33的抗病性均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93保4-4对CYR29、CYR32、CYR33的抗病性均由2对显性基因控制。陇鉴9811对CYR32的抗病性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可能来自外源基因玉米,暂定为YrLongjian9811。陇鉴9821对CYR33的抗病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可能来自外源基因高粱,暂定为YrLongjian9821。(3)对40个小麦品种(系)抗条锈基因分子检测结果发现:兰天14号等14个品种(系)含有Yr9,兰天17和92R178含有Yr26。(4)选用17个致病力不同的小麦白粉病菌单孢菌系,对64个甘肃省主要生产品种(系)及抗源材料进行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结合系谱分析,初步推定有Pm5、Pm6、Pm8、Pm19和Pm21分布于10个小麦品种(系)中。3.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究(1)20082010年,利用抗病和感病品种混种进行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混种后病情指数、早春病点率和病叶率显着低于单种感病品种;筛选出了具有较好控病增产作用、且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山区品种组合-洮157/中梁22组合,该组合与单种感病品种洮157相比较,其对小麦条锈病的相对防效在48.71%64.33%之间,相对增产率稳定保持在5.71%12.63%之间。(2)感病小麦生产品种与其他作物间种防治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结果发现:与对照单种小麦相比较,小麦与玉米间种处理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相对防效分别在16.73%45.69%和14.74%36.99%之间,产量相对增加率52.41%139.99%之间;小麦与油葵间种处理,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相对防效分别在5.89%28.86%和11.74%18.37%之间,产量相对增加率在-1.4%24.81%之间。经方差分析,两组合处理相对防效、产量相对增加率与单种小麦处理间差异显着,在甘肃陇南值得推广利用。小麦与马铃薯、小麦与辣椒间种组合,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相对防效在-4.51%11.68%和-15.38%5.23%之间,产量相对增加率在150%以上,对其利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王慧[4](2011)在《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中LOX活性及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分析》文中指出本文选用68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脂肪氧化酶(LOX)活性和戊聚糖含量,并进行相关和聚类分析;测定皖麦48等10个小麦品种(系)的LOX活性等13个品质性状,分析了小麦籽粒LOX活性与若干品质性状的关系;选取安徽省淮南片小麦区试5个生态点的1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材,探讨了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环境互作对小麦LOX活性的影响;测定了2个年份不同来源的106份小麦品种(系)的LOX活性,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鲁麦22/扬麦9号”杂交组合F2群体籽粒中LOX活性的分布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68个小麦品种(系)LOX活性、总戊聚糖、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在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极显着,4个性状的平均值分别为10.35nkat·g-1、4.49%、0.90%和3.59%,变幅分别为4.50nkat·g-1~19.40nkat·g-1、2.93%~5.95%、0.49%~1.35%和1.92%~5.01%。LOX活性与总戊聚糖、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但没有达到显着性水平。采用欧式最长距离法对参试的68个小麦品种籽粒的LOX活性、总戊聚糖、水溶性以及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聚为四类。2、10个小麦品种(系)随机区组试验的LOX活性、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籽粒硬度、直链淀粉和RVA参数等13个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间除糊化温度之外,其余12个品质性状在品种间均达到极显着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全麦粉LOX活性与面粉LOX活性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最后粘度、反弹值、峰值时间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与低谷粘度呈显着负相关;面粉LOX活性与低谷粘度、最后粘度、反弹值和峰值时间呈极显着负相关,与高峰粘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小麦品种(系)籽粒的LOX活性高对全麦粉和面粉的若干主要品质性状存负面的影响;就针对籽粒LOX活性的品质改良而言,认为在育种中应尽量筛选那些LOX活性较低的材料;讨论了脂肪氧化酶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利用等问题。3、分析了安徽省淮南片小麦区试5个生态点的10个小麦品种(系)的全麦粉LOX活性,探讨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环境互作对小麦LO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OX活性的基因型和环境差异均达到极显着,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4、106个不同来源的小麦品种(系)2007-2008和2008-2009两个年度LOX活性的平均值分别为8.53nkat·g-1、9.95nkat·g-1。两个年度测定的供试小麦品种(系)间的LOX活性均达到极显着差异,变异系数均大于30.00%,年份间LOX活性相关极显着,r=0.841,表明两个年度的品种(系)间差异顺序基本一致,LOX活性主要受遗传控制;采用欧式最长距离法可将供试的106份材料的LOX活性聚为五类。5、小麦杂交组合“鲁麦22/扬麦9号”284个F2植株的籽粒中LOX活性平均值为9.49nkat·g-1,变幅为2.12nkat·g-1~23.85nkat·g-1;LOX活性高于高亲值的植株有24株,占总株数的8.45%;低于低亲值的植株有38株,占总株数的13.38%;LOX活性在2.00nkat·g-1~3.99nkat·g-1之间的14株,占总株数的4.93%;在4.00nkat·g-1~19.99nkat·g-1之间的有258株,占总株数的91.84%;在20.00nkat·g-1~23.99nkat·g-1之间的有12株,占总株数的4.23%。该组合F2群体LOX活性呈正向偏态分布。

徐鑫[5](2009)在《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及其衍生品种的条锈病抗性、蛋白质组成及SSR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骨干亲本在我国作物育种和生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对于骨干亲本的形成和遗传基础尚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难以进行早期预测和高效利用。因此,阐明骨干亲本及其系谱品种条锈病抗性、胚乳贮藏蛋白组成及重要染色体的遗传和分布特征,对于全面解析骨干亲本形成原因和实现作物超高产、高效育种的新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衍生的80个不同世代品种、系谱涉及的18个中间亲本、碧蚂4号6个姊妹系及其亲本共106个品种(系)为材料,利用国内外23个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对77个品种进行苗期条锈病抗性鉴定和基因推导;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供试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组成进行鉴定;分别采用48、26和25对SSR引物对携带较多抗病、胚乳贮藏蛋白基因位点及其他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和QTL的2A(Yr1等)、1B(Yr9、Glu-B1和Gli-B1等)和1D(Glu-D1和Gli-D1等)染色体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并结合五个生态区获得的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有效分蘖、株高和产量等7个重要农艺性状的表型数据进行关联测验。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碧蚂4号衍生系谱品种条锈病苗期抗性鉴定和基因推导(1)碧蚂4号衍生系谱品种中存在5个已知条锈病抗性基因和其他未知基因。碧蚂4号等18个品种携带Yr1基因,占所有供试品种的25.7%;丰抗1号等9个品种携带Yr9基因;冀麦23可能携带Yr2、Yr25和YrHVII基因。(2)碧蚂4号含有Yr1基因,它的13个一代衍生品种中有4个(30.8%)含有Yr1,30个抗性鉴定的二代品种中有11个(36.7%)也含有Yr1,而且系谱分析表明,一代衍生品种的其他3个中间亲本和二代衍生品种的11个中间亲本品种均不具有Yr1基因。另外,在4个抗性鉴定的碧蚂4号三代衍生品种中,有芒红7号含有Yr1基因,其余3个(75%)品种均继承了洛夫林10号的Yr9基因;在8个抗性鉴定的碧蚂4号四代衍生品种中,京411含有Yr1基因,4个(50%)洛夫林10号的后代品种含有Yr9基因。以上分析表明,碧蚂4号携带的Yr1基因在其衍生的一代和二代品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选择,而在衍生的三代和四代品种中,洛夫林10号携带的Yr9基因比例较高,但个别品种仍含有Yr1基因。(3)分析碧蚂4号及其衍生品种对不同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反应型,发现碧蚂4号抗性在衍生品种表现明显的优先遗传。碧蚂4号对13个生理小种表现为抗病,小种间它的衍生后代中表现抗病的品种数为3649个,而对于碧蚂4号表现为感病的10个生理小种,小种间它的衍生后代中表现抗病的品种数仅为728个。(4)对碧蚂4号衍生系谱涉及的北京14系选品种和不同姊妹系品种及其亲本苗期条锈病抗谱比较分析,发现系选品种间和相同亲本组合衍生的不同品种的条锈病抗谱表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衍生品种中存在与亲本不一致的现象,同样系选品种也存在与北京14不一致的情况。2.供试品种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组成分析(1)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表明,碧蚂4号HMW-GS组成分别为Null,7+8,2+12。