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性能测试与研究

局域网性能测试与研究

一、局域网性能测试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熙巽[1](2021)在《主流物联网云平台流量的指纹识别研究》文中指出物联网平台是智能家居应用场景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在物联网平台的控制下,物联网设备与远程云服务器连接,上传数据,接受指令,并直接或间接(通过云服务器转发)与用户移动终端相连接。在为物联网设备厂商和智能家居用户提供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的同时,主流物联网平台的存在为恶意攻击者提供了具体的攻击目标——攻击者现在可以利用物联网平台的安全漏洞攻击依赖于该平台运行的各类物联网设备、用户移动终端以及其它实体。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主流物联网云平台流量的指纹识别方法,用以识别计算机系统中的物联网实体。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对国内外现有的多个主流物联网云平台,特别是智能家居云平台的结构设计、业务逻辑、网络安全相关机制设计进行调研工作,揭示了这些平台在上述领域的基本情况,并证明了物联网平台中安全问题存在的普遍性。2.第一次将传统网络安全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操作系统指纹识别技术的概念引入物联网平台的研究中,通过人工方式对多个目前市场上得到广泛使用的物联网平台中用户移动终端与远程服务器的流量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套适用于目前主流物联网平台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流量抓取、特征提取,以及指纹识别工作流程,收集了大量设备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流量数据,并将使用上述工作流程提取的网络流量内容中用以区分不同网络服务提供商身份的流量特征以及区分物联网服务和非物联网服务的流量特征相结合作为指纹,为各个主流物联网平台用户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端构建用以指纹识别的特征模型。3.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为了对上述指纹识别特征提取以及指纹识别特征构建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我们设计实现了对网络流量中主流物联网平台移动端与服务器端通信流量进行平台区分与标注的软件工具,并通过实际网络流量对标注工具的可用性和性能进行了测试。4.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探讨了物联网平台指纹识别工作可能的应用场景,并展望了物联网云平台指纹识别研究未来的研究方向。

周小平[2](2021)在《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接收机算法研究及VLSI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自 1997 年诞生以来,始终是广泛应用的商用无线通信标准之一,目前协议标准已经发展到第六代。IEEE 802.11ac/IEEE 802.11ax的物理层采用了更高阶的调制方式、更高的带宽、更多的天线、正交频分复用接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OFDMA)和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等技术,传输速率达到Gbps量级。模拟射频器件的非理想、环境噪声和多径信道等因素,给高性能WLAN基带芯片带来诸多技术挑战,国内支持Gbps的4天线IEEE 802.11ac/IEEE 802.11ax芯片尚处于空白状态。本论文选择基带接收最为关键的两项技术即相位跟踪及MIMO检测进行研究,提出创新算法及相应的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架构,将其应用到自主研发的4天线、80MHz带宽、256QAM的 IEEE 802.11ac 及 2 天线的 IEEE 802.11ax 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中,完成了 IEEE 802.11ac的系统级无线空口验证。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面向VLSI实现的高性能相位跟踪算法,包括基于泰勒展开的分层符号内相位跟踪算法和基于线性滤波的符号间相位跟踪算法。前者在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目标函数上基于泰勒展开推导出载波频率偏差(Carrier Frequency Offset,CFO)和采样频率偏差(Sampling Frequency Offset,SFO)的分层模型,实现了CFO和SFO的分层估计。算法消除了 CFO对SFO的干扰从而改善了 SFO估计,可以获得比传统加权最小二乘(Weighted Least Square,WLS)相位跟踪算法更优的性能;同时,由于干扰的去除简化了 SFO加权矩阵的计算,所提算法降低了估计的计算复杂度。在此基础上,基于相位模型中SFO基准值整帧传输不变的特性,提出了基于线性滤波的符号间相位跟踪算法,进一步提高相位跟踪的性能。2.提出一种低资源消耗的复用复乘法组的相位跟踪器VLSI架构。在相位估计模块中,设计了一种将加权矩阵计算和CFO计算分离的架构,实现了复乘法组分时复用以降低乘法器数量。实测结果表明,能够降低25%的资源消耗。3.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距离比特翻转(Minimum Distance Bit Flipping,MDBF)扩展的K-Best的MIMO检测算法。针对K-Best算法中有限K条件下对数似然比(Log-Likelihood Ratio,LLR)计算可能无效的问题,对最优幸存路径每层的节点,基于最小距离的原则进行比特翻转,获得缺失节点;在各层之间迭代扩展累计欧氏距离取值较低的缺失路径。仿真结果表明,其可以实现LLR计算中“0”比特和“1”比特的全覆盖,提高LLR计算有效的比例,256QAM符号位LLR计算有效比例由0.2提升到0.76,最终可明显提高检测性能。4.提出一种低延时的奇偶搜索层并行处理的MIMO检测器VLSI架构。针对于MDBF扩展的K-Best的MIMO检测算法,基于现有架构中节点全排序和部分排序共存的设计,提出偶数层子节点的部分排序和奇数层节点展开操作并行处理的架构。实测结果表明,能够有效地降低14%的处理延时。5.集成本论文提出的相位跟踪器和MIMO检测器到IEEE 802.11ac SoC中,实现了 4天线、80MHz带宽,256QAM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系统验证。实测结果表明,相比未改善前的设计,资源消耗降低10%,接收灵敏度提高1.5dB,吞吐量可达1.5Gbps。

周云风[3](2021)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局域网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以太网的日益发展,局域网的复杂程度也随着用户数和网络终端的增多而越发提高。为了保证局域网运行环境的健康稳定,在局域网的故障管理过程中,网络管理员需要对网络的整体运行状态把控和对网络故障进行成因分析和经验式诊断。但由于局域网往往承载着特殊业务,传统方法非常耗时耗力,于是现阶段对故障诊断的响应以及智能程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从深度学习角度出发,研究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网络故障诊断方法。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论文首先介绍了网络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以及故障诊断过程将面对的两大核心问题:网络故障信息的采集和分析、网络故障问题的发现和检测。最后,给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论文第二部分,对局域网网络故障进行了物理侧分层结构以及业务侧分服体系的故障成因理论分析,并对现有网络故障诊断技术按照定性经验和数据驱动的类别对专家系统、图搜索模型、支持向量机、软件定义网络等四类典型网络故障诊断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为后文的章节做铺垫。论文第三部分,基于KDD99数据集[48],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研究,提出灰度矩阵化原始数据的数据转换操作,并根据数据特征规模进行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设计,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一系列的包括丢弃学习、梯度优化算法、数据增强在内的优化研究,完成整个故障诊断的模型建立。论文第四部分,分析了现存数据采集方法的优劣,提出了一种不新增网内流量、不改变网络结构的旁路被动分布式数据采集方法,并进行了旁路采集板卡的原型设计。同时,提出了基于特征工程的数据集构建方法,提出了分层结构下较为完备的数据字典,为故障诊断的故障多样化做原始数据维度支撑。论文最后,设计并模拟了真实局域网故障场景,完成数据采集、数据集构建。并在KDD99数据集[48]和自建数据集上进行模型验证。通过对模型不同激活函数、学习率、数据增强的测试下,提高模型泛化能力,最终结果表明,该模型在KDD99数据集[48]上进行训练测试,准确率达96.8%,在自建数据集上,训练测试准确率可达88.3%。综合实验表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具备良好的诊断效率且具备可完整落地的潜质。

