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电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厂、学校、事企业单位和居民生活对于电量的需求不断攀升;同时,我国电力资源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电量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对供电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针对企业用电,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生产对电量需求量不断增加,电力计量管理作为企业用电结算依据,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分析和优化电力计量管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计量管理;现状;降损增效措施
1导言
现代的社会对电能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能。在这样巨大的电能消费面前,需要提高电能产量,而预提升电能产量需要提升相关技术的水平,其中电能计量的方法需要进一步优化,通过提高电能计量方法,能够充分保障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降低电能损耗,提升电能产量。
2电能计量现状
我国地大物博,疆域辽阔,但能源的分布却不均匀,这使得我国的一些地区在电力方面的能源严重短缺,而另一些地区的电力能源相当富足。电力能源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电力能源的短缺问题,从小方面来说影响了人们的基本生活,从大方面来说将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因此,我国电力企业高度重视该问题,为了有效解决电力能源分布不足所带来的问题,我国电力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电能管理体系、科学利用电力能源、引进更先进的电力计量技术等手段科学有效的实现了低碳经济。在电力计量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许多计量仪器,如电能表。并且实际的电力计量过程对电力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因此,很多电力企业以节能低碳为目标对于自身的电力管理系统进行了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智能电能表得到了大力的推广。
3电能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电能表误差问题
这是可能导致电能计量不准的一项重要原因,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电能表所可能产生的误差主要表现为以下原因:第一,电能表的不正确使用导致,比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接线差错,出现断线情况的发生,这些不正确使用的情况都是可能导致电能表误差的原因,需要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加以高度注意;第二,电能表自身的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存在产品质量缺陷,这也是导致出现误差的一项重大原因,由于一些生产商为追求高利润,生产了一些不符合产品标准的电能表,如果这些电能表运用到具体计量工作中,就必然导致计量不准;第三,电能表的负载特性导致的误差,在电能表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过程中的功率变化,会导致计量误差,其中如果越低,则其中的误差会变得越大,这需要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进行掌握和控制。
3.2用户负荷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这样就会造成部分地区的用户的需求量快速的增长,也有会出现用电高峰期的情况。那么由于高峰期或者部分区域电能使用量的增长,就会使得电能出现负荷使用的情况。还有一些地区的电流,由于长时间的都是低于额定的一次电流的30%,这样就会使得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产生误差。
3.3信息化建设有待完善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在使用传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在电量使用统计过程中,电力工作人员要逐个打开电表进行数据记录,并且传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功能也较为单一,在电路发生故障时不会发挥警报作用,既为用户用电安全带来风险,也影响了电力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传统的电能计量装置的使用严重影响了电力统计分析工作的效率,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电力企业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基于计量管理实现降损增效策略
4.1对线路进行合理的改造
在整个电能计量的工作中,有的时候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进行合理的改造。这样就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用电数据。那么工作人员在对线路的改造过程中,一定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不仅仅要保证用户的电能计量装置的数据的可靠性。同时,还要使得整个线路在改造之后能够与供电公司的线路协调一致。最后,在对线路的改造之后如果电能计量装置发生了变化,那么此次改造后的线路也要同样对其合适。不能改变整体线路的适应性。
4.2提升现场检验水平
当工作人员将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成功之后并且开始使用,这就需要现场的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的现场检验水平,能够保证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转可以保持在一定的稳定范围内。检测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状态的仪器设备,也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防止因为检验装置出现了问题。同时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相关接线要做好严格的检查,对于现场安装的电能计量装置的基本情况也要进行详细的记录。这样在后期的定期维护检查工作中对于该电能计量装置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了解,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测。同时供电公司的安装人员也需要进行定期的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4.3推动开展电量远传工作
电量远传工作不仅能够促进电力能源智能化发展,还能够推动电力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在电力能源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电量远传工作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电力管理单位需要不断加大对电力网络和电力装置的远程监控力度,特别是对中型、大型客户以及联网电站计量装置的计度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促进电力采集系统功能达到最大化。在监控过程中,一旦出现用户用电量异常的情况,需要及时联系用户,对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纠正数据。同时,电力管理单位应做好运用现代化技术对电力网络线路远程控制装置进行积极更新,对用电量较大的单位进行实时监控,推动智能电表普及等工作。不仅如此,变电站电量远传系统的建设也不容忽视,电力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电力网络系统收集到的电力信息数据,开发和利用电力远传系统主站功能,做到变电站电量的远程传播、负控和电厂电量远传系统的信息共享。
4.4做好电力计量管理工作
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力能源降损增效结果,因此要做到电力能源降损增效,需要严格执行电力计量管理规范,做好相关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对电力计量装置进行安全防护。如果电力计量装置被人为损坏或者干预,就会产生漏电窃电现象,从而出现电能损耗,因此需要在电力系统线路的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加装对电表箱进行安全防护。不仅如此,还需要定时校核电力计量装置,维护电力网络线路安全,提高供电企业和用电用户的经济效益。同时,随着我国的电力网络飞速发展,为了促进电力网络系统高效发展,降低能源损耗增加电力能源的经济效益,电力管理单位还需要避免非正常情况下的线损,结合当地电力网络的实际情况,定时做好线损测量分析工作,改造当地电力网络结构,优化电力网络系统,将电力网络系统中的可变线损降至最低。除此之外,还应加大对电力网络线损的研究投入,更加科学合理的做好电力系统的降损增效工作。
5结论
综上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各项技术都需要自我革新,在电能计量方面同样需要找寻到新的方式来完成对计量方法的更新。同时在电力网络的降损增效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做到降低配电用电过程中的能源损耗,还需要不断增加供电单位和用电用户通过电力能源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程度实现电力能源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秦海云.基于计量管理实现降损增效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8(01):134-135.
[2]郝运鹏.电能计量误差及解决措施探讨[J].科技资讯,2017,15(15):57-58.
[3]常雪.提高电能计量准确性的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22):24-25.
论文作者:杨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电能论文; 电力论文; 装置论文; 能源论文; 电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误差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