在Glu-B1位点,碧蚂4号的7+8亚基与一代衍生品种的3个亲本均不同,其在一代品种的遗传频率高达84.6%;6个(54.5%)二代衍生品种的中间亲本与碧蚂4号亚基相同,该代7+8亚基的频率仍高达64.1%;三代和四代衍生品种的5个亲本中只有2个含有7+8亚基,这两个世代7+8亚基频率明显降低,而7+9成为主要类型,频率分别为69.2%和64.3%。在Glu-A1和Glu-D1位点,各有11(64.7%)个中间亲本与碧蚂4号亚基相同,它们分布于不同子代涉及的中间亲本中,Null和2+12在4个世代品种的遗传频率均不小于76.9%。(2)醇溶蛋白组成分析表明,碧蚂4号有16条醇溶蛋白谱带,其中谱带Gli64.5为碧蚂4号特异带,在衍生品种的遗传频率为11.3%;Gli16.7、Gli18.9、Gli47.7、Gli56.7、Gli62.2、Gli66.9、Gli74.3和Gli81.7八条带在碧蚂4号4个衍生世代的遗传频率都很高,频率变异范围为59.0100%,系谱分析发现4个世代涉及的多数中间亲本均具有与碧蚂4号相同的谱带;而谱带Gli20.9、Gli28.1、Gli30.0、Gli33.0和Gli52.3均只在个别世代占主导地位。3.SSR分子标记分析(1)以碧蚂4号各衍生品种的育成系谱为基础,对碧蚂4号等位变异的遗传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碧蚂4号等位变异在衍生品种的遗传存在明显的区段效应,但不同衍生品种系谱之间及系谱内不同世代品种间选择的碧蚂4号位点、区段表现不同,这可能说明不同遗传区段对品种的贡献不同,而且不同品种系谱和不同育种目标等亦影响区段的选择效应。碧蚂4号衍生品种主要分布于黄淮冬麦区和北方冬麦区,分别有33和47个。比较也发现,2A染色体上的Xgwm515和Xgwm249位点,1B染色体上的Xgwm124位点以及1D染色体上的Xcfd65和Xcfd282位点为北方冬麦区品种共同的碧蚂4号位点,它们可能在该生态区品种形成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2)关联测验表明,31对(39.2%)SSR引物与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有效分蘖数、产量和株高等性状相关。等位变异效应解析发现,不同性状相关位点碧蚂4号等位变异同时表现“增效”和“减效”,这可能和位点、性状之间互作有关。4.碧蚂4号和碧蚂1号比较分析比较碧蚂4号和碧蚂1号对不同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反应型,发现碧蚂1号对16个小种表现为抗病,而碧蚂4号对其中13个小种表现为抗病,基因推导结果表明二者均含有Yr1;同时,与碧蚂1号相比,碧蚂4号具有8条特有醇溶蛋白谱带,其中Gli74.3和Gli81.7在其衍生品种高频率分布,Gli20.9受到一定的选择。碧蚂4号和碧蚂1号具有相同的麦谷蛋白组成。骨干亲本碧蚂4号和大面积推广品种碧蚂1号在Yr1和Glu-B1位点具有相同的组成,但其附近的染色体区域存在差异,且碧蚂4号在衍生品种存在与农艺性状相关的高频遗传区段和位点。另外,SSR及关联检测结果表明碧蚂4号编码醇溶蛋白基因位点Gli-1和Gli-2所在1DS和6DS远端存在与农艺性状相关的高频遗传区段,6AS和6BS远端各存在1个4代遗传的位点,碧蚂4号特异的高频遗传醇溶蛋白组成很可能与这些区段或位点相关。综上所述,碧蚂4号具有的条锈病抗性基因Yr1可能是其成为骨干亲本的重要特征,而且抗性基因在被选择的同时也间接选择了蛋白相关位点Glu-B1、Gli-1和Gli-2等,碧蚂4号相关染色体区域具有在衍生品种高频遗传且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染色体区段,这些区段很可能是碧蚂4号成为骨干亲本的重要特征。

李小军[6](2009)在《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的遗传效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小麦育种和生产中,骨干亲本(Founder Parent或Foundation Genotypes)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骨干亲本不仅直接培育了众多大面积推广品种,而且还由其衍生出许多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亲本育种材料。但是,在育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所有农作物骨干亲本均是根据利用以后的系谱分析总结出来的,而对于骨干亲本是如何从众多的种质资源中衍生出来的?利用骨干亲本能够培育出大量主栽品种的内在本质是什么?这两个事关骨干亲本研究和利用的核心问题,却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研究。本研究以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及其衍生品种、衍生品种的其他亲本、碧蚂4号的6个姊妹系及其亲本共105个品种(系)为材料,通过表型和基因组扫描分析,试图阐明碧蚂4号之所以成为骨干亲本的内在本质,为探讨小麦骨干亲本形成与演变规律、创造候选骨干亲本提供理论指导。1、碧蚂4号之所以成为骨干亲本的表型特征。通过在陕西杨凌、山东泰安、河北石家庄、四川成都和江苏扬州等5个试验点(分别代表了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生态区,每点3次重复)连续两年的田间种植,并对相关产量性状统计分析,发现碧蚂4号在株高、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有效分蘖等主要产量性状上均优于主栽品种;骨干亲本在千粒重等主要产量因子上对其衍生后代品种具有突出的贡献,而且随着世代的增加,这些产量因子可以通过基因/QTL间的互作表现出超亲遗传。2、碧蚂4号之所以成为骨干亲本的特异位点。利用分布于小麦18对染色体(除了2A、1B和1D)的434对SSR引物(根据Somers遗传图谱,引物间平均距离为5.92 cM),对碧蚂4号、衍生品种及中间亲本进行扫描,发现368(84.8%)对引物在供试品种间表现多态。多态引物在碧蚂4号中共扩增出448个等位变异,其中12个在80个后代品种的分布频率为100%,7个未遗传给后代,其余等位变异的遗传频率变异范围为0.01250.9875。其中由157对引物产生的180个等位变异在碧蚂4号后代的遗传频率等于或高于60%。另外,分别与不同子代品种涉及的中间亲本相比较,发现43个碧蚂4号特异等位变异(中间亲本没有该等位变异)遗传了3代。如果以每杂交一次后代保留亲本50%的遗传信息为标准,发现在10个SSR位点碧蚂4号特异等位变异遗传了3代,且在每一代的分布频率均高于它们的理论比例。表明在以上位点碧蚂4号在衍生品种的遗传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选择作用。3、碧蚂4号之所以成为骨干亲本的特异基因组区段。在157对碧蚂4号等位变异高频率遗传(在80个后代的遗传频率等于或高于60%)的引物中,以相邻引物间遗传距离小于11 cM为标准,有56对引物在小麦15对染色体(除了3B、4D和7A)上形成20个重要的基因组区段,其中多数区段位于着丝粒附近。每个染色体区段的长度从016 cM,其中3D染色体上的Xgwm456和Xgwm341之间距离为0 cM,3A染色体上的Xgwm5Xbarc67Xcfa2234Xwmc264为最长区段,达到16 cM。另外,比较43个产生碧蚂4号特异等位变异(中间亲本没有该等位变异)且3代遗传的引物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发现其中6对引物在2B、5B和3D染色体上分别形成Xgwm120Xgwm47、Xgwm371Xgwm499和Xgwm645Xcfd49重要区段,相隔分别为4、2和1 cM。4、碧蚂4号之所以成为骨干亲本的特异位点、特异基因组区段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利用228对引物与五个环境所获得的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有效分蘖、产量和株高等7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在q<0.20,发现93对引物与性状相关联,标记对性状的贡献率变异范围为0.01250.2672,平均值为0.1219。有38对碧蚂4号等位变异高频率遗传引物与性状相关,等位变异效应比较发现,在其中13对引物碧蚂4号等位变异类型的性状值均不低于或明显高于其他等位变异类型,表现“增产效应”。另外,11对产生碧蚂4号特异等位变异(中间亲本没有该等位变异)且3代遗传的引物与性状相关,其中在Xbarc18位点,碧蚂4号特异等位变异与高的千粒重密切相关。此外,19对与农艺性状相关引物位于碧蚂4号等位变异高频率遗传所形成的重要染色体区段,其中5个区段上的引物与多种性状相关。对于不同位点之间或同一位点不同性状之间,碧蚂4号等位变异既存在正效应也表现负效应,可能与为了达到产量因素的协调发展,不同位点或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互作有关。5、碧蚂4号与其他5个骨干亲本的特异位点、特异基因组区段比较分析。碧蚂4号衍生系谱涉及了其他的5个骨干亲本(北京8号、欧柔、阿勃、早洋麦和洛夫林10号),发现它们具有40个共同的等位变异,其中38个在碧蚂4号衍生品种的分布频率大于86%,这些位点都包含于以上的157对碧蚂4号等位变异高频率遗传引物中。6、碧蚂4号与其他5个姊妹系的特异位点、特异基因组区段比较分析。对碧蚂16号SSR位点多态性比较分析发现,碧蚂4号具有13个特异位点,碧蚂1和碧蚂4号具有5个相同但与其他姊妹系不同的特异位点,其中2A染色体上的Xgwm425Xgwm95和6D染色体上的Xcfd42Xgwm469相隔均为1 cM。用产生碧蚂4号特异等位变异的18对引物对其衍生品种进行系谱追踪,发现在7对引物碧蚂4号特异等位变异在后代的遗传频率高于0.60。进一步的关联分析发现,10个特异染色体位点与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等重要性状相关。7、碧蚂4号之所以成为骨干亲本的遗传特征。综上所述,在主要产量因子上碧蚂4号对其衍生后代品种具有突出的贡献,而且随着世代的增加,产量因子可以通过基因/QTL间的互作表现出超亲遗传;同时,碧蚂4号中存在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特异染色体位点和区段。这可能是碧蚂4号成为骨干亲本的主要遗传特征。

高兰英[7](2009)在《小麦外源抗黄矮病基因Bdv2的标记开发及对突变体的鉴定》文中指出小麦黄矮病(wheat yellow dwarf disease,WYD)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蚜虫传播的大麦黄矮病毒(BYDV)引起,常造成巨大损失。小麦的近缘种一中间偃麦草对大麦黄矮病毒具有高度抗性,已至少包含三个抗黄矮病基因,分别定位于7St、7E、和2Ai-2染色体上。其中有一个基因被精确定位在中间偃麦草7X(St)染色体长臂端部,被命名为Bdv2。通过远缘杂交与生物技术已将中间偃麦草的黄矮病抗性基因(Bdv2)导入普通小麦基因组,选育出抗黄矮病的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HW642等。为了检测追踪通过远缘杂交导入小麦背景的外源染色体,使用含外源染色体的附加/易位系及其亲本材料,基于小麦第七群已定位EST,开发外源染色体特异的EST-PCR标记,旨在快速有效地追踪和检测与小麦第七同源群抗黄矮病基因相连锁的标记,本试验共设计了75对基于定位在小麦第七同源群染色体上的EST引物,在AGE-PAGE-SSCP分离扩增产物,筛选出中间偃麦草抗黄矮病7XL染色体特异标记14对(比率是18.7%),标记开发结果表明,利用小麦已定位EST开发小麦近缘种特异的EST-PCR标记是可行的。而且这些EST-PCR标记不同于中间偃麦草2Ai-2染色体抗黄矮病基因,14个EST-PCR标记与Bdv2相连锁的那条特异带已经克隆测序并通过序列分析,结果指出这些特异带的序列信息显示了很高的同源性与原始wEST的序列,BLAST结果也显示了这些序列分别编码蛋白激酶P450,中心蛋白(RCA),转导蛋白(G-蛋白亚基)和假定的蛋白。因携带Bdv2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片段与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亲缘关系远、很难发生交换分离,难以精细定位Bdv2与分子标记之间的遗传距离,分离抗黄矮病基因非常困难。然而,创造不同类型的抗黄矮病基因Bdv2感病突变体,可为Bdv2、分子标记精细定位、Bdv2基因分离和研究Bdv2介导的抗黄矮病机制提供坚实的材料基础。本试验采用两种诱变方法获得突变群体,一种是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处理小麦HW642种子,另一种60Co-γ辐射诱变小麦HW642雌配子成熟期(开花前23天)进行成株辐射,后与普通小麦杂交,将获得的M2代材料接种毒蚜BYDV-GAV,进行了生物学性状与一些农艺学性状的鉴定,并对M2代接种进行表型感病鉴定,EMS表型发病变异率约为13.7%,在分子水平上,检测突变频率是7.3%;60Co-γ表型发病变异率约为10.7%,在分子水平上,检测突变频率是58.3%。部分感病突变体通过基因组原位杂交得到了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所构建的两个突变体库有望有效的应用于小麦抗病功能基因研究和小麦遗传改良中。