王忠峰[4](2021)在《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让旅客出行更美好为目的,以“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为基础,以“旅客行程服务”和“特色车厢服务”为核心,构建中国铁路高速列车智慧出行延伸服务平台,为旅客提供高速移动场景下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高质量出行服务体验。基于现阶段中国高速铁路运行环境及沿线网络覆盖情况,提出了基于运营商公网、卫星通信和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Enhanced Ultra High Throughput)三种车地通信备选方案,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三种备选方案的建设难度、投入成本及服务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现阶段以“运营商公网”方式搭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基于运营商公网实现车地通信,以不影响动车组电磁干扰与安全为前提,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组网架构,为进一步完善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运维管控、智能化延伸服务、网络服务性能以及系统安全性,深入研究面向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复杂设备的运管平台、高铁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流媒体智能调度、基于列车位置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和网络安全防护设计,最终为旅客提供了面向移动出行场景的行程优选、在途娱乐服务、高铁订餐、接送站等定制化延伸服务。随着5G技术已全面进入商用时代,为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服务体验,以5G在垂直行业应用为契机,提出5G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融合组网方案,创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建设和运营新模式,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深入分析当前高速移动出行场景下旅客的服务需求,调研了国内外公共交通领域公众无线网络服务模式及经营现状,提出了以实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为目的,带动铁路旅客出行服务向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设计方案。在系统分析了既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信技术选择、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和系统运维管理等难题。2、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OWA(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算子与差异驱动集成赋权方法,利用基于OWA与差异驱动的组合赋权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各方案的灰色关联系数,得到灰色加权关联度,对三种备选方案合理性进行优势排序,最终确定了现阶段基于运营商公网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车地通信方案。3、基于动车组车载设备安全要求,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总体架构、逻辑架构和网络架构;基于动车组车厢间的互联互通条件,分别设计有线组网和无线组网的动车组局域网解决方案。4、基于Java基础开发框架,采用Jekins作为系统构建工具,设计面向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云管平台微服务架构设计。使用高可用组件和商业化的Saa S(Software-as-a-Server)基础服务,保证云端的可扩展性、高可用和高性能,解决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远程配置及管理。5、基于传统CDN原理和部署并结合高速列车车端的线性组网物理链路的特点,提出基于高速列车组的CDN概念,简称“高铁CDN”。设计由中心服务器提共一级缓存,单车服务器提供二级缓存的高铁CDN的两级缓存方案,每个二级缓存的内容为一级缓存的一份冗余,以此进一步提升旅客使用公众无线网络的体验,同时结合DNS解析技术提升请求的响应速度并减少出口带宽及流量的占用,提供了流畅的视频娱乐和上网体验。6、基于列车高速运行场景,分析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对于提高接收信号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模拟了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每个时隙下网络速率的变化,提出了350km/h高速移动场景下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技术,以验证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补偿技术和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在高铁场景下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天线间距和天线数量对于波束成形技术的影响关系。7、针对高速列车网络环境,根据802.11系列相关协议中Beacon数据包会携带AP网络相关属性进行广播这一特点,利用协议标准未定义的224字段进行唯一性标识加密,唯一性标识加密算法是通过RC4、设备MAC地址与随机码组合,不定期更新。系统采用AP(Access Point)间歇性扫描形式检测,调整虚拟接口到过滤模式,不断轮询所有频道,实现车载非法AP的检测与阻断。8、基于列车无线公众网络,打造了车上车下一体化、全行程、链条式延伸服务生态,实现了人流、车流、物流3流合一,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服务体验。9、针对5G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基于现有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运营服务系统,通过复用其基础设施,采用5G室分技术设计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与5G融合组网方案。该方案通过创新建设模式,引入车载室分设备,并结合5G大带宽、低时延、多连接等特性进行无线调优方案设计,实现车厢内部5G信号和Wi-Fi信号的双重覆盖。

陈爱文[5](2021)在《基于云平台的CT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逐渐深入,云计算技术作为计算机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也在逐渐迈向成熟。在云计算模式中,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通常为虚拟机集群,这些虚拟机是通过虚拟化技术切割物理机产生的。虚拟机集群由云平台统一管理,按需分配的模式不仅简化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也使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更是推动了桌面云和应用云的普及。用户只需要在本地终端安装云客户端便可借助远程桌面协议轻松访问云端的应用资源和桌面资源。云客户端作为连接用户与云端虚拟资源的“桥梁”,在整个云平台架构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对云平台下传统云客户端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其存在较多不足。比如安全性较低、只支持局域网环境、支持的远程连接协议单一、数据交互时采用明文传输、对播放视频文件支持不足和对终端设备性能有一定要求等。针对这些缺陷,本文从多维度入手,深入学习并研究了身份认证技术、网络通信原理、加解密算法、远程桌面协议、流媒体播放技术和软件升级策略。基于实验室云平台环境,提出了设计一款运行在Windows系统上Cloud Terminal客户端,简称CT客户端。本文首先设计了CT客户端的网络模块,该模块为其它模块提供基础的网络服务。然后提出了将UKey技术与CT客户端结合的方案,以提高CT客户端的安全性。其次由于实验室云平台提供的虚拟资源丰富,根据作用将其划分为桌面资源、应用资源和网盘资源。对于不同的资源类型,采取不同的使用策略:针对桌面资源,利用RDP协议和SPICE协议混合的形式进行远程桌面连接,用户以独占的形式使用该桌面虚拟机;对于应用资源,利用RDP协议进行远程应用连接,这种模式以应用为单位进行用户间的隔离,用户实际上以共享的形式使用应用虚拟机;对于网盘资源,在用户打开虚拟桌面或应用时,通过挂载网盘操作将用户个人网盘映射到打开的虚拟机之上。针对远程桌面协议在处理视频数据时优化不足的问题,本文考虑在CT客户端内部嵌入云播放器以满足用户观看视频的需求。最后提出了自动更新方案解决客户端软件升级繁琐的难题。本文设计的CT客户端旨在解决实验室云平台现有客户端存在的不足,为云平台用户提供一款安全系数更高、功能更完善、使用体验更优越的云客户端。

