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问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了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与精细性,对于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信息化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目前以及今后的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只有立足于实际,对现存问题进行详细探讨,才能发挥出信息化的作用,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概述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网络的数据传输对工程进行控制管理,在传统的工程管理基础上做出提升与发展,对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手段进行完善,使得施工更加科学合理,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随着建筑企业经营规模的逐年增长和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许多企业和管理人员遇到了诸多困惑,如项目利润偏低、质量标准提高、安全风险增加。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无法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精细控制,而信息化无疑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信息化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信息化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可行的优化措施。
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意义
2.1降低工程管理成本
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是对施工准备、工程设计、采买原料、施工、竣工结算等方面的管理。由于这些管理条目需要大量的人手与大量的精力来进行,总体成本是很客观的。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减轻工作量,节约人力成本与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另外,人为操作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失误,或许一个小细节出现错误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管理。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保证管理的精确性,避免人为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升工作效率。
2.2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由于许多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不是很重视,并且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高,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也存在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例如,人工管理会存在一些工作失误,不仅会导致工程管理工作效率降低,还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若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就能有效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失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不仅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精确性,还具有自动化、智能化两大信息化特征,既能提高工程管理工作效率,又能减少工程管理经济损失。
3.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
国外的一些国家已经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不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还使信息化更加规范、完整。而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严重落后于信息化的进程。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收集上来的信息不能有效地利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门拥有的信息不能够相互使用,达到共享,不能有效地交流设计、管理的数据。有些地方造成了数据的重复输入,而不是一处的数据多处使用,从而导致了信息的闭塞。企业内部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和管理中都存在这种信息的不流通。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得不到提高,严重阻碍了发展。
3.2信息化管理机制不健全
建筑行业的发展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在这种背景下,建筑企业往往会将承包项目等作为工作重心,不重视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建设。但是,这些被忽略的部分才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即使建筑企业其他方面的制度非常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的缺口将会导致工作指令不能及时传达,处理问题的措施也会难以执行,影响工程的建设。
3.3信息技术普及率较低
信息技术软件是建筑工程信息化应用的根本,我国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普及时间较短,相应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各类软件还不够成熟,与国外一些著名的软件如Revit系列相比还存在不足,整体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与建筑其他领域一些较为常用的软件如PKPM相比普及率还较低。由于规范条文以及企业管理模式的差异,国外软件往往不很适合国内的企业,所谓的汉化软件只是将英文机械的翻译成中文,但核心部分缺乏针对中国行业特点的改善。同时,国外软件价格昂贵,定期的维护成本较高,一般企业难以承受。因此,由于国产优秀软件较少且国外软件成本巨大,导致信息技术普及率较低。
4.关于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若干思考
4.1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识
只有具有坚定的信息化管理意识,才能真正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的。首先,建筑企业不仅要逐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识,而且要保证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被充分地利用和实施;其次,必须由企业领导带头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识,建筑企业才能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意识,才能保证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意识的整体提高。例如,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要尽忠职守,要与其他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互相督促、协调;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必须会编写施工方案、图纸会审,并进行技术交底工作;管理人员不仅要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来安排进度,还要保证质量、节约成本。此外,在建筑施工时,要进行批项工程、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验收,还要进行建筑工程竣工的验收,在整个施工活动中,需要进行全面的管理、组织,利用信息化手段,使施工班组、项目部、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全面掌握,完成信息共享,如此,不仅提高了工程管理工作效率,还提升了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意识。
4.2加大软件开发力度
为提高信息化的实效性,应该加大软件开发的力度。在施工方面,可以开发贴合施工过程的软件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不仅能够实现施工质量的精细化管理,还能提高可靠性;在控制进度方面,通过有效的软件能够找出其中的关键控制点,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工地状态及实时情况,目前我国的技术水平已经让这些成为了现实;在对施工进行设计时,可以利用软件进行碰撞测试等,还能够控制砼的混合比,管理大型结构件。
4.3加强培养懂得信息化管理和业务的综合性人才
现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都是由软件公司进行开发的,而这些公司对于建筑行业的一些背景并不是很熟悉,所以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建筑行业的一些方面的适应性并不好,信息系统的可操作性不高,功能虽然很强大,但是很复杂,需要用户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很好地操作。因此,培养既懂得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又懂得建筑方面业务的综合性人才是当务之急。
结论
总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坚持科技创新与改革决策,为工程信息化管理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按照现有科技条件进行设计改造,从多个角度进行信息化改革与调整,为项目工程建设提供明确的指导方向。因此,要发挥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优势,为工程单位构建更为针对性的信息化平台,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工程改造目标,从而创造建筑工程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世凯.关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6).
[2]王波,翁小龙,吴维.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01).
[3]刘军军,窦伟.关于做好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和途径研究[J].门窗,2012(04).
论文作者:陈彦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程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