王珊珊[8](2008)在《“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小麦的骨干亲本是遗传育种研究及新品种选育的重要资源。本研究以我国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为材料,对农艺性状、品质性状、HMW-GS组成以及SSR标记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对“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共计91份材料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抽穗期变幅为184-223天,平均195天,变异系数为2.30%,多样性指数为1.23;开花期变幅为196-233天,平均204天,变异系数为2.06%,多样性指数为0.98,株高变幅为60-120cm,平均株高85.4cm,变异系数为13.20%,多样性指数为1.95;穗长变幅为6.2-16cm,平均穗长9.67cm,变异系数为16.00%,多样性指数1.94;旗叶面积变幅为18.77-52.46cm2,变异系数为24.10%,多样性指数为1.98;穗下节间长变幅为3.53-21.3cm,变异系数较高为33.10%,多样性指数为2.06;千粒重变幅为21.9g-58.7g,平均为42.09g,变异系数为15.40%,多样性指数为2.03。除抽穗期、开花期变异系数及多样性指数较小外,其余各个性状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H’)均存在较大的变异,这表明供试材料间存在较广泛的遗传多样性。2“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的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对“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的6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个品质性状多样性指数(H’)为1.86-2.00,变异系数为7.11%-35.21%,表明91份供试材料间存在较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其中,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0.05-14.60%,平均11.68%,变异系数为7.11%,多样性指数为2.00;SDS-沉淀值含量变幅为20.71-59ml,平均33.02ml,变异系数为19.53%,多样性指数为1.93湿面筋含量变幅为28.30-52.80%,平均38.63%,变异系数为12.72%,多样性指数为1.98;面团形成时间变幅为1.90 -6.30 min,平均3.16 min,变异系数22.47%,多样性指数为1.94;面团稳定时间变幅为1.30 -6.10 min平均2.67min,变异系数为1.87;面团断裂时间变幅为2.80 -9.00 min,平均4.64min,变异系数为25.00%,多样性指数为1.86。除平均沉淀值指标(33.02ml)和湿面筋含量(38.63%)较高外,其余指标均较低,说明供试材料“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的面筋强度较弱、面团流变学特性差。3“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HMW-GS的组成多样性分析对“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HMW-GS进行了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在Glu-A1位点上,1亚基出现频率最高为51.65%,其次为Null(42.86%),稀有亚基2*仅占5.49%②在Glu-B1位点上以7+8亚基居多,占到69.23%,优质亚基14+15、7较少③在Glu-D1位点上亚基2+12出现频率最高为80.22%,优质亚基5+10的频率仅为6.59%。从亚基的组合类型来看,共检测到19种亚基的组合类型,主要类型是1、7+8、2+12占有31.87%,其它亚基的组合类型出现频率较低,优质亚基组合类型较少,这与供试材料的品质性状较差相符。4“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的HMW-GS对品质的影响HMW-GS对品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供试材料的小麦品种(系)Glu-A1位点的品质效应主要来源于2*亚基和N亚基间的差异,Glu-D1位点的品质效应主要来源于5+10亚基与其它亚基间的差异。在蛋白质含量上,Glu-A1、Glu-B1、Glu-D1位点的亚基对蛋白质含量作用依次为2*>1>N、7>14+15>7+9>7+8>6、5+12>5+10>4+12>2+12,各亚基对沉淀值的作用依次为2*>1>N、14+15>7+9>7+8>7>6、5+10>5+12>2+12>4+12,各亚基对面团形成时间的作用依次为1>2*>N、14+15>7>7+9>7+8>6、5+10>5 + 12>2+12>4+12,对面团稳定时间的作用依次为2*>1>N、14+15>7>7+8=7+9>6、5+10>5+12>2+12>4+12。以蛋白质含量与沉淀值及粉质仪参数相结合为评价指标,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最优搭配为2*/14+15/5+10。无论采用哪种品质评价标准,2*和1优于Null,5+10一般也均优于其他亚基。5“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SSR多态性分析利用SSR标记研究了“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共计91份小麦材料的遗传多样性。2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20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多态性位点数平均为6.0个,变幅为3-9个。91份小麦材料遗传多样性GS变幅为0.411-0.961,遗传差异较大。UPGMA聚类分析将“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系分成四大类,能较好的反映品种(系)之间的遗传差异。矮孟牛亲本及矮孟牛七大类型-审定品种-衍生品系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呈逐渐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逐渐减小,这与各育种单位反复利用“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有关;由矮孟牛与山农辐66、山农辐63为亲本杂交衍生出的材料较多,合理组配杂交亲本具有重要意义。

白志英[9](2007)在《干旱胁迫下小麦形态与生理生化反应的染色体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代换系是遗传研究和育种的宝贵资源,开发利用小麦代换系对小麦抗旱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小麦中国春-Synthetic 6x 21个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水分处理,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等方法,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代换系形态、生化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并初步确定调控穗花发育及其相关性状的主效应染色体。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小麦代换系和亲本的穗花分化过程,初步确定了延缓穗花分化进程的主效应基因可能位于Synthetic 6x的2B和7D染色体上;耐旱相关基因可能位于2D染色体上。2.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麦代换系及其亲本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相对含水量、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降低,最大荧光(Fm)、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以及PSⅡ潜在活性(Fv/Fo)降低,却导致细胞膜透性增大、SOD和POD活性增强、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在干旱胁迫条件下,Synthetic 6x的1D、2B、2D、3A、3D、4A、4B、6A、6B、7D和7A染色体上具有调控细胞膜稳定性的基因;1A、2D和3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相对含水量的基因,3A、3B、4B、5B、6B、1D、2D和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离体失水速率的基因;5D和1D染色体上可能有促进脯氨酸积累的基因存在,4A、4B、2D和6D染色体上可能有抑制蛋白质含量下降的基因存在;2B和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SOD活性增强的有利基因,1A、2A和2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POD活性增强的有利基因;7A和1D、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抑制MDA含量增高的基因:3A和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叶绿素含量增高、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增高的有利基因,2A和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类胡萝卜素含量增高的有利基因;7B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蒸腾速率增强的有利基因;3A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调控Fo的基因,4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Fm的基因,3A和7A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Fv/Fm及Fv/Fo的有利基因。3.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麦代换系及其亲本的农艺性状,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株高、穗长、穗下节间、单穗粒重、千粒重和单穗粒数增长。