姜长旺[6](2021)在《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移动智能设备与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家庭生活水平也稳步提升,如今很多的家庭设备也变得智能化。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以此为背景,而且基于家庭生活中的各种智能设备如智能电视、电脑、音响等等,探寻一种智能手机与各种家庭设备相互协作的家庭娱乐体系。在该体系下各种智能设备能够各司其职,如智能电视视听效果好、智能手机轻便易操作,因此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解决了家庭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且使得每一个设备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发挥它的优势。另一种比较热门的技术则为人工智能技术,如今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涉及到人工智能技术,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但目前在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中,该类技术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然而随着软硬件的提升,家庭智能设备进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本文以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为背景,将人脸替换、人声消音、语音识别技术在该体系中进行应用。结合实际背景及场景,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由于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并不普及且目前标准不统一,本文将提出并设计一个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的原型系统,该原型系统基于家庭局域网络,包含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协作体系以及能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所必备的媒体文件服务。2.基于以上内容的设计与实现,本文对三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应用,对于在平台上无法直接实现的技术,本文将根据相关的技术原理实现对应的数据处理算法,且在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中,涉及到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Android开发等多方面理论知识的应用。针对相关技术现状,本文所作工作有如下技术特色:1.目前多数移动端的AI应用基于网络服务器进行计算的Online模式,本文将基于Offline模式,即AI计算由家庭智能设备执行,以探究相关计算任务在家庭设备中计算的可行性。2.已有部分研究内容或产品与本文研究内容类似,但其多数在源码层面闭源,安全性等指标较难考证,本文相关技术将使用开源方案。经过对整个原型系统及相关功能模块的设计、实现与测试,本文中各项功能需求与非功能需求达到预期,完成了几项人工智能技术在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中的应用。

刘燃[7](2021)在《基于移动终端的小区虚拟化FTP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浪潮的迅猛推进,智能小区中的家庭用户对视听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使得传统家庭中电视、电脑的使用率逐步降低,智能手机凭借其方便操作、易于携带等优势逐渐成为智能小区中家庭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设备。但与此同时,智能手机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因空间容量的限制导致其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十分有限。如果能将家庭中的多种智能电子设备统一协调,实现彼此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文件数据信息共享,便可以满足智能小区用户对视听娱乐更高质量的需求。就目前来讲,市面上并没有相对成熟的应用于小区环境下的智能信息互联系统,智能家庭中的数据文件信息被分散存储在各种介质中,多种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仅可以实现一些简单的功能,并且小区用户之间的网络数据信息交换量较少。本论文针对这些现状并结合移动互联技术、网盘技术等新兴技术手段,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小区虚拟化FTP服务系统,该系统以移动端(智能安卓手机)为控制中心,通过连接电脑受控端与小区云服务器端完成各项针对文件传输和分享的功能。该系统实现了虚拟化智能小区环境下家庭内部的多介质、多设备文件互传和家庭用户之间的网络信息共享,节约了智能小区用户本地的存储空间,提高了网络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同时设计出一种积分激励机制提升了小区用户之间的网络数据信息的信息共享率,为绿色小区、和谐小区助力。论文首先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系统涉及到的相关技术和理论基础进行了必要的阐述。在第三到五章中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的各项功能性需求并进行了关键技术的分析,接着是系统各个功能模块实现的详细设计,为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支撑。最后第六章通过对系统各项功能的测试,验证了本系统的可用性,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满足当前虚拟化背景下智能小区用户对网络数据传输与共享的需求。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顺利完成了选题要求。

李洋[8](2021)在《基于精密时钟同步协议的负离子源分布式定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作为聚变等离子体加热方法之一,中性束注入(Neutral Beam Injection,NBI)被广泛应用到可控磁约束核聚变装置之中。为实现高功率、长脉冲、稳态中性束注入加热,基于射频负离子源的中性束注入(RF-Driven Negative ion based Neutral Beam Injection,NNBI)加热方式成为中性束注入系统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保证NNBI实验有序进行、确保实验数据的完整性,需要一套高精度的分布式定时同步系统完成相应的定时同步功能。本文围绕NNBI系统在定时同步方面的具体要求,对射频离子源分布式定时同步系统进行设计与开发。本课题分析并实现了NNBI的同步输出控制,确保各子系统具有相同的时钟基准并完善实验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打火等异步事件的处理机制。该系统涉及的主要内容如下:(1)为实现负离子源中性束注入系统各功能主机在相同时钟基准下工作,保证系统运行时序稳定,详细设计并实现了同步模块。采用基于IEEE1588标准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实现现场控制模块亚微秒级时钟同步控制,采用网络时钟同步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NTP)实现中央控制系统毫秒级时钟同步控制,为系统放电实验的时序幅值控制以及后期数据的分析预处理做铺垫。