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刺激内需的举措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需论文,发达国家论文,举措论文,启示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西方发达国家刺激内需的主要举措
1.提高居民购买力,刺激居民消费需求
消费需求的扩大离不开居民购买力的提高。为了刺激消费需求,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一些旨在提高居民购买力的措施。主要有:
第一,减免个人税赋。1993~1997年,美国克林顿总统先后签署了一系列为工薪家庭减税的法律,包括所得税减税法、每个儿童500 美元的减税法、“希望”奖学金减税法,以及终身培训减税法等。1998年,日本政府先后两次提出总额4 万亿日元的削减个人所得税和居民税的措施,由于这次减税是按人头进行的,因而低收入家庭收益最大。1999年3月,日本通过税制改革新法案, 将个人所得税和居民税的最高税率从65%降到50%。日本政府还制定了购买住宅减税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住宅。据有关方面预测,实施购买住宅减税政策后,每年可望增加10万套住宅的需求。
第二,促进和扩大就业。在就业政策上,美国克林顿政府采取的增强劳动市场灵活性、大力促进就业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自1993年以来,新增近1800万个就业岗位,失业率从1992年的7.5%降到1998年的4.5%,为30年来最低记录。近两年来,法国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主要采取了两大举措:一是制定“青年就业计划”,开辟新的就业渠道。通过国家支持方式,鼓励公共部门、教育和治安等部门招收18~26岁青年。据法国就业部提供的数字,1998年底,“青年就业计划”已创造新的就业岗位15.85万个。二是大力推行每周35小时工作制,分部门、 分企业地进行劳资谈判。通过实施35小时工作制,在1999年和2000年两年里,不仅使法国航空公司、法国电力公司、法国煤气公司、大众银行集团等大企业保住约40万个就业岗位,而且在全国新创造就业机会共18万个。
第三,提高低收入者购买力。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提高低收入居民购买力的措施。如美国采取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办法,在1996年和1997年两次将美国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从每小时4.25美元提高到5.15美元。日本政府则采取发放商品券办法来提高低收入者购买力。商品券的发放对象主要是未满15周岁的少年儿童以及领取福利养老金的老年人,总金额为2亿日元。商品券的面额为1000日元, 只能用于生活消费,使用时不找零钱,目的是振兴一直滑坡的小型零售业,促进个人消费升温。
2.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扩大投资需求
企业投资需求是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为鼓励企业扩大投资,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主要有:
第一,削减企业税赋。日本在1999年通过的税制改革新法案中,将企业法人税的最高实施税率从46.3%降到40.8%,中小企业还享受另外的减税优惠。英国将公司的中心税率下调1个百分点,从31%降到30 %,对利润在1万英镑以下的小企业实行10%的起始税率。 这是英国历史上公司税最低的起始税率,以鼓励创办私人个体企业。政府还实施了一项金额高达1.5 亿英镑的支持中小企业研究和开发新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这项政策将使信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高科技公司受益。
第二,降低利率。美国由于刺激内需不再通过实施大规模的公共工程来实现,联邦政府向资本市场的举债大大减少,从而推动长期利率下调。这是近年来美国汽车和住房市场旺盛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中央银行自1991年起,先后9次降息,再贴现率1995年9月降到0.5%。1999年2月,日本中央银行诱导短期利率也从0.25%降到0.02%。日本政府实行的超低利率政策,使金融政策调控的余地已经很小。英格兰银行自1998年10月决定将短期基准利率从7.5%降至7.25%后,连续5次调低利率,至1999年4月8日,已将利率降到5.25%,为英国1972年以来最低。
3.保持适度的政府公共投资需求,重视增强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
美国针对长期以来政府财政负担过重,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的的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再通过实施大规模的公共工程直接投资,而是将公共投资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规模上。由于预算开支得到控制,财政收支扭亏为盈,1998年度已有700亿美元的盈余。
日本小渊惠三政府针对国内需求不足,个人消费持续低迷,并导致经济衰退的现实情况,采取了通过大幅度增加政府公共投资来拉动内需增长的举措。1998年下半年,日本政府编制了一项总金额为8.1 万亿日元,以扩大公共投资为主要内容的补充预算。当年11月,针对当时严峻的经济形势,日本政府又通过了23.9万亿日元的综合经济对策,其中17.9万亿日元为公共投资计划。1999年度财政预算增长5.4%,为20 年来的最高增长率。在该预算中,用于公共事业建设的费用为9.43万亿日元,还有5000亿日元公共建设备用费,将用于尚未最后确定的建设项目。除此之外,还有特别会计项目中的公共投资以及大学求学、研究设施建设等国家建设开支。国家建设投资总额达20万亿日元。
英国政府1999年制定下一年的预算总额为3492亿英镑,比上一年度增加178亿英镑,扣除通胀因素,实际增长3%。新预算将在未来3 年中增加总额为60亿英镑的购买力。
为了进一步刺激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还采取了一些旨在增强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的对策措施,这一点在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作法是:
第一,推动股市与内需的互动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推动股市的持续攀升,消费者和公司的财富急剧膨胀,从而刺激了消费和投资,而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又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又推动股市上升。据美联储统计,到1998年底,美国家庭持有股票价值已达10.81万亿美元,比前两年增加了3.6万亿美元,持股家庭所占比重已从1989年的32%提高到1995年41%。
第二,保持经济低通胀的持续增长。为防止滞涨局面的再度发生和鼓励消费者对未来的信心,美国政府在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应用上表现得十分谨慎,并采取一系列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克林顿政府和美联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美国通货膨胀率已控制在3%以下,使投资者和消费者保持较高的投资和消费信心。 由于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的增强,经济也得到了持续增长,并使平均失业率保持在5.5%以下水平上。
4.积极推动知识和技术创新,为投资和消费需求不断开辟新的热点
在高技术产业的推动下,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服务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剧增。1950年美国只有一半的劳动力在服务业中就业,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增加到80%。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吸纳了美国大量的就业人口,而且由于服务业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比工业要小得多,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二是信息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通过信息技术,能更好地掌握和控制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使生产能够更好地适应需求的变化。美国80年代的库存对销售的比率是17%,而现在仅为8%。 三是促进了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自由化使经济周期更加稳定,经济全球化则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这些变化都有力地刺激了美国投资和消费的增长。