在干旱胁迫下,Synthetic 6x的1A、5A、6A、1D、2D、3D、4D、6D和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株高的基因;1A、4A、6A、7A、1B、2B、4B、6B、7B、2D、3D、5D、6D和7D这15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穗长的基因;1A、3A、6A、7A、2B和2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穗下节间长度的基因;1A、5A、2B、2D和5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单穗粒重的基因;1A、5A、2B、2D、3B、3D和6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千粒重的基因;5A、7A、7B、2D、3D、5D和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调控单穗粒数的基因。4.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小麦代换系及其亲本的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抗旱系数(DRC)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将21个单项生理指标综合成为7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小麦代换系及其亲本划分为3类:2D代换系及其父本Synthetic6x属高度抗旱类型;1A、3A、4A、6A、7A、2B、4B、6B、1D、3D、4D、7D代换系属中度抗旱类型;其余8个代换系(2A、5A、1B、3B、5B、7B、5D、6D)以及中国春属不抗旱类型。5.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代换系旗叶的超微结构,父本Synthetic 6x与2D代换系对水分变化不够敏感,与对照相比结构变化较小,表明二者抗旱性较强。而母本中国春与5D代换系对干早胁迫敏感,与对照相比结构变化较大,表明二者抗旱性较差。

石磊[10](2007)在《大白菜种质资源的病毒病(TuMV)抗性筛选鉴定及其SSR分子指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原产我国,又名结球白菜、白菜、黄芽菜。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蔬菜,我国拥有最丰富的大白菜种质资源。本论文对667份大白菜种质资源材料的抗病毒病进行评价并建立了大白菜核心种质SSR指纹库技术,旨在为大白菜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抗病毒病微核心种质DNA指纹库的建立以及抗病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抗病性评价结果:表现高抗的材料有26份,占鉴定总数的3.9%;抗病材料78份,占鉴定总数的11.7%;耐病材料205份,占鉴定总数的30.7%;感病材料222份,占鉴定总数的33.3%;高感材料份136份,占鉴定总数的20.3%。形态性状调查发现,叶片深绿色、叶脉粗的直筒型品种比较抗病。仅根据主要形态特征,并不能把抗、感品种分开,部分品种的形态相似,但抗性表现差异很大。此外,利用RT-PCR技术,通过获得包含芜菁花叶病毒(TuMV)CP基因的cDNA片段,大小约为980bp,可以对田间大白菜病样进行快速检测。建立一套适用于大白菜SSR分析标准体系:即在10μL反应体系中,1×buffer;2.50mmol/L MgCl2;0.10mmol/L dNTPs;0.35μmol/L SSR引物;1.00 ng/μL模板DNA和0.40U Taq酶。扩增程序为72℃热启动3min,94℃预变性2min后进行20个迫降循环:94℃变性60s,68℃退火60s,72℃延伸45s(-1℃/2 cycles);再进行20个循环:94℃变性60s,58℃退火60s,72℃延伸45s,于72℃延伸10min。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电泳检测。利用芸薹属SSR引物数据库和NCBI-EST数据库信息得到核心SSR引物52对。研究表明:EST-SSR标记是最高效、便捷、低廉的标记。并根据27对大白菜SSR引物扩增片段范围组成不同的组合进行多重PCR反应初步研究,在单一PCR相同的反应条件下,所有组合中能够正常扩增的有27个,其中18个两重PCR、8个三重PCR和1个四重PCR组合扩增稳定,表现稳定的多重组和可以作为复合标记应用于大白菜核心DNA指纹库构建研究中。用筛选到的部分引物在5份不同栽培地区的大白菜品种间的扩增结果,初步分析了SSR标记的多态性及用于大白菜品种指纹鉴定的潜力。其中引物Ra3-D04、Ra2-G09的鉴别能力最强,单独引物就可以鉴别出供试的5个品种;引物Ra3-H10、Bn-38A分别可以鉴别出2个和3个品种。依据形态标记和SSR分子标记对20份抗性不同的大白菜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和聚类树系图表明:整个试验成对品种的GS变幅分别在0.08~0.85和0.42~0.87范围内,大部份供试品种间的遗传基础比较远;有些在形态标记上距离很远的品种,在SSR分子标记上聚在一起;大多数抗性一致的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但是也有抗性差异大的品种间的GS很大,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不同抗性品种在基于形态性状和SSR标记建立的聚类树系图中分布情况不同,抗、感品种都呈现交叉分布;品种间的遗传差异与其抗性表现的关系并不十分明显。SSR技术是分析大白菜品种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的较理想方法。

二、丰抗优大麦品种选育技术与策略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丰抗优大麦品种选育技术与策略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太谷核不育小麦Ms2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功能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植物雄性不育
        1.1.1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及来源
        1.1.2 农作物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进展
        1.1.2.1 农作物CMS研究进展
        1.1.2.2 农作物GMS研究进展
        1.1.3 作物雄性不育在杂交育种上的应用
    1.2 太谷核不育小麦与Ms2基因
        1.2.1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发现及特点
        1.2.2 太谷核不育基因Ms2的研究进展
        1.2.2.1 Ms2基因相关的细胞学研究
        1.2.2.2 Ms2基因相关生理生化研究
        1.2.2.3 Ms2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
        1.2.3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应用
        1.2.3.1 矮败小麦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1.2.3.2 Ms2基因与kr、ph1b基因的配合应用
        1.2.3.3 Ms2基因在小麦近缘属种中的应用
    1.3 小麦基因的图位克隆技术
        1.3.1 图位克隆技术在小麦中的应用
        1.3.2 作图群体的构建
        1.3.3 DNA分子标记类型
        1.3.4 目标基因区域的物理图谱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公共菌株和载体
    2.2 材料种植及表型调查
        2.2.1 植物材料的种植
        2.2.2 小麦雄性器官的育性鉴定
    2.3 遗传图谱的构建
        2.3.1 亲本多态性检测及作图群体的构建
        2.3.2 分子标记的开发
        2.3.3 遗传图谱的构建
    2.4 物理图谱的构建
        2.4.1 BAC文库的构建和质量检测
        2.4.2 BAC文库的筛选
        2.4.3 BAC质粒的提取
        2.4.4 阳性BAC质粒的de novo测序和物理图谱的构建
    2.5 候选基因的鉴定及表达模式检测
    2.6 TILLING技术及功能缺失突变体筛选
        2.6.1 突变群体的创制
        2.6.2 突变体的筛选
    2.7 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2.7.1 载体构建
        2.7.2 小麦的遗传转化
        2.7.3 大麦的遗传转化
        2.7.4 短柄草的遗传转化
    2.8 Ms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2.8.1 瞬时表达
        2.8.2 稳定转化
    2.9 RNA-Seq分析
        2.9.1 植物样本的采集及RNA提取
        2.9.2 cDNA文库的制备及测序
        2.9.3 转录组数据的过滤
        2.9.4 转录组数据的差异表达分析
        2.9.5 差异基因的GO分析
        2.9.6 基因表达热图
    2.10 酵母双杂交实验
    2.11 RNA组织原位杂交
3 结果与分析
    3.1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育性观察
    3.2 Ms2基因遗传图谱的构建
        3.2.1 亲本材料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3.2.2 Ms2基因的初步定位
        3.2.3 Ms2基因的精细定位
    3.3 Ms2基因区域的物理图谱
        3.3.1 LM15_(RMs2)基因组BAC文库的构建
        3.3.2 Ms2区域BAC文库的筛选及物理图谱的构建
        3.3.3 候选基因的预测和鉴定
        3.3.4 PG5对应两个等位基因
    3.4 PG5_(P1593S)基因突变体的创制及该基因的转化互补研究
        3.4.1 PG5_(P1593S)基因的突变体分析
        3.4.2 小麦转化互补实验
        3.4.3 大麦转化互补试验
        3.4.4 短柄草转化互补实验
    3.5 Ms2表达模式分析
        3.5.1 Ms2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3.5.2 Ms2基因的组织原位杂交
        3.5.3 MS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3.6 MS2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3.6.1 MS2基因的单倍型分析
        3.6.2 MS2基因的进化及其所在区段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3.6.3 MS2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7 Ms2引起雄性不育的机理研究
        3.7.1 RNA-Seq分析
        3.7.2 酵母双杂交分析
4 讨论
    4.1 Ms2基因的图位克隆策略
    4.2 Taigu转座子激活了Ms2基因的表达