(2)为保证负离子源中性束注入系统各子系统能够根据远程控制台设置的配置参数完整、有序的进行,设计并实现了定时控制功能模块。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和EPICS CA协议完成网络配置参数的传输,使用网络定时触发的方式对其他子系统进行同步触发,通过Lab VIEW FPGA模块实现对各系统时序以及幅值输出控制,明确各系统的具体投入时刻。同时采用事件触发机制实现对打火等特殊事件的异步处理,解决了异步事件数据处理等一系列问题。(3)根据系统功能需求设计系统测试方案,确保系统运行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该模块通过测量现场控制系统以及中央控制系统的同步误差量级、系统信号输出、系统触发精度、异步事件响应测试等性能指标对系统进行验证,以保证系统能够满足负离子源中性束注入系统在定时同步需求。经实验验证,本文设计开发的分布式定时同步系统完成了NNBI定时系统的时序控制与时钟统一功能,解决了因各系统时钟不统一所造成的时序延迟问题,实现了高精度定时与触发。与此同时,系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为负离子源中性束注入实验的完整、有序进行奠定基础。图 [38] 表 [7] 参 [86]

晋兴飞[9](2020)在《基于RADIUS协议的局域网接入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政府、企业和校园的信息化改革的深入,生产业务、经营管理与网络逐渐融合。当前网络业务需求日益增长,面对复杂的局域网环境,在提供便捷访问的同时,网络安全性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局域网中缺乏有效的身份认证手段,入网终端可以随意接入网络,会导致网络安全漏洞和外部恶意攻击行为的出现。局域网接入认证是保障内网安全的有效手段,确保合法用户接入网络,从根源上减少网络非法安全事件的发生。目前用户终端类型众多,网络接入形式多样化,有线无线深度融合,传统的局域网接入认证系统存在着认证方式单一、授权计费方式不灵活、缺乏认证日志审计和账户管理等问题。本文针对现有局域网中的需求,设计和实现了基于RADIUS协议的局域网接入认证系统,既包括用户接入网络时的认证、授权和计费功能,又提供了用户统一管理和认证配置等服务。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和实现了局域网认证、授权和计费模块。将RADIUS协议和Portal协议应用至系统中,对协议报文和工作流程进行详细设计,通过实现系统中UDP通讯模块,解决了中RADIUS服务端、Portal服务端与网络设备的报文交互问题。系统支持802.1x认证、Portal认证和MAC认证三种认证方式,实现了认证上线、下发授权、用户主动下线和强制下线等功能,完成了接入认证系统的核心功能。(2)设计和实现了局域网认证系统中账户管理模块。从实际业务需求出发,将局域网接入认证中的账户类型划分为内部用户,临时访客和MAC账号三种类型,并实现了多类账户的统一管理、用户组管理、在线用户实时展示和用户上下线日志功能。为网络管理人员审计用户上网行为提供有效信息。(3)设计和实现了局域网认证系统中接入认证模块。将接入认证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授权策略、Portal页面推送策略和计费策略等实体对象进行抽象和定义,支持网络管理人员的增删改查操作。设计了基于用户组和场景的策略匹配方式,可按照用户组、终端IP地址、接入时间和接入设备等条件灵活匹配策略。基于微服务架构思想,本文从以上功能模块中识别出四个核心微服务,包括AAA微服务、Portal微服务、账号管理微服务和认证配置微服务。每个微服务专注于各自的业务逻辑,接口明确,提升了开发和部署效率,通过引入Spring Cloud框架中微服务治理组件,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同时提出基于微服务内存缓存和Redis缓存的二级缓存方案,能够显着提升系统性能。最后,针对所部署的系统开展接口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工作,通过测试验证了系统在功能和性能等指标上能够满足需求,达到了预期目标。

王鑫[10](2020)在《GStreamer音视频传输系统及移动机器人场景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和无线网络的广泛覆盖,视频服务应用场景越来越多,音视频传输以其直观方便的呈现方式和丰富精彩的信息内容而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典型的音视频传输应用包括智能家居、视频监控、远程教育以及远程医疗等。伴随着需求的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能够在移动通信环境中高效、灵活部署的实时视频传输系统的研究显得更为迫切。目前对于GStreamer框架下音视频同步传输的研究还很少见,本文提出基于GStreamer框架的音视频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实现单向音视频同步传输和双向语音互动功能,并对该系统在移动机器人场景的应用进行初步研究。系统以树莓派3B为硬件平台,使用V4L2驱动框架采集视频数据,采用H.264视频编码;通过Pulse Audio声音服务器捕获音频数据,使用Opus音频编码。音视频数据按照RTP协议封装,通过UDP协议完成数据传输。测试结果表明:系统WIFI网络音视频同步传输延时可达261 ms,4G网络音视频同步传输延时可达330 ms,仅视频传输延时分别可达136 ms、206 ms,具有高实时性;传输质量测试采用空间域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估器和MOS评分标准,图像质量评价优于对比方案45%以上。且系统针对不同应用需求及网络环境,实现多分辨率可选的实时视频采集和WIFI与4G网络自动切换传输,提高系统使用灵活性和经济性,满足众多场景应用需要,对音视频传输应用有较好参考价值。首先,进行关键技术的分析与研究。重点介绍了GStreamer开源多媒体框架,分析研究其在音视频传输方面的优势。并且对音视频传输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包括视频压缩编码技术,音频压缩编码技术,RTP实时传输协议,TCP与UDP传输协议。其次,进行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系统设计分为采集端设计和客户端设计,设计目标为实现单向视频传输和双向语音互动。系统采集端基于树莓派平台,软件设计包括两个管道,音视频传输管道和音频接收管道,并针对采集端设计了4G网络与WIFI网络的自动切换功能。系统客户端软件设计包括音视频接收管道和音频传输管道。并针对系统在移动机器人场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实现。最后,进行系统测试与分析。针对系统的传输实时性和传输画质进行对比测试,分析系统优势与不足,并对系统在移动机器人上的应用进行实验验证。

二、局域网性能测试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局域网性能测试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主流物联网云平台流量的指纹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列表
第1章 引言
    1.1 物联网云平台安全问题现状
    1.2 任务与挑战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背景
    2.1 主流物联网云平台概念介绍及典型的主流物联网平台
    2.2 物联网云平台安全问题及相关研究
        2.2.1 物联网云平台功能及攻击面分析
        2.2.2 云平台安全漏洞研究
        2.2.3 云平台安全威胁检测及防御措施研究
    2.3 传统指纹识别技术及其主要应用方式介绍
    2.4 物联网识别技术相关研究介绍
        2.4.1 物联网识别技术相关研究成果
        2.4.2 现有物联网识别技术与物联网云平台指纹识别技术的异同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主流物联网云平台调研
    3.1 物联网架构与物联网云平台一般通信模型
    3.2 物联网云平台典型的系统结构模型
        3.2.1 物联网云平台系统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及模型展示
        3.2.2 物联网云平台主要功能及其对应模块
    3.3 主流物联网云平台安全漏洞复现测试
        3.3.1 物联网通信协议(MQTT)漏洞——以百度天工和阿里云物联网平台为例
        3.3.2 物联网局域网通信密钥泄漏漏洞——以京东和小米物联网平台为例
        3.3.3 云服务API漏洞——以苏宁智能物联网云平台为例
    3.4 物联网云平台安全问题知识库及测试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物联网云平台流量指纹识别方法研究
    4.1 流量识别主要原理设计及识别对象选择
    4.2 流量数据的获取与解密