在法国,家庭消费是内需的主要组成部分,家庭消费开支约占法国GDP的3/5。为刺激家庭消费,法国政府针对近年来的消费特点,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不断地为家庭消费开辟热点,使家庭消费开支上升。通过这一措施的实施,家庭对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销售增长势头日益强劲。1997年7月到1998年6月的一年里,法国“休闲”电子产品销售额为330亿法郎。目前, 法国移动电话入网数已超过1100万部,平均5人拥有一部。 个人电话和移动电话机的热销带来了信息服务和移动通讯的兴旺。1998年,法国信息服务业的营业额比上一年增加近20%,达到1700亿法郎,跃居飞机制造业和制药工业之前。
二、对我国扩大内需的几点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在刺激内需方面的一些基本经验和做法,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经济规律的特点,对于当前和今后我国制定和实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由于我国内需不足现象的出现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因而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刺激内需的经验和做法时,还必须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出发。总的来讲,我国目前和今后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应当是:
1.从货币、财政政策的组合来看,应实施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的整体扩张型货币、财政政策
在财政政策方面,近年来我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的压力尽管较大,但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今后可在适度增发国债规模和优化国债结构的基础上,重点提高财政政策的效果。为了更好地提高财政资金支出的效果,可考虑将优化政府公共投资和合理扶持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真正使财政政策的作用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公共投资方面,由于目前农村市场需求潜力较大,但农村地区路、电、水等基础设施落后,不仅电网老化、电压不稳,而且电价高昂,绝大部分农民没有自来水,严重制约了农民对家用电器等工业产品的消费。今后政府投资应加大对农村道路、通信、电网、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可以说这是目前形势下财政政策最能产生效果的地方。由于政府投资在整个社会所占的比重很低,投资需求主要依靠企业投资,为此,国家在动用稀缺财政资源拉动投资方面,应当按照有效益、科技含量高、拉动力大、后劲大等原则照顾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落实好优惠政策。如对企业实行税收减免,包括取消投资方向调节税,减免税负,对外贸出口企业增加出口退税等;扩大国债发行,以财政资金建立技术改造贴息基金,促进企业进行技改。务求通过财政政策对企业投资的支持取得实现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有效供给增长三者相统一的实效。另外,为扩大消费需求,有效的财政资源应向那些消费倾向较高、在满足某些急需的消费需求上自己支付能力缺口不大的消费群进行倾斜。使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确实能够起到扩大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需求的作用。
当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并不否定其他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应用。针对一段时期以来通货紧缩势态造成的投资势头减缓、市场物价下降的状况,在继续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还必须采取包括货币、外汇政策在内的综合配套和积极的货币政策措施来刺激内需。要在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及中央银行的公共市场业务等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低利率,来刺激企业投资、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要加快投融资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加快直接融资改革步伐;要特别重视股票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以增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继续规范和开拓国有单位融资渠道,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尽快建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企业技改和流动资金贷款等提供担保;要实行债转股,把企业的利息负担降下来。同时要严密监控经济金融运行状况,掌握所有债务的变化情况,防止其对财政的过度冲击。
2.从近期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来看,应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来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
对一个国家来讲,在政府、企业、居民和出口四大支出中,居民的最终消费支出要占50%以上,而且居民的最终消费需求,对其他需求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因而,扩大内需和刺激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居民的最终消费需求的增长问题。然而,居民的消费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的购买力和消费倾向。1997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不足,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消费倾向下降趋势所造成的。而居民消费倾向下降趋势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放慢和就业压力加大,导致了居民的现期收入和收入预期下降;二是住房、医疗、教育等几项需老百姓掏钱的改革措施的同时出台,致使居民的支出预期增加和更加不确定。为了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提高居民消费倾向,就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居民的现期收入和收入预期,稳定居民支出预期。
3.从内需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来看,应立足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来积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从一定程度上讲,我国当前内需不足是由于经济结构失衡引起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协调,从而出现投资和消费无热点所造成的。能否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能否真正确保我国内需的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保证。近年来,由于我国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正面临一种“收入需求断层”。一方面,对现有的家电、住房等消费品有需求意愿的消费者,由于收入低而缺乏支付能力;另一方面,收入高具有支付能力的居民对现有的家电、住房等消费品缺乏需求意愿,其消费热点已转向花色品种和档次更高的消费品和高科技产品。为适应国内需求结构变化的特点,就必须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第一,努力开发适应现行收入水平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和项目。第二,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来激发市场新热点。第三,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离不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特别是设备制造业的升级,至少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扩大内需:一是创造满足国内投资和消费热点的产品,直接扩大内需;二是创造新的进口替代产品,减少高档耐用消费品以及某些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进口,将有效需求逐步由进口变为国内生产,拉动国内需求。
收稿日期:2001—2—19