    4.3 Ms2基因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2)麦族抗条锈病基因WKS的克隆、遗传转化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我国小麦条锈病的研究进展
        1.1.1 我国小麦条锈病的区域划分及流行特点
        1.1.1.1 我国小麦条锈病流行区域的划分
        1.1.1.2 中国小麦条锈病流行特点
        1.1.1.2.1 条锈病菌的越夏
        1.1.1.2.2 小麦条锈病在流行及传播
        1.1.2 小麦条锈病生理小种及其进化
        1.1.2.1 中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及其命名
        1.1.2.2 我国不同时期主要生理小种及其动态变化
        1.1.2.3 中国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的演变规律
        1.1.2.3.1 中国小麦条锈病菌小种与小麦品种的协同进化
        1.1.2.3.2 新小种的发生、传播扩展规律
        1.1.2.3.3 生理小种分布的区域性与小麦品种布局
        1.1.3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1.1.3.1 条锈病小种监控
        1.1.3.2 化学防治及农艺防治措施
        1.1.3.3 小麦抗条锈病育种
        1.1.3.3.1 小麦条锈病抗性的鉴定
        1.1.3.3.2 小麦条锈病抗性的分类
        1.1.3.3.3 中国小麦条锈病抗性的遗传基础
        1.1.4 问题与展望
    1.2 植物抗病基因的分类及进化
        1.2.1 植物抗病基因的分类
        1.2.2 植物抗病基因产物的结构及功能
        1.2.2.1 NBS的结构和功能
        1.2.2.2 LRR的结构和功能
        1.2.3 植物抗病基因的作用机理
        1.2.3.1 基因对基因假说
        1.2.3.2 激发子/受体模型假说
        1.2.3.3 防卫假说
        1.2.4 植物抗病基因的进化
        1.2.4.1 基因复制
        1.2.4.2 重复序列交换
        1.2.4.3 异位重组
        1.2.4.4 类转座元介导的进化
    1.3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1.3.1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原理
        1.3.2 植物抗病基因及相关基因的分离与克隆
        1.3.2.1 功能克隆
        1.3.2.2 图位克隆
        1.3.2.3 转座子标签法
        1.3.2.4 抑制性差减杂交法
        1.3.2.5 同源克隆
        1.3.2.6 基因芯片技术
        1.3.2.7 电子克隆
        1.3.3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目的基因的分类
        1.3.3.1 植物抗病基因
        1.3.3.2 病原体无毒基因
        1.3.3.3 植物防卫反应基因
        1.3.3.4 降解或抑制病原物致病因子的基因
        1.3.4 植物抗病基因的转化方法
        1.3.4.1 农杆菌介导法
        1.3.4.2 基因枪法
        1.3.4.3 其他转化方法
    1.4 作物分子辅助育种的研究进展
        1.4.1 分子辅助育种的产生及研究内容
        1.4.2 分子标记的类型
        1.4.2.1 第一代分子标记
        1.4.2.2 第二代分子标记
        1.4.2.3 第三代分子标记
        1.4.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育种中的应用
        1.4.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应用中的问题与前景
        1.4.4.1 种质资源的匮乏
        1.4.4.2 多基因、多亲本及复杂性状的辅助选择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材料种植
        2.2.2 DNA提取步骤及试剂配制
        2.2.2.1 DNA提取步骤
        2.2.2.2 DNA提取试剂的配制
        2.2.3 RNA提取步骤及试剂配制
        2.2.3.1 RNA提取的步骤
        2.2.3.2 RNA提取试剂的配制
        2.2.4 cDNA合成
        2.2.5 同源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
        2.2.6 基因枪介导的遗传转化
        2.2.6.1 外植体愈伤的准备
        2.2.6.2 共转化表达载体的制备
        2.2.6.3 金粉与转化载体的处理
        2.2.6.4 基因枪轰击的步骤
        2.2.6.5 恢复培养、分化培养及移苗
        2.2.6.6 转基因苗Basta抗性检验
        2.2.6.7 Bar基因和TeWKS1基因PCR检测及表达分析
        2.2.6.8 基因枪转化的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2.2.7 CEL1酶的提取及准备工作
        2.2.7.1 CEL1酶的提取
        2.2.7.2 材料及试剂配制
        2.2.8 PCR反应及电泳
        2.2.8.1 引物设计及反应条件
        2.2.8.2 CEL1酶切体系及反应条件
        2.2.8.3 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及试剂配制
        2.2.8.4 聚丙烯酰胺凝胶(3%)电泳方法
        2.2.9 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聚合育种及抗病鉴定
        2.2.9.1 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聚合育种
        2.2.9.2 接种及抗病表型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麦族种质中WKS基因检测
        3.1.1 WKS基因在麦族种质中的分布
        3.1.2 LINE转座子元件在麦族WKS基因中分布
    3.2 野生二粒Yr36基因的等位变异分析
    3.3 WKS基因的同源克隆
    3.4 长穗偃麦草WKS基因-TeWKS1的遗传转化及表达分析
        3.4.1 转基因苗T_0代Bar基因及TeWKS1基因的检测
        3.4.2 转基因T_1代Bar基因及TeWKS1基因的检测
    3.5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Yr10、Yr18和Yr36的分子聚合育种
        3.5.1 Yr10、Yr18、Yr36在中国小麦品种中的分布
        3.5.1.1 Yr10在中国小麦品种中的分布
        3.5.1.2 Yr18在中国小麦品种中的分布
        3.5.2 受体亲本的抗病检测
        3.5.3 BC_1F_1的分子标记标记辅助选择
4 讨论
    4.1 基于Yr36基因功能分子标记的种质筛选和等位性变异分析
    4.2 长穗偃麦草TeWKSt的遗传转化
    4.3 抗条锈病基因Yr10、Yr18和Yr36的分子聚合育种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致谢
9.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3)甘肃省小麦品种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基因分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地理分布及其发生危害
        1.1 小麦条锈病
        1.2 小麦白粉病
    2 病害研究进展
        2.1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2.2 病原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2.3 流行规律研究
        2.4 抗病品种在病害防治中的作用
        2.5 抗病品种的抗性类型
        2.6 小麦抗病性遗传研究方法
        2.7 小麦抗病基因研究现状
        2.8 小麦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2.9 小麦抗病基因分子检测技术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2.10 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小麦病害的理论与实践
    3 本研究内容和意义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田间调查记载标准
第二章 小麦抗病基因在甘肃省的有效性评价
    1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在甘肃省的有效性评价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3 小结与讨论
    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在甘肃省的有效性及其利用价值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小麦品种(系)抗病基因分析
    1 甘肃省 50 个小麦品种(系)抗条锈基因推导及成株期抗病性特点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3 小结与讨论
    2 4 个陇南冬小麦品种(系)抗条锈基因遗传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3 甘肃省 40 个冬小麦品种(系)抗条锈基因分子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4 甘肃省 64 个小麦生产品种(系)及抗源材料抗白粉病基因推导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小麦病害研究
    1 不同抗感病小麦品种混种对条锈病的防治效果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3 小结与讨论
    2 不同抗感病小麦品种混种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3 小麦与其他作物间种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及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中LOX活性及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 脂肪氧化酶概述
        1.1.1 脂肪氧化酶的概念
        1.1.2 脂肪氧化酶的分类及其在小麦粉中的分布
        1.1.3 脂肪氧化酶的影响因素
        1.1.4 脂肪氧化酶的测定方法
    1.2 小麦脂肪氧化酶的基因组学研究
    1.3 小麦脂肪氧化酶的遗传变异
    1.4 脂肪氧化酶活性与小麦农艺性状的关系
        1.4.1 脂肪氧化酶活性与小麦抗性的关系