        4.2.1 流量数据的获取来源及获取方式
        4.2.2 流量数据获取环境构建和获取流程
        4.2.3 对加密流量数据进行解密的尝试及成果
    4.3 指纹识别特征的提取模型的构建
        4.3.1 用户端通信流量指纹特征的提取
        4.3.2 设备端通信流量指纹特征的提取
        4.3.3 指纹识别特征提取的公共服务流量处理
        4.3.4 指纹识别模型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指纹识别工具开发、测试实验结果与评价
    5.1 指纹识别工具的主要设计
    5.2 指纹识别工具的测试实验与实验结果
    5.3 主流物联网云平台指纹识别技术的评价
        5.3.1 主流物联网云平台指纹识别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5.3.2 主流物联网云平台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2)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接收机算法研究及VLSI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接收机研究现状和挑战
        1.2.1 接收机算法及VLSI架构研究现状
        1.2.2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芯片研究现状
        1.2.3 问题与挑战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帧格式和接收机算法概述
    2.1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物理层帧格式
    2.2 面向VLSI的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接收机算法概述
        2.2.1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接收机VLSI架构
        2.2.2 相位跟踪算法
        2.2.3 MIMO检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位跟踪算法研究及VLSI设计
    3.1 基于泰勒展开的分层符号内相位跟踪算法
        3.1.1 系统模型
        3.1.2 算法描述
        3.1.3 仿真结果及分析
    3.2 基于线性滤波的符号间相位跟踪算法
        3.2.1 SFO估计算法
        3.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3.3 复用复乘法组的相位跟踪器VLSI架构
        3.3.1 整体架构
        3.3.2 多模式的统一输入结构
        3.3.3 相位估计模块
        3.3.4 相位补偿模块
        3.3.5 性能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MIMO检测算法研究及VLSI设计
    4.1 最小距离比特翻转扩展的K-Best的MIMO检测算法
        4.1.1 系统模型
        4.1.2 已有方法
        4.1.3 算法描述
        4.1.4 仿真结果及分析
    4.2 奇偶搜索层并行的K-Best的MIMO检测器VLSI架构
        4.2.1 整体架构
        4.2.2 多模式的统一输入结构
        4.2.3 K-Best检测器模块
        4.2.4 MDBF扩展模块
        4.2.5 LLR计算模块
        4.2.6 性能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接收机集成及验证
    5.1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SoC
        5.1.1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SoC架构
        5.1.2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接收机架构
    5.2 接收机FPGA验证
        5.2.1 接收机FPGA系统架构
        5.2.2 功能验证
        5.2.3 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束语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附录1 缩略语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局域网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数学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1.4 本论文的结构与安排
第二章 网络故障诊断相关概述
    2.1 局域网的复杂环境网络故障诊断
        2.1.1 网络故障物理侧层级分析
        2.1.2 网络故障业务侧服务分析
    2.2 基于定性经验的网络故障诊断技术
        2.2.1 网络故障专家系统
        2.2.2 图搜索模型
    2.3 基于数据驱动的网络故障诊断技术
        2.3.1 支持向量机
        2.3.2 软件定义网络
第三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网络故障诊断
    3.1 网络故障场景分析
    3.2 故障的卷积神经网络检测实现
        3.2.1 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原理
        3.2.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网络故障检测设计
        3.2.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网络故障检测模型
    3.3 卷积神经网络检测模型优化
        3.3.1 丢弃学习优化
        3.3.2 Adam梯度优化
        3.3.3 数据集均衡化
第四章 局域网数据捕获与故障数据集构建
    4.1 局域网网络数据采集与分析
        4.1.1 局域网故障问题描述与解决
        4.1.2 局域网数据采集方法分析
        4.1.3 局域网数据分布式被动采集
    4.2 基于LibPcap的数据采集板卡原型设计
        4.2.1 LibPcap组成架构
        4.2.2 LibPcap板卡原型实现
    4.3 基于特征工程的数据集构建
        4.3.1 数据字典化清洗
        4.3.2 数据特征提取
第五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5.1 评价指标
    5.2 实验环境
    5.3 基于KDD99 数据集的网络故障诊断实验
        5.3.1 实验数据集分析
        5.3.2 网络故障诊断过程结果与分析
    5.4 基于本地局域网的网络故障诊断实验
        5.4.1 实验环境与数据收集
        5.4.2 本地局域网数据集分析
        5.4.3 本地局域网故障诊断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数据集特征位表
个人简历

(4)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公共交通领域无线网络服务现状研究
        1.2.2 旅客需求服务现状
        1.2.3 中国铁路科技开发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研究
    2.1 车地通信技术方案
        2.1.1 基于运营商公网的车地通信
        2.1.2 基于卫星的车地通信
        2.1.3 基于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的车地通信
    2.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方法研究
        2.2.1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指标选取
        2.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2.2.2.1 基于OWA算子主观赋权
        2.2.2.2 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
        2.2.2.3 组合赋权
        2.2.3 灰色关联评价分析
        2.2.3.1 指标预处理确定决策矩阵
        2.2.3.2 计算关联系数及关联度
    2.3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算例分析
        2.3.1 计算指标权重
        2.3.2 灰色关联系数确定
        2.3.2.1 选择参考序列
        2.3.2.2 计算灰色关联度
        2.3.2.3 方案比选分析评价
    2.4 本章小结
3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总体方案研究及系统建设
    3.1 总体架构
    3.2 网络架构
        3.2.1 地面网络架构设计
        3.2.2 车载局域网架构设计
    3.3 网络安全防护
        3.3.1 安全认证
        3.3.2 安全检测与监控
    3.4 运营平台建设
        3.4.1 用户中心
        3.4.2 内容服务
        3.4.3 视频服务
        3.4.4 游戏服务
        3.4.5 广告管理
    3.5 一体化综合云管平台
        3.5.1 云管平台总体设计
        3.5.2 功能设计及实现
    3.6 本章小结
4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与优化
    4.1 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分析
        4.1.1 系统面临挑战
        4.1.2 服务质量测量场景
        4.1.3 服务质量分析
        4.1.3.1 分析方法
        4.1.3.2 用户行为分析
        4.1.3.3 网络状态分析
    4.2 QoE与 QoS指标映射模型分析
        4.2.1 列车公众无线网络QoE与 QoS指标
        4.2.1.1 无线网络QoS指标
        4.2.1.2 无线网络QoE指标
        4.2.2 QoE与 QoS映射模型
        4.2.2.1 QoE与 QoS关系
        4.2.2.2 通用映射模型
        4.2.2.3 映射模型业务类型
        4.2.3 系统架构
        4.2.4 系统问题分析
        4.2.4.1 开网业务的开网成功率问题
        4.2.4.2 网页浏览延质差问题
        4.2.4.3 即时通信的业务连接建立成功率问题
        4.2.5 性能评估
    4.3 高铁CDN流媒体智能调度算法研究
        4.3.1 技术架构
        4.3.2 缓存策略分析
        4.3.3 算法设计
        4.3.4 流媒体算法仿真结果
    4.4 基于列车位置信息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LTE下行信道的影响研究
        4.4.1 模型建立
        4.4.2 信道建模
        4.4.3 试验模拟结果
    4.5 本章小节
5 基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智慧出行服务研究及实现
    5.1 基础行程服务
        5.1.1 售票服务
        5.1.2 共享出行业务
        5.1.4 特色车厢服务
        5.1.5 广告
    5.2 ToB业务
        5.2.1 站车商业
        5.2.2 站车广告管理平台
    5.3 创新业务
        5.3.1 高铁智屏
        5.3.2 国铁商学院
    5.4 本章小结
6 融合5G技术的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升级优化研究
    6.1 融合场景分析
        6.1.1 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现状分析
        6.1.2 5G在垂直领域成熟应用
    6.2 融合组网需求分析
        6.2.1 旅客追求高质量通信服务体验需求
        6.2.2 铁路运营方提升运输生产组织效率需求
        6.2.3 电信运营商需求
    6.3 电磁干扰影响分析
        6.3.1 环境分析
        6.3.2 干扰分析
        6.3.3 结论及建议
    6.4 5G上车方案设计
        6.4.1 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
        6.4.2 融合架构设计
        6.4.3 逻辑架构
        6.4.4 网络架构
        6.4.5 系统功能
        6.4.6 系统建设内容
    6.5 关键技术
        6.5.1 本地分流技术
        6.5.2 高速回传技术
        6.5.3 时钟同步
        6.5.4 5G语音回落4G(EPS Fallback)
        6.5.5 5G网络QoS机制
        6.5.6 隧道技术
        6.5.7 切片技术
    6.6 融合5G技术的公众无线网络经营思路
        6.6.1 业务架构
        6.6.2 商业模式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云平台的CT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2.1 桌面虚拟化
        2.1.1 桌面虚拟化架构
        2.1.2 远程桌面协议
    2.2 UKey技术
    2.3 Qt关键技术
        2.3.1 信号槽机制
        2.3.2 核心类库介绍
    2.4 加密技术
        2.4.1 对称加密
        2.4.2 非对称加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T客户端需求分析与设计
    3.1 需求分析
        3.1.1 功能需求
        3.1.2 性能需求
        3.1.3 安全性需求
    3.2 CT客户端架构设计
    3.3 网络模块分析与设计
        3.3.1 通信功能分析与设计
        3.3.2 消息加解密功能分析与设计
        3.3.3 上传/下载功能分析与设计
    3.4 UKey模块分析与设计
        3.4.1 登录功能设计
        3.4.2 锁屏功能设计
    3.5 远程连接模块分析与设计
        3.5.1 RDP连接模块设计
        3.5.2 SPICE连接模块设计
        3.5.3 选择策略模块设计
    3.6 云播放器模块分析与设计
    3.7 自动更新模块分析与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T客户端的实现
    4.1 网络模块实现
        4.1.1 通信功能实现
        4.1.2 消息加解密功能实现
        4.1.3 上传/下载功能实现
    4.2 UKey模块实现
        4.2.1 登录功能实现
        4.2.2 锁屏功能实现
    4.3 远程连接模块实现
        4.3.1 RDP连接模块实现
        4.3.2 SPICE连接模块实现
        4.3.3 选择策略模块实现
    4.4 云播放器模块实现
    4.5 自动更新模块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T客户端测试与分析
    5.1 测试目标
    5.2 测试环境
    5.3 功能测试
        5.3.1 通信功能测试
        5.3.2 加解密功能测试
        5.3.3 上传/下载功能测试
        5.3.4 UKey登录功能测试
        5.3.5 UKey锁屏功能测试
        5.3.6 RDP连接功能测试
        5.3.7 SPICE连接功能测试
        5.3.8 云播放器功能测试
        5.3.9 自动更新功能测试
    5.4 性能测试
        5.4.1 性能测试指标
        5.4.2 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智能家居及家庭娱乐系统研究现状
        1.2.2 人工智能技术在移动端设备上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工作概述
    1.4 本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及研究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课题主要相关技术介绍
    2.1 移动端AI平台及有关技术介绍
        2.1.1 Android所支持的AI计算平台
        2.1.2 数值与张量计算工具
    2.2 图像与音视频处理
        2.2.1 OpenCV计算机视觉处理库
        2.2.2 FFmpeg音视频处理程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中的人工智能应用需求分析
    3.1 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应用场景分析
    3.2 AI应用功能需求分析
        3.2.1 语音识别功能中各设备功能需求