        1.4.2 脂肪氧化酶活性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1.5 脂肪氧化酶活性与小麦品质性状的关系
        1.5.1 脂肪氧化酶与面粉白度的关系
        1.5.2 脂肪氧化酶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1.5.3 脂肪氧化酶与面筋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关系
    1.6 脂肪氧化酶活性与小麦储藏特性的关系
    1.7 脂肪氧化酶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2 引言
3 材料和方法
    3.1 供试材料
        3.1.1 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与戊聚糖关系试验
        3.1.2 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与若干品质性状试验
        3.1.3 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的一年多点试验
        3.1.4 不同来源地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的差异试验
        3.1.5 小麦杂交组合LOX活性在F 2植株籽粒中分布情况试验
    3.2 实验方法
        3.2.1 全麦粉和面粉制备
        3.2.2 LOX 活性测定
        3.2.3 戊聚糖含量测定
        3.2.4 其它品质性状测定
    3.3 统计分析
4 结果和分析
    4.1 不同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与戊聚糖含量关系的研究
        4.1.1 不同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与戊聚糖含量的分析
        4.1.2 68 份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及戊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
        4.1.3 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与戊聚糖含量的相关关系
        4.1.4 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与戊聚糖含量的聚类分析
    4.2 10 个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与若干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
        4.2.1 10 个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等若干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
        4.2.2 10 个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等若干品质性状的多重比较
        4.2.3 10 个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及若干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4.3 基因型与环境对 10 个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的影响
        4.3.1 方差分析
        4.3.2 品种间 LOX 活性的多重比较
        4.3.3 环境间 LOX 活性多重比较
    4.4 不同来源的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的分布分析
        4.4.1 不同来源的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的分布
        4.4.2 106 个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的聚类分析
        4.4.3 不同地区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平均值的差异
    4.5 “鲁麦 22/扬麦 9 号”杂交组合 F_2 植株籽粒中 LOX 活性分析
        4.5.1 亲本鲁麦 22 和扬麦 9 号的 LOX 活性
        4.5.2 F_2植株籽粒中LOX活性的分布
5 讨论
    5.1 关于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与若干品质性状
    5.2 关于基因型与环境对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的影响
    5.3 关于不同来源的小麦品种(系)LOX 活性的分布
    5.4 关于杂交组合F_2植株籽粒中LOX活性的分布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及其衍生品种的条锈病抗性、蛋白质组成及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骨干亲本研究概述
    1.2 我国小麦育种目标的发展
    1.3 小麦条锈病抗性研究概述
        1.3.1 小麦条锈病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1.3.2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及其在我国的利用
    1.4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研究概述
        1.4.1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
        1.4.2 小麦醇溶蛋白
    1.5 植物数量性状研究方法—关联分析
        1.5.1 关联分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1.5.2 关联分析的程序和策略
        1.5.3 关联分析和连锁分析的比较
第二章 试验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2.1 试验目的及意义
    2.2 试验材料
    2.3 研究内容
        2.3.1 抗病性分析
        2.3.2 蛋白组成分析
        2.3.3 分子标记遗传分析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骨干亲本碧蚂4 号衍生品种条锈病抗性遗传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碧蚂4 号衍生系谱苗期条锈病抗性基因推导
        3.2.2 碧蚂4 号系谱品种苗期条锈病抗性基因世代演变分析
        3.2.3 碧蚂4 号条锈病抗性在系谱品种遗传分析
        3.2.4 相同亲本组合产生的姊妹系品种抗谱比较分析
        3.2.5 北京14 系选品种抗谱比较分析
        3.2.6 碧蚂4 号系谱品种白粉病和条锈病成株抗性鉴定
    3.3 讨论
        3.3.1 基因推导方法的利用
        3.3.2 条锈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的使用和Y11 标记的探索
        3.3.3 碧蚂4 号抗性基因在衍生品种的遗传
        3.3.4 姊妹系和系选品种间条锈病抗性遗传分化
第四章 骨干亲本碧蚂4 号衍生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仪器与药品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碧蚂4 号衍生系谱Glu-1 位点等位变异和亚基组合
        4.2.2 碧蚂4 号HMW-GS 组成在衍生品种的遗传分析
        4.2.3 中间亲本HMW-GS 组成在衍生品种的遗传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骨干亲本碧蚂4 号衍生品种醇溶蛋白组成遗传分析
    5.1 材料方法
        5.1.1 植物材料
        5.1.2 仪器和药品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碧蚂4 号衍生系谱醇溶蛋白谱带的分布特征
        5.2.2 碧蚂4 号醇溶蛋白谱带在衍生品种遗传分析
        5.2.3 中间亲本醇溶蛋白谱带在衍生品种的遗传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碧蚂4 号2A、18 和1D 染色体在衍生品种遗传及与农艺性状的关联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仪器与药品
        6.1.3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碧蚂4 号等位变异在衍生品种的遗传分析
        6.2.2 碧蚂4 号系谱品种的群体结构分析
        6.2.3 SSR 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
        6.2.4 SSR 位点与表型性状的关联
        6.2.5 碧蚂4 号与农艺性状相关的优异等位变异
    6.3 讨论
        6.3.1 育种选择与骨干亲本基因组多样性
        6.3.2 碧蚂4 号系谱群体的连锁不平衡
        6.3.3 关联结果与已知QTL 比较
第七章 碧蚂4 号姊妹系及其亲本品种比较分析
    7.1 材料和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试验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条锈病抗性比较分析
        7.2.2 胚乳贮藏蛋白组成比较分析
    7.3 讨论
第八章 全文结论
    8.1 条锈病苗期抗性鉴定和基因推导
    8.2 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组成分析
    8.3 SSR 分子标记分析
    8.4 碧蚂1 号和碧蚂4 号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的遗传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骨干亲本及其研究进展
        1.1.1 小麦骨干亲本优良特性及利用
        1.1.2 骨干亲本对于小麦育种的重要性
        1.1.3 骨干亲本研究进展
    1.2 数量性状QTL 作图
        1.2.1 基于双亲杂交的QTL 作图
        1.2.2 关联分析作图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试验设计
第二章 碧蚂4 号基于衍生品种遗传的表型特征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碧蚂4 号与主栽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2.2.2 碧蚂4 号衍生品种主成分分析
        2.2.3 碧蚂4 号衍生品种重要农艺性状演变趋势
    2.3 讨论
第三章 碧蚂4 号在衍生品种遗传的重要染色体位点及区段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所有供试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3.2.2 碧蚂4 号等位变异在衍生品种遗传分析