        3.2.2 音频人声消音功能中各设备功能需求
        3.2.3 视频换脸功能中各设备功能需求
    3.3 AI应用非功能需求分析
    3.4 基于需求分析的系统总体结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中的AI应用技术原理
    4.1 音视频人声消音与合成技术原理
        4.1.1 音频时域与频域信息及相互变换
        4.1.2 音频数据的预处理及后处理
    4.2 人脸特征识别与替换技术原理
        4.2.1 Dlib人脸关键点检测
        4.2.2 图像人脸替换算法分析
        4.2.3 人脸图像数据的预处理
    4.3 命令词识别应用技术原理
        4.3.1 基于DeepSpeech的语音识别
        4.3.2 基于实际场景的识别结果匹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的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原型系统中协作体系设计与实现
        5.1.1 原型系统中设备发现机制详细设计与实现
        5.1.2 原型系统中连接与基础通信机制详细设计与实现
    5.2 媒体文件服务设计与实现
        5.2.1 文件系统服务详细设计与实现
        5.2.2 媒体提供服务详细设计与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原型系统中的AI功能实现与应用
    6.1 音视频人声消音与合成技术实现与应用
        6.1.1 数据预处理
        6.1.2 时频特征提取、推理与音频复原
        6.1.3 卡拉OK功能的实现
    6.2 人脸替换技术实现与应用
        6.2.1 人脸定位与特征点识别
        6.2.2 人脸替换
        6.2.3 换脸功能的实现
    6.3 语音识别技术应用实现
        6.3.1 基于DeepSpeech的语音识别
        6.3.2 语音遥控功能的实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系统测试
    7.1 测试环境说明
    7.2 功能性测试
        7.2.1 协作体系测试
        7.2.2 媒体文件服务测试
        7.2.3 AI应用功能测试
    7.3 非功能性测试
        7.3.1 系统兼容性测试
        7.3.2 系统性能测试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不足与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基于移动终端的小区虚拟化FTP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特色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
    2.1 移动互联技术介绍
        2.1.1 Zigbee技术介绍
        2.1.2 蓝牙技术介绍
        2.1.3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协议介绍
        2.1.4 Wi Fi技术介绍
    2.2 主流的网盘服务介绍
        2.2.1 Dropbox
        2.2.2 Google Drive
        2.2.3 百度云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关键技术研究
    3.1 系统基本需求说明
        3.1.1 使用背景分析
        3.1.2 使用场景分析
    3.2 功能需求分析
        3.2.1 Android手机控制端功能需求分析
        3.2.2 PC电脑受控端功能性需求分析
        3.2.3 小区云服务器端功能性需求分析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3.1 性能需求分析
        3.3.2 其他非功能性需求
    3.4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3.4.1 局域网下多线程文件传输技术
        3.4.2 FTP的虚拟化
        3.4.2.1 FTP简介
        3.4.2.2 基于JVM的 FTP客户端套件Edtftpj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模块与接口设计
    4.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2 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4.2.1 Android手机控制端详细设计
        4.2.2 家庭PC受控端详细设计
        4.2.3 小区FTP服务器端详细设计
    4.3 系统模块间接口设计
        4.3.1 手机端与PC端各功能接口设计
        4.3.2 PC端与服务器端各功能接口设计
        4.3.3 手机端与服务器端各功能接口设计
    4.4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4.4.1 家庭局域网中设备发现与连接机制
        4.4.2 手机访问本地与小区私人FTP文件系统
        4.4.3 手机操控PC访问小区虚拟化FTP公共文件系统
    4.5 数据库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代码实现
    5.1 系统设备管理模块
        5.1.1 设备发现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5.1.2 设备连接的实现
        5.1.3 手机端与电脑端之间的信息加密
    5.2 远程控制模块
        5.2.1 命令的发送与接收
        5.2.1.1 基于短连接的命令发送与接收
        5.2.1.2 基于长连接的命令发送与接收
    5.3 文件服务模块
        5.3.1 本地文件服务
        5.3.1.1 PC端本地文件服务的提供实现
        5.3.1.2 手机端文件服务的获取实现
        5.3.2 FTP文件服务
        5.3.2.1 基于Jvm的 Edtftp J PC客户端
        5.3.2.2 基于Vsftpd的 Linux环境服务器
    5.4 系统管理模块
        5.4.1 用户账户分配与初始化
        5.4.1.1 Vsftpd用户与Linux账户分配
        5.4.1.2 用户账户初始化
        5.4.2 文件记录管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环境说明
    6.2 系统功能测试
        6.2.1 家庭设备连接功能测试
        6.2.2 本地文件系统测试
        6.2.3 FTP账号分配测试
        6.2.4 FTP文件服务测试
        6.2.5 公共空间文件服务测试
    6.3 非功能性测试
        6.3.1 性能测试
        6.3.2 兼容性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基于精密时钟同步协议的负离子源分布式定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射频负离子源分布式定时系统总体设计
    1.1 系统需求分析
    1.2 系统硬件设计
    1.3 系统软件设计
        1.3.1 系统总体流程设计
        1.3.2 开发平台及所需技术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同步模块设计与实现
    2.1 同步模块需求分析
        2.1.1 现场控制系统同步模块需求分析
        2.1.2 中央控制系统同步模块需求分析
    2.2 模块概要设计及主要应用技术
        2.2.1 同步模块概要设计
        2.2.2 NTP网络时间同步协议
        2.2.3 PTP精密时钟同步协议
    2.3 功能模块实现现场控制系统同步模块实现
        2.3.1 现场控制系统同步模块实现
        2.3.2 中央控制系统同步模块实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定时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3.1 定时控制模块需求分析
        3.1.1 时序分发功能模块需求分析
        3.1.2 网络同步触发功能模块需求分析
        3.1.3 时序幅值输出功能模块需求分析
        3.1.4 异步事件处理功能模块需求分析
    3.2 模块概要设计及主要应用技术
        3.2.1 定时控制模块概要设计
        3.2.2 TCP/IP协议
    3.3 功能模块实现
        3.3.1 时序分发功能模块实现
        3.3.2 网络同步触发功能模块实现
        3.3.3 时序幅值输出功能模块实现
        3.3.4 异步事件处理功能模块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测试
    4.1 同步模块性能测试
        4.1.1 时钟同步性能测试
        4.1.2 现场控制系统同步模块性能测试
        4.1.3 中央控制系统同步模块性能测试
    4.2 定时控制模块性能测试
        4.2.1 网络同步触发性能测试
        4.2.2 时序幅值输出模块性能测试
        4.2.3 异步事件处理功能模块测试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基于RADIUS协议的局域网接入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2.1 AAA技术
    2.2 RADIUS协议
        2.2.1 RADIUS协议标准
        2.2.2 RADIUS工作流程
    2.3 Portal认证
        2.3.1 Portal协议标准
        2.3.2 Portal认证流程
    2.4 802.1x协议
        2.4.1 802.1x协议原理
        2.4.2 802.1x认证流程
    2.5 认证技术分析比较
    2.6 微服务概述
        2.6.1 微服务概念
        2.6.2 Spring Cloud框架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局域网接入认证系统的需求分析
    3.1 组网结构模型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2.1 AAA服务端功能需求
        3.2.2 接入账户管理功能需求
        3.2.3 Portal服务端功能需求
        3.2.4 接入认证配置功能需求
    3.3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3.3.1 系统响应时间需求
        3.3.2 系统安全性需求
        3.3.3 系统可靠性需求
        3.3.4 系统易用性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局域网接入认证系统的设计
    4.1 系统总体功能概述
    4.2 系统架构总体设计
    4.3 微服务模块功能设计
        4.3.1 AAA微服务模块设计
        4.3.2 Portal微服务模块设计
        4.3.3 账户管理微服务模块设计
        4.3.4 认证配置微服务模块设计
    4.4 UDP通讯模块设计
    4.5 数据存储设计
        4.5.1 缓存框架的设计
        4.5.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局域网接入认证系统的实现
    5.1 开发环境的搭建
    5.2 RESTful接口的实现
    5.3 AAA微服务的实现
        5.3.1 认证授权功能
        5.3.2 计费和下线功能
    5.4 Portal微服务的实现
        5.4.1 Portal认证功能
        5.4.2 URL模板配置功能
        5.4.3 页面推送策略配置功能
    5.5 账户管理微服务的实现
        5.5.1 用户组管理功能
        5.5.2 用户管理功能
        5.5.3 在线用户列表功能
        5.5.4 用户上下线日志功能
    5.6 认证配置微服务的实现
        5.6.1 接入设备参数配置功能
        5.6.2 SSID配置功能
        5.6.3 授权策略配置功能
        5.6.4 计费策略配置功能
    5.7 集成Spring Cloud组件
        5.7.1 服务注册与发现Eureka
        5.7.2 服务间通讯Feign
        5.7.3 熔断器Hystrix
        5.7.4 路由网关Zuul
        5.7.5 单点登录Oauth2
        5.7.6 微服务监控中心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局域网接入认证系统的测试
    6.1 系统部署和测试环境
        6.1.1 构建Docker镜像
        6.1.2 部署微服务
        6.1.3 测试环境配置
    6.2 系统接口测试
    6.3 系统功能测试
    6.4 系统性能测试
        6.4.1 接口性能测试
        6.4.2 RADIUS认证性能测试
        6.4.3 Portal认证性能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GStreamer音视频传输系统及移动机器人场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创新点
    1.4 论文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关键技术研究
    2.1 GStreamer流媒体框架
        2.1.1 基本概念
        2.1.2 元件状态
        2.1.3 总线机制
    2.2 H.264视频编码技术
        2.2.1 基本概念
        2.2.2 关键技术
    2.3 Opus语音编码技术
    2.4 RTP实时传输协议
        2.4.1 基本概念
        2.4.2 传输原理
    2.5 TCP协议与UDP协议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方案
    3.1 总体框架
    3.2 硬件选择
    3.3 树莓派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开发环境搭建
    4.2 采集端设计
        4.2.1 音视频发送模块
        4.2.2 音频接收模块
        4.2.3 网络切换模块
    4.3 客户端设计
        4.3.1 音视频接收模块
        4.3.2 音频发送模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性能测试
    5.1 传输延时测试
        5.1.1 视频延时测试
        5.1.2 音频延时测试
    5.2 传输质量测试
        5.2.1 传输画质测试
        5.2.2 传输音质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机器人场景应用
    6.1 机器人控制设计方案
    6.2 机器人控制软件设计
        6.2.1 控制指令发送端设计
        6.2.2 指令接收控制端设计
    6.3 实验验证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局域网性能测试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主流物联网云平台流量的指纹识别研究[D]. 何熙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1
  • [2]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接收机算法研究及VLSI实现[D]. 周小平.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局域网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 周云风.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D]. 王忠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5]基于云平台的CT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D]. 陈爱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D]. 姜长旺.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基于移动终端的小区虚拟化FTP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燃.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基于精密时钟同步协议的负离子源分布式定时系统设计[D]. 李洋.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9]基于RADIUS协议的局域网接入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晋兴飞. 东南大学, 2020
  • [10]GStreamer音视频传输系统及移动机器人场景应用[D]. 王鑫.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局域网性能测试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