        3.2.3 碧蚂4 号特异等位变异在不同世代品种变化分析
        3.2.4 骨干亲本共有染色体位点
    3.3 讨论
第四章 碧蚂4 号特异染色体位点、区段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碧蚂4 号系谱品种的群体结构分析
        4.2.2 碧蚂4 号系谱品种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4.2.3 染色体位点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4.2.4 关联位点的等位变异效应分析
    4.3 讨论
        4.3.1 关联作图
        4.3.2 育种优异等位变异或基因簇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第五章 碧蚂4 号不同姊妹系的遗传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农艺性状比较
        5.2.2 遗传构成
        5.2.3 碧蚂1 号和碧蚂4 号特异染色体位点
        5.2.4 碧蚂4 号特异染色体位点在衍生品种遗传
        5.2.5 特异染色体位点与农艺性状的关联
    5.3 讨论
        5.3.1 亲本对后代的遗传贡献
        5.3.2 非亲本带(Non-parental bands)的产生
        5.3.3 骨干亲本的形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小麦外源抗黄矮病基因Bdv2的标记开发及对突变体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小麦黄矮病研究现状
        1.1.1 大麦黄矮病毒的特性和传播特性
        1.1.2 小麦抗BYDV 育种研究
        1.1.3 小麦黄矮病抗性育种发展方向
    1.2 外源渐渗种质的检测
        1.2.1 分子标记检测外源种质
        1.2.2 EST 在作物研究中的应用
    1.3 小麦突变体的创造及利用
        1.3.1 自发突变的收集及利用
        1.3.2 人工诱变突变体的构建及其利用
        1.3.3 有益性状突变植株筛选和鉴定的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分子标记检测的突变体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EST-PCR 标记的开发
        2.2.2 植物基因组DNA 的提取(采用CTAB 法提取)
        2.2.3 BSA 分池
        2.2.4 WEST 序列引物设计
        2.2.5 PCR 扩增
        2.2.6 PCR 产物分离
    2.3 特异带的回收、克隆测序及比对
        2.3.1 PCR 产物回收
        2.3.2 PCR 产物的克隆测序
        2.3.3 菌落PCR 反应体系
        2.3.4 菌液的保存
    2.4 小麦感黄矮病突变体的创造
        2.4.1 EMS 诱变小麦产生感病突变体
        2.4.2 ~(60)Co-γ射线诱变小麦产生突变体
    2.5 分子标记在检测小麦诱变变异中应用的研究
        2.5.1 DNA 样本提取
        2.5.2 分子标记
        2.5.3 基因组原位杂交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与BDV2 基因连锁的EST-PCR 标记的开发结果
        3.1.1 特异引物在亲本基础材料的扩增结果
        3.1.2 特异引物在HW642/中8601 的F_2群体的扩增结果
        3.1.3 特异引物在中间偃麦草2Ai-2 染色体上的扩增结果
        3.1.4 特异带的回收克隆测序及信息比对
    3.2 EMS 和~(60)Co-γ诱变处理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3.2.1 EMS 诱变处理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3.2.2 ~(60)Co-γ射线诱变处理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3.3 分子标记检测检测突变体结果分析
        3.3.1 EMS 诱变处理的检测结果HW642 不同突变类型多态性分析
        3.3.2 ~(60)Co-γ射线诱变处理的检测结果HW642 不同突变类型多态性分析
        3.3.3 引物在两种不同诱变处理的检测结果
        3.3.4 感病突变体的验证结果
        3.3.5 比较作图
4 讨论
    4.1 EST-PCR 分子标记
    4.2 小麦感病突变体的表型变异
    4.3 小麦突变体的分子水平检测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1.2 品质性状及其多样性分析
        1.1.3 HMW-GS 遗传多样性研究
        1.1.4 HMW-GS 与小麦品质的关系
        1.1.5 分子标记及其在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2 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及其利用
        1.2.1 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系谱分析
        1.2.2 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的利用
    1.3 本研究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测定项目与试验方法
        2.2.1 农艺性状调查
        2.2.2 品质性状测定
        2.2.3 HMW-GS 的提取及电泳
        2.2.4 SSR 标记分析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3.2 “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3.3 “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HMW-GS 多样性分析
        3.3.1 “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HMW-GS 等位变异及频率
        3.3.2 “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HMW-GS 组成类型
    3.4 “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HMW-GS 组成对品质的影响
        3.4.1 HMW-GS 与蛋白质含量、沉淀值的关系
        3.4.2 HMW-GS 组成与蛋白质含量、沉淀值的关系
        3.4.3 HMW-GS 与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的关系
        3.4.4 HMW-GS 组成与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的关系
    3.5 “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5.1 SSR 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分析
        3.5.2 聚类分析
        3.5.3 矮孟牛亲本及不同类型-审定品种-衍生品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4 讨论
    4.1 “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多样性研究
    4.2 “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的品质性状多样性研究
    4.3 “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HMW-GS 组成遗传多样性研究
    4.4 “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HMW-GS 对品质的影响
        4.4.1 单个HMW-GS 对品质的贡献效应
        4.4.2 GLU-1 位点的亚基组成对品质的影响
    4.5 SSR 标记在小麦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有效性
5 结论
    5.1 “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5.2 “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的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5.3 “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HMW-GS 组成多样性分析
    5.4 “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HMW-GS 对品质的影响
    5.5 “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SSR 多态性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9)干旱胁迫下小麦形态与生理生化反应的染色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小麦抗旱性的生理基础
        1.1 小麦水分状况研究
        1.2 小麦抗旱性的渗透调节研究
        1.3 小麦抗旱性与细胞膜的稳定性研究
        1.4 小麦抗旱性与光合作用的相关研究
    2 小麦抗旱性的生化基础
        2.1 小麦抗旱性与干旱诱导蛋白的调控研究
        2.2 小麦抗旱性与植物激素的调控研究
        2.3 小麦抗旱性与相关酶的研究
    3 小麦抗旱性的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4 小麦代换系的研究进展
        4.1 小麦代换系生理性状的基因定位和染色体效应
        4.2 小麦代换系生化性状的基因定位和染色体效应
        4.3 小麦代换系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和染色体效应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干早胁迫对小麦穗花分化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正常灌水条件下中国春—Synhetic 6x代换系穗花发育进程差异
        2.2 干旱胁迫条件下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穗花发育进程差异
    3 讨论
        3.1 小麦代换系穗花分化进程
        3.2 干旱胁迫对小麦代换系穗花分化进程的影响
第二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着性检验
        2.2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2.3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K~+相对渗出率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着性检验
        2.2 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的脯氨酸含量变化
        2.3 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
        2.4 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3 讨论
第四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离体失水速率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着性检验
        2.2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旗叶相对含水量、离体失水速率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着性检验
        2.2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2.3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2.4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六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着性检验
        2.2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七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着性检验
        2.2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2.3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2.4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 讨论
第八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Chla荧光参数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着性检验
        2.2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初始荧光(Fo)的影响
        2.3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最大荧光(Fm)的影响
        2.4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的影响
        2.5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PSⅡ潜在活性(Fv/Fo)的影响
    3 讨论
第九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着性检验
        2.2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株高的影响
        2.3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穗长的影响
        2.4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穗下节间长度的影响
        2.5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单穗粒重的影响
        2.6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千粒重的影响
        2.7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穗粒数的影响
    3 讨论
第十章 小麦代换系抗旱性的综合性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单项指标的抗旱系数及其简单相关分析
        2.2 主成分分析
        2.3 综合评价
    3 讨论
第十一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代换系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电镜样品的制备
    2 结果与分析
        2.1 正常灌水条件下代换系及亲本旗叶的超微结构
        2.2 干旱胁迫条件下亲本及代换系旗叶的超微结构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个人简历
获奖项目
参研课题
致谢
附件

(10)大白菜种质资源的病毒病(TuMV)抗性筛选鉴定及其SSR分子指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大白菜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1.1.1 大白菜的起源进化与发展
        1.1.2 大白菜种质资源的分布与现状
        1.1.3 大白菜品种资源抗病毒病鉴定与评价
    1.2 植物病毒病PCR 检测技术
    1.3 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1.3.1 主要遗传标记的类型与特点
        1.3.2 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
        1.3.3 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微卫星标记
        1.3.4 遗传标记在白菜类作物中的应用
2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大白菜种质资源病毒病的抗性筛选鉴定
        3.1.1 供试材料
        3.1.2 自然病圃鉴定
        3.1.3 形态性状调查
        3.1.4 形态性状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3.1.5 人工接种鉴定
        3.1.6 病害调查方法、病情分级与抗性评价标准
    3.2 大白菜SSR 指纹技术研究
        3.2.1 供试材料
        3.2.2 基因组DNA 提取
        3.2.3 扩增体系的优化
        3.2.4 扩增程序的优化
        3.2.5 产物检测方法的优化
    3.3 大白菜SSR 核心引物开发与筛选
        3.3.1 基因组SSR 引物来源
        3.3.2 表达序列标签SSR 引物来源与设计
        3.3.3 SSR 引物筛选
    3.4 大白菜多重SSR-PCR 反应研究
    3.5 大白菜SSR 数据分析方法
    3.6 主要仪器
    3.7 主要溶液配制
4 结果与分析
    4.1 大白菜种质资源的病毒病(TUMV)的抗性筛选鉴定
        4.1.1 667 份大白菜种质抗性鉴定结果
        4.1.2 TuMV 的RT-PCR 检测
        4.1.3 ELISA 检测和PT-PCR 检测结果比较
        4.1.4 主要抗源品种的抗性表现
        4.1.5 主要抗感品种的形态性状表现
        4.1.6 基于形态性状的主要抗感品种的聚类分析
    4.2 大白菜SSR 指纹技术的建立
        4.2.1 大白菜基因组DNA 提取
        4.2.2 PCR 反应体系的优化
        4.2.3 PCR 扩增程序的优化
        4.2.4 PCR 产物检测的优化
    4.3 大白菜SSR 核心引物筛选与确立
        4.3.1 基因组SSR 引物筛选结果
        4.3.2 表达序列标签SSR 引物开发及筛选结果
    4.4 大白菜复合SSR 标记确定
        4.4.1 SSR 引物分组
        4.4.2 复合SSR 引物扩增结果
    4.5 大白菜SSR 分析
        4.5.1 大白菜品种SSR 鉴定
        4.5.2 20 份大白菜抗感品种SSR 遗传相似性分析
        4.6.3 基于SSR 分子标记的主要抗感品种的聚类分析
        4.6.4 形态标记与SSR 标记分析的大白菜抗感品种聚类结果比较
5 讨论
    5.1 关于大白菜种质资源抗病毒病鉴定
    5.2 关于TUMV 的RT-PCR 的快速检测
    5.3 关于不同检测方法在检测TUMV 中的应用
    5.4 关于大白菜SSR 指纹技术建立
    5.5 关于大白菜核心SSR 标记的确定
    5.6 关于大白菜复合SSR 标记的初步研究
    5.7 关于大白菜品种SSR 指纹鉴定
    5.8 关于大白菜品种SSR 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5.9 关于不同标记方法对不同抗感品种聚类结果的影响
6 结论
致谢
图版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四、丰抗优大麦品种选育技术与策略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太谷核不育小麦Ms2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功能解析[D]. 倪飞.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1)
  • [2]麦族抗条锈病基因WKS的克隆、遗传转化及其应用[D]. 姜辉.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7)
  • [3]甘肃省小麦品种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基因分析及应用[D]. 曹世勤. 甘肃农业大学, 2012(10)
  • [4]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中LOX活性及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分析[D]. 王慧. 安徽农业大学, 2011(06)
  • [5]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及其衍生品种的条锈病抗性、蛋白质组成及SSR分析[D]. 徐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04)
  • [6]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的遗传效应分析[D]. 李小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 [7]小麦外源抗黄矮病基因Bdv2的标记开发及对突变体的鉴定[D]. 高兰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0)
  • [8]“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 王珊珊.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2)
  • [9]干旱胁迫下小麦形态与生理生化反应的染色体效应研究[D]. 白志英.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5)
  • [10]大白菜种质资源的病毒病(TuMV)抗性筛选鉴定及其SSR分子指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石磊. 甘肃农业大学, 2007(01)

标签:;  ;  ;  ;  ;  

丰康优大麦品种选育技术与策略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